追书迷,就是要靠提前放漏给书稿

《追书迷,就是要靠提前放漏给书稿》

第36章 死勾勒生,无印刻有

上一页 封面 下一页

因为低调、自闭、敏感的性格,他极少公开表演,深居简出,对自己的演奏和作品都不满意,完美主义性格严重影响了他作为钢琴家的职业生涯,一生中数次在演奏的辉煌时期突然从舞台消失。

作品也因为十分强调理性上的精确性,技术上的严格性,让历代钢琴家,望而生畏,纷纷坦言除了阿尔康,没有人能弹阿尔康。

在《练习曲》(Op.39 No.12)中,通过对一个小调主题的25次变奏,几乎使用了钢琴上所有的高难度技巧:每秒达16 个音符的音阶、半音阶,超强力度的和弦,远距离大跳,快速、有力的左右手八度与和弦的交替等等,几乎令人窒息。

但李猜依然觉得,在星光闪耀的音乐长河中,阿尔康是那一个举世无双的存在,即便音乐界天才成一拨搓,明珠璀灿烂,但仍然没有人,可以取代他的位置,他的演奏速度伸缩性不大,对踏板的运用干净、恰到好处,演奏相当精准和理性。

最重要的是,他把钢琴这一独奏乐器,天才般伟大地开发成了管弦乐团。

李猜太爱阿尔康了。

一般意义上的交响曲指的是器乐体裁,是管弦乐队演奏的包含多个乐章的大型套曲。阿尔康则是把“交响曲”这一器乐体裁作为钢琴独奏作品的标题,让钢琴这一独奏乐器,独自承担了管弦乐团的任务。

在“协奏曲”中,更是让钢琴同时承担了独奏乐器与管弦乐团的双重任务,形成了“钢琴独奏交响曲”和“钢琴独奏协奏曲”,这是之前任何作曲家都没有尝试过的。

他的成就不下于肖邦,技巧不输于李斯特,他著书一百多部,常常抱怨挚友肖邦不爱读书,他技巧辉煌绝伦,让好友李斯特坦言自己在任何人面前都不会紧张,除了阿尔康。

李猜的主治医生,居然把这句纪念阿尔康的话,挂在了墙上,这成功引起了她极大的兴趣,她好奇地盯着肖边看。

为什么?

让我想想,李猜又开始惯性动脑。

这句话,李猜理解挂在肖边的办公室里,应该是他对自己的每一位已经消失的病人,最深的怀念吧。

医生既是人们生命的最后一道门的守卫者,但其实,也是最后温暖的陪伴者和送别者。

每一个人都需要医生,很多时候最后一刻,都是他们陪伴在身边,可是,如果见惯了生死,医生会否会麻木?会冷血?淡漠人性?

肖边这是在用这句话,时刻提醒自己吗?

不要成为一个当病人离去,作为医生却因为看太多而事不关己的人。

也许这是每一位医生都会经历的一个职业疲惫期,也许在这个阶段,他们会陷入自责,陷入缺乏同理心的旋涡中,陷入和患者家属的矛盾中。

这是一一个见惯了生死的职业,在见了那么多人的离开后,一名医者,是否还愿意调动自察力时刻自省,调动自身能量保持温暖和耐心,去了解每一个病人生前活着的价值呢,如果是,那真的是一个十分优秀的医生了。

把阿尔康的讣告之言,放在医院的办公室里,它出现在白墙之上,其实有点悲观,但准确来说,应该是不可作为的悲伤吧,死亡在不断地发生,它不停引发、提示着肖边对生命的思考,对人的了解和尊重。

甚至是逼迫着,所以,一句简单的法文,充满着意味、深刻、叹息,那是她的这位年轻主治医生,肖边,对救治过的每一位已逝病人,无尽的感思。

无数生命在医院没有那么幸运地被挽留,经历千生百死的他们,唯有去默默铭记每一个已逝病人的生命价值。

这是作为医生的职业沉重之处,也是在面对无法挽留的遗憾时,一种疏导性的自我教育,和充满人性的温暖吧。

死勾勒生,无印刻有。

只有他离开我们的时候,我们才发现他的确存在过。

这句话,放在讣告中,语境的表达是:敬畏阿尔康

而被肖边挂在办公室墙上,语境的表达是:敬畏生命

阅读追书迷,就是要靠提前放漏给书稿最新章节 请关注米妮小说网(www.qixinyuan.com.cn)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