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当小兵

《回到明朝当小兵》

第四百二十五章 台州有案

上一页 封面 下一页

台州,此地为抗倭重地。倭寇历年劫掠,都会路经此处。

只因台州平原滩涂宽广,河道纵横,便于随时逃窜。而且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人口众多。

倭寇连年劫掠,都抢杀有钱的人,至于穷人随时可以躲起来,反而是减缓了当地的土地兼并,间接的造成了经济持续发展。

可当地百姓,也并不会因为这个就感恩倭寇什么的,反而是对倭寇恨之入骨,反倭的情绪很高。

杜修明等人,来到了台州,便发觉了本地特有的抗倭特色。几乎村村有哨岗,集镇有义士。

只是村里那些哨岗,又几乎都废驰不用了。集镇那些义士,也徒有虚名,很难在倭寇来的时候起到一星半点的作用。

抗倭事关个人,理应人人有责,可人人有责的事情,往往又流于形式,最后人人都不管。

这涉及到群体效应,一个责任承担的人越多,那每个人责任感就越弱。压实责任,就得用手段具体到部门,具体到人。

村里的防倭岗哨、集镇的义士兵,有中户以上的人担任,负不负责却全靠他们自觉。官府既不给一文钱一粒粮,也没有任何优待。

若是倭寇来犯,这群人若死在倭寇手下,收尸的都没有,也就谈不上追究责任了。

若是没死,他们也有理由,你官兵都没有挡住倭寇,凭什么找我小老百姓的麻烦?

越往海边走,这岗哨、义士的制度又稍微好了些。大多是村里、宗族集资,或家族里出了富人捐助,买了数顷抗倭田。

就如学田一般,田**产,用于备倭。

转眼间,众人抵达了台州。还未进城,杜修明差手底下护卫去各处打听消息,不查别的,就暗中询问当地百姓对抗倭的看法。

吩咐完护卫,杜修明又对孙祖寿和姚涞道:“本官为官,也没几年,能教你们的不多。现在传授你们一个办法,凡有事不决,就一定要搞调查。而搞调查,就得用自己的心腹之人。”

姚涞和孙祖寿对视一样,拱了拱手道:“那如何调查?”

杜修明回到:“首先要选题,调查下去,你总要知道查的是什么具体事情。其次是最重要的,就是分析这件事前后左右,都是哪些人。将这些人,分成不同阵营,再分析他们的强弱。如此做出的决定,才是稳中有胜的。”

说罢,姚涞似乎是明白了:“别人的城府深是心机重,都是装出来的,而杜大人的城府深,那是真的比别人知道的多。”

杜修明三人走到城门口,将披在身上的披风脱下卷起来,又将官帽取出来,掸了掸灰戴上。

平地出现三位官员,这可比晴天霹雳还厉害,城门口一阵骚乱,守门的衙役和兵丁纷纷过来,伏在地上道:“小人有眼不识泰山,不知三位大人来了,还请大人不计小人过,不要计怪在心上。”

杜修明虚扶一下道:“起来吧,没怪你们。本官是江浙巡盐御史杜修明,这二位是新到任的,一个人同知姚涞,一个是瑞安知县孙祖寿。本官送他们过来,顺便看看台州民情如何。”

“巡,巡盐御史,杜大人?”这群衙役和兵丁,无不恐惧起来,杜修明可是把整个江浙官场换了一半的人,谁见了不怕?

“是我,怎么了,还不让本官进城了?”

“不不不,没有那个意思。小人等赶紧去找知州大人!”

这群衙役,松了口气算是找借口走了。留下那些兵丁,在杜修明坐也不是站也不是,干什么都感觉心虚。

孙祖寿凑到杜修明耳边道:“杜大人,我怎么觉得不对劲呢?这些人好端端的,这么紧张做什么。”

杜修明更是不解,自己出身军户,和兵丁什么的最能拉拢关系。可自己和这些兵丁,却很难说上几句话。

这并非身份上的隔阂。

杜修明看那知州,一时半会来不了,便将城门的哨官单独叫到一旁,沉声道:“本官问你,你手下那些人是不是有什么做贼心虚,不然为何见到本官怕成这样?”

哨官支支吾吾半天,说不出个所以然,姚涞板着脸道:“本官到任台州同知,有什么事情,你跟杜大人说便是。若是再有隐瞒,本官现在就让你卷铺盖走人!”

那哨官这才一口气把话说开:“三位大人恕罪,小人并无别的意思,只是台州最近出了个大案,死了三十几人,还都是盐商,知州大人正在埋头查案。”

姚涞倒吸了一口气:“三十多人?是仇杀吗?”

哨官摇头道:“还没查出来,此事背后牵扯盐务,杜大人又是出名的严厉。我等生怕说错了什么,挨杜大人的责罚。”

杜修明摸了摸额头,自己的名声难道这么差了吗?

哨官细细说下去,这个案子,乃是昨日才发生,州里下令,严防此事外传。可案发第二天,杜修明等人就来了,这自然吓到了他们。

哨官还以为杜修明是来找这个麻烦的,生怕他一不如意,就大发雷霆,迁怒于他们。

可杜修明,岂会和他们计较?哨官交代完,杜修明还好生说了几句好话宽慰,给了一锭银子,鼓励他对自己说实话,维护了一下自己岌岌可危的亲民形象。

待他走了,杜修明又道:“姚涞,孙祖寿,地方为官,最要紧的是钱粮、刑名两个学问。这两个学问恰好是书上学不到的,可愿去案发之地看看?”

二人均是点头,没多久,台州知州已是到了。看他的脸色,和刚才那些哨官没有二样,都是一副老鼠看见猫的惧色。

知州姓刘,乃是老进士出身,为人胆小,因为胆小,但是不贪不占,比较清廉。可也因为胆小,处事十分迂腐,谁也不敢得罪,所治之地全凭百姓自觉。

刘知州年纪虽大,可在杜修明面前,却抖得跟筛糠一样,道:“杜大人,下官治民不力,出了这等大案,甘愿自去乌纱帽,回乡养老。”

杜修明看着他,冷哼道:“你回乡养老倒是轻松了,可那含冤而死的三十多人呢?”

“下官……”

“不用怕,本官在这里帮你查案,你怕什么?”杜修明站起来道:“这三十多人都是些什么人,你细细说来,等下我还要去案发之地看看。”

阅读回到明朝当小兵最新章节 请关注米妮小说网(www.qixinyuan.com.cn)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