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我只是个土地公

《西游:我只是个土地公》

第54章吟诗

上一页 封面 下一页

走到土地庙村的村头,齐谐终究还是忍不住回头望了一眼。

跟他一起回头的,还有旁边的青雉和站在他肩头的花离。

齐谐一直没研究明白,作为那么大的一只猫,花离是怎么做到稳稳当当站在他那瘦削的肩膀上的。

而且,这猫的分量着实不轻。

……

这么多年,终于要走出这个村子了啊。

齐谐心中感叹了一句。

转身,驮着猫,带着驴。

一路向西。

长安,我来了。

……

在土地庙里待的近十年,齐谐想过无数次去十里外京城的场景。

却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会如同今日这般,背负上一个沉重的包袱。

那“包袱”的分量,比起肩头的那只大猫无疑又大了千万倍。

从土地庙村到长安城没有官道,路也很不好走。

好在无论是前世、还是当初从青州远道而来的书生,对走路都没有太大的恐惧。

这次入京,报仇是第一要务。

可是总也不能傻缺缺地直接就冲进皇城,拔剑把李世民砍了。

真要有这个打算,别说进皇城,就算是在内城随便跑几步,便会被御刀卫、金吾卫一类的人拦下。

乱刀分尸。

报仇,总要徐徐图之。

齐谐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去“千里足”车马行做一个交割。

按照当初青雉回来的说法,京城里的一家草药铺租了千里足车马行的车马运送一车药材。可是行至半路发生意外。

原本齐谐还打算等着千里足车马行的人能够主动找到自己,商谈驴子丢失以后的赔偿问题。

可对方却丝毫没有动静。

“大概是车马行那边忘了吧。”当时齐谐心里这么想的时候,便盘算着找个时间去一趟店里。

只是好几天过去了,直到这会儿才勉强算是有时间。

千里足车马行是京城里车马行当里比较大的招牌,不至于贪墨他一头驴子。所以车马行那边只应该是暂时没有顾上考虑赔偿的问题。

这也是当初齐谐安心把青雉租赁在此处的主要原因。

当然齐谐可以趁机隐瞒下青雉自己回家的事实,再找上千里足车马行要自己的驴子。

这样自然可以得到一笔不小的赔偿。

不过这么做未免太不当人。

所以齐谐打算主动找上门,跟他们解释一下驴子已经自己回家的事实。

当然那一车草药让青雉吃了的事实却是打死都不能说的。

能让一头刚开灵智的驴子吃完便能炼化横骨的草药和药丸,它们的价值齐谐用脚趾头想想也知道,那恐怕是把自己敲骨吸髓也赔不起的价钱。

好在当时没有活人在场。

在进京城的路上,齐谐已经跟青雉再三确认了这一点。

当然齐谐跟青雉商量最多的,还是自己能不能骑在它身上。

毕竟他是一头驴嘛。

驴子总该是让人骑的。

可惜青雉宁死不从。好像让他做自己的本职工作是一件多么侮辱人格……驴格的事情一样。

一直站在齐谐肩头的花离对此也表示愤慨。

花离认为一头驴不驮人了,那简直连一条狗都不如。

难得能够让花离站在自己这一边,齐谐对于花离的看法保持了十分的肯定。并向花离建议,自己那小肩膀远远不如青雉那宽阔的脊背站着舒服。

当然,这个建议被花离无情的拒绝了。

最后那头倔驴还是油盐不进,假装自己因为带着巨大的笼嘴说不出话来,闷着头待在一边。除了执拗地不让人骑以外,啥话都不说。

一人一驴一狸来到传说中的长安城。

站在城门口,齐谐的心情不自觉地荡漾了一下。

记忆里虽然有这座城门的形象,可当真来到这里时,齐谐还是忍不住被震撼了一把。

在土地庙村那个小村里待的时间久了,真的会让人的眼界降低不少啊。

想当初,齐谐看着城市里几十层、近百层的高楼大厦都没感觉到丝毫异常,此时见到不过两丈高的城墙以及三丈左右的城楼,居然有种高山仰止的感觉……

咳咳,丢人。

城门楼上,半人高的三个大字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耀眼“春明门”。

长安城分为宫城、皇城和外郭城。

宫城是皇帝住的地方,皇城是办公的区域,而一般人所说的长安城,指的仅仅是处于南边的外郭城而已。

长安城的外郭城共有九道城门。由东向西由北向南分别是通化门、春明门、延兴门、启夏门、明德门、安化门、延平门、金光门和开远门。

整个长安城便如同一块四四方方的豆腐块,纵使齐谐在长安城待的时间不久,也很容易判断出自己将要去的位置的最近距离。

深深地看了一眼巍峨的城门口,齐谐快速汇入排队入城的队伍中。

按照前世的记忆,齐谐知道这座长安城有着一百零八坊,严谨对称地分步在皇城以南,其中最大的两个坊便是传说中的东西两市。

尤其是西市,这里是丝绸之路的始点和终点。

在这里,大胡子、小个子、蓝眼珠、黑不溜秋的各色人种穿行其中。

此时的长安城,该是怎样的国际化大都市啊……

排队入城的时候,齐谐心里隐隐竟产生了些许的向往。

作为一名现代人,对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要说最倾慕的朝代,唐朝必然是高居榜首的一个。

这是一个疆域空前绝后的朝代,也是“夜不闭户路不拾遗”最普遍的年代……

要进城门总是要有士卒检查的。

好在齐谐在这方面的准备很充分。

过所自然是带着的,驴子虽然比起以前神俊了不少,可毛色还是青色的,自然也没什么问题。至于肩头上多了的一只猫,检查的士卒眼神除了一丝狐疑之外,倒也没有多余的情绪。

长安城里多得是三教九流,别说肩头站着一只猫,就算是见到有人骑着猫进城,也大可不必惊诧。

让士卒感觉狐疑的原因无非是,他们觉得少有书生会养猫而已。

至于刁难,他们这些守门卒自然是更不敢有的。

明年三月便是春闱,此时入京的读书人虽然不算很多,但每天总有那么几个。

这些人一旦贡举高中,那便是妥妥的官身,他们一个守城的军卒又如何得罪的起。

就算是没有考中,一份举人的身份摆在这,也比他们这些无名小卒高了好几个档次。

轻松入城,齐谐看着前面宽敞到不像话的马路,再次不由得感叹出声。

进入城门以后,眼前蓦然一亮。

整条街道的宽度恐怕有二百余步,换算成现代的计量单位应该在一百米左右。

这还只是长安城的一条很普通的路啊!

好想亲眼看看那个传说中的“天街小雨润如酥”的天街——朱雀大街呐!

齐谐摇头感佩:“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玉辇纵横过主第,金鞭络绎向侯家。”

这首诗后面还有一些内容,可惜齐谐全然忘了后半部分。

说起来这几句也只是上学时看的《唐诗鉴赏》中的一段。

真正让齐谐记得清楚的原因,便在于诗中那种豪奢的氛围,让人对长安城印象深刻。

“好诗!”

一声赞叹从身后传来。

齐谐回头,发现身后站着的是一个身穿澜衫的读书人。

此人明眸皓齿、剑眉星目,端的是仪表不凡。看起来约莫有二十岁的年纪。

齐谐意识到是自己刚才嘴快吟了一句不该吟的诗。

如果没记错的话,这首诗应该是初唐四杰之一的卢照邻写的。武德九年的卢照邻应该还没有出生吧?

这样的话,应该不至于被人以为是欺名盗世之辈了。

作为一名盗版商,齐谐的心态就是如此,不怕谁来追究自己的刑事责任,倒是害怕被原主找上门来。

齐谐一边琢磨着一边对那人拱手还礼。

“方才听仁兄口占赋诗一首,让小生着实感佩震撼。只是一时之间有些仓促,仁兄的诗却是记得不全了。”那书生落落大方地说道,“能否请仁兄再次口占两句,让我再饱一次耳福?”

“这……”齐谐犹豫一下,还是打算放弃这次人前装逼的机会。对着年轻书生拱了拱手,转身继续往前走。

自己这次是背负着血海深仇来的,无论做何事总要低调再低调。

不引起任何一人的注意为上策。

“是小生唐突了。”那书生见齐谐面色犹豫,立即说道,“不过小生最近几年一直沉迷在诗词一道,不能自拔,苦思冥想却连一首拿得出的诗词都无。刚才听兄台那看似随口一句的感慨,依然胜过小生万千。还请兄台不吝赐教,让小生……”

“兄台抬爱了。我刚才吟的诗本是前人所作。与本人没有任何瓜葛,还请兄台见谅。”齐谐再次拱手,疾步走开。

可那书生活像一块狗皮膏药,生生黏在齐谐旁边。

“兄台过谦。先前小生已经告知兄台,近几年小生一直都浸淫在诗词之中。我可以断定,兄台刚才吟唱的诗,绝对是发前人未所发!”

齐谐:……

“兄台,你看要不然这样——实不相瞒,小生杨嘉宾,家祖乃是当朝宰相吏部尚书恭仁,你再重新吟诵一遍这首诗,便算作是你的行卷如何?兄台放心,我必然会将这首诗以及兄台你本人,介绍到家祖面前。”

齐谐:杨恭仁呐……

杨恭仁是何人他当然知晓。

武德五年突厥颉利可汗率军入侵凉州。杨恭仁虚张声势,多布疑兵,使得颉利可汗“惧而退走”。

后来,瓜州刺史贺拔威拥兵作乱。杨恭仁招募勇士,急速行军,在叛军没有防备的情况下连克二城。

杨恭仁随后又将抓获的俘虏一律释放,以瓦解叛军的斗志。叛军果然感激杨恭仁的恩惠,绑缚贺拔威缴械投降。

武德六年杨恭仁被召回长安,担任中书令,兼吏部尚书,仍遥领凉州军务。

三年前齐谐这个书生的原主入京,最想拜访的便是这位文能安邦武能镇国的吏部尚书。

只可惜对方位高权重,他本身又没有行卷在手,这种愿望只能化作空想。

没承想,三年前想而不得的门路,突然就这么出现在自己眼前……

只可惜,此时的齐谐早已没了科举的心思。

仔细想想,杨恭仁位列宰相,他的孙子又怎么可能这么无缘无故地出现在长安街头。

就算是出现,少不得也得是前呼后拥才对。

而这个书生明明只是孑然一人……

齐谐摇摇头,举步前行。不想再搭理这个胡吹大气的书生。

“哎,你这人怎么如此不识抬举……”自称杨嘉宾的书生见齐谐一幅不屑一顾往前走的架势,当即有些急了,一把抓住齐谐的袖口。

齐谐眉头一皱,注意到周围有几个实力超绝的人向自己这边看来。

还真有人在这书生周围潜藏啊……

想想当年连李承道这个郡王都没事在长安城里闲逛,这人是杨恭仁的孙子,好像也没什么不可能的。

只不过,自己当真不想跟他们这些人搭上交情。

眼看对方一幅不依不饶的架势,齐谐为了避免后续可能的麻烦,叹了口气说道:“倒是没见过你这般无赖的书生。不过是随口一句打油诗,你既然想听,便说与你吧。”

“长安大道连狭斜,

青牛白马七香车。

玉辇纵横过主第,

金鞭络绎向侯家。”

齐谐当然知道这首诗绝对不是“打油诗”这么简单,但凡是能够流传千年的诗词,除了少数一些,绝大多数都是惊才绝艳的佳作。

只可惜自己看这首长诗的时候没怎么上心,只是记得了前面四句。

杨嘉宾摇头晃脑地跟着吟诵了一遍,眼中的小星星一个劲儿地闪啊闪,手指还在澜衫上比划,想来是在暗中记忆齐谐吟诵的这首诗。

齐谐也不管他,依旧自顾自地往前走。

只是身后多了这么一只跟屁虫,齐谐心里少了几分欣赏这首善之城的情绪。

当然,凭心而论,这座鼎鼎大名的城池,真正身处其间了,倒也没觉得有多少震撼——除了这里的路着实宽敞。

阅读西游:我只是个土地公最新章节 请关注米妮小说网(www.qixinyuan.com.cn)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