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之圣徒

《春秋之圣徒》

第4章·国君

上一页 封面 下一页

鲁国,周朝的同姓诸侯国之一。

姬姓,侯爵位。自周武王灭商,建立周朝后,封其弟周公旦于少昊之虚曲阜,是为鲁公。

起初鲁公之“公”并非爵位,而是诸侯在封国内的通称。鲁公即鲁侯。

周公旦不去赴任,留下来辅佐武王,武王死后辅佐周成王。

其子伯禽,即位为鲁公,而淮夷、徐戎作乱,伯禽作肸誓,平徐戎,定鲁。

先后穿至鲁公伯禽 、鲁考公 、鲁炀公 、鲁幽公 、鲁魏公 、鲁厉公 、鲁献公 、鲁真公 、鲁武公 、鲁懿公 、鲁公伯御、鲁孝公 、鲁惠公 、鲁隐公 、鲁桓公 、鲁庄公 、鲁闵公、鲁釐公(鲁僖公)、鲁文公 、鲁宣公 、鲁成公 、鲁襄公 、鲁废公 、鲁昭公、鲁定公 等三十六位国君。

鲁国衰弱与矛盾还要从鲁桓公初期说起。

话说那时鲁桓公有位大臣名叫羽父,起初因深受国君信任还颇有权势,但是到了后来就不见经传,或许是桓公疏远了他也未可知。

鲁桓公有庶长子庆父、太子同、公子牙、公子友。

庆父、叔牙、季友的后代分别是孟氏、叔孙氏、季氏,合称三桓。

三桓即为孟氏、叔孙氏、季氏,而非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

鲁国鲁桓公有四子,嫡长子鲁庄公继承鲁国国君;庶长子庆父,也就是那个“庆父不死,鲁难未已”的大奸臣,庆父之后称为孟孙氏;庶次子叔牙后代称叔孙氏、小儿子季友后代称季氏。由于三家皆出自鲁桓公之后,所以被人们称为“三桓”。

三家虽皆出自鲁国国君之后,但按周礼,除嫡长子继承国君之外,其余各分支皆为卿大夫。

三家明里暗里,大肆兼并土地,吞并其他更低一级的士族,这加剧了鲁国“君弱臣强”的局面。

这也十分像极了周天子的处境。

然而鲁国国君也不是不想改变这一现状,可前几任,却落得一个被国人流放在国外惨死的境地。

三家最初并不十分显赫,先是兄弟内斗相杀,在季友执政结束后又被东门氏压制。

直到鲁宣公之世才开始专权,至今也不过百年。

自此以后“三桓胜,鲁如小侯,卑于三桓之家”。

按照鲁国的规矩,凡仕者近宫,不仕者与耕者近门,三桓的府邸靠近鲁国宫室,背靠宫墙。

历史上不甘为傀儡的鲁侯多次与三桓火拼,所以他们也筑起了高大厚实的墙垣自守,犹如三座城塞。

经过鲁昭公失国的事件后,鲁侯现在的国内地位连周天子都不如,只是一尊泥塑的傀儡。

不过三桓的好日子也没持续多久。

鲁国设置了三卿,其中季孙氏世代担任大司徒,叔孙氏担任大司马,孟孙氏担任大司徒,此时鲁国又出现了巨大的变化。

三家十分紧张,究其原因,却是因为季孙、叔孙两家都已经被家臣架空,而鲁国出横空出了一位阳虎,他不仅架空了其他两家,还大有权侵朝野的势头。

阳虎的出现不仅打破了三家的平衡,更是严重损害了三家的利益。

可谁知,定公八年,阳虎计划杀掉三桓(叔孙氏、孟孙氏、季孙氏)的嫡子,改立他所喜欢的三桓的庶子取代嫡子。阳虎派人用车载着季桓子将要杀死他,但季桓子用计逃脱。之后三桓联合起来反攻阳虎,阳虎在阳关抵御。

鲁定公九年,阳虎兵败,逃往齐国。

与季氏、叔孙氏两家比,现如今也就孟氏在自家的地盘上还能算主人。

阳虎到齐国后,劝说齐景公出兵攻打鲁国。齐国大臣鲍国认为阳虎有宠于季氏却残害季氏,是一个“亲富不亲仁”的人,建议齐景公不要听阳虎的。

于是齐景公就把阳虎抓了起来,准备把他囚禁在东部边境。阳虎假装愿意到东部去,齐景公就把他囚禁在西部边境。

阳虎把当地的车子全都借来,用刀子在车轴上刻得很深,缠上麻然后归还。阳虎在车上装上衣物,躺在里边逃走。

齐国人追上去抓住了他,囚禁在齐国都城。他又一次躺在装衣物的车子里逃走,到晋国归顺赵氏。

本以为打败了阳虎,三家便可以共治鲁国,可谁知,近来鲁国朝堂的风向变了又变。

三家因与阳虎起过冲突,其实力大受折扣,鲁国国君竟趁势削减了三家在鲁国朝政的棋子。

因此三家自感压力,不得不又私下联合起来,商量对策。

沿着内城的大道走了半刻后,叔孙氏家主被子服何引领进孟氏府邸内,其外颇多披甲持戈的卫士,入内后却见这里大院深宅,里外格局大气,峻宇雕墙,很阔气,装饰得也很华丽。

步入院中,当面一个高大的罘罳,上面绘了一副黑白绿红相间的彩画,在旁引领的竖人、女婢美丽俊俏。

入得宅内,只见宅分数进,每一进都有月门隔开,循廊向内,沿途层台累榭,曲水凉亭,树木阴阴,秋菊姹紫嫣红,整个孟氏府内芬芳馥郁。

孟氏府邸果然气派,就鲁国宫也远远不及。

甚至在有些地方,孟氏的府邸规格既然越制的使用了国君才能用的东西。

但这也不算什么,与季氏公然使用象征着天子之礼的“八佾舞”,这些都是小的。

鲁国朝堂的变化,不禁搅动了风云,而身为朝堂主人的鲁定公却依旧安然无事,自顾自的照常欣赏起了歌舞。

鲁定公十年,鲁国宫。

鲁侯宋的目光也透过珠玉编制的“冕旒”,一边在欣赏着歌舞,一边好思索着该如何对付三家时,一边又装作昏昏欲睡给宫中的间谍看。

鲁侯宋暗自叹气,自从有阳虎出来破局以后,他的日子似乎比从前好过了一些。

可没想到,这阳虎偏偏又是一个跋扈权臣,他这几年光受三家的气已经够了,然而现在又来了一个,好不容易阳虎被三家赶走了,可三家展现的实力,也让他深感危机,他因此不得不为了自保暗中削弱三家。

这些该死逆臣,走了一个却又蹦出了三个更厉害来的,这日子什么时候才是个头?

这可着实鲁侯姬宋焦心啊!

这位鲁侯年纪虽大,足足有五十多岁,却是位“新君”,只继位了八年。

他是鲁襄公之子,前任国君鲁昭公之弟,最初只是一个无权无势的“公子宋”,飞鹰走犬于鲁城内外,不被任何人注意和看好。

但偏偏在他的兄长鲁昭公时,发生了严重的“臣逐君”事件:三桓彻底架空了国君,不甘寂寞的鲁昭公寻找机会伐季氏,一副赶尽杀绝的样子却逼反了另外两家孟氏、叔孙氏,于是反倒被三桓合力驱逐。

先流亡齐国又流亡晋国,最后于昭公三十二年卒於乾侯。

于是空悬了八年之久的鲁侯位置,就落到了公子宋的头上。

比起那位十九岁继位还“童心未泯”,居丧时面无哀痛反而有喜色的鲁昭公来说,鲁侯宋看上去毫无特点,平庸多了。

这大概就是当年季平子打着“一继一及,鲁之常也”的幌子立他继位的原因吧,无他,就因为他就是一个很好控制的傀儡而已。

就在鲁侯宋心里计较着今天这枯燥的歌舞时候才能结束,自己好回宫室里欣赏从齐国买来的歌舞美人。

却不曾,一位宫人来报。

“禀报君上,司寇孔丘请见君上!”

鲁侯先是一喜,而后又变得阴沉,赶忙大挥衣袖:“让歌舞撤下吧!这孔丘八成又是找事的。”

宫人一拜问道:“君上可是不愿意见孔丘?”

鲁侯想了想,道:“寡人是不愿意见孔丘,不过寡人敬他乃是我鲁国有名的学者,该有的礼仪还是要有的。”

“来人,宣!”

“宣司寇孔丘觐见——”

阅读春秋之圣徒最新章节 请关注米妮小说网(www.qixinyuan.com.cn)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