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登仕郎

《大宋登仕郎》

第249章分粮

上一页 封面 下一页

宋栾城心中计议分明,要是去了,未来说不定会死,要是不去,现在肯定马上死。

想清楚后,宋栾城仿佛有了精气神,跪直了身体,说道:“将军有令,小人在所不辞。”

大丈夫当如是,能屈能伸。

不多时,一群宋军背后,跟着一大群契丹汉子做志愿者,再加上三十多个专业维持秩序的捕快。

党进想来,这样的阵势,维持一下发粮的秩序应该是问题不大。

至少保证粮库门口,秩序没有问题,也不会出现谁多领谁少领。

如果粮库门口出现问题,影响了宋军发粮食的速度,不是还有宋栾城这些捕快在嘛,他们必须搞定小问题。

什么,有大问题

如果有大问题的话,把宋栾城杀了,杀鸡吓猴,应该有用。

至于契丹民众离开粮库后,有没有打架抢劫,或者会不会半途换人再来粮库领一次,谁知道呢。

党进本来就没有考虑过这些,只要把大同府的粮食可以全部发下去,至于是落在谁手里,这个问题没有什么意义。若果是落在强悍的契丹民众手里,这个更好,第一是等到契丹军队回来后,收回粮食的难度会直线上升,其二是,这些汉子在第一次领到粮食后,会想着以后还有没有机会领到粮食,一旦时机成熟,宋军卷土重来,那么,有这样一群心里向着宋军的人,再次攻击大同,会不会发生一些变数呢。

党进在粮库楼上,找了一个凳子坐着,脚搭在阳台边上,身躯斜靠着墙边,优哉游哉。

旁边刘宇和邓川二人,在阳台廊道的朱红色柱子旁左右站立。

“给州府的文书,已经发下去了吗?”党进问道。

这种精细的活儿一般是刘宇在负责,刘宇点点头笑道:“事情比最开始设想的更顺利,那个官家在大同城内也是一个人物,除了在留守府的正妻之外,皇城司的兄弟查到,外面还养得有几房小妾,而且小妾还给他生下几个儿子,所以问事的时候,方信直接说出外室的地址后,那官家便嘴巴也不硬了,叫做什么就做什么。”

党进笑道:“既然有官家包退,那自然是事半功倍了,不过这文书,会不会有什么纰漏?”

刘宇道:“为了万无一失,文书格式纸张,印信暗记,我们都按照留守府原来文书制作而成,由于方信担心官家中途使坏,所以每一个驿站都是方信兄弟一起,带着官家去送信的,应该没事。”

党进见到下属做事已经滴水不漏,心中开心。

所谓尽人事听天命,至少在人事这一块,宋军已经做的天衣无缝了。

只等西京道各州府的粮食被全部分发下去。

除了最靠近雁门关的河阴县。

河阴县也是刘宇唯一没有下发文书的县,因为河阴距离雁门关太近了,前线胜败,河阴比这西京大同知道的早得多,如果大同发出放粮文书,那么河阴县只需要一匹快马,两个时辰,就可以求证雁门关,不仅没有作用而且容易打草惊蛇,让雁门关有了准备。

在党进的计划里面,河阴这样的地方,本来就不能用文书欺骗的。

文书骗不了,那党进亲自来。

看着楼下熙熙攘攘的领粮的契丹民众,有些穷苦的契丹人,在领到粮食后,居然还对楼上翘着二郎腿的党进连连作揖,感谢不已。

党进心中不禁飘起一个想法,如果有足够多的粮食,这契丹是不是不用军队就可以打下来?

这个想法在脑袋里面就转了一圈,党进毕竟是武将,也没有更多的想这些东西。

但当今将腿收了下来,说道:“周边的斥候放出去没有?”

邓川回道:“将军,斥候已经全部放出,四门的兄弟们除了必须值守的之外,其余兄弟都在城门的角楼,箭塔休息,城中只有粮库,马厩,留守府还有一些人马了。”

“务必要保持所有军队的联系,第一是防止契丹军队进城,不怕一万只怕万一。第二是到时候撤走,不能落下任何一个人,一旦离开,短时期我军不会再回大同。”

邓川答道:“所有军队之间,每一刻都有信使往来,现在就只有粮库和留守府的兄弟还在做事,四门和马厩的兄弟们,已经轮值休息了。”

粮库还在发粮,下面契丹民众熙熙攘攘,按照亲卫去粮库看了的结果,估计还有小半个时辰,这契丹西京粮库就会被搬得一干二净。

至于留守府那边,一部分士兵在收捡典章文书,尤其是契丹西京道的鱼鳞图册,田地面积,部族户籍等等。

自古以来,这鱼鳞图册就是对一个地区统治的主要手段。不管是征徭役,还是兵役或者是赋税管理,这个地方的土地人口必然全部登记在册,使得行政有迹可循。

所以才会有“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同文书。治离宫别馆,周徧天下。”

后世的王充还说“萧何入秦,收拾文书。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

可见典章文书的重要性。

更何况,党进一千人,攻破大同,然后又撤退出城,叙军功的时候,能够证明自己攻破大同的物件就两个,其一是耶律力的脑袋,其二是大同府内的典章文书。

不过耶律力的脑袋应该还有用,有可能带不回大宋,那么,这个文书就至关重要了。

刘宇站了一会儿,始终觉得不放心,对党进躬身一礼后,说道:“将军,我去留守府看看。催一催。另外,耶律力我们怎么处理?”

党进之前就想过,耶律力毕竟不是皇帝耶律贤,甚至连着耶律休哥和耶律斜轸都差的太远,而担心皇上那是灭国无数的豪杰,对耶律力估计也没有什么兴趣,所以,也没有必要把耶律力留着。

五指并拢,手轻轻一挥。片刻间,耶律力的命运就被决定了。

刘宇躬身行礼,党进嘱咐道:“切记,一更造饭,二更天全军出城。”

刘宇点点头,径直往留守府去了。

楼下的粮食也发放得差不多了,宋军发放的时候,是直接要契丹民众进粮库搬,所以,粮库里面的情况,所有人都清清楚楚,自然不会以为宋军有何隐瞒。

再过了一刻多种,最后的一些契丹人,扛着粮食口袋千恩万谢去了后,粮库中就只剩下宋军和一群捕快。

邓川从粮库中找到一大捆绳子,丢在一群捕快面前。

“自己来?还是我来?”

捕快们一阵懵逼,这是什么意思?

宋栾城正要支使一位捕快询问,邓川不耐烦的说道:“捆不捆?不捆的立时砍死。”

好吧,这个理由很充分,也很有说服力。

捕快们开始给身边的伙伴绑绳子了。

看到绑的不紧的,邓川过去就是一脚。

虽然有些捕快心中不服,但是看着其余宋军手中端着的神臂弩上,那点点寒星,心中顿时冷静了许多。

最后一个宋栾城的绳子是邓川绑的,宋栾城原本以为,自己好歹是个头,宋军会给一些优待。

不过果然待遇与众不同,邓川这个莽夫,将宋栾城一身绑得严严实实,居然有一种特殊的趣味。

绑好过后,邓川带领宋军,将捕快身上的所有武器,摸得一干二净。

然后嘴里塞上破布,赶进了粮库,并且从外面,锁好了粮库大门。

就算是这一群捕快能够逃出生天,也至少是几个时辰过后的事情了。

到那个时候,宋军已经大踏步的往南边前进了。

南边,还有一座城。

阅读大宋登仕郎最新章节 请关注米妮小说网(www.qixinyuan.com.cn)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