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登仕郎

《大宋登仕郎》

第271章床楔子松了

上一页 封面 下一页

张采薇自然是知道小楼对信中公子的一片深情厚谊的,倒不要说平素里忙完了事情后,小楼姑娘基本上就是拿着那个香包发呆,这整个太原的香水铺子都是小楼为了找公子才从零开始开办起来,一直开到现在。

在张采薇怀里靠了一会后,小楼情绪好了些,抽出身来,继续看信。

“公子当时在太原军中,遇到敌将袭击营房,在乱军之中受伤逃散,后昏迷中被契丹商队带到契丹,辗转数日后,方有机会从契丹脱逃回来。现在公子在霸州大营,皇上身边,安全自当无虞。等到皇上取胜班师回朝,姑娘自然可以看到公子,咱家以为,现在千万不要直接到军营中寻找,这和规矩不合,到时候反倒不美。”

小楼也是皇室之人,自然知道军务不能轻易打扰,不过只要知道公子是安全的,这就已经是天大的好消息了。

而刘进贤在写下这段话的时候,心中实际上还想的是魏羽是皇子,小楼的南唐公主身份皇上已经知道,但是要小楼被皇上认可还需要一些时间和机会,这个时候因为儿女私情影响军务,肯定对两人在皇上面前的观感不好,所以,刘进贤找了一个理由出言劝阻,生怕小楼就像从开封到太原那样,不管不顾的寻人一路寻到霸州军营。

不过只要知道魏羽是安全的,小楼心中就没有那么紧张,不如像之前从潘大海口中听到魏羽失踪音信全无那样惊慌失措,之后小楼才会千里奔赴太原。

信中继续写道:“公子在军中,不知道皇上会不会把你在太原之事告诉公子,皇城司的书信比寻常驿站快,之后我也会将情况给公子说明,公子如果回信,就可以直接送到太原皇城司,有成方烈转交给你。如果姑娘要给公子写信,咱家必须提前说清楚,军中规矩大,除了皇上的折子之外,所有信件都要被人拆开检查,所以,确要写信,姑娘言辞少许注意就是。”

这是明显的提示不要太过于露骨,免得到时候检查信件的官员看着十分尴尬。

小楼脸又是一红,我什么时候写信很露骨了啊。

要不要写信呢?

不过想着刚才李嫂说的好生养,小楼一时犹豫了起来,以后真要给公子生十个八个啊,羞死人了。

小楼犹豫的时候,刘进贤可意思犹豫都没有。

“八万!”刘进贤手中一张麻将拍在了桌上,很有气势。

魏羽和李小楼走了后,刘进贤加上李嫂,老张。另外就是王武两口子经常在家中吃饭,闲暇的时候打几圈麻将,王武再和婆娘回到自己在东门附近的住处。

烈酒生意虽然都一股脑打给了朝廷,没有从里面赚钱,但是香水的原材料也是取之于王武等人的烈酒,虽然一众军汉没有像刘进贤和李嫂那样占有股份,但是生意好了后,军汉们的月例也多了起来,远超以前的军饷。

所以王武马开山等人都将就着手里的钱,找上了牙行,自己交一部分,刘进贤再支持一点,说倒是慢慢还,刘进贤也没有真的在意,几位军汉都在开封附近物色了房子,王武的在开封东门外,城内房子贵,但是出了城门,房子便宜很多,还有一小块菜地很是不错,只是说平日里宵禁之前就需要出城回家,万一真的是酒坊太忙或者香水铺子没有打烊,王武两口子也经常在曹门小院的客房里面借住,这曹门小院中,只有魏羽,小楼和刘进贤的房间在楼上,楼下房间除了李嫂住的一间之外,剩余的偶尔当客房,但是也只有军汉们家眷可以偶尔住一晚上。

今天香水铺子生意好,打烊的时候,城门已经关了。

所以王武娘子和王武又只好在小院住一晚上,这个时候,王武看着桌上四人正战斗正酣。

八万,碰!李嫂当机立断,再甩出来一张六条。

随口问道:“刘大人,小楼收到信没有呢?”

刘进贤一边齐牌,一边回答:“估摸着应该收到了吧,太原到开封,快马要不了多久。咱家在想,你那一句好生养,小楼会不会不好意思看?”

老张头坐在下家,嘿嘿一声后说道:“怎么不好意思看,他李嫂当年和我见面,牵个手都不好意思,你看现在,如狼似虎。”

“放你的屁,闭上你的嘴。”李嫂羞骂道。

王武两口子也是笑的打跌。

刘进贤是太监,如果其余人在他面前说这个,必然深恨之,但是这几个人明显不算其他人,怎么说都可以,不以为意。

李嫂骂了老张头后说道:“女人嘛,迟早要经过那一关。都是那样子过来的。”

老张头贱兮兮的,不敢惹自己婆娘,将矛头对准了王武。

“婆娘说的是,每次王武住一晚上,第二天我都要去把客房的床的楔子再敲紧一些。”

王武憨厚,顿时和婆娘一起捞了个大红脸。

几圈麻将打完,王武娘子技艺不精,再加上被李嫂和老张调侃乱了心神,结果输了百八十个铜钱。

钱倒是小事情,毕竟这几位都是靠着香水铺子获利,一百文也就小半天工钱,只是当晚,刘进贤上楼后,李嫂和老张头也关上了自家房门,王武和王武娘子规规矩矩的躺在床上,过了良久,王武娘子忍不住,问了一句:“当家的,我们上次真的把楔子都摇松了?”

且不说王武两口子在考虑用什么姿势睡觉的问题,千里之外的雁门关,林牙勤德在自己的床褥上,辗转反中,难以入眠。

今天关城之下,又来了好几群逃难的牧民。

寒风怒号中,衣衫单薄的牧民确实看起来可怜,尤其是这些牧民多是老弱妇孺,林牙勤德也难以硬气心肠说不要理会这些牧民。

于是,城头上的士兵们,又分了许多吃食给城头下的牧民。

在城头之上,林牙勤德,思利,还有几位掌握军需的高级军官看着牧民吃饭,心中五味杂陈。

连续几处的红翎使回报,所有州府在大灾后,都听从了西京留守府的命令,将所有粮食全部分发给了当地的契丹民众,于是不管是官仓,军仓还是常平仓中,已经是一颗粮食都没了。

关城之下,给牧民们派发粮食的士兵们只知道宋军到了雁门关之后,但是他们不知道的是整个西京道,只有雁门关还有一点点粮食了。

“怎么办?不制止的话,军粮颗粒全无。制止的话,这些牧民就看着他们冻毙于风雪?”

在回到自己军帐之前,林牙和思利都有过一些交谈。

思利觉得应该直接给士兵们说西京道缺粮的事情,如果不这么说,士兵们就没有办法理解为什么要对关城之下的牧民们坐视不理。

但是思利担心如果直接说了后,军心会不会马上不稳,军心不稳的情况下,士兵们也守不住这一座雁门。

林牙还想到,就算是这样下去,军粮也坚持不了多久,一旦吃完了怎么办?

思利听到林牙的话后,说自己已经在第一位红翎使来的时候,就给皇上去了告急文书,想来皇上应该已经收到了,到时候皇上会想办法调集南京道的一些粮食过来,支撑雁门关渡过难关。

实际上,林牙在不久后也给南院大王耶律斜轸去过急报,详细的说了西京道宋军,太原府,粮食这一系列问题,所以两人才在西京道已经无粮的情况下,苦苦坚持。

阅读大宋登仕郎最新章节 请关注米妮小说网(www.qixinyuan.com.cn)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