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登仕郎

《大宋登仕郎》

第297章惊天二

上一页 封面 下一页

萧挞凛心中一慌,扑通一下,跪了下来。

“皇后娘娘,臣知错了。请皇后娘娘责罚。”

“你没错,错的在朕,朕应该让你取代北院大王,统筹全局。”

听到这一句诛心之语,萧挞凛更是吓得连连叩头。

耶律休哥是什么身份,他萧挞凛岂敢预支并驾齐驱。

说完这句话后,萧燕燕不再言语,自顾自绕道了后堂。

萧挞凛却跪在原地,一动也不敢动。

虽然萧燕燕声音清冷,但是萧挞凛知道,这是皇后发怒的前兆,万万不敢惹的。

过了良久,萧挞凛的膝盖已经疼痛难忍,大堂外传来御林军的奏报声“黑山大萨满求见!”

片刻后,萧燕燕才从后堂走出,很快隐去了面上的悲戚之色,当萧燕燕看到跪在地上的萧挞凛,淡淡的说了一句:“起来吧!”

萧挞凛才行礼,在小黄门的服侍下站起身来。

正当萧挞凛在析津府被萧燕燕教训的时候,析津府以南的霸州大营中,大宋军队也在做紧张的调动安排了。

霸州大营中军大帐的墙上,挂了一张硕大的地图,上面用各种不一样的小旗子,标注着宋军将领们的位置和准备行军的方向。

这样的地图还是魏羽的发明,在大战爆发之前,每次参加军事会议的魏羽,在听完了千头万绪的军事布置后,都很奇怪大宋的帅才们是怎么样强行记住这么多安排的。

如果有个北斗系统,地形定位就好了。

这当然只能想想而已,但是北斗系统的简化版还是可以搞一个。

就像前代战争片里面那样的战争示意图。

这样一来,自己军队的哪一员将领在什么地方,过段时间移动到哪儿,一目了然,这极大的便利了宋军的全盘调动。

宋皇赵匡胤正站在这张地图上,看着身边的御前班值,一边念着今天的军情,一边移动着地图上的旗帜,心满意足。

赵匡胤开心的第一点当然是地图的始作俑者是自己和京娘的儿子,这孩子虽然不改姓,但是奇思妙想层不出穷,而且目前看来,不改姓的魏羽对大宋的稳定更有好处,眼前这个地图,虽然简单,但是用了一阵后,赵匡胤就喜欢上了这个感觉,甚至在没有看到地图的时候,大脑里面都是浮现的地图上的战场态势,比之前根据信使往来推测军队位置好了太多。

第二点来说,这地图上的战场态势,对宋军来说也是一片大好。

在魏羽的建议下,宋军的旗帜都是红色,旗帜上面写着小小的姓氏,表示着这只军队的统军将领。

析津府南边的很多城市关隘上面已经插上了红旗,比如雄州,霸州,范阳,固安,这一大片的红旗也是赵匡胤的底气。

现在的析津府周边,已经有一些宋军将领在活动。地图上的析津府,使用的一个黑色的方框表示。

这方框的南边,已经出现了一只宋军的红旗,红旗上面一个小小的罗字。

这是在固安大战中,四千破万的罗玉川,这名年轻将领武艺高强,现在正带着一千前军,武装侦察契丹析津府城南的情况。

析津府城东,也有一只军队开拔而去,看着这只红旗的位置,估计着这只军队明日便可以到析津以东,看看契丹军在那边的布置。而往东的这面小红旗,上面写着一个维,这是潘太傅的儿子潘维正,因为击杀韩匡嗣有功,现在权知五品骑将,也独自领军,刺探析津府城东。

而析津府南偏西的位置,一面稍微大一点的红旗,刚刚被御前班值插了上去。这面红旗上写着一个田字,乃是御马军使田重进,他正率领着宋军大量步兵,往析津府西面而去,因为是步兵,所以这面旗每次换地方,移动距离都不远。

顺着田重进军进军的方向,赵匡胤的眼光一路向北,在析津府以西,地图上三个小字“高粱河”

虽然魏羽用以击破析津府城防和契丹骑兵的利器东风投石机,由于冬天风向的原因,再加上地势的问题,宋军将大营准备设置在析津府以西。

但是深知兵法的赵匡胤,并不会将所有的注意力只看到一处。

如果析津府的城南,城东有更合适的位置,赵匡胤不惮于将宋军分开,对析津府采取围三缺一的攻城之法。

不过,看着高粱河这个地名的赵匡胤心中暗道,不管是不是在高粱河决战,作为宋军的皇者,自己绝不会临阵后退。

这不仅是给皇儿口中仙人的交代,更是给自己的交代。

这时候,帐外又有军报传来。

通传过后,却是进来了几员大将。

赵匡胤在决战之前,在魏羽的建议下传召各地,再次抽调了几名宿将,协助着一起攻打析津。

这帐中几人分别是定国节度使宋偓,尚食使侯昭愿,河阳节度使崔彦进,内供奉官江守钧,彰信节度使刘遇,定武节度使孟玄喆。

这宋偓乃是宋皇后生父,善治水军,年近六十。

崔彦进年近六十,武艺高强,屡立战功。

孟玄喆乃是后蜀后主孟昶长子,后蜀归降后,孟玄喆随着赵匡胤南征北战,颇有功劳。

而其余的侯昭愿、江守钧、刘遇等人,都是宿将。

赵匡胤思量到,如果决战开始,那么潘美,田重进,杨业等人必然各自统领一军,不在中军大帐,一旦有军情需要考虑,便无从找人商量,故而在魏羽的建议下,建立了一个由老将们组成的参谋团,用作中军决策。

众将与赵匡胤见礼后,站直身子,赵匡胤仔细打量一番,见到一群宿将精神矍铄,也心中欢喜大笑道:“众位爱卿前来,我无忧矣!”当即便要给一群老将们接风洗尘。

宋偓乃是外戚,与皇帝最为亲近,说道:“皇上不急,臣时常接到皇后来信说,皇子羽聪明绝伦,很有意思,臣这次来,也带了些伴手物件,见一见皇子羽,请皇上恩准。”

赵匡胤一听,道还想起来,按照辈分来说,这宋偓算得上是羽皇子的姥爷,平日里镇守地方,自然无缘得见,此次北上,见了皇上后,自然应该看看魏羽的。

说起魏羽,赵匡胤一阵得意。

便将军帐中标上小旗的地图给众将介绍了下,众将都是知兵之人,三言两语之间,便听明白了这个地图的不凡之处,当即啧啧赞叹。

在收获了一波表扬后,赵匡胤对宋偓等人道:“众位爱卿,可曾听过东风夜放花千树?”

众将摇头,宋偓说道:“这是一句词?莫非也是羽皇子所做?”

赵匡胤得意不已,说道:“这不仅是一句词,还是一个破析津的利器。”

“竟有此事?”宋偓和众位老将惊奇的问道。

赵匡胤对伺候在旁边的小黄门道:“前头引路,朕要去军中大将作看看。”

一路上,众将一直聊着魏羽的事迹,比如诗词,烈酒,麻将,香水等等,赵匡胤都是知情之人,而且觉众将所说都是难窥全豹,想到自己和京娘的孩子如此被人青眼有加,十分自得。

不多时,一行人来到了霸州大将作的作坊群,作坊群面积很大,由于有军机重器,士兵巡逻非常密集。

赵匡胤带着众将走进大将作,一进门就看到院子中层层叠叠放着的陶罐,疏略一看,怕不是有成千上万个。

而远处一个身穿皮袍的青年真和一群工匠交谈着什么。

赵匡胤看着宋偓,忍不住问道:“国丈,你到底给皇儿带了什么有意思的物件呢?”

阅读大宋登仕郎最新章节 请关注米妮小说网(www.qixinyuan.com.cn)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