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登仕郎

《大宋登仕郎》

第299章惊天四

上一页 封面 下一页

赵匡胤道:“皇儿,这有个急报你帮朕决断一下,看看有什么建议没有?”

魏羽正在和宋偓聊到安南交趾之事,正要慢慢说道占城稻,这时候被打断,只好向宋偓告了个罪,走上前来。

略略看了文书一遍,魏羽心道,这罗玉川胆子还不错,毕竟在这个年代能够真正做到孔夫子说的不予怪力乱神的,还真没有几个。

罗玉川文书里面,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

第一投石机的运输问题。毕竟析津府城南没有大队宋军,为了保护投石机,只能在夜里偷偷投一阵尸体,投了就走。

好处是,不用管准头,投进城里就行;而且晚上契丹军队不敢冒险追击。坏处是,投石机难以拆装,想尽快撤退就必须考虑其他办法。

第二个问题是士兵挖坟和投石的问题,怎么样避免尸臭。按照罗玉川所说,只是靠近已经是臭不可闻,更何况还要将尸体搬上投石机。

魏羽仔细想了想,前世为了安全,魏羽的学校给学生们准备了一些口罩,由此联想开来,那尸臭问题应该可以解决,投石车估计得和大将作里面的工匠们商量商量。

当即说道:“罗将军说的时疫,儿臣倒有一些主意。”

赵匡胤大喜:“哦,你且说说看。”

魏羽道:“军中准备大量生石灰,罗将军带领的挖契丹坟墓的军队,回营后,身上衣服全部丢弃,挖坑深埋,而且撒上石灰,士兵回营彻底沐浴,到时候战地医院可以开一些辟邪解毒的方子,煎成汤药。

士兵挖坟的时候,每一位士兵用葛斤缝制一个口罩,遮住面部口鼻,口罩双层,里面必须填充满木炭粉末,这可以去味。”

赵匡胤当即让身边小黄门记下,军中木炭也多,倒不是什么复杂的问题。

魏羽继续说道:“罗将军计划的投石机,儿臣想的是既然不考虑准头,不用投石机固定,那么投石机下是否可以改装轮子,但是这一点还得和大将作的工匠们商量才可以确定。”

见到魏羽的很短时间之内就为前线的将领想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宋偓等人赞叹不已。

宋偓道:“臣在皇后娘娘的家书中,多次听皇后娘娘提到羽皇子智计过人,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河阳节度使崔彦进笑道:“羽皇子当时在开封,开设香水铺子,我家夫人托人从开封购买,耗时耗力,经常抱怨说我怎么做不出来这样的东西,现在看来,羽皇子确实是机变无双。

不过,今日得卖个老脸,求羽皇子以后香水给老崔多留几瓶,省的在家被责怪。”

众人又是一阵哈哈大笑。

一群老将调侃中,也心知魏羽还有军务,也不留他。

魏羽又告了一个罪,径直回答了大将作。

尚食使侯昭愿向赵匡胤拱拱手,说道:“恭喜皇上,羽皇子年纪轻轻便是实干模样,今后必然成为大宋柱石。”

赵匡胤得意的嘿嘿了几声。

侯昭愿继续说道:“皇上,此次举国北伐,臣等老迈,也难以上阵,不过还有一计,请皇上圣裁。”

见到侯昭愿说的郑重,赵匡胤也收住笑容,正色问道:“哦,愿闻其详。”

侯昭愿从袖中抽出一张宣纸来,宣纸不大,上面用当时流行的行楷写了数个名字。

赵匡胤定睛一看,辽易州刺史刘宇,判官刘厚德,渤海帅达兰罕,铁林都指挥使李扎卢存,辽顺州守将刘廷素、蓟州守将刘守恩·····

赵匡胤略略一看,问道:“尚食使,这是何物?”

侯昭愿说道:“皇上派遣曹枢密使北伐北汉取胜之前,臣在家便推测皇上可能提兵大举北上。臣家中子弟多有在北地榷场经商,所以臣命令他们稍稍留心了一下契丹析津府附近的官员和将领。”

稍稍顿了顿,侯昭愿继续说道:“易州刺史刘宇,祖籍江南,五代时期因为战乱举家迁徙,刘氏宗族还在江南西道,但臣仔细打探后,又没听说这刘宇在北地重开宗族,另立宗祠。

这一点对契丹人来说可能无足轻重,但是中原汉姓,这样的情形,只有不分家的子弟才不会再开宗祠,所以臣觉得此人可以诱降。”

赵匡胤眼睛一亮,这时候,侯昭愿继续说道:“判官刘厚德,好赌博,因为赌资在析津府四处借贷,析津府的很多商贾都有银钱往来,但是估计难以还清。臣以为,这人也可以以利诱之。”

“渤海帅达兰罕,铁林都指挥使李扎卢存两人都是女真人,女真族在契丹做官,地位甚至不如汉人,甚至几年前渤海帅达兰罕因为私下纵容族人将战马混在寻常马匹中卖给大宋,赚取高利,还被契丹王帐官员当众羞辱,所以这两人,臣也觉得,可以试试。”7K妏敩

听着侯昭愿如数家珍的将名单上的名字说道了一遍,

赵匡胤的眼睛越来越亮。

难怪民间说,家有一老如同一宝,这侯昭愿在家中,就已经把前线的一些契丹官员的底细仔仔细细摸了一遍。

想到此处,赵匡胤当即下令“传皇城司辛卫。”

刘进贤虽然是赵匡胤用的最熟悉的人,但是,皇帝北伐,赵德昭监国,赵匡胤必须留下一个强有力的人物镇守开封府,所以,跟在赵匡胤身边的是皇城司的另一个官员辛卫。

不多时,辛卫赶到,拱手行礼后,赵匡胤将手中的宣纸递给辛卫:吩咐道:“宣纸上的名字,你分别派出密谍与他们接触,争取劝降诱降,官位,金钱,随意许诺,不计代价。”

辛卫领命而去,侯昭愿拱手道:“皇上圣明。”

赵匡胤郑重的道:“此事还是尚食使有心了。”

一干君臣还在霸州计划着北伐大计,而此时,北上往东而去的宋军权知五品骑将潘维正,正在指挥着手下斥候合兵一处。

没有办法,东北方向的契丹军队,抵抗太坚决了。

潘维正才北上一天不到,手下斥候就折损了四人。

宋军斥候往往是两人或者四人一队,互相配合,但是这次遇到的契丹斥候,仿佛是专门整队宋军斥候而来,都是十人队。

几次小规模冲突后,潘维正觉得自己应该稍微改一改。

在命令所有的斥候回营后,潘维正大概了解了下情况,原来自己这只偏师对上的,有可能是契丹王帐军的主力一部。

不止一个斥候看到远处契丹大队骑兵打出的旗帜是耶律,契丹耶律是皇族,但是除了耶律大旗之外,还有另一面南院大王旗帜。

难道和耶律斜轸主力对上了?

潘维正不敢怠慢,命令斥候们也组成十人队,两队斥候之间间隔不能太远,一旦遇敌,相互之间用响箭互通信息。

虽然这样一来,宋军侦察的范围会变得比之前狭窄很多,但是在契丹的名将耶律斜轸面前,潘维正觉得自己的谨慎不会多余。

在潘维正下达命令后不久,斥候长黄明带着九名宋军骑士,往刚才接敌的地方而去,那边还有个山头,宋军斥候没有勘察。

一路上,黄明和斥候们都没有说话,这析津府东边的风雪,也太大了些。

燕山雪花大如席,偏偏飘落轩辕台。

看来唐朝的诗并非空穴来风。

远远看去,刚才接敌的位置已经是空无一人,那片小树林也被积雪覆盖,形成了大大小小的雪堆。

穿过小树林,两箭之地,便是那座还没有勘察的小山包。

斥候队打马穿过空无一人的小树林时,两刻钟之前接敌的痕迹以及被雪花掩盖。

就在这里,黄明折损了一个兄弟。

心下里正在欷歔不已。

突然,雪花飞起,异变横生!

阅读大宋登仕郎最新章节 请关注米妮小说网(www.qixinyuan.com.cn)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