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心道

《何心道》

第246章当朝博弈

上一页 封面 下一页

其实,赵何最明智的做法就是大家欢喜。

他自己拿出一部分来给军事场要扶持的人。

只要不侵占其他功臣的份额,要扶持自己人谁都理解。

仅仅是军部的话,赵何说不得还能成。

但是赵何要损人利己,一损还是那么一大片,不闹起来就有鬼了。

一上朝,净朝太监的喊话都没落地,一大圈子人已经是呼啦啦跪了一大片开始上奏此事。

其实这也就是撕开了遮羞布的表现。

如果不是特别过分,一般来说这种事给皇帝上折子,看皇帝怎么批复就行了。

但显然,此次不是了。

一大圈子贵勋中出身的臣子,不管是不是实权,都是把能证明自己身份地位的东西都带上。

官服官帽自然是标配,金银鱼袋,有就赶紧挂上,要是武勋出身干脆拿出曾经自己的战甲披上,有点伤痕的最好不过,哪怕是没有,自家也要弄出来,否则哪里好意思哭喊。

看着一大群人趴着的阵仗,赵何也是气得青筋直跳。

在他看来,他是君父。

天地君亲师,君只在天地之下,臣子所有尽是君恩。

不过是一点东西,拿出来报效君父怎么了?每一个识得大体的,这么点事就干集体在金銮殿上弄这种阵仗,唯实不给他脸面啊!

但赵何就是没什么好办法。

法不责众不说,打狗还得看主人呢。

没看见那几个平日里都不来上朝的老家伙一个个眯着眼睛站在一边不说话么。

这里头,全都是可以面君不拜,带剑上朝的角色!

再说,到底是赵何他自己吞了别人的份额,他也不好拿架子。

于是赵何把目光看向了吕家的家主。

好歹也是尚书,这位吕大人感觉到了皇帝的目光,心里也是无奈地很。

在他看来,他对这位赵国如今的天子着实有些想法。

这世上,要么做个聪明人,要么干脆当个蠢才。

聪明人甚至不用多说,彼此之间自然可以互相有数。

至于蠢才,至少不会捣乱是吧?

怕就怕赵何这一种!

聪明玩玩谈不上,手段能为连中庸都不够格,偏偏就自命不凡,胃口又大气量又小。

一边享受着吕家的支持,一边还防着吕家这么多。

难不成他以为作为吕家家主的自己不清楚?还是了解不够深?

若是论及帝王术,哪个有些传承的大家族会少了?

帝王术也不是这么使的呀!

现在想起来让老夫给你擦屁股,早干什么去了。

就算要让人顶缸,好歹也要给足好处啊,总不能你不啃勒我就是对我够好吧?

吕家子弟,为了你这个名义上的君父可付出不少。

泰山演武的份额,那是一刀一拳打出来的,可不是你这个皇帝随便赏赐。

更别提,此次的赏赐,还不如没有呢!

看着让人寒心!

现在有麻烦了,想起老夫了!

真真是个不当人子的货色!

但吕大人还真就不好看着他尴尬下去,皇帝要麻烦了,他们吕家也跑不掉。

吕尚书暗恨。

但到底是站了出来,规规矩矩对着赵何行了个礼:“启禀陛下,臣有事上奏!”

声音不大不小,却把一群七嘴八舌甚至有些号叫的官员声音都压了过去。

至于那些人,看到吕尚书出了队列,一时间倒不好继续放肆。

但也没能完全停下来,毕竟都准备不给皇帝面子了,更别提一个吕尚书,但是这位吕大人也是用上了手段的,一时间倒是声势弱了下来。

赵何看到吕尚书出列,赶紧接口:“吕爱卿请讲。”

吕尚书撇撇嘴:“陛下,今年多地又报天灾饥荒,民情甚难。”

这是明摆着,要帮皇帝叫苦叫穷了。

可是这些灾情说白了,朝廷里哪个人不明白,这里头十有八九是江南之地。

江南之地,能说的上天灾的无非是水灾,毕竟还没听过江南大旱。

了不起下点冰雹什么,对于收成只是略有影响,那边肯定就是报大灾上来。

为何,肯定是为了免去赋税啊!

这样那帮天杀的地头世家就能把本该入库的财富拉进自家库。

这已是老惯例。

从赵飞廉开始,就一直如此,本来在赵丹手里,江南那帮子人多多少少开始收敛了一些。

可是姜子良一退,他们又开始有点有恃无恐的样子。

要制住这些个家族,说到底也并不是不可能,只要皇帝能联手重臣中的一半,就足够了。

关键是,姜子良一退,赵何的野心昭然若揭,为了自保,很多家族也不会再对皇帝予取予求。

对付江南那票子人,非得双管齐下。

武力还好说,钱财呢?

赵何这个皇帝怎么看也不像能担起头的人啊,最后还不是自家倒霉?

所以,这事情一拖再拖。

只要赵何依旧如此,江南之势难有改观。

但朝廷在面子上,也不会把真相说明白,谁都要脸呢。

赵何听了吕尚书的话,略有些不满,按他的想法,都是尚书这个位置了,只要强硬一点带头,那些个小家小户总不敢翻天吧?

说不定日后还更好拿捏了呢?

但吕尚书给了他一个台阶,他也不好不下。

正准备按照惯例,来用减免一部分赋税搪塞过去,一个声音响了起来。

“慢!”

出声阻止的人正是萧家这一代的组长,也是赵国宰相,年纪资历比吕尚书不是大了多少的萧禄。

作为萧追月的长房嫡孙,萧禄本该还有个哥哥,叫做萧延。

这两个后辈可算是萧追月唯一能在姜子良面前硬气起来的资本。

当然,那是在姜灏武没有出世之前。

萧延比起萧禄,更像萧追月,智计百出,谋略无双,在政治上的手腕也是颇具灵性,总而言之,就是个翻版的萧追月。

而萧禄,虽然各方面资质也是不错,但是比起萧延来,那就黯淡了许多。

即便如此,那也将萧氏二杰之名响彻大赵。

不过,最后继承萧家家主之位的反而是萧禄。

而萧延,相传在竞争中败给亲弟弟之后不知所踪。

萧禄自成功接手萧家之后,乃是从吏部出仕,一步步爬到了赵国宰相的位置。

须知,大赵宰相最多只有六位,而萧禄却是排名第一的那个。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并非戏言。

萧禄的年纪比起赵何,还要大上一些,但是和赵何乃是同一辈人。

自接相位,能力出众,办事稳妥,更兼有站队明智,赵何对他倒是还算满意。

至少在那些老牌世家里,萧禄还是让赵何最放心的一个,要不然萧禄也不会在首席宰辅的位置上已足有百年。

之前萧禄在朝中,一直都是勤勉本分,低调又得力。

赵何能够死命折腾,萧禄一直都是他的底气之一。

在民生与政局上,萧禄给了赵何放肆的本钱。

而且作为老牌世家的家主,萧禄也是一直偏向皇族。

萧追月当年就是赵飞廉的左膀右臂,大赵开国的宰相,萧禄继承祖业,之后又成就一代宰辅之位,当真是好大名头。

在贵勋和皇帝之间,萧禄一直是最好的缓冲地带和润滑剂。

平时也是实干,鲜少违逆赵何之意。

这一次,萧禄出言阻止倒是让赵何颇为讶异,随之而来的,是满腔怒火。

虽说萧禄年纪要比赵何大上一些,但是修为也是高超,所以在面相上与赵何相差不大。

而且长相朴实,颇有长者之风,在朝中和民间的口碑也很是不错。

长须及胸的萧禄缓缓从文臣队列之首站了出来。

之前一直是沉默不语的他,之前那一个斩钉截铁的字,让朝中颇为安静。

“启禀陛下,江南之道,上奏灾情,已是在地方士绅的捐助下处理妥当,陛下无需再为之烦恼。”

这句话一出,举朝皆静。

萧禄这句话可是意思破明,作为首辅,地方灾情自然是第一个知道的,没有通过宰相,这消息也很难传到皇帝耳中。

再者,这位首辅都说解决了,那必然是一系列措施已经到位。皇帝难不成是不知道?

亦或是知道了,但就是要拿这个当挡箭牌来推诿这么多贵勋?

萧丞相这一说话,无疑是把赵何推到了极为艰难的地步。

无论赵何如何解释,要么就是他荒于政务,要么就是他戏弄臣子,要么干脆就是二者兼有,无论如何,这一关他是不好过了。

更别提,听萧禄言语中的意思,江南那批顽固的世家这一次还是打了个配合?

要是萧家没有在里面使力气,谁都不信。

在一阵恼怒之后,赵何稍许收敛了情绪,眯起他的丹凤眼来,看着萧禄这位一直以来他很放心的首辅大人,慢悠悠地问道:“哦?朕倒是不知,宰相大人可曾有折子上来?”

萧禄低头不见面部表情,动作恭敬:“陛下,三台已是将折子递了上去,但是灾情紧急,臣已是吩咐地方,先行救灾,将灾民妥善安置,以免影响大局。”

赵何沉吟片刻,声音中听不出息怒:“哦?那萧大人辛苦了。”

萧禄赶紧行礼:“为君分忧,乃是臣子本分,当不得陛下如此。”

见到这一幕,那些本就闹腾的贵勋更是有了底气。

这一直维护皇帝的萧家看来也是有动作了,那他们哪里还能拖后?

能够先跳出来的,绝对不是那些巨头,但也绝对不会份量太小。

没有大佬先出手的道理。

阅读何心道最新章节 请关注米妮小说网(www.qixinyuan.com.cn)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