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古有道

《太古有道》

第7章3皇五帝之前

上一页 封面 下一页

古庙破败而衰落,佛像,骷髅,木鱼,菩提树,皆厚重的盖着灰色的尘土,像是经历了千万年的洗礼。这是岁月的象征,是历史的见证!

牧遥心中悸动,生七分敬畏,三分怜悯。他的学识与阅历,无不让其知晓所谓庙堂之高,文化之远,历史之重。他轻轻走到佛像前,怀着虔诚的敬意,双手合十,叩首三下。

随后牧遥起身,缓缓的吐出一口气,他眼中的郑重感不见了,先前的低落被消解了,这是他的金山银山,倘若因为职业而命丧与此,是该自豪和赞誉的。想到这,牧遥身上那股年轻人的机灵劲,探索者的兴奋感,带着些好奇与期待缓缓跳了出来,他二十五岁,是最年轻最有激情的时候,同时他还是江北大学历史系的学生,江北城考古研究院的考古学家,这激起了牧遥的使命感与责任感,这等馈赠,岂有不接之理!

牧遥仔细将庙堂打量了一遍,认真的思考自己下一步的动作,依照着牧遥的经验,他并未去动那已经风干的菩提树和金色骷髅,那都是“易碎品”,价值太“重”。要有专业的工具,要走繁琐的考古流程,倘若有些许失误,那是人类文明的一大损失,总结便是费力而不讨好。而那木鱼和棒槌太“轻”,看不见显形有价值的东西,自己的时间也绝不可能浪费在这里,至于那佛像,牧遥更不可能动,倘若不小心碎裂了,把自己砸到了,那更是得不偿失了。www.zbcxw.cn 星星小说网

最终牧遥下定了决心,他决定从骷髅面前的石板入手,这东西牧遥初时便看到了,并迅速的吸引了他的注意力,以他的经验来看,但凡古代石板,龟甲,布帛等,必记载历史讯息,或是风土人情,或是文化习俗,或是时代事迹。且不论何种,都必是重要的历史遗产,是无可替代的文化瑰宝。

牧遥先是将石板上层的浮尘缓缓的吹去,接着他脱下自己的T恤,轻轻的裹在手上,集中起百分之三百的精神,开始拂去石板上的旧灰。牧遥轻轻的擦拭着,像是小孩子无比小心的抚摸着自己最心爱的玩具,生怕损坏了一丝一毫,不多时,一个歪歪扭扭的图案便显现出来。

牧遥看到了成果,心中一喜,又平添了几分动力,他目光如炬,双手擦拭的同时不断感受着石板的纹路,终于在半个时辰后,石板上的图案清晰的出现在牧遥的眼前。

那是密密麻麻数百个古字,牧遥一眼看去,显得有些散乱,细看笔迹,非出自一人之手,牧遥刚欲分析求证,余光便瞥到,那石板的最下方竟是繁体的正楷,不禁一惊,连忙读道。

“乘风踏云去,不见日月行。敢问仙何在?终为凡尘行。”

二十字的后面,一个再熟悉不过的署名让牧遥瞪大了双眼。

青莲居士!

“青莲居士,青莲居士,青莲居士!怎么会是他?”

青莲居士,唐代的大家,自诩是“谪仙人”。倘若有人不识,那想必也听过这么一个名字--李白。

这是牧遥的老熟人,是他笔下的常客,也是牧遥最喜欢的诗人之一,牧遥深入研究过他,并真切的见过他的真迹,眼前这手笔,牧遥再熟悉不过,一看便立马反应过来,不自觉倒吸一口凉气。

----他有九成的把握,这是李白真迹!

强忍着心中的震动与惊异,牧遥继续往上读去,这回他看到了小篆,歪歪扭扭却又工工整整,如简约的画,像是浑然天成的艺术品,这是牧遥最喜欢的字体,对此也有深入研究。

那里有两行字,第一行是。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故寻之。”

署名是被灰尘掩埋,无法辨认。

第二行是。

“长生之所向,吾路之所向,吾身之所向,吾心之所向,故心心念而终往矣。”

署名亦被灰尘覆盖,牧遥费尽所有眼力,终看不真切。

牧遥懵了,大脑一片空白,他不知道这是什么情况,他看到了他最无法理解的东西,一千年以前的李白,竟突兀的出现在了这里,第二行字虽未看到署名,但牧遥大致猜出,此人应该是春秋时期的老子。第三人牧遥实在猜不出,但从三句字面意义上看,一人寻仙,一人寻道,一人寻长生,不知寻仙是为了成道,还是寻道是为了成仙,亦或是非成仙非成道,只求长生。

牧遥百思不得其解,这颠覆了原本的历史,这不科学。前一秒他下意识的想到“端粒”的缩减性和端粒酶的不可再生性让一切生物有了生命上限,开始试图辩解一番说你们求仙求道终究一场空,下一刻他便抛弃这个脑回路开始思索这几人为什么会在这里。他轻轻摸着石刻的字迹,仔细的感受着,片刻后竟隐约觉得那平整而深刻的切面有着些许灵性,他似乎从每一行的字迹中感受到了不一样的东西。

洒脱,期盼,坚定。

“草,我到底在什么地方?”牧遥自语,他的心情再次起了些许涟漪,有一瞬间,他似乎觉得,这里或许已经不是自己原来的世界了。

他突然想到曾经看过一个故事,说是一群人去泰山聚会被一个棺材拉向星空彼岸,最后主角成道的故事。转而想到自己坐个大鼎似乎也被驮了不知多久,该不会也和他们一样了吧。

牧遥狠狠的甩了甩头,将脑海中的想法甩去。毕竟是,他不相信穿过黑洞真的可以回到过去,自然也不相信现在的文明可以做到这个地步。没有证明的事情,牧遥不信,绝对不信,即便看到了山海卷,看到了直冲九霄的帝庙与巨兽,看到了无尽的灰色平原和漫天的星空,牧遥还不信,他觉得这只不过是全息投影而已。

或许不是他不信,而是他不愿信,他不能想,也不敢想,想了,这里便是深渊,便是地狱,便是无尽绝望平原,他只能用自己的世界观化成一个圈,将自己圈在里面,以此安慰自己。所以只能强行甩掉自己脑中的想法,继续做他手头的事情。

牧遥再向上看时,那文字又不一样了,歪歪扭扭的像不规整图画,牧遥知晓这是甲骨文,是夏商周时代的文字,大都历史认为,这是商朝的文化专属,但作为专业的考古工作者,牧遥清楚“文字是历史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这句话背后的含义。并把它的真正衍生时期向着夏朝甚至更早三皇五帝时期。

甲骨文就一行,正文歪歪扭扭的就五个大字。牧遥艰难翻译,最终明白了其意思。

“随先帝而行!”

这行有署名了,牧遥再次艰难的破译,看到了让他颇为震撼的一个名字--帝禹。

牧遥读后,像是突然用尽了力气,蹬蹬蹬的接连后退了几步,一屁股坐在地上,大口大口的喘着粗气,他不明白自己为何会这样,只觉得自己似乎被一股神秘的气势弹开,突然心中便慌闷起来,眼睛像是被滴了辣椒水,无比刺痛。

牧遥伸手揉了揉眼睛,放下来是,温热的红色液体沾满了手背,一滴一滴的落下,牧遥大骇,赶忙眨了眨眼再次看去,诚然如刚才一般,鲜血四溢。

牧遥慌了,他的眼睛生平第一次流了这么多血,他突然害怕自己的眼睛瞎了,他极力的镇定自己的心情,可是一阵又一阵的迷茫,委屈,绝望自脑海中散发,他生平第一次觉得自己做什么都没用,他只觉得自己被死亡之门慢慢的吸引过去,不管他怎么跑,都无法逃离。

“三皇五帝之前吗?”

牧遥喃喃的自语,他不看了,也不敢看了,他看出了石碑文字的顺序,自古至今,由上向下,一人一行。

牧遥愣愣的坐在那里,过了好一阵子,待眼睛的鲜血止住后,牧遥才缓缓平息过来,可是平息之后,牧遥突然感觉异常的疲累,他什么都不想做了,像是接受了自己的命运一般。随后他走向一边,拿出身上的钥匙,刷刷的刻上一行大字。

“西元2203年,华夏国,江宁城,牧遥到此一游!”

随后他扯下T恤上的一块布,拔下几根自己的头发裹了进去,将它压在的石板的下方,接着对佛像又是叩首三次,缓缓的退出寺庙,至此,牧遥像是觉得完成了自己的任务,照着来时的路,回到铜鼎旁,翻身越了进去,静静的等待自己的归宿。

阅读太古有道最新章节 请关注米妮小说网(www.qixinyuan.com.cn)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