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黑

《扫黑》

迷雾重重3

上一页 封面 下一页

迷雾重重(3) 扫黑 搜狐读书 挖掘更好看的 搜狐

童利国没有说话,邹之光叹道:“童局,我不想在你这里细化‘人民满意派出所’的标准是个啥样子。我说这些不是针对你,咱们就事论事吧。但我想,早些年人们常说的‘遇到困难找警察’以及儿歌‘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中的警察形象怕是‘满意’中的基本内涵吧!最近,我常能看到、听到有关‘满意’的新解,就是‘不要等群众有困难找上门来,而是要主动发现和及时解决群众的困难’。如此‘满意’与‘不满意’,难道就仅是一字之差吗?要说这几个派出所的所作所为,用‘怒不可遏’‘愤慨万千’等词语表明群众的态度,我想绝对不过分。‘不满意’是不是有点过于轻描淡写?看来,这是我们作为领导还远未认清这一字之差的巨大危害性,还远未确立从根本上解决‘公安形象’的决心!”

童利国说:“老邹,我理解你此时此刻的心情,南湖分局出现这个局面绝对不是偶然的,我想您比我更清楚,近一个时期,凌州发生多起大案,我想也不是偶然的,为什么有人如此大胆妄为,如此猖獗?我想最根本是我们公安队伍中有些人和他们沆瀣一气,有的还充当他们的保护伞,我不敢肯定是不是我们内部有人参与黑社会了,但有一点我可以肯定地说,他们的确是腐败了!”

邹之光沉下脸,说:“利国同志,你的判断很准,通过这段时间在凌州的调查和了解,我们工作组同志更加了解了你的为人和处世,同时更加看清了有些人的面目,他们不仅腐败,其实他们还参与了黑社会,并且为他们充当保护伞啊!我也不明白他们会堕落到这种地步,现在我明白了,对,是腐败啊!”

童利国点点头:“老邹,我也有同感,这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腐败分子控制了黑社会组织。像前不久公布的邻省的一个案件就是这样,主犯张某的黑社会性质组织与该市原市长周某和市委常委、公安局局长杨某之间,是典型的第二种关系。张某,初中文化,木匠出身,一无资产、二无文才、三无业绩。因有周、杨两位大官人的栽培和支持,也网罗了一批恶棍地痞,在当地欺行霸市、强买强卖、胡作非为,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一下子暴发成亿万富翁。周、杨不遗余力地栽培张某,而张某‘知恩有报’,不仅完全听从摆布,并给予丰厚的回报——张氏犯罪集团涉案资金达五亿多元,其中不少落入了他俩的腰包。”

邹之光说:“利国同志,你想想,凌州的案子会不会出现第二个张某?我想我们现在还不能完全肯定,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这种黑社会性质的犯罪是存在的!我们完全可以看出这是腐败为黑社会犯罪营造了‘权力庇护’。是的,黑社会组织要进行犯罪,就必须求得权力的‘庇护’。如果掌权的人是腐败分子,就必然是黑社会组织猎取的对象,而腐败官员正如无孔不入的‘毒菌’,很容易渗入黑社会组织之中。两者一拍即合,于是‘权钱交易’ ‘法权交易’,就结成了共同体。凌州有没有这样的组织,我想随着案件逐渐明朗化,他们很快就会浮出水面的。”

阅读扫黑最新章节 请关注米妮小说网(www.qixinyuan.com.cn)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