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风华

《盛唐风华》

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归去来(三十六)

上一页 封面 下一页

大军自这片大平原一路杀出,等来到汾水附近时,情况便逐渐变化了。

两支部队谁都没停下,混乱程度也是依旧。

还是个彼此纠缠的状态,但是速度都不免慢了下来。

毕竟连续厮杀半日,又跑了这么远的路,马力不可能还像一开始那么充沛,慢下来也是情理中事。

这一慢,原本之前不注意的事,现在就能看明白。

第一个发现不对的就是宋宝。

他原本追杀的正起劲,手中马槊也早早变成了赤红色,不知结果了多少突厥人,又斩杀了多少大将。

看着阿史那家族少汗被自己追得像野兔子一样没命地跑,心里更是喜不自胜。

因此追得快意,口内忍不住大声呼喝,如同在云中做侠少的时候,率领伴当追赶倒霉客商。

一边追一边也抽弓搭箭,找机会射杀几个突厥兵将。

反正有的是人,只要射术大差不差,就不愁开张。

可是随着马力渐渐疲乏,他的速度也放慢下来,他手中举着弓眼睛朝四下看,笑容逐渐消失不见。

这突厥人是不是太多了?

玄甲墙阵彼此紧贴一起,只要这一排阵列别被打散,你就会觉得身边都是自己人,心里还是比较踏实的。

但是宋宝这时候仔细一看,就发现固然玄甲骑是多,可是在前方、后方都能看到突厥人的影子。

虽然大家乱作一团,这里面也混着不少汉军。

但是从总体上看还是能判断出来,是突厥人多汉军人少。

这情形要是别人看到,多半就不当一回事。

正打仗呢,哪里顾得上看有的没的?

谁多就多谁少就少,没什么了不起的。

反正是自己追敌人,又有什么可怕?

可宋宝是什么人?

要说武艺,在玄甲骑里面他肯定算不上最强的。

但是要论机灵,论趋吉避凶的能耐,放眼玄甲骑全军,他若是认第二就没一个人能认第一。

他第一个就感觉出来,这情况不对劲,自己这些人冲过头了!现在当然是看不出来,大家打得正欢喜什么都不在乎。

可是一会呢?

眼看着大军行动越来越慢,随着奔跑以及交战,大家的体力都已经濒临极限。

这时候节奏肯定会慢下来,先缓一缓。

随着这一缓,战场的混乱肯定会得到改善。

等到人家突厥人回过神来,肯定就会发现自己这支队伍碍眼。

居然横在人家大军之间,让金狼骑和其他的部队无法取得联系。

不管是为了保护主帅,还是为了自保,那都得和自家兵马拼命。

且不说困兽之斗最为凶悍,就是以人数计算,玄甲骑也远远少于突厥人。

满打满算也就是几千人,而战场突厥溃兵得是自己的十倍。

这要是等到对方明白过来围攻,玄甲骑再如何勇猛,恐怕也难以全身而退。

别忘了敌人里面可是有金狼骑、金城骑这种精锐存在的。

他们现在是反应不过来所以被追打,只要给他们时间整顿队伍恢复军阵,自己这帮人可还是有麻烦。

“那又如何呢?”

徐乐听着宋宝的讲述,胯下战马不停,手中雕弓频频拉动,把突厥人当作黄羊来射。

直到宋宝讲完,才反问了这么一句,语气也是不咸不淡,仿佛宋宝说的是等闲小事,若不是念他为玄甲老人都不爱回答。

宋宝这时候可顾不得徐乐的态度,自己的命是第一位。

连忙说道:“趁着突厥人这时候没明白过来,赶紧走啊!杀一条血路先出去再说。”

“这么多人,走得了么?

你若不走他还不会明白,你一走就谁都明白了。

咱们神武的侠少谁没杀过狼?

在山里碰到狼,能掉头跑把后背交给它?”

这个道理宋宝也不是想不明白,不过他的性情就是如此。

事关自己性命,其他人哪里顾得上?

徐乐这话他也懂,现在玄甲骑要是忽然土匪,肯定会被突厥人发现端倪。

像是徐乐、宋宝这些军将当然是可以杀出去,但是后面的兵马就难说了。

这么多突厥人,再怎么不中用,也总能留下玄甲骑一部。

可是这和自己有什么关系?

说难听话被留下的肯定是兵不会有大将,他们的模样自己都认不全,他们的死活又有什么要紧?

再说这不是说自己不走突厥人就发现不了的,时间一长肯定能明白,那时候不死也得脱层皮。

宋宝也知道,这话要是如实说肯定是行不通,只好换了个方式:“多走一个是一个。

若是现在不走,一会就怕死伤更重。”

“现在走的话,死伤才更重。

人怕狼三分,狼怕人七分!现在我们要想不被狼追,就一个办法,那就是始终追着狼跑!只要我们心中不无惧,兵刃不歇就不会死。

停下来才会死!逃跑才会死!要想不死,就随着我杀下去!”

宋宝愣了一下,没想到徐乐给出的是这么个答案。

他一瞬间有点恍惚,不知道该说什么。

片刻之后宋宝才开口问道:“那要杀到几时?”

“要么把群狼杀尽,要么我们自己累死。

没有别的路走了!把你的人带过来,其他人让他们继续放手杀。

把水搅得越浑越好。

不过彼此之间不可距离过远,别耽误结阵。”

徐乐当然知道宋宝在想些什么,也知道他说的话其实并不是完全没有道理。

其实玄甲骑现在的处境,确实很有点危险。

毕竟人的气力是有限的,一旦人困马乏体力枯竭,这些突厥兵凭借人数优势,也足以把自己和部下尽数淹没。

可是即便如此又如何?

这么个大好机会摆在眼前,怎么能放过去?

要是真的为了三军安全,放过对结社率的追杀,自己这辈子怕是都无法释怀!再说你放走他就安全了?

大军交锋如同两个高手对垒,不是说你赢一次,就肯定次次都能赢。

突厥人并非好相与,都不用说以后卷土重来,如果这次让结社率有机会整顿队伍,那么就还是一场苦战。

说到底之所以会闹到这样,还不是因为之前欠债太多?

河东接连战败,外加上李家内部的问题,让李世民这一部兵马处于孤立无援状态。

前路艰难,但是退路全无。

这时候选择只有一个,就是咬紧牙关不畏艰险往前走。

不管沿途遭遇什么,都不能动摇心志,都要憋足一口气努力向前。

哪怕是死,也要死在这条路上!宋宝这人自己也知道,他就是这么个脾气。

这话他说出来总好过闷在心里,而且像他这么想的肯定不是一个。

只不过那些人没有宋宝的头脑和洞察力,现在还没发现问题。

让他把话传下去,总好过那些人自己乱动脑筋。

而且有些事确实有必要做。

徐乐也发现现在的部队打得太乱了,玄甲骑的大军也已经散开,追着那些逃散的突厥兵打。

这样做当然有必要也有好处,可以让突厥人无法思考,也来不及整顿兵马恢复战斗力。

坏处就是玄甲骑自己的战力也分散开了,每一支队伍的战力都那么回事,只能是追杀溃兵打落水狗,如果遭遇强力反击,单凭一两个百人队未必应付得下来。

这时候最重要的,就是掌握一支兵力足够的预备队。

一旦有变的话,能够第一时间投入战斗争取时间,再就是摧毁对方的指挥。

只要能够接连击破敌人成规模的反抗,很快就能打掉其斗志,剩下的事情就都好办了。

宋宝还是太胆小,忘了一头狼可以追着一百头羊跑,而不是反过来。

就算是突厥人反应过来又怎样?

玄甲骑只要能够坚持住,就能等来援兵。

李世民的大军就在自己身后,难道还会抛下自己这支人马不成?

真难为他胆量这么差,却还跟着自己转战各处,也确实是不容易。

胆小的人也有他的用处。

宋宝最大的好处,就是不敢拒绝自己的命令。

而且到了事关生死的时候,效率比韩约等人只强不弱。

时间不长宋宝已经带着一队满身浴血的甲骑回归建制。

在他身后,陆续还有部队赶来。

时间不长,徐乐身边汇聚的玄甲骑已经差不多有千人之数。

从人数看,这点人也算不了什么。

但是就当下这个战场环境以及两方战斗力考量,一千玄甲骑已经是一支足以影响战场走向的重要力量。

事实证明,徐乐的决定非常及时,就在玄甲骑这边调集兵马的同时,结社率身旁的兵马也在逐渐增加。

汇聚到他身边的,还不是什么散兵游勇,而是一支足以和玄甲骑颉颃的精锐:金城霸王薛举和他的金城骑兵!

阅读盛唐风华最新章节 请关注米妮小说网(www.qixinyuan.com.cn)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