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神霄箓

《北宋神霄箓》

序章三

上一页 封面 下一页

太宗李世民只身平定突厥十万骑兵南下,和颉利可汗签订渭水之盟的消息传回长安城,城中百姓无不喜气洋洋,都在庆幸这位天赐的帝王是自己的保护神,除了一人,从东海陈唐关回到长安的袁天罡,入住驿站的他却十分落寞,尽管已被朝廷嘉奖,但道宗获得的荣誉和赞誉,却远不如协助当今圣上抵抗突厥入侵的释宗。

“袁道长可在?”

袁天罡打开房门,一个内廷太监拿着一盒果脯,正对他恭敬的问道。

“公公,何事?”

“圣上有旨,宣袁道长明日午时到御花园一聚。另赐太原特产果脯一盒,以慰道长劳苦之功。”

袁天罡眉毛微微跳动,当今皇上发家于太原,果脯乃太原特产,老家之物,赐此物给他,既是把他当作自家人看,看来龙虎山复兴有望,不免心中微微一喜,接过圣旨,并拿出一封银锭送于宣旨太监。

“臣叩谢皇恩,一点心意,有劳公公。”

“袁道长太客气了,你与李学士共立奇功,日后必是皇上的心腹,还望袁道长对咱家多加提点。”

宣旨太监,将银锭收入囊中,转身告辞,说到:

“咱家就不耽误袁道长休息了,还要去给李学士宣旨,请袁道长明日准时。”

送走宣旨太监,袁天罡心里琢磨,儒门也来,明日究竟是何事?

第二日午时前一刻,袁天罡来到御花园门外,传令小厮进去通报之后,昨日的宣旨太监出来,将他带进御花园的凉亭中,凉亭里面已有两人,白衣儒雅的李淳风站着看着亭外,另一人为释宗打扮,坐在亭中,打坐盘珠。

李淳风见是袁天罡到来,微笑着对他点头,说到:

“袁兄近日可好?自东海陈唐关一别,已多日不见,本打算找袁兄叙旧,无奈门中琐事较多,还望袁总勿怪。”

“李兄客气,这位大师是?”

袁天罡依然冷淡的回应。

“我来介绍一下,此乃释宗达摩院首座罗汉辩机大师,辩机大师,这位道兄乃是道宗龙虎山太平道,袁天罡道长。”

听到李淳风的介绍,辩机睁眼看着袁天罡,点头示意,袁天罡看着辩机一身肌肤白如玉,明眸皓齿,浑身真气环绕,必是内力极深之人,只是此人面有女相,尤其是一双桃花眼,招惹怜爱,果真应了释宗法相,非男非女,亦男亦女之说,想来此人在佛法上的造诣必是高人一等。

“圣上,今日召见我们,所谓何事?”

袁天罡继续向李淳风问道。

“我等与袁兄一样,也是今日才被召见,并不知道,等圣上骑射完毕,就能知晓。”

李淳风给袁天罡一指,却见前面十里靶场内,正有一人在练习骑射,此人御马之术非常娴熟,坐下之骑虎虎生威,风驰电击,往来间,连发五箭,具中靶心,引得靶场内一阵叫好声,一轮骑射过后,骑马之人下马,走过来,正是大唐当今圣上,李世民。

李世民来到亭中,大喜之情溢于言表,对三派之人,说到:

三位大师,请入座。上酒,上葡萄,此酒与葡萄均为此次北上会盟,颉利可汗所赠,均为西域名品,三位大师,不要客气,随意就好。

说罢,李世民接过内廷太监呈上的酒壶,给三派之人一一到上。

“圣上,果真好手段,骑射均为当世第一,贫道听闻民间有言,秦王一张弓,天下无敌手。今日所见,当知民心所向,实则必然。”

袁天罡接过酒杯,对李世民恭维的说到。

“袁道长,太过客气,朕这点小手段,比起先天乾坤功和不动明王咒,就上不得台面。”

李世民对袁天罡的奉承显得极为享受,接着说到:

“朕昔日随父皇太原驻守,喜好功矢,曾重金求得名器十把,以为天下间无出其右者,某日,遇营中工匠,炫耀之,工匠谓之皆乃下品,朕大异,问其故,工匠对之,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弓虽劲而发矢不直。朕才明白,之前的看法都是错的。”

“朕以弓箭号令四方,但所识却大相径庭,今朕有天下,所识又何当足以?”

“朕从小皈依佛门,乳名毗琉璃,又在洛阳蒙难,幸得少林寺棍僧相救,朕与李兄同时受教于文庙,修习儒门经典,而道宗有所谓老子一气化三清,老子名李耳,乃李姓之人万年祖先,三位具是朕的恩人,也是朕的旧人,因此,朕想与二宗一门共享天下,不知三位意下如何?”

李世民的一番推心置腹,让在场三人无不诧异,都说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酣睡,圣上却主动提出要分享天下,三人一时间也不知如何回答。

许久之后,李淳风缓缓说到:

“皇上的一番心意,实叫人感激,但往年,我三派洛水会盟,曾立誓,绝不染指庙堂。还望圣上见谅!”

听得此话,辩机点头附和,而袁天罡却一脸漠然,不置可否。李世民举杯,将杯中葡萄酒一饮而尽,长吁一声,有力的说到:

“朕当年与李兄一道受教左氏春秋,记得桓公十年有云,虞叔有玉,虞公求旃。弗献,既而悔之,曰:周谚有之: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二宗一门,千年传承,皆有改天换地之能,如不在朕身边,朕定是寝食难安,朕心不安,天下必将烽火连年,三派可忍心置百姓于太平盛世之外?”

面对当今圣上赤裸裸的威胁,李淳风哑口无言,此时,袁天罡接过话说:

“此事事关重大,我三人需与门中核心机构商榷,方能回复陛下。”

李世民大手一挥,霸气说到:

“也对,还请三位与门中核心机构将明要害。“

“今朕有旨,令儒门圣人李淳风,任翰林院大学士,为朕恩科取士,令道宗龙虎山太平道袁天罡,为护国法师,护卫内廷,令释宗达摩院首座罗汉辩机大师,任洛阳白马寺主持,传经中原。望三位鼎力相助,协助朕治理天下,如若抗旨,当诛九族。”

说罢,李世民头也不回的离开凉亭。

数日之后,龙虎山太平道真武大殿之内,跪在三清雕像之前的袁天罡,正在接受太平道掌教之位,并授道宗宗主一职。礼毕,他的师傅,白云真人,将其带到后山的神机洞中,里面有一尊道相,前有一个祭台,祭台上有一尊位,上书:祖师天公真人张角之位。

白云真人点起三注香,上香之后,对袁天罡问到:

“你可知此道相为何人?”

袁天罡答曰:“中黄太一。”

“何谓中黄太一?”白云真人继续问道。

“道宗之国,道中不二。”

袁天罡想也不想的回答。

看到弟子如此谨记于心,白云真人欣慰的说到:

“很好,不枉我当年力排众议,传你先天乾坤功。昔日,三清宣扬无为,导致道宗式微,释宗大有席卷中土之势,我祖师天公真人张角,为保大道,脱出三清,另立中黄太一,以抗释宗,却被儒门圣人荀彧私下暗通八方诸侯,联手绞杀,本门方不得已重归三清,碌碌无为数百年,幸得黄天不弃,今日才有你担任护国法师,你要好好把握这个机会,实现本门夙愿。”

“弟子,谨遵法旨!”

袁天罡严肃用力的点了点头,郑重回应师傅的百年托付。

阅读北宋神霄箓最新章节 请关注米妮小说网(www.qixinyuan.com.cn)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