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圣已往

《往圣已往》

第四十四章 一点点

上一页 封面 下一页

秦羽走到李星元侧面看去,只见李星元对照着书,一个个蝇头小楷从他手中的毛笔的笔尖流出。

秦羽一时间看得入神就那么站着那里,直到李清义走过来道:“元元,有客人来了。”

正在尝试着一边写字,一边练习内息的李星元回过神来,看着屋里多出的人起身施礼,不过他现在穿得太过臃肿,弯腰的时候显得很是滑稽。

不过这也没办法,李星元的奶奶林氏认为他冷,给他找来这么多衣服穿上,他也无法拒绝。

相互认识了之后,秦羽问李星元道:“不知李小友所书写的是何字体?我竟从来没有见过。”

秦羽身后的少年丁文听到自己先生称呼李星元这么一个不到十岁的孩子小友,心中十分不满。

丁文看着臃肿的李星元,心中想着自己平时念书那么认真也不见先生夸赞几句,何必对这么一个小孩子这么客气呢?

李星元谦虚道:“我也就是随便写写,登不得大雅之堂。”

秦羽诧异地看了李星元一眼,听李星元的意思这是他自创的?他才多大年纪啊!不过李星元似不愿多说,他也不好再在书法上面纠缠,于是岔开话题问道:“我刚才听外面的人说,那桔槔是在小友的指点下修建的,不知小友从那得知的这个方法,尤其是将桔槔和滑轮结合起来的方法我可没在静安县其他地方见到过。”

李星元道:“关于桔槔和滑轮的使用在很多典籍之中都有记载,至于结合在一起使用只是我觉得当时那样比较方便而已。”

秦羽没有想到得到的是这样的回答,感叹道:“小友真是天资聪慧,不知现在研读那本典籍?”

李星元道:“最近在看《南华经》。”

秦羽微微皱眉道:“你这么小年纪何必去看这些玄之又玄道东西?不如看看《墨子》学学修身,治世之道。”

秦羽话音一落李清义和宋文英同时轻咳了一声,李清义专治道家典籍,自家典籍被人这么说自然不高兴。至于宋文英心里想的是修身,治世哪家的典籍比得上他们儒家呢?

李星元点头道:“先生所言甚是,思想飞得再高远也会被现实拉回地面,如果生存都无法保证,那么一切的智慧,文明,思想都无法延伸了。”

秦羽微微颔首觉得李星元孺子可教也。

谁知李星元接下来却是话锋一转道:“不过人就是因为思想不同而分出彼此,如果思想都变得混沌不清了,那么又如何肯定我是我呢?而且有时候现实是由思想决定的,正是因为如此各家圣贤传下的典籍里面大多都有关于现实与思想的讨论。”

李星元这一番话可挠到三位秀才的痒处了,纷纷以自家典籍为基础引经据典展开讨论。李星元虽然典籍和注解积累比不上三个秀才,但是他的记忆之中有着许多关于诸子百家学说的讲解,此时不时提出一些引得三名秀才大受启发,谈性大增。

尤其是李星元随性说到的一些马列主义更是引得墨家的秦羽激动不已,这让站在他身后的丁文很不是滋味。明明是比自己小的孩子,居然可以和自己的先生平等交谈,自己还插不上话。

而且在丁文看来三位秀才和李星元谈论道东西没有半点用处,现在科举看重的是诗文,文人们聚在一起应该讨论如何作诗,如何揣摩主考官文风,这才是正途。

不过这些心思丁文可不敢在秦羽表露出来,只是心中对于李星元这个只会夸夸其谈到小孩子很不爽了,想着找机会用诗文教训他一番。这也算是做好事,让他知道什么才是正途,这样想来丁文觉得自己真是善良。

时间慢慢过去,三个秀才高谈阔论,说到激动处几乎变成了争吵,不过李星元总能在恰当的时候点出新的思路,让三个秀才脑中闪过新的想法,将讨论重新拉回正路。

如此茶水都续到没味,李星元看见母亲在外面张望了几次,便在一次讨论间隙道:“爹爹,我饿了。”

三名秀才这才惊觉已经过去了一个时辰,快到了中午时分了。

李清义兴致高涨地道:“今天相谈受益匪浅,两位便在寒舍用饭,下午我们继续。”

本来只是带路和想跟着看热闹的宋文英这才想起学堂的学生,连忙告罪离去。

秦羽也是推辞要离去,不过在这之前他提出单独和李星元说几句话。

等到其他人都出去了,秦羽眼神灼灼地看着李星元低声道:“小友聪慧过人,才思敏捷实属我平生罕见。我代表墨家邀请小友加入我墨家学派,我会力荐小友进入我墨家的尚贤书院。”

说到这里秦羽声音转到更低道:“只要小友通过学院测试,那么可以保证小友在科举之中获得举人身份。”

李星元诧异地道:“墨家居然有如此能力控制科举?”

秦羽沉默了一会儿才道:“这是各家默认的,毕竟现在科举重诗文,为了不让贤才遗落乡野,各家都有保举的名额。”

李星元又问道:“只能保举到举人吗?进士呢?”

秦羽闻言脸色变得微微有些沮丧道:“不瞒你说,我墨家现在没落了,没有保举进士的资格了。现在只有儒家,法家,道家有保举进士的资格。不过我相信我们终会崛起的,到时候即便是不通过科举也能在朝野之中立足。以小友你的学识思想,一定可以在我们墨家一展才华,实现抱负。”

李星元看着秦羽期许的模样心中默叹,墨家在春秋时期的确是天下最显赫的学术派别,但是在原本的历史里面墨家在西汉时期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没多久就已经灭绝了。

虽然现在还没有出现那样的局面,但是墨家除了获得皇权的支持,不然没落也是迟早的事情。

李星元想了想道:“先生真的认为墨家还有崛起的希望吗?”

秦羽脸色一肃正要争辩,但是张了张口最后叹息道:“自从墨子逝世之后我墨家三分,我们相里氏之墨依靠工匠之术投靠秦国延续下来。秦国一统之后相夫氏之墨的辨士,邓陵氏之墨的游侠渐渐消失。

而秦朝重法家让我们墨家更加没落,到了汉朝刘氏皇权又重道家,这让我们墨家始终没有出头之日。现在虞朝虽然有重现百家齐鸣的景象,但是不知为何我们墨家反而更加的无人问津了。现在也只能靠着工匠之术和书院艰难立足了,只是不知道还能坚持多久。”

李星元想了想道:“墨家在当今天下没有生存的土壤,没落是必然的。”

秦羽心中诧异,墨家的影响力一直都在减弱,墨家诸多学子都在想办法振兴墨家,但是始终没有找到根本的原因,现在李星元这么一个小孩子居然敢直言说墨家没落是必然的。

秦羽问道:“小友何出此言?我墨家为百姓,为天下,为何就注定没落了?”

李星元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秦羽一愣,一时间诸多记忆在脑海之中浮现,依着李星元这句话去看待真有一种拨开云雾见月明的感觉,不过这对于墨家来说却是黑暗的现实。

秦羽问道:“那么依小友之见,我墨家该如何做才能振兴?”

李星元道:“唯有求变。”

秦羽沉默了一会儿摇头道:“不可能的,墨家主要思想变了的话那还是墨家吗?那样成为天下第一学派又有什么意义呢?”

秦羽有些沮丧地站起来道:“今天与小友一番交谈真是让我受益良多,小友有暇可到丁家村来游玩,我必定扫榻以待。今日就此别过了。”

李星元道:“一定一定。”

李星元心想当然一定会去拜访的,自己和秦羽非亲非故,第一次见面就说这么多完全是为了墨家的工匠。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墨家工匠如果能够为自己所用,那么自己有很多事情做起来就容易得多了。

自己脑海之中的一些知识和一些机械装置也可以让他们复原出来,毕竟换成其他学派的人不大可能会将心思花费在机械上。

秦羽出来与李清义告辞,然后对丁文道:“我们回去吧。”

丁文却是道:“先生,我们不是来找李星元比拼诗文的吗?怎么半途而废就回去了呢?”

秦羽皱眉道:“李星元小友腹有丘壑,虽然我没见过他施展武功,但是静安县文采第一是当得起的。”

丁文有些不服气地对李星元:“既然你这么厉害就我和比试一下诗文,光会背一些意义晦涩的典籍算不得什么本事。”

秦羽面带怒色道:“住口!你那点微末学问算得了什么,还敢在这里大放厥词。”

丁文却是面有傲气道:“弟子跟随先生七载,习字念书,作诗一刻不曾懈怠。弟子虽然愚钝,但是自问才学不下于同辈之人。现在都没有比过,先生就说弟子学问在一名稚子之下,弟子却是不服的。这样置弟子七载时光于何处,置弟子一直研学的墨家精义于何处。”

秦羽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反驳,让他以长辈身份制止却是有违墨家之道的。

李星元在一旁笑着道:“既然丁兄要比那就比一比吧,小子作诗还是会一点点的。”

阅读往圣已往最新章节 请关注米妮小说网(www.qixinyuan.com.cn)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