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刀六洞

《三刀六洞》

上一页 封面 下一页

玲珑得知顺喜已死,她悲痛欲绝,她想祭奠一下顺喜。但可恨的是土匪甚至连顺喜的尸体都扔到江里,味鱼去了。她无处可去拜祭,只能在心里默默为顺喜祈祷。前一段时间,因为担心自己父亲的安危,蓝府也被袍哥会弟兄监控起来,她没有心思想顺喜,如今蓝家算是度过难关。她开始思念她心上的人

玲珑儿想起当初和顺喜茶馆第一次见面情景,那一次是她带朋友去袍哥名下的茶馆去喝茶、打麻将。一旁伺候的是一个虎头虎脑的小伙子,从他笨拙的动作,就知道他是新来的伙计。茶馆管事的一边陪着老板家的小姐玩麻将,一边指挥着那个小伙子做事情。老板担心新来的伙计照顾不周到,得罪了大小姐。最终,意外还是发生了,小伙子碰倒了茶碗,泼了大小姐一身的水。老板一边忙着给大小姐擦拭洒在身上茶水,一边不停的道歉。

老板说:“大小姐您千万别和他一般见识,他是山里穷苦人家的孩子,没见过世面。这两天刚加入我们袍哥的,还没调教好。招他来茶馆主要是据说他身手不错,主要是让他维持一下这条街上,我们袍哥义字号堂口的秩序。”

玲珑儿听老板这么说,问顺喜道:“你不用担心,我不会怪罪你的,你告诉我叫什么名字?哪里人?”

顺喜低头回回话说:“我叫赵顺喜,是江边镇的人。我没照顾好您,对不住大小姐了。还请您多包涵。”

玲珑儿看顺喜虽然做事笨手笨脚的,但一点也不怯生。对他印象很不错。于是又说:这不怪你,习武之人当然干不好这细活。以后多学着点,多向掌柜的请教就是了。

顺喜闻言:连忙点头称是,小心翼翼的退了下去。

后来,玲珑儿再来茶馆,总能看到顺喜在大厅里迎客。顺喜也不认生,一看到玲珑儿,就会主动打招呼,十分的辛勤。日子久了,玲珑儿到茶馆打牌,已经习惯顺喜一边伺候着,如果哪次来遇到顺喜外出不在茶馆里,玲珑儿总是感觉心里空落落的。

互相了解以后,两个人相好了。但玲珑儿并不知道,顺喜每次主动打招呼,那是故意在接近她,目的是找她父亲寻仇,就在还不知情的情况下和顺喜相好了。不过,后来顺喜也发现,自己竟然也喜欢上玲珑儿了。

四当家的刚要去江边寨去和顺喜他们会商入伙的事,下人来报。说顺喜他们已经打下大龙山,吃掉了朝天霸的队伍,如今是大龙山的大当家的。这个消息让袍哥上下都极为震惊。

他们想不到,名不见经传的袍哥小弟,居然能把山城的首匪朝天霸给灭掉。实在让人难以置信。四当家的更是急不可待的要上山看看是怎么一回事。

当四当家的到了大龙山,了解事情的真相,他才恍然大悟。原来有贵人相助,都是大龙山原来的大当家的刘江龙的杰作。

四当家在顺喜的陪同下,看到如今的大龙山土匪刮目先看了。他们纪律严明,训练有素,如果不知情,还以为眼前就是一支正规的部队。

大龙山的这些变化都要从顺喜上山后说起。他凭借在袍哥会的名望和他拥有的财富,没有人敢轻看他。他开始招兵买马,吞并了一些人少的土匪。规模日益壮大起来。成为江城土匪中最庞大的一支队伍。

顺喜接手大龙山的大当家的位子后,开始按照袍哥会规矩整顿土匪队伍,他不想这辈子做土匪,他就按照袍哥的管理方法,来管理大龙山的弟兄们。所以,如果说现在的大龙山兄弟们是土匪,不如说是另一个袍哥会。

四当家的喜出望外,想不到这次上山,居然能有意外收获。他和顺喜初步达成入伙的意向,就等四当家的回香堂商量后给顺喜回话。大当家都知道,如果他们两家能和到一起,那就连国民党的正规部队也不敢小看他们。

顺喜当上大当家的以后,就把大龙山的土匪组织形式弄的与袍哥会相类似,是横行组织,即所谓“兄弟道”,以五伦(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八德(孝、弟、忠、信、礼、义、廉、耻)为信条。联络的聚点,最初叫“山头”、“香堂”,随着参加的会众日益增多,才由山头、香堂改为“码头”(又叫“公口”、“社”)。码头要分五个堂口:“仁、义、礼、智、信”(又称威、德、福、智、宣)”。五个堂口是五类性质的人参加:仁字是旧社会有面子、有地位的人物,义字旗是有钱的绅士商家,礼字旗是小手工业劳动无产者。有几句概括特征的口头语:“仁字讲顶子,义字讲银子,礼字讲刀子”。这和袍哥的口头语也非常相似:“仁字旗士庶绅商,义字旗贾卖客商,礼字旗耍枪”。至于智、信两堂的人,都是旧社会中“最低级”的体力劳动者,不过其组织办法中,有些莫名其妙的规定。如旧社会被认为操下等职业的娼妓、烧水烟、修足匠、搓背、理发、男艺人演女角等类人,都规定不能参加袍哥,还有搞盗窃的,妻子乱搞男女关系的,母亲再嫁的,也都遭到鄙视,不能参加袍哥。但是抢劫财货的土匪流氓却又可以参加(他们自圆其说是“抢劫对象是贪官污吏,那些是浑水袍哥干的”)。

每一个公口(堂口)的组成份子为十排:头排首脑人物称为“大爷”(又叫“舵把子”,如行船掌舵之人)。大爷中除了“龙头大爷”或“坐堂大爷”之外,还有专司赏罚的“执法大爷”,另处还有些不管事的“闲大爷”。二排是一个人,称为“圣贤二爷”,这是大家推举出来的人正直,重义守信的人,隐誉为桃园结义的“关圣人”,但这个人一般在码头上不起作用的老好人(“圣贤”与“剩闲”谐音)。三排中有一位“当家三爷”,专管内部人事和财务收支,尤其在开香堂时,负责安排规划各类事务,这是一个全码头的重心人物。五排称“管事五爷”,分“内管事”、“红旗管事”、“帮办管事”、“闲管事”。“内管事”即“黑旗管事”,必须熟悉袍哥中的规模礼节、江湖术语,办会时,由他掌管礼仪,唱名排坐,和传达舵把子的吩咐。“红旗管事”专管外交,负责接待三山五岳,南北哥弟,在联络交往中,要做到来有接,去有送,任务相当复杂。袍哥中有两句流行口语:“内事不明问当家,外事不明问管事”。五排以下,还有六排的“巡风六爷”,在办会期间或开设“香堂”时,他便专司放哨巡风,侦查官府动静,负通风报信的专责,八排九排的人,平时专给码头上各位拜兄跑腿办杂事,一到开设香堂的会期,他们最为忙碌,听从当家三爷的支配提调,全码头就靠这些人上下跑跳,十排又称“老幺”,老幺还要分“大老幺”、“小老幺”(大爷、三爷的儿子,又称“凤尾老幺”)从一排起到十排止,总称为“一条龙”。在成都,一般码头都称“公”和“社”,社还要分“总社”和“分社”。各地袍哥都不设“四排”和“七排”,据说其中有一段故事。康熙年间,郑成功派部将陈近南在四川雅州开山立堂时,有四排方良宾背盟叛约,暗向建昌镇告密,镇台马赓庚率兵围捕,陈近南改装逃走。后来又有胡四、李七背弃盟约,密告官府,出卖弟兄,被本山头派人暗中诛杀。他们这种叛变行为,一直为袍哥所不容,从此便没有人操四排和七排了。

顺喜的土匪队伍信奉是侠义的理念,哥老会虽是以“讲豪侠、重义气、解放推食、急人之急”相号召,以传统礼教的“五伦八德”为信条,但是由于封建意识恶性膨胀,一部份人的逐渐变质,结果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袍哥,即所谓“清水”和“浑水”。在清水袍哥中,又要分“金带皮”和“下九流”。金带皮的含义是:金代表有钱,皮是面子,即有面子的有钱人,叫金带皮袍哥。他利用自己的权势,能够“一步登天当大爷”。至于那些测字、算命、跑堂、道士、兵卒等被人视为是下贱行业的人,只能被列在“智”、“信”两堂。浑水袍哥的组织和清水袍哥一样,只是称谓上有些不同,清水袍哥的头头称“舵把子”或“社长”,浑水袍哥习惯叫头头为“老摇”(摇舵的),比老摇低一级的叫“边棚老板”、“管事”,普通都称浑水袍哥为“跳滩匠”。大龙山的的土匪没有清水和浑水的区别。

单刀会是袍哥每年有几次会期,最郑重的一次就是农历五月十三的“单刀会”,相传是三国时关云长单刀赴会的日子。这一天,大小码头、公口都要隆重举办盛会,张灯结彩,大排香案,欢宴会众,广纳宾朋,初次参加袍哥的人,必须具备“身家清、己事明”两个条件,才由引进拜兄引入会场,参见恩拜四兄(恩兄、承兄、保举、引进),接受“栽培”,确定“排行”,然后才可以称兄道弟,成了正式的袍哥。原先的袍哥,也要在这次的会上论功行赏,办理“提升”。其他的集会,如正月办“春台酒”,腊月要办“团年会”,还有不定期的“迎宾会”。在会期中,除了互相拜望,大吃大喝,大赌大抽(鸦片)之外,还要借此机会解决仇怨纠纷,由头面人物站出来“捞梁子”。

在江城,大龙山的码头绝大多数是在茶馆里(有些茶馆就是码头开设的)。有的茶馆前正式挂出大龙山招牌,茶馆为袍哥的活动中心和联络站,经常由红旗大管事坐堂负责。袍哥还规定有十八条罪行,如不孝父母罪、不敬长上罪、殴打亲属罪、调戏妇女罪等等,犯了以后要受到“剽刀”、“碰钉”、“三刀六个眼”,“自己挖坑自己埋”、“挂黑牌”、“连根拔”和“降级”等等惩处。其他在袍哥的经典《海底》中还规定有“十条”、“十款”、“十要”、“十禁”、“五伦”、“八德”、“九章”,文字通俗,真伪莫辨,实际上所有这些规定条款,在成都地区的袍哥组织中,都很少执行过。

袍哥显然还没有从蓝图初的影响中走出来,他们不敢和政府作对。所以,袍哥会商量后,同意与大龙山紧密合作,目前先不同意大龙山入伙。但也约定了如果一方有难,另一方要毫无保留的去帮忙。

到这时候,顺喜这才如梦初醒,他明白一个道理。一切都要靠自己去做。在重大利益和生死存亡面前,任何人都靠不住。

就这样,大龙山的土匪在顺喜大当家的带领下,改造成了江城的第二支袍哥一样的组织。但因为大龙山的弟兄都是舍家弃业的住在山上,平时大部分时间都在操练。所以,顺喜的队伍比袍哥会的队伍战斗力要强的多,甚至可以和国民政府的正规军不分伯仲。

蓝图初原想把大龙山的土匪给收编了,想不到现如今他只能作罢。他后悔自己下手太晚了。

他一方面派人监视大龙山的一举一动,一方面向政府申请支援剿灭顺喜他们。

阅读三刀六洞最新章节 请关注米妮小说网(www.qixinyuan.com.cn)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