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强:我为天下先

《女强:我为天下先》

19、深谈之武英(5)毒计

上一页 封面 下一页

武英执政第七年,梁朝在任女官过百人,朝堂之上,不下十名女官参朝议政,有功绩可数。

民间对女子任官的反对声音,也在各地方女官勤政为民的言行举措下,逐渐减弱,开始出现一些“盼女成龙”的愿望苗头。

但大梁终究积弊百年,朝政的大弊整顿与大型利益集团的铲除需要时间,局部地方的向善积好,短几年内并不能彻底改变大局。

何况,女官的存在与民间风声的转变,和一些清流男官的被扶持上位,开始逐渐触及到某些党派集团的核心利益。更不提武英手中那把明晃晃、显而易见的终将斩向贪鄙奸党贼首的天子剑。

一场有计划有企图的谋逆在所难免。

先是各地纷起传说,先帝的遗诏本是令大长公主监政,待皇帝及冠,还政于帝,大长公主篡改了先帝遗诏,欺瞒了天下人;

又说,皇帝不是生病不朝,而是因为有亲政之心,被大长公主假称病软禁,大长公主野心勃勃,欲扶持女子上位,将本属于天下男子的地位挤没,如任由大长公主肆意妄为下去,致使男女颠倒,天下男儿都将沦为女子境地,从此后,大门不得出,二门不得迈,只能留在后宅弄子养女,一身才华不得施展,纵有武艺,也不得用武之地。

尽管已经有小部分明理之人开始认为,天下是天下人的,在上之位,能者居之,人毕竟与禽兽不同,人有头脑,以智慧定天下,要不然考官大试何以考的不是掰手腕子,而是学识韬略?今若有女子智慧胜于男子,为何不能让她们为官,为天下人谋更好的福祉?古来总是将女子拘在后宅,不给她们见识天地之大的机会,未尝不是男子之私,从一开始就剥夺了女子成就功业的可能。

男子才华不得施展,尽言可惜,女子才华不得施展,又何尝不可惜?

然而这样的思想明悟,毕竟只发生于小部分人之间,尽管能从小部分人中逐渐扩散开,也需假以时日,权党奸臣们与天下太多的未醒悟之人、或者不愿醒悟之人,不会给出这个时间。

各方反对势力暗潮汹涌,重赏之下自有层出不穷的江湖刺客,试图以各种方式混入皇宫刺杀武英。

索性皇宫侍卫不是摆设,能到达武英面前的刺客,寥寥可数。

而到达了的,七年中,共有五个,其中,一个为武英毙于掌下,一个为武英重伤,放了生路,三个从此自愿效命于武英麾下。

至于下毒,宫中几十处小厨房,没人能料到武英下一顿传膳哪处,并且不需另做,宫人们吃什么,她吃什么。

如此,倒不是说她吃得有多差,而是全宫上下真怕哪天叫大长公主吃到要不得的伙食,于是只得总体地提升了食膳质量,单是这一点,宫中上千宫人,无不暗念大长公主的好。

何况大长公主当政后,深宫中各种阴私晦行,一律禁绝,宫人们勾心斗角少了,日子好过多了,各个皆盼大长公主长命百岁。

刺客想要扮作宫人混入,做点什么小动作,便更是难。

不乏有被警觉聪明的小宫女们发现马脚,暗中报告给大长公主身边的女使,功亏一篑的例子。

于是安排刺客的主谋们为刺杀武英大长公主一事始终未能成功,而愁得焦头烂额之际,有人心思一毒,辗转另辟蹊径。

他们设计投毒被幽禁的皇帝。

梁末帝这些年长禁寝宫,也不是没有寻死觅活的时候,但他若当真有那个能杀死自己的勇气,也不会沦堕成今天这个样子。武英并不理他,他也没有死。

武英这些年也防着有人会害他,因此给他安排的护卫,一直是保卫皇帝应有的规格,比保卫武英自己的多。

膳食上则与武英一样吃,这便引起了梁末帝极大的不满,但不吃就得饿着,还得吃。

梁末帝的中毒,源于宫中飞入了一群乱停的鸽子,有几只落停在他的寝宫,宫人本要将鸽子清除,他恶狠狠从宫人手中夺过,烤了吃了,也就中毒了。

临死前他回顾自己二十多年的短暂皇室人生,非常懊悔,想最后求见长姐一面。

武英手里拿着投毒之人以同样的鸽子送来的密信,言想要皇帝不死,就要她亲自带着皇帝赴漉阳,取解药。

一个引她入局的圈套,毫不加掩饰摆到她面前。

与此同时,皇帝中毒,唯有大长公主可救的消息,也在民间迅速流传。

一夜之间,天下人都在等着看武英大长公主会作何决定。

是眼睁睁看着身为皇帝的弟弟中毒身死,还是不惜以身返险,取药解救。

阅读女强:我为天下先最新章节 请关注米妮小说网(www.qixinyuan.com.cn)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