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521

《大明1521》

第182章 倒计时

上一页 封面 下一页

嘉靖二年,四月。

随着《新日月》第三刊和季刊第一刊的依旧爆火。

大明重工集团城建局的报恩寺园林项目,已经成为了大明寰宇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宜居典范。

费宏得意的看着面前堆积如山的信札,都在咨询什么时候,城建局会再开发第二期的项目。

毫无疑问,就算现在立刻再开发一期,也会瞬间抢购一空,等这边项目过半的时候,是该去找找皇上,看看下一期在哪里开展了。

与费宏同样怀有喜悦之情的,当然就是彭占祺了。

从全国两京十三省汇总上来的数据来看,就上个月,彭氏商社的销售额足足提高了一成,这七百两银子花的太值了。

上次是杨慎来找他拉赞助,这次他主动跑到了艺部,请求能够再打一期广告,才得知早就被大明银行和芳林诗社,分别以一千两和六百两的价格,把封面和封底都抢走了。

“杨尚书,你这可太不够意思了,怎么说也得先问问我呀。”

杨慎也觉得有点不好意思,毕竟这开头人家是给了大大的支持的。

连忙拍着胸脯承诺,下一期,下一期一定会给彭氏商社留着。

“不行,下一期不行,别人还以为我们彭氏商社没有钱,在新日月打不起广告了呢!”

彭占祺连连摇头,当场就甩出一张大明银行的三千两银票。

“这一期就上,往后两期我也先预定了!”

“彭总啊,真的没地方了,你这不是为难我吗?”

“我有办法,绝对能行!”

杨慎好奇的问道:“什么办法?不过我可跟你说,为了保障读者的阅读体验,我可不会再文章中间插广告。”

“放心,不会的!”彭占祺还是金钱开道,先是打开他那个马皮的夹子,又从里面拿出一张银票来。

“我请你杨公子,为我们彭氏商社写一首诗,一字百金如何?七言绝句,这是三千两银票,多出来的二百就当润笔了,如何?”

一首七言绝句,就是两千八百两,这钱来的也太容易了。

想想老头子杨廷和,一年的俸禄和人情,加起来都没有两千八百两。

他当即就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彭社长,我最擅长的不是七言绝句,要不我给你做一首临江仙如何?”

“就你那滚滚长江东逝水那个?一首临江仙六十四个字,那就是六千四百两,也行!”

彭占祺大大方方的又拍出一张三千两的银票来。

再也不是当年花两千两买个院子,还心疼的不行的时候了。

“打个折,六千两如何?”

“既然彭兄这么大方,我也不能小气不是?”

这可是自己的稿费,杨慎连忙把两张银票揣起来,打算下了班就去大明银行存在自己的户头上。

等送走彭占祺,他立刻研墨提笔,一首《www.youxs.org》那是信手拈来。

短短一刻钟,六千两银子。

那种感觉太爽了。

有了这六千两银子在手,杨慎看着手里这支有些炸毛的毛笔,也分外的不顺眼了,双手用力咔吧掰折,直接就扔了。

咱也是分分钟能赚六千两银子的艺部尚书了,这种猪鬃笔,配不上了。

怎么也得换,换一直潇湘竹竿的上等狼毫!

大中小一套五支,也不过才五两银子,他心慕已久了。

呸!墨也得换。

得换三两银子一钱的上等徽墨!

“六千两银子就高兴成那样?”

嘉靖一边剥着自己老师张邦奇从岭南带回来的水果,一边笑着问道。

“是啊,就连我也感到意外呢,杨阁老这是有多清廉?”

张邦奇如今,也已经不再是当初的张邦奇了,身穿一件青色百花棉布小夹袄,脚踩川中蜀棉的丝线绣花鞋。

他现在已经不是官员了,按照大明的规定,绸缎的衣服是不能穿了。

但他这身棉布丝毫不比丝绸便宜,而且那鞋子,虽说是棉布的,但已经几乎用丝线绣满了,也算是一种变相的穿丝了。

“杨阁老清廉不清廉不重要,重要的儿子终于比老子赚的多了,高兴也很正常。”

嘉靖接过旁边地上来的湿巾,擦了擦嘴。

“老师这次来,是要跟我说去年大明银行的财务状况吧?”

“是。”彭占祺伸手,身后那个身材妖娆的二八美女书僮,立刻递上来一份小册子。

“嘉靖元年,大明银行总共揽储白银四千三百六十二万两,收取贷款利息三百二十七万两,发放储户利息,一百零三万两,去了员工工资和场地维护,净利二百零一万六千两。”

“嗯,比我预想的要好,老师今年的收入是多少?”

“我就比较少了,按照利润的千分之一,也就两千来两,不比杨公子啊,一刻钟就六千两。”

“不能这么比,他也不是总有这种好事的么。”

“对对,我已经很知足了,听说大明重工集团那边,去年都是亏的,李总去年一年白干。”

“亏就亏吧,他今年上的新炉和研发浪费的多,加上开煤要挖开整座山,成本高一些,等过两年,他赚的不见得比你少。”

“那是,那是。”张邦奇笑着点头:“我已经很知足了,以前我在府学,一年的俸禄也不够只有二十来石。”

“对了。”

嘉靖像是突然才想起来的样子,问道:“今年江南那些财主,存钱能有多少?”

“陛下还真问到了,自从《新日月》传到江南,那些财主都急着开始卖地,刚开始他们都把钱埋起来了,我就让祖济源把江南的存款利息,从十两银子一钱的利,提搞到了三钱,就三月份一个月,就存进来了一千多万两。”

嘉靖在心里稍微算计了一下,大明当前的白银储备基本为零,大明银行现在总共存银六千来万两,也就是大概还有近四亿两在民间,在那些勋贵、皇室宗族们手里。

开海之后,还会有大量的白银流入进来,必须要在开海之前,想办法把这些白银大部分变为朝廷的储备,才能开始进行货币化改革。

“老师觉得,如果要赎回官田,大概需要储备多少银子?”

“我家里倒是有不到百顷地,除了皇上赏赐的五十顷外,另外三四十顷我祖上当时买的时候,也不过二三两银子一亩,到了成化年间已经长到七八两银子一亩,虽然正德年间有所下降,但也在五两左右。

现在藩封约有一百来万顷,军屯二百多万顷,还剩近四百万顷,弘治年时统计为民田七之六,官田七之一,这些年过去,官田差不多已经七之二三,就算按三两一亩强赎,也要四万五千万两银子,没有那么多啊。”

嘉靖听到这里,感觉到前所未有的恐惧,四亿五千万两,也就是大明的所有银子,全都在土地上了!

“四月份,我就打算要土地改革了,老师想办法把大明银行的银子存到至少七千五百万两,剩下的我自有办法。”

阅读大明1521最新章节 请关注米妮小说网(www.qixinyuan.com.cn)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