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姜伯约狂飙蜀运

《三国:姜伯约狂飙蜀运》

044、通气魏将来晚了

上一页 封面 下一页

且慢。

话说他始终对姜蛇嘴里提到过的两个讨饭者相当忌惮,以致他怀疑就算驱逐了大部分的魏兵们,仍然没法完全地掌控冀县。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还是得想个法子,把所谓的魏将逮着,不然他没法安心。

要是请天水郡三姓家主们前来冀县的路上,遇到一丁点儿意外……那实对他后面的计划不利!可别千万上演甚么友军变仇家,那就成笑话了。

定了定神,他对上官雝等人放话说「尔等先在冀县休整一、两天,只管负责维护冀县的治安良好,其余琐事你们不必理会」,遂将上官雝等人送出薛府。

风轻云淡地,他瞧见薛府外面列有一眼望不到尽头的兵卒们,稍微地放下心来,又忍不住地叮嘱上官雝等人还要留意冀县是否有陌生的流民们潜入。

上官雝等人默默地记下,纷纷地朝他拱手拜别。

接着,他目送上官雝等人离去,转头又叫来姜虎和姜豹,亦命对方多加留意。再者……他沉吟片刻,返回薛府,亲笔写下三封书信,欲将信件分别交给天水郡的阎、任、赵府这三家,不求即刻会见三姓家主们,好歹要和三家通个气儿。

末了,他把信件交给另外三个亲兵们。

另外三个亲兵们小心地藏好信件,即刻骑马出发,还保证天黑前一定会返回。

揉了揉眉心,他挥别三个亲兵们,寻思还得再和姜氏族长说一声,免得姜氏族长被外人误认成甚么「不赞成」,故才不露面之类——天知道他才和姜氏族长协商好让家族保持中立……可是,真要与三姓家主们会谈,难道就能少了姜氏族长的出场吗?

那必是不能啊!

说甚么也得露个脸来,横竖代表姜氏支持一下……因此,他又书信一封,再喊来一名亲兵,让其送信给姜氏族长,也算提前通知,好让对方有点谱儿。

再来,他仍旧担心母亲和妻子的安危,生怕出现甚么意外,没法联系!是以,他又把姜蛇召来,再把姜蛇派过去,以供母亲和妻子差遣……莫要忘了当初是姜蛇把人送去了道观。

最后,他终于抽出空来,喘了喘气,忙去啃了几口早饭。

早饭仍是干粮,名曰「蛮头」的猪肉馅儿包子,但在后世却记载为「馒头」。

说起这「蛮头」,颇有来历:

据说九年前,蜀汉丞相诸葛亮七擒孟获,平定南蛮准备率领大军返程之时,恰好路过一条名为泸水的河流,河面上风高浪急,大军无法乘渡,诸葛亮便问孟获当地河流是怎么一个情况,孟获便说此是泸水中的猖神在作怪,必须要用人头和黑牛白羊祭祀鬼神才能平息鬼神之怒,从而平安渡过泸水。

此法亦是南蛮的民间民俗。

诸葛亮对孟获提出的「人头祭」嗤之以鼻,认为这是无端杀孽,平造妄杀,因此驳回了孟获的提议,转而让人宰杀牛马,和面捏人头形状,面里塞入牛羊肉,称为「蛮头」,然后祭祀泸水,得以平安通过。

后来,实践证明:吃货的边界不分时代——当时,诸葛亮创始的「蛮头」,里面加的是牛羊肉馅,工序复杂且花费较多,于是吃货们……咳!是后人,又将做馅的工序省去,变成了单一的面食。

还别说,味道尚可,最为关键的是此食物哪怕冷了,也不失口感,至少不会嚼着硬邦邦,反倒非常适合充当干粮,便于行军打仗。

何况,其做法简单,食材也很容易获得,由此获得蜀汉兵的推崇,使不少蜀汉兵们都能做出「蛮头」来。

这会子,薛府食材丰富,种类齐全,使他难得吃上有馅的热乎「蛮头」,他就顺便地询问兵卒们是否用饭,并且得到一致的回答「吃过了」后,莫名地想起远在五丈原驻扎的蜀汉丞相诸葛亮来。

说来他离营已有十多天了,也不晓得诸葛亮的病情如何。

但愿诸葛亮的病情有所好转罢。

心下祝愿之余,他亦知那是不可能。

唉!

不想了!完成任务要紧。

抛开杂念,他迅速地干饭。

唯有填饱肚皮,才有力气干活。

接下来,他得把冀县盯死了,绝对不给魏将任何可乘之机。

眼里划过一丝凶意,他当即决定:就从巡逻冀县开始!

喂!尹赏!魏军俘虏们醒了没?都戴上铁铐和枷锁了吗?

该监督俘虏们下乡种田了!

或者把冀县的城门修一修,我都觉得城门不太结实。

手托下巴,姜维脑海里认真地罗列出详细的计划表。

……姜维一行人牢牢地把守冀县各个要道。

不提姜维拨出百人化身为冀县的包工头,毫不留情地督促魏军俘虏们展开漫漫无期的苦役生涯,单说冀县某片农田外,走来一支长长的队伍,个个戴着铁铐和枷锁,如同犯人,乖乖地走下田里,用双手充作铁锄,吃力地干起农活。

这令偶然经过的冀县平民们见状,皆都瞪圆了双眼。

最奇妙的是:看管那群队伍的人,身穿绣有「蜀」字的皮甲,手持长鞭,寒着一张脸,时不时地朝空中抽打,厉声道:

“你们干活麻利一点!不准偷懒!否则别怪俺鞭打尔等!!”

声音之大,口吻之凶,无不证明此人极度凶恶,不是好人。

但是……但是……

冀县平民们望了一望劳作的犯人,又瞅了一瞅不像好人的兵卒,五官都要曲扭,简直风中凌乱了。

更诡异的,是对方压根不遮掩甚么,那绣有「蜀」字的皮甲堂而皇之地映入众人眼中,直教人嗫嚅了嘴唇,很想问一句:蜀兵……来了?

蜀兵来了,是不是表示……冀县沦陷了?又要依附蜀国了?

“哈哈哈哈!”

就在冀县平民们小声地议论纷纷之际,就见某一角落里,有个落魄的游侠手指远处的犯人们,似是看到非常有趣的场景,笑得上气不接下气!

一旁,另一脸上蓄有腮毛的游侠也满头蓬蒿,无奈地拍了一拍同伴的肩膀,低声道:“别、别笑了。”

“哈哈哈哈——”落魄的游侠手捂肚皮,只差没有捶胸顿足,兀自地笑说,“这怎能不令我发笑!哈哈哈哈……

太夸张了!冀县有那么多犯人吗?说出去谁信啊?”

落魄的游侠说起这话时,意有所指。

一众冀县平民们登时噤声。

大家默默地挪步,远离那两个游侠。

就听另一游侠说:“你、你再笑,当、当心惹人注、注意——”

“小弟啊小弟,咱们已经引人关注了。”落魄的游侠把手一指,指向远处一群冀县平民们,“快看!那些人在看着我俩呢?

喂!看甚么看?没见过游侠么?……没见过世面!”

落魄的游侠翻个白眼,直白地嘲讽,压根不懂甚么叫礼貌。

完全就没游侠的气质。

整个儿无赖的嘴脸。

直令冀县平民们嫌弃地皱眉,自动地散开。

而那两个游侠,则大大咧咧地站在那里,津津有味地欣赏犯人们劳碌,改过自新。

没人会对这两个游侠感兴趣,也没人对这两人起疑。

哪怕这俩游侠不是真的游侠,而是……魏将!

魏将费曜和邓艾。

话说自从邓艾主动请荐,认为冀县没有大将坐镇和指挥,恐怕会失陷,遂被魏国大将军司马懿派去冀县,乃至天水郡、魏郡和陇右郡支援,包括费曜。

惜叹魏将费曜和邓艾领兵百骑,紧赶慢赶,总是来晚一步。

就比如过陈仓的时候,费曜和邓艾惊觉陈仓已被蜀军占领,且那蜀将甚是狡猾,竟然命人穿上魏军的兵服,成天地假扮魏军!

陈仓城已失,所以只能智取,而不能蛮攻。

邓艾便出了主意,将一百来魏将通通地打乱,扮作十几支商队,分批进城。

轮到邓艾和费曜这一支,邓艾更是礼尚往来,竟然明晃晃地忽悠蜀将,居然还成功了……之后,费曜也像现在这般,没法控制笑意,笑得身体一颤一颤,怎么也不敢相信有一天名叫邓艾的小口吃能骗过蜀军大将魏延!

笑完以后,费曜和邓艾与百骑们汇合,赶往魏郡——

事实上,费曜和邓艾等人落脚魏郡也没关系!

反正魏郡和天水是邻郡!

在魏郡……也能刺探到天水郡冀县的情报罢?

然而,又是邓艾,结结巴巴说蜀将并不在魏郡,而在冀县……有道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如果没法与敌将近距离地接触,又如何作出调整呢?

遂费曜和邓艾等人赶往冀县……之前,留下两名魏骑,方便随时沟通。

——魏郡有守军,不多不少,刚好一万!

邓艾用司马懿的信物——信笺,已与魏郡守军取得了联系。

一万魏郡守军齐齐地表示愿替魏国大将军效力!

尔后,费曜和邓艾才赶入冀县。

但也是来晚了!

昨晚费曜和邓艾带人甫一潜入冀县,就发现冀县的北边火光冲天,不禁地吓了一跳。

再带兵悄悄地摸了过去,靠近一看,方知此是蜀兵在攻打我冀县的魏军……

换句话说:费曜和邓艾来迟了。

来晚了!费曜和邓艾没能提前地赶到冀县做布置。

意识到这点的费曜和邓艾相当不甘心,便趁着夜色和火光,试图地救出那支堪称为后勤的魏军。

也怪蜀将大意粗心,只知派人堵住要道,却并不清楚地面有暗道……就在古井里。

阅读三国:姜伯约狂飙蜀运最新章节 请关注米妮小说网(www.qixinyuan.com.cn)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