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在老朱面前造反

《大明,开局在老朱面前造反》

第十一章 老朱的头脑风暴

上一页 封面 下一页

朱元璋站立的身体僵住,目光艰难的一寸寸转移到黑色木箱上。

百姓过得是苦日子,闲时吃稀,忙时吃干,遇到荒年,连稀得都没有,这是常识。

朱元璋深知百姓疾苦,他也曾听闻过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在受苦时,朱元璋曾幻想过那时的百姓,他们过得一定是好日子。

自继位以来,朱元璋向文臣请教过,何为盛世?

他也想让自己的百姓能过上好日子。

文臣们翻阅史书,查阅典籍,最终,给他交上了一份很简洁的答卷。

能让所有的百姓都吃饱,就是盛世。

朱元璋并不相信这份答卷,无论哪一朝的盛世,在史书上都会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唐太宗千古一帝的名声更是深入人心。

盛世怎么可能这么简单,仅仅是让百姓全部吃饱。

文臣们告诉他,是的,盛世就是如此。

让百姓吃饱并不容易,战争,气候,昏君,贪腐。

上千年来,各种各样的条件制约着百姓,让他们没办法吃饱。

纵观史书,能让百姓全年吃干的年份,少之又少。

今天,李墨告诉他,箱子里面的东西能让所有的百姓都不在挨饿。

可想而知,这对朱元璋有多大的冲击力。

朱元璋是从尸山血海中杀出来的,只信自己,不信鬼神。

如果跟神话故事一样,李墨告诉他箱子里都是大米,永远取不尽。

他一定会有杀人的心思。

强心按下心中的悸动,朱元璋问:“里面装的是什么?”

李墨没多废话,直接打开了木箱。

朱元璋愣住,这里面全部都是他从未见过的东西。

一共分四种,数量繁多。

长得圆滚滚,让人有种莫名的喜爱。

“这个,玉米。”李墨掏出一个玉米穗,放在石桌上:“一年一熟,在小麦收割之后种植。

亩产……”

玉米的亩产量为八百斤,古时一石为一百二十斤。

李墨脑海中飞速运算了一下:“亩产七石半。”

朱元璋呼吸加重,麦子的亩产只有两石半。

有了玉米,就能够让地不歇着,多产出三倍的粮食。

这样一来,百姓的口粮就能大大增加。

李墨没停,接着从箱子中拿出个最大个的南瓜。

“南瓜,是菜也是粮,亩产二十五石。”

朱元璋目光死死地钉在南瓜上,这是一个让他不敢相信的数字。

亩产二十五石。

他从未听说过有粮食的产量能高到如此骇人的地步。

“土豆,是菜也是粮,亩产四十一石。”

朱元璋盯着李墨手中那个小小的圆滚滚的土豆,就这么大,四十一石?

“红薯,能长时期存放,亩产五十石。”

最后,李墨拿出了红薯,他对红薯是有特殊感情的,小时候调皮。

他可没少跟小伙伴去地里偷挖别人家的红薯。

朱元璋眼睛死死地盯着桌子上的四种农作物,目光不断在它们之间转来转去。

如果他们的产量真如同李墨所说,这天下,也就不会再饿死人了。

事关重大,朱元璋深吸口气,问道:“先生验证过他们的产量?”

“当然。”李墨点点头,上学的时候,每到放假,他都要到地里去帮忙。

对他来说,那是一段并不美好的记忆。

尤其是玉米地,钻进去一天,出来的时候浑身刺痒。

也不知道那些打野战的人,怎么在玉米地坚持下来的。

“它们从何而来,既然有这么高的产量,为什么咱从未听说过?”

朱元璋保持了一个皇帝该有的谨慎。

毕竟是入口的东西,全天下的百姓都吃。

有一丁点不对,造成的后果都是灾难性的。

能从哪来,老子花一百万买的,这可是三线城市一套房。

不能激动,我要保持一个世外高人的品格……李墨沉声道:“远渡重洋而来。”

“先生做过海外贸易?”朱元璋觉得自己好像隐隐约约看到了李墨的跟脚。

“我的老师做过,这也是从他那里得来的。”

“先生的老师如今在……”

“故去了。”李墨一脸的严肃,别问了,老子快编不下去了。

“先生节哀。”

朱元璋心中的疑惑被解开了很多。

李墨如此年轻,却懂得治国之学,其身后必然有一个强大的师门。

学问如此之深的师门,却在国内名声不显,这是极不合理的。

如果他们很长时间都去远渡重洋了,那就是一个合理的解释。

“先生,您为何一心求死?”朱元璋忽然想到这个问题。

他清楚,李墨让他向皇帝传话,说自己要造反,本身就是在求死。

这是朱元璋心中的另一个疑问,谁会无缘无故的想死。

“先生故去,我心中极为悲痛,也想随先生去了。”

我急着死了去穿越,这破地方没网络没套没擦边视频,老子一天都待不下去了。

朱元璋肃然起敬,这是一种怎样的情怀。

老师没了,也想跟随老师同赴九泉,试问天下弟子,谁又能做到?

老朱心中暗叹,自己也算是勘探人心的高手。

竟然只看到了李墨对皇帝的不敬,却从未看透他心中的悲伤。

自己果然还需要磨炼啊!

清明看书礼!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4月5日到4月5日)

$(".noveContent").("halfHidden");setTimeout(function{$(".tips").("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

阅读大明,开局在老朱面前造反最新章节 请关注米妮小说网(www.qixinyuan.com.cn)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