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孙策,开局遭遇刺杀!

《三国:我孙策,开局遭遇刺杀!》

第68章发展

上一页 封面 下一页

过了些时日,孙策再次带着顾雍等人到达了海盐县,城门外,海盐县长兼司盐长史陆飞一身短衫打扮,脚上穿着草鞋,身后依然是那匹驽马坐骑。

原本陆飞正在视察盐田,然后和几个盐户交谈一下有没有出现问题,有小吏跑过去告诉他,将军来了,来不及回去换身行头的他,只好一身短打扮,骑着驽马上便赶过来恭候孙策。

看着陆飞满头大汗的样子,孙策关怀道:“看子鹏的样子,似乎是从盐田那边赶过来吧,有劳了,下次我过来时你要是正忙,可以不必前来迎接。”

正喘着粗气的陆飞听到此言,那是开心极了,不过他依然保持克制,请罪道:“谢主公宽怀,不过还请主公责罚飞衣冠不整之罪!”

孙策摇了摇头道:“你为了海盐县的公事而奔波,我又怎么能责罚于你呢?应该怪我来得有些仓促了,不过能看到你勤于公事,我很欣慰。”

“谢主公夸奖!”陆飞乐道。

“行了,带我去看看盐仓吧!”孙策道。

陆飞拱手称是,然后骑在驽马上,在前面给孙策带路,盐仓距离海盐城并不远,大约走了两三里路后,孙策就能望见一片土石筑成的围墙。

前面的陆飞此时也扭过头,指着不远处的围墙说道:“主公,那里便是盐仓!”

孙策点了点头,没有说话,不一会儿,众人便到了围墙跟前,整个盐仓的占地面积还是不小的,几乎有半个海盐县城那么大了。

总的来说,海盐县处于孙策治下地盘的大后方,除了靠着大海,可能时不时会有些不成气候的海匪外,这里还是比较安全的,不过有了城墙,再加上严密的守卫,盐仓的安全上应该是有了保障。

不过孙策对于盐仓的要求可是绝对安全,因此他指着土石围墙,对陆飞说道:“子鹏,这围墙得包上青砖,加强防护!,还有,之后此处要设立司盐校尉一职,专门负责盐仓安全,等司盐校尉到的时候,你可得好好配合他。”

顿了顿,孙策又道:“当然,有关盐政之事还是以你为主。”

“喏!属下知晓了。”陆飞道。

进了土城,孙策便看到一排排整齐的屋子,这些屋子都是夯筑的包砖土墙,屋顶上则是盖着瓦片,这个时代大部分百姓住的都是茅草屋,夯筑的土墙,屋顶盖上厚厚的茅草,能用砖墙瓦盖的房子,已经是相当不错了。

对于这样的建设,孙策也能才想到陆飞的担忧,盐仓毕竟太重要了,不能有丝毫的闪失,而茅草确实相较砖瓦房更易燃些,因此他在建设盐仓时才会选用砖瓦。

进了屋子,便看到屋子里摆满了一个又一个的箩筐,箩筐里则是一袋又一袋的粗盐,这些粗盐便是直接在盐田里晒出来的,质量相对较差,也是此时大多数人食用的。

孙策指着这些箩筐说道:“子鹏,这些盐的防潮工作一定要做好,未来本将军府库的收入很大一部分都要从这些盐而来,你可要给我看好了!”

闻言,陆飞面色一凛,说道:“主公放心,盐仓若是有误,主公直接派人来取我项上人头便可!”

“说那些胡话作甚,我要你头颅有何用?我要的是盐仓的安全!”孙策说道。

“飞必不负主公所托!”见陆飞那张脸上透露着沉着坚毅,孙策满意地点了点头,又道:“去精盐仓看看!”

陆飞颔首,带着孙策继续往里走,一路上经过了数间相同模样的砖墙瓦盖屋子,终于到了精盐仓。

相比前面的盐仓,精盐仓的防护标准又提高了,其外围竟然还有一重围墙,进来后才能看到了精盐仓。

精盐仓同样是一排排砖墙瓦盖屋子,不过屋子里的防护就要比前面的盐仓更高级一些,所有的精盐都被保存在陶坛子里,坛子口上还包着一层厚厚的麻布。

孙策随手解开一个坛子上的麻布,伸手从坛子中舀起一些盐,看到洁白的精盐,他十分满意地笑了,随即夸赞陆飞道:“子鹏这些精盐制得很不错!”

陆飞面色一喜,问道:“主公,可要去视察一番精盐工坊?”

“哦?工坊也在盐仓里?”孙策问道。

“禀主公,属下为了最大限度的保护制作精盐的工序,便将精盐工坊设在了盐仓之内!”

听到陆飞所言,孙策点了点头道:“这倒是个好主意,以后再有司盐校尉驻守此地,想必盐仓定然无忧矣!既然来了,那就去看看吧!”

陆飞点点头,继续带路,没走多久,两人便到了精盐工坊,原来这精盐工坊竟然就设在精盐仓后面。

“属下将制作精盐的工序分为三部分,即溶解,过滤和蒸馏,每一个工序的伙计都不会知道其他工序是什么,以此来最大限度的保密制作精盐的方法。”陆飞笑着解释道。

孙策一听,心中不由一喜,这不就是流水线,仔细打量了一番陆飞后,他心中暗道“没想到这家伙还是个商业人才,当初的机会真是没有白给!”

这也充分地说明了一点,在官场,有时候能干好事情的人并不一定会长得多好看,反而那些其貌不扬的,往往都有几分本事。

精盐工坊内,孙策在陆飞的带领下,来到了进行第一道工序之地,此地进行的是溶解,即将晒好的粗盐溶解到清水中达到饱和的程度,这个院子里,放着一个有一个的大水缸,大水缸里都是清水,每个大水缸旁都站着两个人,其中一个人将盐包中的盐倒进大水缸中,而另一个人则手持一根粗木棍在水缸中不断的搅动,以加速溶解。

孙策默默观察着,发现每缸清水中都只倒入五包盐,于是有些疑惑道:“子鹏,为何每缸水里都只倒入五包盐?难道是五包恰好达到饱和?”

“回禀主公,正是如此!”陆飞说道,“属下经过多次的试验和记录后,得到的结果就是水缸内倒入五包盐之后,大约就达到饱和程度!”

孙策点了点头,愈发满意,他发现自己真的是越来越欣赏这个陆飞了,他亲切地伸手拍了拍其肩膀,赞道:“做的不错!”

闻言,陆飞笑得脸就像一朵花似的,很快,孙策又在陆飞的带领下来到了进行第二道工序之地。

第二道工序是过滤,即将充分溶解之后的盐水通过麻布进行过滤,将其中的杂质给分离出去,这个院子里,放着许多的水桶,也有许多的大水缸,只不过每一个大水缸上都蒙着好几层厚厚的麻布,每个大水缸旁都站着五个工人,其中四个各自拽着厚麻布的一个角,拽着厚麻布却保持着一个度,要既不紧绷,又能承受住盐水倒下来时的冲击,剩下那个人则是将水桶中从第一个车间运来的饱和盐水从厚麻布上倒下去,每一桶饱和盐水倒下去,厚麻布上都会留下一层黑黄色的东西,也就是粗盐中的杂质。

很快,孙策又在陆飞的带领下来到进行最后一个工序的地方,最后一道工序是蒸馏,与煮盐倒是有异曲同工之妙,自由风干其实也不是不行,不过需要花费的时间要多很多,也很难进行保密,所以为了保密和加快速度,孙策还是让陆飞采取了这种方法。

进行蒸馏的院子里,砌着一个又一个的灶台,每一个灶台上都有一口大铁锅,大铁锅旁有两个共人,一个负责倒水和搅拌,另一个则负责生活和添柴,没过多久,便有不少的精盐在两人眼前被装进了粗陶坛子里,帮上厚麻布。

离开制造精盐的工坊,孙策又勉励了陆飞几句,并承诺将来盐政壮大起来后,他麾下有关的事务都会交由他处理,陆飞听后自然是受宠若惊。

很快,便到了黄昏之时,孙策和陆飞等人在县长府上吃了一顿便饭,吃饱喝足后,孙策开口问道:“子鹏,如今每个月向长水县运多少盐过去?”

“每个月生产的粗盐有十分之一运到了长水县。”陆飞答道。

了解情况后,孙策点了点头,看来长水县咸鱼的生产已经步入了正轨,产量应该也还行。

“元叹,如今长水县运往会稽府库的咸鱼有多少了?”孙策看向顾雍问道。

顾雍略微思索后答道:“回禀主公,由于时间尚短,所以长水县昨日才开始向会稽府库运送咸鱼,一共送到了两百坛咸鱼,每一坛都有咸鱼六条。”

得知情况后,孙策觉得眼下咸鱼的产量还是有些小啊,他的目标是战时让手下的士卒至少每三日能吃上一顿咸鱼,这样才能保证其身体素质不下降。

如今孙策麾下军队的士卒数量已经相当大了。

江夏周瑜那儿有士卒近两万,荆南太史慈那儿有士卒近两万,山越那儿有士卒八千,吕范那儿有士卒五千,江东本部六郡合起来有士卒近两万,再加上孙策直属亲卫以及新老部众合起来有士卒接近三万,以及其余各特殊校尉所属部众,合起来已经过了十万。

要不是一直在向外扩张,有缴获还有世家赠粮,光靠此前孙策治下的税收,想要供养这么多军队还是有些压力的。

虽然这些军队不太可能一次性同时进行作战,但这种战事储备还是越多越好,省得等到要用时,还不够大军吃几顿的,那不是有失他这个征南将军的威信嘛。

孙策心里暗暗想着,看来他之后还得去一趟长水县,看看未来的陆大都督做得怎么样了。

翌日,他在陆飞的带领下,再次前往盐田视察,今日陆飞总算是换上了官袍,虽然长相无法改变,可是穿上官服后,一本正经的陆飞看起来还是有几分气势的,当然,其坐下的驽马有些降低了他的威严。

不过,孙策对此并不在意,县长能亲民才是最好的,像陆飞这样的说明他做了实事,深得民心,这是好事。

出海盐县城约莫七八里后,便看见了大片的盐田,这些盐田,一眼望去,竟然看不到边界,有不少上身清凉,只穿着裤子的盐户迎着海风,在盐田里忙碌着。

这些盐田,有的里面还是没有晒干的海水,有的里面则已经露出了白花花的一片盐粒,不少盐户正拿着一个又一个的盐包放进箩筐里,有的盐户用扁担挑着箩筐走,有的盐户把箩筐放在小推车上推着走。

这种小推车是一种独轮车,据说是当年的大匠鲁班发明的,不过现在也没人清楚它的真实来历了,反正大家都觉得这玩意挺方便的,用起来也很便捷,一个人就能推着走。

“这些人是要把盐送到盐仓那里去吗?”孙策指着这些人对陆飞问道。

“回禀主公,正是如此!”陆飞点了点头。

孙策思索了一下,说道:“子鹏,日后司盐校尉上任后,你要提醒他记得也要注意盐田这边的安全,派一部分人马来此警戒,和护送那些送盐的盐户。”

闻言,陆飞拱手道:“属下遵命。”

孙策点点头,又问道:“子鹏,如今与盐户们的交易如何进行?”

“回禀主公,与盐户的交易按户进行,按月结算,每户每月往盐仓送多少盐都会记录在案,月底时属下会派人每户上门结算。”陆飞答道。

对于这样的做法,孙策满意得很,随即他继续问道:“交易是用钱财,还是粮食,又或是布匹?”

陆飞看了一眼孙策,答道:“这个主要还是得看主公您的意见。”

闻言,孙策一愣,然后说道:“此话何解?”

“回禀主公,属下与江东商会和那些盐商的交易大多是用粮食进行,因而与盐户的交易大部分也是通过粮食,不过全用粮食结算,还是会遇到一些麻烦,因为盐户们不仅需要粮食,还需要布匹,铜钱。

若是主公手下库中布匹过多时,属下觉得便可以用布匹结算,处理掉那部份余下的布匹,当然这也得听取盐户们的意见,如果他们需要布匹,而主公又要处理一些布匹,那我们用布匹交易便再好不过,何时用钱财也是与布匹的道理。”

孙策点点头,认同了陆飞的说法,离开海盐县前,他特地对陆飞说了一句话:“卿坚毅刻苦,有大才!”

据说,就因为孙策的这句话,陆飞在接下来的半个月内,每当闲暇时想起便会欢欣雀跃。

离开了海盐县后,孙策等人的目标便是长水县。

......

一番马上劳顿后,风尘仆仆的众人终于抵达了长水县,距离长水县还有好几里地时,孙策就意识到,长水县生产的咸鱼量少是有原因的。

原因就是,此时的长水县看起来还像是一个大工地,而且是一个工人严重不足的大工地,看来因为秣陵的建设,他有些高估了这个时代筑城盖房的速度了。

现在想来,海盐县能在那么短的时间内盖好盐仓,已经是一个相当快的速度了,不得不说陆飞在海盐县真的很有凝聚力。

不过重新铸造一座县城显然要更困难一些,即使孙策对长水县城的要求并不高,但人力却是个严重的问题,这样的一个地方能有多少劳力呢?

不一会儿,陆逊便带着自己的属下官吏前来迎接孙策,他的长相可要比陆飞好上许多,其容貌谈不上俊美,却也五官方正,而且身材修长,站在人群里十分出众。

再者,相比陆飞的不修边幅,陆逊也要好很多,毕竟是世家子弟,讲究个脸面,他身上的官服一丝不苟地穿着,脚上则是一双黑色的靴子,看起来就要比陆飞更有威严。

不过这点并不影响,陆飞喜欢和老百姓打成一片,那是他的为官方式,陆逊喜欢保持距离,显示自己的威严也是一种方式。

对于这两种方式,孙策谈不上对哪种做法更喜欢,毕竟海盐县和长水县的情况不同。

海盐县是老县城,陆飞也在海盐县当了多年县长,对海盐的情况要熟悉许多,陆飞与老百姓打成一片的方法在海盐很适合。

但是若在长水县,陆飞的方法却有些不合时宜,长水县是新建的县,分割了娄县南部和海盐县北部,然后结合在一起就成了长水县。

正所谓事有轻重缓急,新建的长水县有很多的矛盾,陆逊身为县长最重要的是尽快要建好县城,以及加快生产咸鱼的速度,那些矛盾必须依靠他的威严迅速压下去。

至于如何解决这些矛盾,那就是以后的事情了。

孙策看着陆逊,缓缓说道:“伯言做得不错,长水县城已经初具雏形,咸鱼也开始生产了,想必花费了不少经历吧!”

陆逊面不改色,拱手说道:“这是属下应尽之责。”

见状,孙策笑了笑,说道:“先带我到处看看吧!”

很快,孙策等人便在陆逊的带领下来到了筑城工地上,放眼望去,整个城墙已经围了起来,城墙上的女墙,箭垛之类的也修建的差不多了,当然,城门还没有安装,城门处的青砖也没有。

走进城中,入眼所见之人皆在忙碌,城中的气氛可谓热火朝天,每一个见到的人似乎干劲都不小,一个个光着膀子,或推着小车,或背着箩筐,都在劳作着。

孙策点了点头,却有些诧异,便看向陆逊问道:“伯言是如何让这些百姓如此有干劲?”

听到问题,陆逊微微抬头看向孙策,看到了其后的顾雍在微笑,他说道:“无他,唯利益二字耳!”

孙策饶有兴趣地问道:“哦,说说看!”

“如主公所见,长水县人力大大不足,属下派人查访过后,整个县人口不足万户,约莫有八千户作用,共三万余人,为了让这些人主动修城墙,属下便将整个县城中除了县衙和仓库以外的所有地方进行分割和划分!”

“属下上任后,先给每家每户都划好住宅的地方,一些富裕的人家或者商人,我则会将临街的地方划给她们,或者给他们较大的地皮,当然,他们也要付出相应的代价,比如说给县府捐献一些钱粮,然后属下便用这些钱粮来雇佣那些不愿意搬入城中居住的百姓,让他们一起来修筑城墙!”

孙策点了点头,这种做法简直就是空手套白狼,没想到陆逊还有做房地产奸商的潜力,钱粮一点没花,便能修好了县城,看来他能在有家仇的情况还做到都督不是没有原因的。

“既修好了县城,又节省了钱粮,伯言好智计!”

一旁的顾雍这时也站出来说了一句:“之前还在担心伯言为何不去我那儿支取钱粮,如今看来是我多虑了!”

听到顾雍的夸赞,陆逊朝其拱了拱手,也不言语。

孙策颔首道:“想来这县城修好也不是什么难事了,伯言,再带我们去看看咸鱼作坊吧!”

陆逊点头,在前面领路,也没过多久,就来到了海边的一处空地上,离此地不远处就是一个小港口,港口边还停着大概十来艘渔船,这渔船不算大,约莫有斗舰大小,船上有帆有橹,顺风则用帆,逆风则降帆用橹。

放眼望去,海面上也能看到不少的渔船,阳光下,波光闪闪的海面,倒是一副令人难忘的美景。

就在这时,陆逊突然开口说道:“将军,如今长水县渔民极多,但是渔船却有些不够劳力,而且这些渔船都无法远洋捕鱼,只能在近海行驶,稍微远行,便有倾覆之虞”

思索片刻后,孙策突然想起了后世很著名的一款海船,也就是福船,一种尖底海船,于是他说道:“这个别担心,我会想办法!”

孙策没有当场说出此事,毕竟陆逊和顾雍虽然有才能,却不可能懂那些工匠技艺的东西,若是蒲成在这的话,倒是还可以聊上一聊。

“伯言,带我去看看如何制作咸鱼的!”孙策转移话题道。

陆逊点点头,作为一个和孙策不亲近的下属,他时刻谨记着一条准则,那就是不该问的不问,尤其是此时孙策明显不想说的时候,更是不能表露出好奇心。

而这点,顾雍等人显然也很清楚。

......

阅读三国:我孙策,开局遭遇刺杀!最新章节 请关注米妮小说网(www.qixinyuan.com.cn)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