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孙策,开局遭遇刺杀!

《三国:我孙策,开局遭遇刺杀!》

第82章攻广陵1

上一页 封面 下一页

“仲完,情况如何?那曹孟德有意反攻吗?”待吕全返回后,孙策问道。

“启禀主公,属下赶到的时候,曹军似乎刚经历了一场大败,多数人脸上的表情都很颓然,但在他们得知了袁军断粮后,立马就振作了精神,那曹孟德还言,无需主公插手,他可独自战胜袁绍。”吕全拱手道。

听到此言,许攸高声说道:“恭喜吴侯,贺喜吴侯,那曹孟德如今的处境必然十分危急,急需战胜袁军的声望来重新聚拢治下人心,否则以其秉性,定会选择与吴侯合击袁绍。”

孙策听后看向法正,见其也微微点头,显然他也赞同许攸所说的话,据此看来,孙策认定曹操在先前与袁绍的大战中损失很大。

这时,法正冷不丁地问了一句:“仲完,你去曹操那儿,可曾看到有汉帝的踪迹?”

被问到的吕全有些不敢确定,当即陷入了回忆,当时他和曹操等人是在营外见的面,所以他还真没见到刘协,不过一想起此行还见到了替曹操镇守后方许昌的荀彧,他便确信汉帝肯定被其带到了曹操军中。

“军师,属下虽未亲眼见到汉帝出现在曹营,但敢断言,其十有八九已经跟着荀彧到了前线。”

闻言,法正轻叹了口气,似乎在为什么谋划没成功而有些失落,但很快他就调整好了心态,对孙策说道:“主公,此次我军损耗较小,收获却颇为丰厚,既然那曹操扬言要独自战胜袁绍,那我等便尽快撤离战场吧,毕竟咱们兵马有限,又带着近三千匹良马和无数辎重,若是被发现了踪迹,恐怕不好摆脱追兵啊!”

他本想着劝说孙策趁着这种情况下,突入许昌迎走天子,但听了吕全所言后,明白荀彧并没有给他留下这个机会,如此情况下,与其冒着巨大的风险再待在这里,还不如先将收获带回去。

至于孙策和曹操的约定,法正可不会把其当真了,孙策当时也是面临了诸多问题,再加上封赏,才会同意不北伐的,现在江东内部的世家问题和山越霍乱皆在可控范围之内,那还有什么好顾忌的?

实在不行,安排江东情报司做个局,让江东“受袭”,便可名正言顺地开启对外征战。

孙策点点头,下令道:“孝直所言有理,那咱们撤吧!”

......

经过一夜的溃军收拢,曹军营中又多了接近两万的士卒,如此一来,凭借总计约五万人的军队,曹操有自信胜过一场,而其手下的将领们似乎也都急着一雪前耻,心情十分兴奋。

翌日天色微亮,吃饱喝足休息了一晚的曹军就开始在曹操的指挥下开始布置阵型,主动朝袁军发起了进攻。

袁绍那边听到动静后,自然也是急忙唤醒所有将士,结阵迎击,还没开战,曹军就重复不断地齐齐大喊:“乌巢被烧,袁军断粮,投降免死!”

袁军士卒听到后想起昨日原本说好的庆功宴确实没办,不少人相信了曹军所言,一时间袁军军心开始出现动摇。

刚一接触,便被曹军打得连连败退,袁绍一气之下,竟然将几个前锋部将全部斩首示众,言明谁要是退缩便定斩不饶。

但如此镇压并没有达到袁绍想要的效果,反而起到了反作用,几日下来,军中每顿吃食越来越少,导致袁军将士们在对战中愈发消极。

直至袁军中彻底断粮,曹军骑兵只是发起一次冲锋,袁军士卒们根本无心抵抗,直接溃败了。

而郭图由于害怕袁绍追究他一直一来所献计策的责任,竟然还是诬陷了张郃、高览攻城不力,欲投降曹操,张郃得知后,一气之下便与高览烧了袁军的攻城器械,前去投降了曹操。

曹军乘势出击,大败袁军,袁绍和他的儿子袁谭仓皇地带了八百骑兵退走河北,其余袁军在曹军包围下,前无进路,后有黄河,只能投降。

至此,本已决出胜负的官渡之战,局势彻底逆转,随着袁绍承受不了这么大的打击,气极吐血下引发旧疾身亡后,已经被打得溃败的曹军在绝境下实现了绝地反击。

当然,孙策火烧乌巢之事也是被有心人特意传播了出去,成为了决定这场官渡之战胜负的决定性人物。

......

回到江东的孙策在经过一番休整后,便收到了曹军战胜袁军的消息,当即便下令趁此时机往广陵郡进兵。

此次征讨广陵郡,孙策调动扬武中郎将韩当所部,校尉凌操,陈武所部,贺齐、潘璋所部随行。

随同孙策北上广陵郡的文官则有军师法正,以及严畯、虞翻等人,后方则是交给了刚从许昌回来的张昭坐镇,由其决断江东诸郡大小事,并任命吕范督运后勤粮草事宜。

孙策领军于毗陵郡丹徒县北渡长江,行至傍晚,大军方至江都县,新任江北都督府都督周瑜,及都督府文武诸臣于江都港迎接孙策。

只见江都港处,为首一人身,材修长,面容俊朗,丰润俊俏,身着银色半身软甲,脚蹬黑靴,腰跨宝剑,背后系着黑色的大氅,这人不是周瑜还能是谁?

紧挨着周瑜的那人,容貌虽然很普通,眼睛却极为明亮,一身皂色锦衣,脚蹬黑靴,没有穿铠甲,腰间也挎着一把宝剑,身后也系着黑色的大氅,此人便是被孙策调来担任江北都督府长史的陈端。

孙策下了船,看见两人,便大笑着走了过去。

孙策上前拍了拍二人的肩膀,笑着说道:“公瑾,子正,许久未见,近来可好?”

这副样子看起来极为热情,不过孙策和周瑜间的感情,确实是江东其余文武羡慕不来的,毕竟是孙策最信任的人,表现的亲热点也是正常。

两人闻言,一同拱手说道:“臣等必为主公戍守江北,日夜不敢懈怠!”

孙策笑着点了点头,说道:“我知道,你们二人辛苦了!”

“此乃臣等应尽之责!”两人又开口说道。

看着两人谨小慎微的样子,孙策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人就是这样,一旦身处高位,就会发现,原来自己连朋友也没有了,昔日在自己面前嘻嘻哈哈,不拘小节的周公瑾已经不见了,而是变成了一个谨小慎微,恭恭敬敬的周都督。

但从另一个层面来说,也许这样的周瑜才对两人都好!

“好了,我们之间无须这些,先去都督府吧!”孙策摆了摆手说道。

周瑜、陈端二人,闻言颔首,没过多久,众人便到了江夏县城中的江北都督府。

孙策高居都督府正堂上首,缓缓注视着堂下诸臣,文臣自然是以军师法正为首,其后是江北都督府长史陈端,再往后则是严畯,虞翻等人。

武臣则是以江北都督府都督周瑜为首,其后是扬武中郎将韩当,以及校尉陈武、凌操、潘璋等,而亲卫统领孙河依旧背负双剑,侍立在孙策身后。

“公瑾,先说说广陵郡如今的情况吧!”孙策看了看周瑜,开口说道。

周瑜闻言颔首,开口说道:“启禀主公,徐州自去年曹操击败刘备之后,又经吕布与刘备轮番统治,到了如今,本该是由曹操直接管辖徐州政事,但其将权力交给世家陈氏代行。”

顿了一下,他看了孙策一眼,继续说道:“从兵力方面讲,江北军并不具有绝对的优势,因此,速战速决方为上策!”

周瑜讲完之后,孙策点了点头,回头对孙河吩咐道:“命人将地图抬上来!”

很快,两命亲军士卒便将一副巨大的江北地图抬了上来,这副地图主要包括了淮南全部及淮北的一部分。

“公瑾,在地图上分别标出广陵各地的兵力部署!”孙策指了指地图,对周瑜说道。

周瑜点了点头,起身向地图走去。

接过一个侍卫司亲军递来的炭笔,周瑜一边标注,一边开口说道:“堂邑、舆国、广陵、海陵一线共有五千守军,陈登则亲自率军五千驻守东阳县、平安县、高邮县、盐渎县一线,淩县、射阳、海西三县则合计有五千守军。”

孙策点了点头,看向周瑜问道:“公瑾,说说你的想法!”

周瑜一笑,拿起炭笔,指着地图,开口说道:“回禀主公,从探子斥候传回的信息来看,敌方主要屯兵于广陵县,约有三千余精兵,其余两千兵马分别屯驻堂邑县、舆国县、海陵县,而陈登则主要屯兵于高邮县,约有四千余精兵,其余一千兵马分别屯驻于东阳县、平安县和盐渎县,则全军屯于射阳县。

因此,我军若要速战速决,则必须快速攻破广陵县、高邮县及射阳县三县,若能迅速攻破三县,消灭敌军有生力量,则其余各县可不战而降,我军必能全据广陵!”

孙策点了点头,看向法正问道:“孝直以为如何?”

法正微微一笑,起身说道:“公瑾所言大善,我军若欲迅速占领广陵郡,广陵县、高邮县和射阳县是关键。此外我军还需防备曹操援军。”

只见法正接过周瑜手中的炭笔,在地图上画了三个圈。

“为了防备曹操,凌县、东阳县和堂邑县是关键,这三县在下邳与广陵之间构成了一堵墙,同时也是界限,需屯驻兵马以防止曹操过界!当然,主公派偏师即可,想必曹操目前也不会有时间与主公作战,每县千人足矣!”

孙策点了点头,对于曹操的防备还是需要的。

“关于陈氏援军,孝直以为应该如何应对?”孙策开口问道。

“回禀主公,臣以为,陈氏援军我等勿需过于担忧!”法正自信的说着。

“哦?为何?孝直说说看。”孙策有些好奇的问道。

法正拿起炭笔,指着地图说道:“主公请看,下邳与广陵郡犬牙交错,陈氏若要派出援军,有三条路可走!”

只见法正看了众人一眼,继续说道:“一是自东海郡南下,过下邳的曲阳县、淮浦县、淮阴县入广陵郡,二则是直出东海郡,入广陵郡海西县,三则是出东海郡,穿过下邳,入广陵郡凌县。”

停顿了一下,法正继续说道:“臣以为凌县、海西县偏远,陈氏援军必然走第一条路,直向射阳县,因此,我军可于射阳县外围点打援,全歼陈氏援军后,再破射阳!”

孙策皱了皱眉头,考虑了一下,开始下达作战命令。

“陈武、凌操、潘璋可在?”孙策高声令道。

三人闻言,起身出列,齐声答道:“末将在!”

“命,陈武取堂邑县,凌操取东阳县,潘璋取凌县。”孙策沉声命道。

三人闻之一喜,高声说道:“末将遵命!”

“命周瑜为先锋领本部直驱广陵县,并调拨十架投石机,务必迅速攻克广陵县!”孙策看向了周瑜说道。

周瑜闻之,面无波澜,沉声应道:“属下遵命,必不负主公所望!”

孙策点了点头,继续说道:“其余诸将,随本将而行,诸位万勿懈怠!”

“末将遵命!”众人纷纷起身,高声应诺。

伴随着孙策的命令,翌日,诸将纷纷拔营,各自领命而去,奔袭数日后,仅有八百驻兵的舆国县不战而降。

又是两日后,江北都督府都督周瑜领兵到了广陵县,广陵县原本是广陵郡的郡治,陈登任广陵郡太守之后,将郡治迁往高邮县,而接任太守的曹将则依旧以广陵县为其驻所,领着三千兵马屯于广陵县。

曹将在得到孙策领兵大举北上的消息之后,一面派人往高邮县向陈登求援,一面令士卒在城外挖掘深沟,在城内加固城墙,并四处征集粮草和民夫,打算固守广陵县。

刚刚到达广陵城外的周瑜,正站在一处小土丘上,远眺广陵县,看着广陵城外被挖的密密麻麻的壕沟,还有高高筑起的城墙,周瑜不由得感到有些恼火。

自己可是打算在主公到达之前便攻破广陵城,夺下此次北伐的首功,可是,如今的局面,让周瑜有些怀疑,自己能否在三日之内破城?

广陵城外三百米内,加急被挖上了密密麻麻的壕沟,周瑜便下令士卒以袋装土,准备填沟。

午时,周瑜命士卒饱食,开始试探攻城,由于最外围的壕沟并不在广陵城头的弓箭射程之内,所以壕沟很快便被填平。

上千士卒犹如蚂蚁一般,背负沙土,来来回回,很快壕沟被推进到了距城墙两百米左右的距离,这个距离已经进入了广陵城头上弓箭手的最大射程附近,不时有箭枝射中正在进行填沟作业的士卒。

周瑜依旧没有下令停止填沟,这一次他要不计死伤地推进到一百五十米距离之内,很快,在付出了上百具尸体之后,终于将壕沟填平到了周瑜的预期。

“投石机准备!”面色坚毅的周瑜挥了挥手说道。

很快传令兵手中的小红旗高高举起,“预备”的声音在投石机阵地上响起,近百名士卒在十架投石机后端忙碌着,石弹被纷纷安装好,准备射击。

当“发射”的声音在投石机阵地上响起时,阵阵破空声随之而起,数十枚石弹随之抛射出去,划着优美的抛物线从天空中落下,发出“呜呜”的声音,“轰隆”巨响声震天动地。

广陵城外掀起了巨大的烟尘,站在城头上的曹将竟然被震得摔倒在地上,过了许久,烟尘散去,数十枚石弹中只有七八枚准确的砸到了城墙上。

广陵城作为曾经的郡治,大小也算是坚城,然而城墙上仍旧有一小段被砸的坑坑洼洼,虽然还没有坍塌,不过如果投石机再来上几轮,倒塌是必然的事。

“有此利器,天下何处不可去?”看到此景的周瑜心中大喜。

想了想,周瑜又命令道:“命士卒继续抛射石弹,填沟推进,推进至百米后,以弓弩手对城头进行压制!”

随着周瑜的命令,士卒再次开始了填土作业,半柱香后,数十枚石弹再次抛射而出,“轰隆”的巨响再次传来。

站在城头上的曹将脸色惨白,又一次被震得七荤八素,他颤抖着朝身旁的参军问道:“这到底是什么东西?”

那参军也是吓得脸色惨白,缓了许久,才开口说道:“有可能是孙策军中生产的投石车,只是不曾听说投石车有如此威力,其声竞如霹雳!”

曹将此时真是有些后悔,早知道孙策军中有此利器,他说什么也不会坐困孤城,高邮尚远,没有个七八日,陈登不可能派兵前来,可是,如今他还哪里撑得过这些时日呢?

以曹将估计,也就是两三天的时日,广陵城破已是必然,早知如此,自己干嘛要挖那么多壕沟呢?如今他就是想要逃跑也无路可走!

一个多时辰之后,进行大规模填土作业的士卒,就已经推进到了距离城墙百米左右的地方,百米的距离,站在城墙上的敌军就是闭着眼睛,恐怕也能射中填土作业的士卒。

然而,任凭曹将无论如何打骂,那些站在墙头上的士卒射出的箭却大部分都是稀稀拉拉,疲软无力的,就算是射入了士卒身上,也无大伤。

城墙下的陪戎营士卒以弓弩反击,再加上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砸来的石弹,使得曹将军中士卒毫无战意,个个都是胆战心惊,两股战战。

阅读三国:我孙策,开局遭遇刺杀!最新章节 请关注米妮小说网(www.qixinyuan.com.cn)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