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圣米线

《神圣米线》

第68章什么是非遗

上一页 封面 下一页

解决小黑蛋,余宏确定了心中对于春得园的猜想。

时间紧迫,但是也要一步一步走。

回到店内,他们看到了闫记者一脸若有所思的样子。

看来,闫记者也听到了刚刚的话。

看到童孃他们回来,闫记者结束了思索,抬头微笑道:“处理好了吗?”

“好了好了。”童孃脸上余怒未消,不过一下子就变成了最和蔼的微笑:“麻烦你了闫先生,等半天。”

“没事。”闫记者笑了笑,等童孃他们都坐下来便沉吟道:

“不过余阿叔、童孃,我要先和你说件事,就是在这种传统文化节目里,是不能进行某些商业竞争的,也就是不能去攻击或者抹黑其他店铺。”

说着,闫记者看向录音笔:“现在录音笔还没开,等会开了以后,春得园那边再怎么样,你们也不要去说坏话,不然领导看了可能会否掉。”

作为电视台,他们必须做到很大程度地用尽量公平、公正、客观的语言,来描述一个事情。

不能带有拉偏架、引导等行为,那是违反职业道德的。

闫记者其实也清楚,春得园那边之前其实也做过采访和调研,毕竟过桥米线文化不是哪一家专属,而是一整个地区的饮食文化瑰宝。

但是,春得园作为其中很大的一个饮食巨头,是具有很高的话语权的。

所以,采访途中,闫记者也能猜测到其他米线馆的一些难处。

比如童氏米线馆就是其中之一。

现在,经过刚刚小黑蛋的打岔,闫记者也更能感受到这些小米线馆的危机。

米线馆,说到底,主要就是三个阶段。

采购、制作、出售。

其中,每个阶段又可以衍生出很多小阶段。

什么供应链、宣传策略、营销策略等等。

有个东西叫做话语权。

在企业供应链上,企业的话语权越大,也就意味着对供应链其他位置的掌控力越强。

举个例子。

比如一个制造业企业,弄冰箱。

供应链上游,就是冰箱的各种原材料,铁钴镍之类的。

中间就是制造工厂、生产机床等。

供应链下游就是销售终端。

这其中,还有物流运输、宣传机构、分销商、承销商、零售商、融资机构、决策机构、研发机构、法律和办公和财会等职能支撑机构……

这其中,除了决策,每一样都可以是外包出去的,也可以是自己的。

比如供应链上游有矿山、有自己的物流运输、有自己的宣发机构、科研机构等等。

但是,很少有企业是整个供应链全部占据的。

大多数其实占据的也就是其中一部分而已。

但是,即使占据了一小部分,只要体量大、规模大、企业生命周期合适、话语权强等。

企业就能有不错的掌控力。

就像一家冰箱企业,就算只会生产制造,但是因为市场广、规模大等因素,上下游就会有无数企业看这家企业脸色说话。

但是,像童氏米线馆这种小企业。

除了制造和销售可以算是他们的,其他的什么都不算。

不管是宣传推广、新产品研发、原材料供应等等,都比不上春得园。

更别说,春得园对供应链上游的话语权和掌控力太强了。

一家米线厂,不说百分之八九十,就是只有百分之四五十的销售都来源于春得园,那春得园就基本上能“帮”这家米线厂做很多决定了。

除此之外,还有养鸡场、菜园子等等。

一家童氏米线馆的体量,和八九家春得园的体量,怎么比?

所以,童氏米线馆必然是会遇到很多艰难险阻的。

可惜,闫记者只是一个普通的记者,也不可能违背职业道德去拉踩这两家店。

顶多就是写童氏米线馆的时候稍微多写几个好一点的词语,已经算是很大的偏心了。

“闫记者,那我们继续吧?”

童孃看闫记者还在出神,于是小心翼翼询问。

“哦,好,我刚刚在想稿子。”闫记者点了点头,笑道:“那我们现在就开始吧。”

话音一落,众人正襟危坐,一个个打起精神,仿佛小学生被老师叫到办公室文问话一样。

闫记者笑着打开录音笔,然后开始了询问:

“童孃,大家都喜欢叫你童孃,也知道你这半辈子一直在经营童氏米线馆,请问你们米线馆大概开了多少年呢?”

“八十五。”童孃重复了一下小黑蛋来之前的回答:“我们童氏米线馆已经开了八十五年,明年就八十六了。”

闫记者的声音带着惊讶:“这么多年,你们一直都在做过桥米线吗?”

童孃被闫记者的平和影响了,也变得放松了一些:

“对,我爷爷那辈就在做了,一开始条件差,做的过桥米线讲究的就是量大管饱,还有凉米线,图个方便,后面这家店铺开起来,我们基本就只做过桥米线了。”

闫记者点点头:“原来如此,那请问你爷爷他们的手艺是学自谁的呢?”

童孃顿时思考起来:“他们啊?听说是学的是一个朋友的手艺,吃饭的时候随便教我爷爷几手,后来那个朋友去外地过日子了,这个手艺就成了我爷爷谋生的手段。”

“这么多年,就一直靠过桥米线为生吗?有没有做其他生意?”闫记者又问。

“有,余阿叔就是做甜白酒的。”童孃看了看余阿叔:“不过啊,我们就只会这些东西咯!做做米线,做做甜白酒。”

“那也挺好的了。”闫记者笑了笑:“因为过桥米线是我们的非遗传承文化,对了,童孃,你知道什么是非遗吗?”

“非遗?知道啊!”

童孃连忙把昨天晚上背的内容说了出来:

“在咱们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各族老百姓世代相传的东西,还有场所和那个实物。是那个,哦对,文化多样性中最富活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咱人类文明的结晶和最宝贵的共同财富,承载着人类的智慧、人类历史的文明与辉煌。”

一板一眼地背,看得周围的人有些想笑,特别是余小清,听着自家老娘那种一板一眼的背书声,简直了!

阅读神圣米线最新章节 请关注米妮小说网(www.qixinyuan.com.cn)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