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这个太上皇有点不正常

《大唐:这个太上皇有点不正常》

第363章 合声

上一页 封面 下一页

“谢皇上,臣知道错了!”

长孙无忌脸上露出悔过的表情,赶紧站了起来。

“玄诚,你也不要意气用事,无忌他说的话也不是全然没有道理,他虽然对兵事不太懂,可是朝廷议事,就是要兼听则明!”

“你俩都做好了,当着父皇的面就斗气,真是不像话!”

李世民训斥着两人。

李渊闻言笑了。

“好了,老二,你就不要护着他们两个了!我虽然老了,但还没有老糊涂,他们也是为了国事而争论,算不上君前失仪!”

“是,父皇!”

李世民笑着说道。

长孙无忌和魏征闻言,这才明白,原来李世民这是在保护他们。

是啊!

平日里他们在朝堂上都习惯了,李世民也是个大度的君主,所以他们下意识的都把君前失仪这个罪名给忽略了。

可是这里不是太极殿,更不是两仪殿,这里是太上皇李渊的大安宫养心殿。

想到这位当年做朝时候的威严,两人竟然默契的对视了一眼,心中暗呼侥幸。

“嗯!你们两个也不要吵,你们说的我都听明白了!你是想把突厥人迁到长城以内,落户到并州那边,一来可以显示朝廷仁义,二来也可以让他们自力更生,这样朝廷的负担也能小很多!”

李渊看着两人,说道。

朝廷刚刚打完了仗,如今三十多万大军还在并州、幽州和漠北一带候着,突厥部族的事情一天不解决,这些军队就不能回朝,那每天的粮食供应都是一笔巨大的开支。若是再加上突厥这五十多万张嘴,那大唐的粮食可就真不够吃了。

“太上皇圣明!太上皇说的正是微臣的意思!太上皇说的比微臣自己说的都透彻!”

长孙无忌赶紧说道。

“嗯!魏征你的意思我也明白,无非就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那一套说辞!

不过,你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这么多人都聚集在并州,若是有心人挑拨一二,还真有可能让他们发生叛乱。

而且,并州距离北都太原也不远,以太原都督府的兵力,想要镇压这五十万突厥百姓,恐怕不容易!

若是太原有失,则长安不稳,天下难安啊!”李渊说道。

“太上皇圣明!”

听着李渊好像认同自己的话,魏征大声喊道。

李渊看着满脸激动,却眼神平静的魏征,心中微微一动,他突然明白魏征的意思了。

反谏!

呵呵!

这个魏喷子竟然又是反谏,刚刚他就拒绝成立枢密院,如今又拒绝突厥人南下。

有意思了!

李渊摸透了魏征的心思,下意识的看向了李世民。

虽然魏征是在反谏,是替李世民背锅,可是魏征的话确实有道题,突厥那边不是每个人都爱好和平。

“老二,你的意思是什么?”李渊直截了当的问道。

我?

李世民没有想到,本来是问李渊的意见,怎么好好的又转到了自己的身上。

不过,李渊是他爹,李渊的问话他自然不能不答。

“父皇,针对这个问题我也想了好久了,在北伐之前我就想过战后的处理事情,本来我是都已经决定好了,可是夷男的选择又打乱了我的部署!”李世民想了想,说道。

夷男?

“就是那个薛延驼部的少头领,来咱们长安求结盟的那个小子吗?”李渊问道。

“是的!据北伐军前线将领报,夷男不但拒绝了朕给他的最肥美的渭河草场,更是暗中收拢那些突厥小部落,如今已经有十多个部落投靠了他!”

李世民如实的说道,这些事情并不是什么秘密。

“是这样啊!”

李渊闻言点点头。

“那就是说,你也赞同把这五十万突厥人迁入长城以内!只是这个夷男的选择让你犹豫了!”

“嗯!”

李世民点头,说道。

“你还记得渭桥边上那几个栓马桩吗?”李渊突然问道。

“栓马桩……”

李世民闻言沉默了下来,他怎么可能忘记那几个栓马桩,那是他李世民的耻辱,那几个桩子就像是耻辱柱一样,在那里时刻提醒着他。

“前两天我还特意去看了一下,那几个栓马桩都在,还是和前年一样的结实,尤其是上面的花纹,一看就是咱们中原的手艺,雕刻的

阅读大唐:这个太上皇有点不正常最新章节 请关注米妮小说网(www.qixinyuan.com.cn)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