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通古代:开局盘点十大贤后

《视频通古代:开局盘点十大贤后》

第487章 隆庆师生下线

上一页 封面 下一页

隆庆开关!

话说明朝初年,出于防犯倭狗的考虑,曾一度下令禁海,从洪武朝到建文朝都是如此。

永乐朝、宣德朝,因为郑和率军下西洋,官方是有跟外界交流贸易的,但民间不行。

嘉靖朝,因为倭狗祸乱东南,明朝再次严令禁海,打击沿海倭狗、海盗势力。

到隆庆朝,因为倭狗之患已除,加上经济的越发繁荣,隆庆皇帝朱载坖终于接受内阁首辅高拱建议,恢复海运,修造海舟,编组船队,配备官员水手,定期启航。

而随着官方船队的定期放洋,私人的国内外海上贸易也得到更迅速的开拓,东南沿海商品经济的发展被注入了新的活力,影响深远。

从隆庆朝开始,明朝正式开海,准许民间商贸远贩东、西二洋,从而使民间的海外贸易获得合法地位,是为隆庆开关。

明朝在福建漳州月港设置督饷馆,向海商征收饷税。

隆庆开关也被认为是明朝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对外开放,突破了两百年朝贡贸易的樊笼,也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海盗活动。

此后,明朝的海外贸易蓬勃发展,每年进出口贸易额约1647万白银左右,贸易赢利达942万两白银左右。

不过,隆庆开关也有局限,明朝只开月港一港作为合法出海港口。

商人出海贸易地点有限制,想去倭国是被禁止的。www.tcknh.com 侠客小说网

另外,对海商经营种类也有限制,铜、铁、硝黄这些可以运用于军事的物品严禁出海。

据传,隆庆开关后,世界三分之一的白银流向明朝……虽然如此,明朝该穷还是穷,这钱也不知道去哪了!

最后,隆庆一朝,曾大规模修建水利工程,一是因为多年的水灾肆虐,二是想解决南粮北运的严重堵塞问题。

比如著名的水利专家潘季驯,以及那个让大明官场恨得牙痒痒的海瑞!

彼时,海瑞任应天巡抚,大力修浚吴淞江、白茆河,引水入海,同时,他将赈饥与修水利相结合,对稳定东南地区社会秩序有着良好影响。

话说,总有人喜欢拿海瑞跟张居正比,也不知道在比个啥,两人所处位置不同,手中权力也不同,各自要做的事情也不同,你比啥呢?

就像有人问嬴政、刘邦、杨坚、李世民、朱元璋哪个最厉害一样,都不在同一个时代,擅长的领域也不一样,比啥呢?

老实说,之所以会有朝代粉,最主要原因可能就是一群人非要争个排名,他们承认嬴政、刘邦等人的伟大,承认他们的能力,但就是执着于争个一二三四。

这个说嬴政第一,那个喊嬴政算个球,天可汗李世民才是第一,又有人说刘邦是封建社会最厉害的皇帝,还有说刘秀最有学问、最会用人,最会打仗。

要么说刘彻铸就汉魂,他是第一,要么说朱元璋起点最低,恢复中华第一,再有说杨坚圣人可汗,首次成为中原、草原共主,他是第一!

反正就不管他们所处时代不同,周边环境不同,各自势力,执政方针不同,就硬要争个第一!

秦汉粉倒是吵架少,因为多数认为嬴政千古一帝,胡亥千古一弟,一朝俩极端,跟汉比不了。

汉朝的内部爱吵,这个觉得刘彻第一,因为秦皇汉武,那个说刘彻穷兵黩武罪己诏,不足与论。

或称汉文帝刘恒第一,要么喊光武帝刘秀第一,吵得相当厉害。

晋朝倒是没得吵,毕竟能爱好这个朝代的皇帝的……难找,认为魏晋南北朝,荒唐且美好的例外。

隋唐也爱吵,但很奇怪的一点就是他们不拿杨坚、李世民对比,而是喜欢拿杨广、李世民做对比,难评!

宋朝也有争议,具体是喜欢拿宋朝整体跟明朝对比,而不是拿皇帝,比如文化、经济、科技、军事(划掉)对比。

元朝,好的,这个朝代一群木耳加脱脱,光认名字已经很难了,大家讨论的热情不是很高。

明朝,热情再度爆发,不是被人拿着跟宋朝比,就是拿着跟清朝比,或者跟汉朝、唐朝比,尤以明清对比居多。

甚至于,在明朝之内,还有洪武、永乐哪个更厉害的争议……

综上,搞具体排名不可取,流量确实大,但是评论区天天开吵,这他喵的谁受得了。

要么把差不多水平的放一起讨论,对比他们的成果、政策、能力,不争具体排名。

要么,按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数据争论哪个第一。

或者也可以按这个人对当世、后世的影响评分,不然按知名度,这就比较坑了!

毕竟要按知名度的话,三国曹刘孙,清朝康乾表示不服,作为曾经霸屏影视的人物,论知名度,哪个能跟他们比?

…………

说回隆庆朝,话说隆庆皇帝朱载坖,这个十分精力九分放在美女身上的皇帝,因为太过于纵情声色,吃了太多催情药,仅仅在位六年,身体就垮了!

民间因为他的好色行为,掀起一股拉郎配潮流,对朝堂的影响就更大了,大臣们看着皇帝一天比一天虚,脸色一天比一天苍白,那个担心啊!

尤其皇帝越来越虚,但三条腿还是控制不住朝后宫跑的时候,就更担心了。

隆庆五年末,朱载坖患上色痨的消息,几乎已经成为明朝官场半公开的秘密。

隆庆六年五月,朱载坖正式缠绵病榻,五月二十五日,朱载坖病危,传阁臣高拱、张居正、高仪进乾清宫,领受顾命,辅佐年幼的太子朱翊钧。

最后的最后,朱载坖握着高拱的手说:以天下累先生!随即不省人事,次日驾崩于乾清宫,七月初三日,群臣为他上谥号曰庄皇帝,庙号穆宗。

朱载坖死后,高拱、张居正正式绝裂。

高拱可能还沉浸于过去的权势中,明显没把张居正这个小老弟放在眼里。

但是他不清楚的是,张居正此刻已经找好帮手,联合了司礼监冯保,太子生母李氏一起。

于是高拱栽了,栽在一句话上面!

朱载坖死后,太子朱翊钧年不过十岁,高老头就忍不住大舌头说了句——十岁太子,如何治天下!

张居正听说后,默默帮高老头润了润色,改为——十岁小儿,如何做人主!

一句话下去,事情大发了,前面一句可以理解为高老头对太子能力的怀疑,后面一句直接就是说朱翊钧没资格当皇帝了,这还了得。

加上京城适时传出高拱企图拥立藩王继位的小道消息。

完犊子,高老头彻底完犊子了,朱载坖的皇后陈氏、太子朱翊钧、太子生母李氏一起临朝,当众问罪,冯保还跟着添火加柴。

若非朝堂上还有不少人愿意帮他说话,可能高老头最后的下场就是做第二个于谦。

但就算没死,高老头也只能收拾包包回家养老了!

据说,数年后,时任内阁首辅,活太师张居正回乡时还专程去高拱家里拜访,两人见面那是相拥而泣,感怀不已。

等老张一走,高老头立刻掏出自己的小本本,疯狂给张居正记述(添加)黑料。

张居正死后,这本黑料合集也是适时的出现在北京城,成为万历皇帝朱翊钧清算张居正的巧妙借口。

相爱相杀,俩都不是啥好人,但又不得不承认,两人都是好首辅,借用谈迁的评价——不失为社稷臣!

阅读视频通古代:开局盘点十大贤后最新章节 请关注米妮小说网(www.qixinyuan.com.cn)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