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淘宝考科举

《海南淘宝考科举》

卖胡椒,赚大钱!

上一页 封面 下一页

啪的一声,大门被从外面重重合上。

沈宜年进了房间后,一抬眼,当口正立着四个身形高大,满脸横肉的彪形大汉。而眼前这个掌柜的正神色严肃的坐在桌前,手里两个铁核桃转的咔咔响。

不就买个胡椒吗?怎么还做出了大堂审案的气场?

沈宜年正有些疑惑,就见那掌柜的把核桃拍在桌上,气势十足问道:

“小伙子,就是你要卖胡椒?你有多少胡椒,要卖多少钱?”

“不错,我的胡椒不多,就只有两斤。不过都是上好的,也没有受潮。”

说完,沈宜年就打开一罐放到桌上,他早已在市集上打听过了,这里一斤胡椒能值五两到六两银子,于是开口道:

“不过因为我没空在集市慢慢卖,因此就卖八两半。”

朱掌柜听完这话,顿时冷笑两声,也不急着检查那胡椒的品相,他厉声道:

“你这小孩当我好糊弄呢,老实交代,你这胡椒哪来的?”

朱掌柜说完,就把铁核桃把往桌上一拍,给四周的人使了个眼色。

只要沈宜年说话有半句漏洞,他们就立刻将人拿下送去见官。

“说来也惭愧,正如掌柜的所说,我这胡椒来路有些…”

朱掌柜听到这里,都已经撸袖子准备亲自拿人了,沈宜年却继续不急不慌说道:

“其实是我爹当初流放到这儋州之地时,偷偷背着我娘私藏了两罐胡椒。

我爹这个人啊,生平不爱钱财,就好这口吃的,有啥好吃的还喜欢偷偷藏起来,我也是昨个才从床底下挖出来的两罐子。”

“你爹?”

朱掌柜听到这里,挽袖子的手一顿,问道:

“你爹是谁?”

“我爹是沈文苏。曾经当过礼部尚书,翰林学士,不过现在只是个白身,不知朱掌柜可有听过?”

他这个老爹在写诗作赋上还挺有名气,尤其是好这一口吃食,还做过不少美食,为了能顺利出手胡椒,也只能让这位没见过面的老爹背个私藏胡椒的锅了…

“你爹竟然是沈公?”

一听到沈文苏,朱掌柜立刻变了张脸,十分亲切的笑起来,还起身拉着沈宜年说道:

“沈公是白身又如何?我怎么可能没有听过沈公他老人家的大名啊!

说起来,当年沈公在我们杭州当官时,我们全村老小都承了沈公的情啊。

这个小二,你还愣着做什么,还不快给沈公子上茶?”

这么一说,别说是小二了,沈宜年也有些惊讶。

等茶水点心上了,朱掌柜才将当年的事情娓娓道来。原来,十几年前,沈文苏曾在杭州当过知州,当时在杭州修河堤明断案,惩治地方豪强乡绅,杭州百姓无人不说沈公好。

“既然是沈公的儿子,当然不会做出这种偷盗之举,也是我误会了。也不知沈公近来如何了?”

朱掌柜抱歉对沈宜年笑了笑,随后他又想到沈公在杭州之时,确实极爱美食,常跑到他家酒楼吃饭,偶尔还撸起袖子跑到后厨,亲自给厨子演示他发明的新菜。

因此,以沈公这个人的性格,流放的时候随身私藏两罐子胡椒什么的,他还真能做的出来!

只可惜后来沈公调任,那地方乡绅卷土重来,他的酒楼彻底垮了,也因此只得背井离乡,远远的跑来儋州避祸,做个小酒楼生意。

“怎么会这样?真是没想到,沈公他现在是竟然尸骨无存啊。”

沈宜年简单说了下他爹后来的事情,朱掌柜听完,不禁十分伤心,感慨了好一阵物是人非后,才重新开始看桌子上这两罐胡椒。

确实如沈宜年所说,这两罐胡椒品相十分好,一斤卖六两银子都不多。

于是朱掌柜大手一挥,爽快道:

“既是沈公之子来卖胡椒,那这一罐算八两,两罐十六两。”

做生意都只有压价的份,可是当年他们承了沈公的情,如今见到沈公的家眷竟然如此落魄,这钱白给他都乐意。

“朱掌柜且慢。”

朱掌柜正要付钱,可沈宜年却站起来拱拱手,推拒道:

“我卖的只是胡椒而已,自然应当按照市场价格和规矩,朱掌柜因为我爹的面子才会这般多给,我就受之不起了。”

“这有什么不可以?当年要不是沈公,我们杭州的百姓哪里有那么好的日子过?”

“我爹当年为官清廉公正,难道是为了贪图百姓这些钱财吗?不过是为了个无愧于心,无愧于民。

他若今日在此,想来也不会多要掌柜的一分一毫的。”

听到这话,朱掌柜不禁对沈宜年高看两眼。

真不愧是沈公的儿子啊!

哪怕只是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孩子,可是,这般的心性和风骨,简直就和当年任上的沈公一模一样。

“那就十两,不能再少了!少于十两的银子,都配不上你这胡椒!”

“说了卖八两半,一文钱都不能多。”

朱掌柜和沈宜年很快就争论起来了,只把旁边的店小二听的瞪圆眼睛,不明所以的挠挠头。

不是,一向只听过买家和卖家压价还价的,这怎么今天还反过来了?

买家疯狂抬价,卖家疯狂压价,这啥情况?

激烈的买价还价后,沈宜年最后还是拿到了九两银子,被朱掌柜一众人客客气气地送出了酒楼:

“沈公子以后要是还有胡椒,就尽管送来我们店啊。”

“我爹可能也就只藏了这两罐子,再多的只怕是没有了。”

虽然他也很想倒卖胡椒,可是这借口也只能用一次啊。

毕竟谁家老爹能一下藏几十斤胡椒的?

还是得再想点其他法子赚钱,比如卖雨衣就是个不错的主意。

“这倒也是。那沈公子日后常来。”

送走了沈宜年,朱掌柜在后面看着那清瘦少年身上穿着打补丁的衣服,忍不住的摇着头叹了口气:

“真是可惜了啊。”

沈公那么好的官,可惜死无葬身之地。

听说沈公当初是因为曾经得罪过皇帝,才被流放的。就算沈宜年再优秀出色,这沈家一家子,只怕未来都没什么指望了啊。

这边朱掌柜因为沈宜年而忍不住唏嘘伤心,然而沈宜年此时拿到了大九银子,却是开开心心的跑去集市。

有钱了当然要去好好挥霍一把!

给小妹买点好东西吃!

先把娘上次退掉的布买回去后,随后沈宜年又跑到了卖肉的摊子。

这个朝代有钱人喜欢吃牛羊肉,但很贵他还买不起,鸡肉猪肉就便宜不少。

不过这九两还掉五两的债,剩下三两,他却还有别的用处。

沈宜年看来看去不舍得下手买鸡,忽然眼前一亮,对正在杀鸡的王娘子说道:

“娘子,你这鸡架卖不卖?”

“卖!当然卖了。我这还有不少杀鸡剩下的鸡架子鸡骨头,你要的话,还能给你便宜些。”

一只活鸡要五十文,现宰杀的要六十文,但是沈宜年最后称了大十斤的鸡架,也只花了二十文。

别看鸡架肉少,但是真拿来煲个汤炒个菜,都不用放油的。那鸡黄熬出来的油,油花又大又香!

拿着一筐子沉甸甸的鸡架,沈宜年看着日头不早了,于是他赶紧去了趟码头,找到了同村刚打鱼回来的李叔。

“李叔啊,这一两银子您先拿着。我看您家的船大,若是打鱼之后,能不能帮我找找我爹?”

“小子啊,你这又是何必呢?这不就是你们说的什么大海捞,对,大海捞针嘛。”

李叔刚刚下了船,就接到了这沉甸甸的一两银子。他本来没想收着,摇了摇头想要拒绝。

以他的经验来看,这落了海的人,就算水性再好,十个人有十个都回不来。

“不管能不能找到,也是我做儿子的为我爹尽一份心吧。”

虽然大海捞针,希望渺茫,可是沈宜年对这个只在梦里见过却素未谋面的爹十分有好感,总要去找一找才好。

见到这小少年眼睛之中满满都是希翼与坚持,李叔便点点头,只得收下了这银子。

“行吧。我会帮你找找,不过你也不要抱什么希望就是了。”

“我知道的,谢谢李叔。”

沈宜年和李叔说完话,便赶紧背着背篓,加快了回村的脚步,

毕竟再不回去,他背篓里的八爪鱼都要晒化了!

此时,沈家门口,小周氏正拿着一纸契约,坐在沈家门口,和周婉小小母女两个对峙。

“你儿子说今天还钱的,姐姐,你们一家不会是想要赖妹妹的账吧?”

还不等周婉说话,小周氏就立刻又把契书晃的刷刷响,随后,还状若亲亲热热的说道:

“反正你儿子也拿不出这么多钱,不如这样吧,好歹是姐妹,我也不要姐姐你的钱。

正巧,儋州书院也要开始收学生了,不如就让你家儿子给我儿子做书童还债吧。”

“你!”

看着自家妹妹说这话还真笑得出来,周婉这才发觉她这妹妹竟是个面甜心苦的。

她儿子有钱了那肯定是要科举的,做书童那和卖身为奴也差不多了,都是一个书院出来考科举的,这让她家儿子怎么抬得起头?!

“你想都别想!”

“姐姐,我这也是为了你家好啊,不做书童你儿子拿什么还债?”

“我哥哥说了能还就是能还!别瞎逼逼逼啦!”

小周氏话音还没落,小小就拿着把扫帚冲了出来,冲着小周氏就挥舞着扫了过去。

顿时,尘土横飞,扫帚声,鸡叫声和小周氏花容失色的怒骂声响成一片:

“咳咳咳,小妞子你疯了?小小年纪还学会打长辈了,快把你这破扫帚放下!”

“不放!打不过野鸡我还打不过你吗?

你连只弱鸡都不如!”

小小拿着扫帚,眼神坚定紧紧咬牙,两手用力,很快就扫帚把朝下,整个扫帚倒过来,冲着小周氏的脸呼呼扫去。

小周氏一看这架势,花容失色地边跑边喊:

“不得了了,不得了了,沈家的女儿小小年纪开始欺负大人了!这长大了哪里还能嫁得出去啊,哎哟喂,咳咳咳”

小周氏的尖叫声顿时引来一堆吃瓜的。

村里离得近的打开门,离得远的纷纷抱着凉瓜跑来围观,还七嘴八舌的说上了。

“还别说,你看这女娃子小小年纪的力气这么大,长大了一定是把干活的好手!”

“可是看着凶凶的哎,咱们村里谁敢娶?”

“有吗?我看着这孩子挺奶气的,奶凶奶凶怪可爱的。我家那小子说不定还喜欢勒。”

“不过这沈家这么破落,出个三五两银子的彩礼,也不知道能不能娶回去做童养媳?”

村里人纷纷都开始谈起了彩礼和嫁妆的八卦来,而小周氏此时脸上左一道灰,右一道土,整个人都灰扑扑的,她此时不住的喘气。

这和她预想的完全不一样啊!

她是来要债,打算让沈宜年没了面子和名声的。

都怪这个小女娃子,小小年纪哪来的一把野力气?

见到小小提着扫帚向她追来,跑不动的小周氏正有些惊恐,忽然就看到李家的村长此时也在人群之中正吃着个瓜,于是她赶紧上前,大声喊道:

“没天理了,沈家的欠钱不还不说,还打人了,村长你快给我评评理啊!”

插入书签

阅读海南淘宝考科举最新章节 请关注米妮小说网(www.qixinyuan.com.cn)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