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我真的不想娶长乐公主

《大唐:我真的不想娶长乐公主》

第76章 大唐商圣

上一页 封面 下一页

第七十六章 大唐商圣

“这个你就不用担心了,本王可是准备把这白糖,作为开发了半年的长安新城,开幕的惊喜呢。”

李政笑道。

一直到二战时期,糖都是战略性资源,后世的西方殖民,除了黄金之外,就是种植蔗糖来获取暴利了。

这半年来,长安城发展迅猛,就免不得开发拓展。而这新城的项目,正是由主管水利工程的工部李政负责。

在无数长安百姓的期待之中,新城终于建成,正式开业了。

整个新城长约八公里,宽达五公里,正好将长安城和渭水连接起来,交通十分便利。

整个新城分为居民区和商业区,居民区都是统一的五层以上的高楼,单套面积都在一百五十平以上,足够一家人居住,而且三贯起步的价格,也是十分良心,因此一个个入驻的百姓都是喜出望外,欢天喜地的。

而商业城更是占据了靠近渭水一片最好的地盘,不仅风景秀丽,而且足足有上万家店面,更是按照类别分成了良好的区域,更有专门的导游和向导,绝对是大唐版本的购物天堂。

只要是市场上能卖的东西,在新城的商业中心之中都能买到,而且质量绝对是最好的。

最重要的是,这里还开设了大唐第一家银行,大唐皇家银行。是李政负责开设,不仅可以存钱,兑换各国钱币十分方便,尤其是直接允许用钱票进行交易,更是让那些远道而来的外国商人们喜出望外。

李政的野心不小,对于现代化一切可用的东西,他都想极一切力量搬过来。

长安城只是试验地,待他日经济发展迅猛,改变的将是整个国家!

半年的时间过去,大唐已经是蒸蒸日上,交通十分便利,不论有无数条水泥直道从长安城延伸到大唐各区域,海运路线也纷纷打通。

光是登州造船厂一期规模的船厂,就开工了四家,加上登州造船厂的二期工程,每三个月,足以同时下水一百三十艘宝船,以及三百艘以上的千料大船。

交通的便利,让商业直接腾飞了起来,大唐商人在在通行各国的时候,也将各国的巨大商人都带到了大唐,带到了长安。

可以说,如今的长安城,真的是汇聚了周边各国最有钱的一批人。

“陛下,开市吧!”

李政将棒槌交到了李世民手中,笑道。

“好。”

李世民朗声大笑,上前一步,敲响了那边巨大的铜钟。

“朕宣布,长安新城,正式开市!”

这是整个新城最高的钟楼,足足高达三十丈,站在这里,可以直接眺望整个新城,而铜钟的声音,也清晰地传到了整个商业区。

一直在排队等候的各国商人们,顿时捧着早已经兑换好的钱票,蜂拥而入。

一个个拼命往前挤着,试图采购到最好的货物。

无论是丝绸,茶叶,或者是玻璃,都是仅此一家别无分号的大唐特产,已经行销各国,受到了纷抢。

而即使是特产,也是有品质差别的,品质越高,利润越高。

上等的丝绸,贩卖到波斯,可以获得十倍的利润,而极品的丝绸,即使是二十倍,都有泰西封的王公贵族们抢着要。

玻璃和茶叶也是如此,尤其是玻璃,在很多未开化的蛮荒区域,甚至一件就能换到一座矿山。

无论是异国商人还是大唐的海贸商人们,都速度,希望能尽快抢到最好的货物。

而不少人,更是惊喜地发现了中心之中,出现了一件新的特产白糖。

这是一种晶莹剔透,比起石蜜都要好上数倍的甜味品,而价格居然和石蜜一样,只要两百文前一斤。

不少脑子灵活的商人,瞬间就转移了目标,和其他人竞争丝绸茶叶和玻璃,直接将重点集中在了白糖之上。

权贵们对于甜蜜的需求,绝对是无止境的。

这样的白糖,要是能运到异国,一斤哪怕是卖上两三贯钱,都是轻轻松松。

“贤婿的这白糖,果然是又一赚钱利器啊!”

李世民看着各处的统计员们送上来的数据,由衷感叹道。

为了能即使统计清楚商业城的销售总额,李政不仅安排了高达三千以上的统计员,而且还让这些人都接受过简单的数学统计训练,保证能将第一手信息及时传回。

“可不是吗,如今整个大唐都知道辽王大人是我大唐商圣,光是整个新城的第一批店铺销售,就足足赚了三个新城的钱啊!”

唐俭也是一脸喜意道。

人逢喜事精神爽,加上医学院的孙思邈等人定期都会对这些朝廷重臣进行诊治检查,大唐这一班开国重臣如今身子骨都很硬朗,都在感叹盛世的来临和李政的功劳。

“最重要的是,通过这一次试验,钱票已经完全被各国商人接受,可以在各国进行流通,这可是真正的天下财富集中于大唐啊!”

李政笑道。

只要能方便流通,钱票就已经具有了钞票的性质,而能在各国得到认可,那就是绝对的世界货币。

世界货币的价值,就是用一堆纸张钱票,从各国换回来一船船的真金白银,完全控制各国的经济命脉。

“贤婿就是我大唐的聚宝盆,只要有贤婿在朕已经很久没有感觉过缺钱的感觉了,想想当年,哎!”

李世民由衷感概,顺带装了个大逼道。

“陛下圣明!”

“辽王大人聚财能力,我等佩服!”

“这商业,居然真的如此赚钱,老夫等人实在是受教匪浅啊!”

一群文武重臣们一边拍着马屁,一边感概商业和工业的可怕。

这才多久时间,得益于李政分级的商税改革,如今大唐的商税,已经追上了之前占据绝对地位的农税了。

而商业的发达,完全是建立在工业对于生产力的极大提高之上。

即使是之好钱好前再看不起商业和工业的人,在事实面前,也不得不低下自己的头吃。

要是还迂腐不堪的,那就完全没有拯救的价值,肯定没有资格站在这里。

上一个质疑李政的前国公萧瑀,如今还知道在哪个天涯海角数星星呢。

而这个时候,钟楼之下,已经是开始沸腾起来了。

阅读大唐:我真的不想娶长乐公主最新章节 请关注米妮小说网(www.qixinyuan.com.cn)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