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我孙悟空誓不成佛

《西游:我孙悟空誓不成佛》

第18章 又见神相

上一页 封面 下一页

“金公子如此慌张,这是要干什么去?”

素女悠悠地说道。

“原来是圣女,我只是拜访了一位老朋友。

不知圣女因何事拦下金某?”

“老朋友!哼!

今日蟠桃盛宴之上,与你有过接触的卷帘和天蓬,先后被贬下届,难道只是巧合?

嫦娥与你们三人到底是什么关系?”

金鳞没有想到素女的直觉如此敏锐。

如果再让她问下去,指不定出什么事。

“哈哈,难得素女如此关心金某!”

金鳞故意转移话题道。

“我才懒得关心你!我找你是另有要事。”素女慌忙解释道。

“要事?”

“没错!我要你跟我去见一个人。”

“金某如若不想去呢?”

“那我只有出手,将你拎过去了。”素女说完,便要出手。

“嘿嘿,开个玩笑而已,素女不要当真。

你说你,人长得这么漂亮,一开口就是打打杀杀的。

多煞风景啊!不就是见一个人嘛!多大点事儿啊!”金鳞最是知晓自己的实力。

如若真的动手,他这区区真仙,根本就不够看的。

反倒不如自己主动点,还能免受皮肉之苦。

两道黑影,一前一后,来到一处湖泊边。

湖泊边缘,有一位头戴斗笠的老者,正在垂钓。

只不过他的鱼钩却是直的。

老者正是姜子牙。

“哈哈!老夫钓鱼,愿者上钩。”姜子牙大笑道:“没想到,今日小友会主动前来拜访老夫。”

“主动!”

金鳞心中暗骂道:“这他奶奶地,算哪门子主动。

如若不是这母夜叉把我截住,老子现在正在赌场掷骰子呢!”

金鳞本以为一切都安排妥当,9名取经人自有沙僧来料理。

自己又可以逍遥快活200年了。

没想到,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把他劫持到这里。

不过好在不是别人,只是姜子牙。

如果是什么妖魔鬼怪的,金鳞还真没有办法。

毕竟好人比坏人更好忽悠。

“原来是姜神相啊,不知神相将晚辈唤来,有何吩咐?”金鳞谦恭道。

“小友,300年前你说会自行拜师菩提老祖。

可是,300年过去了,你都干了些什么?”

金鳞大感不妙!当初他答应姜子牙拜师菩提老祖,却没有践行。

如果姜子牙那此事做文章,那他就会十分被动。

“不过,这也不能怪你,老夫当初只是算到,你与菩提老祖有缘。并不知会发生这样的事。”姜子牙惋惜道。

金鳞一听,顿时有些摸不到头脑。

“老夫已经去找过菩提老祖了。

他老人家只扔给我一句话:被菩提开除的学员,是不可能再次回去修行的。

没想到,你会被菩提开除啊!”

“开除!”金鳞彻底糊涂了。

“不过,你也不必放在心上,菩提不收你。

那就由老夫亲自教你。你为什么被开除,我也不问了。”

姜子牙爽快地道:“你在天庭的表现,素女已经告诉我了。”

金鳞向素女看了一眼,心中暗道:“又是这个长舌妇惹得麻烦。”

素女像是知道他在想什么,一对美目狠狠地刮了他一眼。

如果眼神能够杀人的话,恐怕金鳞此时已经是一具死尸了。

“不过!”

姜子牙补充道:“虽然你表现很好,但老夫还是要考教你一番。只有通过考核,你才能得到老夫的真传。”

“考核?敢问神相如何考核?如果通不过考核又将如何?”金鳞问道。

“如果通不过考核,说明你不是老夫要找的人,老夫自然也不会留你,任凭素女随意处理就可以了。”

“什么?随意处理!”金鳞大惊,扭头望向素女。

只见她绝美的容颜之上,露出一丝诡异的笑容。

在金鳞眼中素女似乎处处与他作对,俨然就是一只母老虎。

从金鳞第一次进入昆仑,她便跟金鳞不对付。

如若落在她的手中,怕是会凶多吉少。

所以,在金鳞看来这场考核必须拿下。

素女微笑着,盈盈走来。

她轻声说道:“金公子,可以开始了吗?”

金鳞耸耸肩,表示无所谓。

“天墉城内,我考你的是治人之法,今日我便要考你治军、治国之法。

第一题:明慧王,军纪严明,赏罚公允。

王麾下有大将:忤,忤与军士私盗军库,王于堂上,将忤及军士各杖罚50。

数栽后,忤将叛乱,杀明慧王。

酒辑王,平素糊涂,治下松懈,麾下有将:厉。

厉与军士偷盗军库,有人检举厉,酒辑王命人查库。

王曰:军库概齐,基本无恙,遂与厉将及众军同饮。

数载后,厉将为酒辑王,打下大片疆土。

问:何以明慧王治军严明,反遭叛乱,酒辑王稀里糊涂,成就霸业?”

金鳞听完,笑嘻嘻地道:“答案就在问题之中,忤将:忤逆叛乱之意,故杀明慧王。

厉将:雷厉风行之将,所以助酒辑王成就霸业。”

姜子牙和素女听完,皆是皱起了眉头。

同时暗想:“这个问题让他回答的,就好像:他是酒囊饭袋一样。

灵霄殿、天墉城中,侃侃而谈的道学大家,跑哪里去了!”

金鳞见二人脸色变得铁黑。慌忙开口道:“二位,不要太认真,金某只是开个玩笑,活跃一下气氛。”

说完,他便背负双手,缓缓道:“《素书》ZY章第五:以明示下者暗,好众辱人者殃,戮辱所任者危。

大意是:在属下面前卖弄精明,早晚会受到愚弄。

当众侮辱他人,一定会有灾难,对手下大将处罚失当,会招致祸事。

明慧王看似英明,实则无术。

酒辑王看似昏聩,实则有道。

因故结局各不同。”

说完,他便望向素女,只见素女眼神之中,再次有着光芒开始闪烁。

少顷,素女展颜一笑道:“第二题:治国。金公子仔细听好了。

安茂帝,统六郡,辖万万民,雷厉风行,

从不以小恶而放之,为人严谨,兴商业,

重市容,不畏艰险,开拓进取,雷厉风行,上行下效。

数载后,国中栋梁尽无,臣下贪腐日盛,民生凋敝,国士逃亡。

再数载,国亡。

丧农帝,治下七郡,恕小过,抓大错,

兴农业,重沧桑,恪守本分,不冒险突进,

听取下言。

数载后国力充盈,商业亨通,有志之士纷纷投靠。帝国霸业数载成矣!

问:安茂帝与丧农帝行事迥异,何以一亡一兴。”

金鳞听完题,不假思索道:“《素问》安礼章第六:怨在不舍小过,患在不预定谋。

福在积善,祸在积恶。

饥在贱农,寒在惰织。

安在得人,危在失士。

富在迎来,贫在弃时。

危国无贤人,乱政无善人。

爱人深者求贤急,乐得贤者养人厚。

国将霸者士皆归,邦将亡者贤先避。

夫!人之所行,有道则吉,无道则凶。

吉者,百福所归;凶者,百祸所攻。

释己而教人者逆,正己而化人者顺。

逆者难从,顺者易行,难从则乱,易行则理。

如此理身、理家、理国,可也。

大体的意思是:安茂帝,对臣下不恕小过,

殊不知怨恨产生于不肯赦免小的过失;

祸患产生于事前未作仔细的谋画。

轻视农业,招致饥殍,惰于蚕桑,百姓必受寒冬,

得人必安,失士则危,即将灭亡的国家,不会有良贤辅政;

陷于混乱的政治,不会有能者参与。

爱人深者,求贤若渴,乐得贤才者,待人宽厚。

国家即将崛起,人才都会聚集而来,

邦国即将覆灭,贤者必然退避,

人的所作所为,符合行事之道,则会逢凶化吉,

不符合行事之道,则会凶险异常。

吉人,各种各样的好处都会纷至沓来。

凶人,各种各样的恶运灾祸都会接踵而至。

不约束自己,单纯去教育他人,别人就不会接受他的大道理;

如果严格自律,进而去感化他人,言行合一,他人就会顺服。

不符合常理的命令,部下必然难以顺从;

部下难以顺从,则会容易产生动乱;

顺应常理,则行令容易,可以更加方便执行。

行令执行方便,则会治理无碍,上行下效,国可昌盛。

所以丧农帝霸业可成。”

“妙!妙!妙!小友真乃我道教大能啊!

无论是治人、治军、治国,小友都是信手拈来。

实乃不世之才,道学大家的典范。

今日考核,你全部通过!”

“不知神相打算教授晚辈何种才能。”金鳞问道。

“你下到湖中,自然便会知晓。”素女淡淡地道。

金鳞向着湖中望去。

只见黑黝黝的湖水,犹如一潭死水。

散发出一种择人而噬的气息。

难道这黑水下方,还有什么机缘?

阅读西游:我孙悟空誓不成佛最新章节 请关注米妮小说网(www.qixinyuan.com.cn)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