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红楼,柯学破案

《人在红楼,柯学破案》

第四十四章 林怼怼,仔细你的皮

上一页 封面 下一页

大景朝每个州府城市,都有官方专门的信息传递中枢,分两种,陆路驿站与飞鸽驿站。

利用鸽子相隔千里,也能找到回程这个特点来传递信息,速度往往比陆路快上许多。

信鸽禁止捕猎,也有相应法律保护,信条传递内容有官方自己一套加密方式。

鸽子腿上密封信签,根据其内封口漆制式不同。

分青、绿、赤三色,保密等级不同,赤色最高。

如果信签封蜡被无关人员开启,根据泄露等级不同,治罪不同,青挞、绿仗、赤色死罪。

扬州,清晨,一只相貌平平的信鸽,正飞往一座三层高的小楼,屋顶全是鸽子屎。

此楼便是大景朝的信鸽驿站。

最上面那层是日常用来圈养鸽子孵化鸽子的阁楼。

驿站小吏,会统一收集好一波回程的鸽子后。

定期通过驿站,把鸽子陆运到需要的城市进行补充。

飞鸽驿站的小吏,见回来一只信鸽,正落在鸟执架上。

他拿起后,取下腿部信签。

信签筒上刻的密字对照秘册一看,是应天府来信,交予巡盐御史林如海。

再竖起一看,信签筒内部封口的颜色,赤漆。

吓的小吏瞌睡都醒了,急忙传信。

林府后院。

四进宅邸,江南水乡特有的空间布局,十步一景,盆栽老松,花团锦簇。

屋墙漆瓦上各处镂空装饰,虽没有漆金抹银。

但一点一处,无不透露着主人家的品味与雅致。

拱门进入后,便是一个偌大池塘。

两岸柳树依依,池里鱼儿翻腾嬉戏。

池水清亮,一股活水,沿着弯绕的石制小渠,一点点汇入池水,又在池塘末尾处蜿蜒出府。

池塘北部一小搓区域,种着荷叶,此时荷叶正翠绿欲滴。

蓬船停在岸边,随着水面微风轻微摊摆。

水池边,搭建一角楼,楼上牌匾题曰:映月书楼。

角楼木板铺设,四面落地,无窗,仅以抚纱做窗掩。

一面容精干,约莫四十大几的男子,此时正穿着便服,在楼上教五六岁模样的女儿读诗。

此人便是巡盐御史林如海!

小女儿林黛玉穿着粉色碎花儒裙,袖口裙摆淡蓝色。

脸蛋还未长开,便出脱的一副清丽美人儿骨相。

白里透粉的脸蛋上,大眼睛正举着书本读诗。

“爹爹,如今李太白的诗我都会背了。”

林如海说道:“你背与我来听听。”

林黛玉放下书本,摇头晃脑的背道:“美人卷珠帘,深坐蹙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林如海手上的戒尺“啪”的就打在她的小手上,“这诗你确定我选进书本了?”

林黛玉翘起小嘴,也不哭,“爹,这诗莫非不是那太白所做?难道人家记错,张冠李戴了不成?”

林如海望着她,轻抚着胡须,“诗倒没错,确是李太白所做。”

“那爹打我作甚?莫不是天干物燥,这戒尺它自己脆了声儿?”

“这,”林如海知道她说的倒是没错。

日夜公务繁忙,竟然都疏忽了小女教育,竟让她长的如此伶牙俐齿,以后出去免不得惹许多麻烦。

他转移话题,指着诗本,“这静夜思你背与我听听。”

林黛玉抬头说道:“这诗人家三岁便背,爹次次考教都提这首,如今嘴都秃噜皮了,好说就看的人家学诗几年原地踏步一般。”

三天不打上房揭瓦,这阴阳怪气的语调也不知和谁学的。

阅读人在红楼,柯学破案最新章节 请关注米妮小说网(www.qixinyuan.com.cn)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