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红楼,柯学破案

《人在红楼,柯学破案》

第七十九章 薛蟠的不治之症

上一页 封面 下一页

院子内外,所有听闻的人,不管有无功名都跪成一排排。

带路的何明光几步跑进小院。

突然见到吴大人也跪在地上。

他愣了片刻,跪到对方身后一个身位处。

这位宫里来的传旨太监也是给累得够呛。

给吴府尹传个旨,一路从应天追到了溧阳县。

又得知其不在衙门,一路追到这梅林村来。

传旨太监展开黑牛角轴做的黄绸圣旨,看着下方一众人已经跪好,开口宣读道: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应天府府尹吴业,年四十七岁,保宁府阆中人,国家褒仁义之臣,而荣积善之祖者,赐五福玄玉坠一对,赏白银一千两,绢三百匹,朕望其恪守官员之戒训,守诫一年,重本业,而勤勉也,钦此。”

原本吴业听到一半,都快抑制不住笑容的他,此时嘴角一僵。

我的官呢?你给我玉佩干啥,我自己不能买吗?给钱是几个意思啊?

你都说了我祖上行善积德。

我的官呢,守诫一年又是几个意思,让我思过一年吗?

他愣住了,一时间都忘了接旨。

传旨太监咳嗽两声,提醒他接旨。

吴业回过神来,失落的开口接旨,“谢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他刚上前接过圣旨。

传旨太监又拿出一封贴金轴黄橙圣旨,高颂道:“溧阳县县令何明光接旨。”

刚刚站起来的吴业,也被迫重新跪了回去。

“奉天承运,皇帝诰曰:应天府溧阳县县令何明光,年三十九岁,嘉定州夹江人,于丁卯年七月初三,自溧阳县钌山剿灭前朝叛党有功,奉公守正,人臣以尽职为忠,立身扬名,人子以显亲为孝,沉冤昭雪,平近爱民,故朝廷举报功之典,而家庭沾锡类之仁,授何明光扬州知府,即日上任,其亡妻张氏持夫有功,朕感昭昭,追赐张氏为淑人,鸣呼淑行,可书永示,钦此。”

幸福来的太突然,何明光都愣住了。

扬州知府可是四品大员,他一个区区七品县令,瞬间跳了几个品级到四品,让他倍感震惊。

一般妻子的品级,都是跟着丈夫品级走的。

可没想到皇帝居然专门追赐了他死去的妻子,三品诰命,可见皇恩浩荡。

何明光说不激动是假的,他双手颤抖地打摆子,感激涕零,叩首道:“谢主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他都有些站不起来,还是一旁的师爷把他搀扶起来,去接的圣旨。

传旨太监笑笑,“何知府,恭喜恭喜啊。”

何明光拱手,“谢公公专门跑一趟。”

一旁的师爷听闻,急忙给公公衣兜塞了喜钱过去。

这属于心照不宣的潜规则。

传旨太监感受着衣兜重量,心情愉悦,“何知府要收拾行程即日启程了。”

“这么着急的吗?”

传旨太监点点头,“圣旨上这么写的。”

“好,我回去安排一下就走。”

吴业脸色阴沉地站起来。

他觉得其中定然有差错,虽然他的奏折里也提了何明光,但一众名单上都排在稍微后面去了,不至于差别这么大啊。

他走上前去打听,“公公,这九皇子殿下?”

传旨太监在宫里自然听说了这事,“殿下封吴王封地杭州,当天就临旨出发了,估摸着这会儿应该到了。”

吴业听闻想问为何没封太子,他差点意识到自己失言。

不过殿下升了吴王,为何没给我说此事?

知晓这场合不是胡思乱想之地,他摒除杂念,道谢后,退走。

何明光还想挽留公公吃个便饭。

对方摆手说道:“杂家过来已经耽误许多行程,还要回宫里复命呐,以后有机会大人到京都再叙便是。”

阅读人在红楼,柯学破案最新章节 请关注米妮小说网(www.qixinyuan.com.cn)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