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啊,你不是你爹亲儿子![直播]

《始皇啊,你不是你爹亲儿子![直播]》

第51章 宋祖:谁还没几个优秀继承人了

上一页 封面 下一页

第51章 宋祖:谁还没几个优秀继承人了

狼烟滚滚, 鸣金收兵,辛弃疾看着收锣罢鼓的金兵,脚掌缓缓用力,踩实脚下的土地, 这里, 终于又回到大宋的怀抱。

被金人盘踞的北地,已经被大宋收复了一半, 不知道有生之年, 他能不能看见外敌皆御于长城之外, 大宋土地盛世太平的场景。

眺望着远方, 辛弃疾想, 他得给爷爷送封信。

南宋收到边境军报后, 朝野内外都陷入了狂欢,一直以来都是他们被金人单方面痛殴, 没想到他们还有能胜利的一天, 这都托赖天幕相赠的东西。

陆游从军器监出来,这个月生产的火药和火器已经分批运到前线去了,不知辛小将军收到了没有。

前几日大捷的战报传来时,他的面前突然出现一块白板, 可以联系天幕中的姑娘,他激动之下,赶忙在白板上留言,告诉她北地已经收复了一半, 希望能从天幕中再得到帮助。

可现在想想,人家为什么要帮忙?自己的留言好像有些不礼貌。

陆游正纠结时, 突然看见天际卷起熟悉的厚重云层, 天幕, 来了!

公元961年,杜太后病重,赵匡胤在慈德殿侍奉左右,十分孝顺。

时值夏初,满院花开,但殿内却一片死气沉沉,时不时传来一两声咳嗽。www.xinminlan.cn 老幺小说网

赵匡胤忙完朝政,带着宰相赵普一同入殿探望母亲,他心中有个预感,母亲今日可能要说那件事。

杜太后见到儿子和宰相都来了,强撑起精神,她开门见山:“你可知你是怎么得天下的吗?”

赵匡胤打起精神:“是因为祖上积德。”

杜太后没功夫听官腔,她直截了当:“当年周世宗驾崩,幼主即位,这才让你有了夺天下的机会,如果周有年长的继承人,你怎么可能有今天。”

赵匡胤曾是周国禁军殿前都指挥使,深得周世宗柴荣的信任。

周世宗死后,活着的、年纪最大的孩子柴宗训只有七岁,第二任皇后,小符皇后才二十岁,弱女幼子,一看就是软柿子。

于是赵匡胤“被逼无奈”,由手下士卒黄袍加身,在陈桥驿“无可奈何”地兵变了。

这种造前老板反的行为,被他人诟病,皆说赵匡胤是在欺负孤儿寡母,大宋得国不正。

前人之事,后人之师,杜太后看看儿子不甚丰茂的子息,再看看四面楚歌的环境,不由她不担心。

杜太后气若游丝,叮嘱儿子:“你一定要把皇位传给你弟弟,以免宋国步周国的后尘。”

赵匡胤跪在母亲的榻前,叩头:“我一定听母亲的教导。”

他的两个儿子,一个九岁,一个一岁,还都担不得事,周边各国又虎视眈眈,不知哪日他就被底下反了,或是被其他国的人杀了。

为了宋的稳定,选弟弟为皇储,确实是规避风险的好方法。

赵普遵照太后之命,写下誓书,封于金匣子里。

杜太后侧头看向窗外,松了一口气,却见天上突然风云翻滚,不多时,出现了两张人脸。

蒲安今天的直播在国家博物馆里,这里正在开办辽金宋夏元的文物展。

她站在千里江山图和清明上河图前,与陆游友好会晤。

陆游对自己能上天一事表达了兴奋,并高兴地展示了捷报。

“幼安还在关外安抚战后遗民,未能回来,他也想与蒲娘子一谈火器兵法,可惜错过了。”

幼安?辛弃疾?

蒲安按捺下激动,问道:“现在宋朝是什么情况?皇帝同意收复北地了吗?”

陆游笑道:“太上皇如今不管朝政了,当今性烈如火,自有一番大志气。”

蒲安惊讶道:“按时间推算,你那边应该是公元1158年吧,赵眘提前登基了?”

陆游对蒲娘子直呼陛下姓名很不习惯,但也无可奈何,只点点头:“我这就进宫,让陛下与蒲娘子讲话。”

蒲安点头笑道:“你们宋朝皇帝真有意思,赵匡胤传位给赵光义后,北宋九个皇帝,除了赵匡胤,其他的都是赵光义的后代,南宋也是九个皇帝,除了赵构,其他都是赵匡胤的后代,这可能就是冥冥之中,自有定数吧。”

目睹一切的赵匡胤愣住了。

北宋南宋是什么意思?还有,如果天幕之语可信,那就是说,他的弟弟继任皇位后,没有把皇位传给他的血脉!

蒲安踱步到清明上河图的展墙前,正式开始今天的直播。

【大家好,欢迎来到我的直播间,之前我们聊过了秦皇汉武和唐宗,所以今天来聊一聊宋祖——赵匡胤。

说起赵匡胤,很多人觉得他的功绩不能与秦皇汉武等人并称,不过,作为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的时运和实力缺一不可。

提起宋朝,大家往往会想到没有脊梁、对辽金俯首称臣的软骨头,但建立起这个王朝的赵匡胤本人,却是个实打实的武将。

面对五代十国,军阀割据的情况,他与宰相赵普制订了自南向北,由易到难的战略,先后参与了灭后蜀、南汉、南唐等战役。

宋朝的版图渐渐扩大,但在赵匡胤四十九岁这年,他离奇去世了。

说到赵匡胤的去世,我们不得不聊一聊著名的‘烛影斧声’事件。】

赵匡胤怔忡,也就是说,他还能活十五年,这么长的时间,足够他的儿子长大继承皇位了吧?

天幕左下角的留言打破了他的幻想。

“如果是赵匡胤的儿子继承皇位,宋朝的走向可能会不一样吧?”

“当时赵匡胤的儿子早都成年了,结果皇位还是给弟弟了。”

“赵光义继承皇位后,就该按照约定,把皇位传给哥哥的儿子,结果他哥哥的儿子一个吓死了,一个病死了,他的子孙在皇位上一坐一百多年。”

“赵光义本人是高粱河车神,他的儿子签订澶渊之盟,后面的子孙对金国称臣,这一脉没一个好东西。”

“哲宗还是可以的,有能力,就是死的太早了。”

大家评价宋朝皇帝们的话,看得赵匡胤心神大乱。

蒲安正要开始讲述烛影斧声历史事件时,突然看见一条评论——

赵匡胤一家兄友弟恭:“朕与二弟百年后,谁主天下?”

蒲安微微一笑,目露同情。

评论区回答他:“当然是□□的好侄子,太宗的好儿子,宋真宗赵恒啦。”

大伙很快就赵恒该不该签订澶渊之盟吵起来。

一方认为澶渊之盟没有对宋朝造成打击,反而帮宋朝争取了安稳发展的时间。

一方认为澶渊之盟不啻于丧权辱国之条约,是宋朝软弱的表现。

两派争论不休,赵匡胤从激烈的讨论声中看到自己身后大宋发展的脉络。

【所谓烛影斧声,是说在公元976年十月,宋太祖召见弟弟赵炅,也就是后来的宋太宗赵光义。

是夜,宫中的人看到窗户上烛火幢幢,映出里面人影似乎在躲闪,有斧子砍伐戳地的声音,□□大喊两声‘好做,好做’。

当夜,赵匡胤去世。

这件事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赵光义拎起斧子,逼哥哥让位给他,赵匡胤大喊‘你干的好事’,然后被弟弟下毒害死。

另一种说法是,赵匡胤察觉到赵光义的不臣之心,拿着斧子砍赵光义,最后被赵光义下毒害死。

总而言之一句话,宋太宗赵光义的皇位来路,有争议!

烛影斧声事件最早记录在《续湘山野录》,这本书成书于宋仁宗时期。

其中记载的内容,大致意思是赵匡胤当皇帝前,曾遇到一个道士,这位道士掐算出他什么时候开国登基当皇帝后就消失了。

十几年后,这位道士又出现了,赵匡胤便请他算算他的寿命,道士告诉他,今年十二月二十日如果是晴天,你就还能活十二年,如果不是,那你当天就会离世。

等到这年的十二月二十日,大雪纷飞,赵匡胤便找来弟弟喝酒,喝得大醉,拎起斧子胡乱戳地,对弟弟说:‘你好好干’,然后当晚死亡。

这个故事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衍生出许多版本,无一例外都是说赵光义继位是遵从哥哥的旨意的,也就是说,这个故事是受到宋朝官方认可的,目的就是为了告诉所有人,宋太宗皇位的合法性。

不过这个故事可改编性、可联系遐想的空间太大了,所以烛影斧声渐渐演变成我们熟知的版本。】

蒲安话音未落,就看到直播间晃动了一下,一张圆黑脸出现在眼前。

观众们一下子就知道他是谁了——

“哇啊,这位长的和画里一模一样,一看就是高血压高血脂患者。”

“赵匡胤不是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吗?这张脸看起来就是心脑血管不好的样子。”

“不知道up从哪里找到的coser,太像了。”

“这位up的直播间可以穿越,你要是看过她以前的直播就知道了【手动狗头】,请不要找我去喝茶。”

这条评论很快就不见了,蒲安笑对宋太祖,还没听到他说话,就见陆游那边出现了一个年轻人。

赵眘本来就激动能上天,与天幕说话,现在看见□□,更激动了,他连忙行礼:“不孝七世孙赵眘见过□□,如今北地已收复,不孝孙也算有些脸面见□□了。”

赵匡胤大吃一惊:“什么?大宋竟然失去过北地吗?哪一州?哪一战?哪个皇帝干下这种事?”

观众们回答他——

“大怂有过北方地区的统治权吗?燕云十六州直到明朝才收回来吧。”

“且不说燕云十六州,就是中原大地,大怂都拱手送给金人了。”

中原都没了……

赵匡胤越发觉得头晕脑胀,他才立了国,准备一展宏图,由南到北,将周边各国一一收服,再将辽夏逐个攻破,没想到……

蒲安看到赵匡胤的黑脸都白了几分,估摸是气到失去血色。

“来人,传晋王入宫!”

赵匡胤怒道,一甩袖子,坐回杜太后身边。

且不说天下领土,就说弟弟继承皇位后,没有按照约定俗成的规矩,而是将皇位传给自己个儿的儿子,这件事做的就不地道。洪摟薯源

【赵光义的皇位来路到底有没有问题,这件事得从五代十国选皇储的规矩来看。

太子相当于半君,是一个风险极高的职业,在五代十国战乱四起的大环境下,统治者们更倾向于将属意的继承人封王,并赋予京兆尹这个职位。

统治者征战在外,继承者辅佐管理内政,一旦统治者发生意外,继承者就会凭借管理政务的经验,以及在京城的地理优势迅速登基,以此最大程度地维持国家的稳定。

赵光义当时的职位就是晋王加京兆尹,标准的继承者职业,这也是他是赵匡胤选定的继承人的象征之一。

除此之外,能证明赵光义继承人身份的,还有金匮之盟。

据宋史记载,赵匡胤的母亲曾在去世之前,以后周柴宗训孤儿寡母的典故,让赵匡胤警醒主少国疑的危险,要求他选弟弟做下一任皇帝。

见证金匮之盟的,还有当时的宰相赵普。

从这两件事可以看出,赵光义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被选定的继承人。

但赵匡胤去世时,他已经有成年的儿子了,那么他有没有想过让自己儿子继承皇位呢?赵光义有没有因此而对哥哥产生怨怼呢?他们有没有因为权力而争执过呢?

我们不得而知,只能看到史书上留下烛影斧声的故事,只能隔着时间看到一团迷雾。

赵光义当皇帝后合不合格呢?这得从两个方面来讨论。】

赵匡胤和赵炅此时比所有人都慌张。

赵匡胤慌弟弟以后到底会不会造反弑君,赵炅慌哥哥听了天幕的话后,会不会对他疑心。

赵普忖度着皇帝的脸色,劝道:“官家,妖异之语不可轻信。”

直播间的观众们并没从连线的黑脸脸上看出什么来,他们都在搞乐子。

“我们高粱河车神能不厉害吗?不厉害能叫车神吗?”

“唐太宗把太宗的含金量给打上去,宋太宗说:看我把价格打下来!”

“为什么要拿他和唐太宗比?辱李世民了。”

【评价一个皇帝,无非是从文治武功两大类出发,赵光义就像一个瘸腿,文治搞”的不错,但武功嘛……

宋太宗曾也是个想仗剑走天涯的皇帝,他登基没多久,攻下北汉,在打北汉前,他对将士们承诺,如果攻下北汉的首都晋阳,我就好好犒赏你们。

但赵光义转念一想,北汉与辽接壤,如果他能收复石敬瑭割让出去的燕云十六州,那他不是比唐太宗还要牛?

为此,他决定御驾亲征!

赵光义带着当时宋朝的精锐,奔赴北方战场,这些精锐都是曾和赵匡胤一起数次打败辽军的将士,可谓经验丰富。

但这些精锐在随赵光义御驾亲征的前不久,才刚刚攻破北汉的首都晋阳,也就是今天的太原,他们是一群疲敝之师。

可赵光义不看现实,他只看自己的理想,他想着能打下北汉,那么也一定能打败辽军,他的皇位需要这样一场大胜利去做稳固剂。

现实很快给了这个从没打过仗的皇帝一个响亮的耳光。

开始的时候,宋军将幽州包了饺子,幽州城内的官员接连倒戈,但幽州比起晋阳,它的城防可以说是晋阳升级版,辽军虽说勉力支撑,但宋军也久攻不下。

很快,幽州城驻扎的辽军等来了辽国大大定府和辽阳府的援军,他们用了诱敌之计,将宋军引到得胜口。

当时的宋军不愧是精锐,在连续征战六个月的情况下,虽然中计,但与辽军还是互有胜负,没有完全被打败。

如果他们能占领得胜口附近的居庸关,斩断幽州与外界的联系,辽军向幽州提供的援军就无法顺利抵达。

但赵光义只留下一小撮人在居庸关,他要将所有兵力用在攻幽州城上,在这场攻城战all in。

于是幽州的辽军等来了援军,援军的领导将军叫耶律休哥,对这位哥,我就简单介绍一句,大辽战神,褒义的。

援军到场,幽州城门打开,里面的辽军主动应战,和两波援军一起,三方在高粱河将赵光义包了饺子。

连续征战七个月的宋军已是强弩之末,从主动进攻变成被动防守。

在这种情况下,赵光义贡献出他人生的高光时刻,他留下人做自己的替身,趁着夜色坐上一辆驴车,给大伙表演了一场漂移。

用一晚上的时间跑了一百四十公里,从幽州一路狂奔到涿州,因此获得了高粱河车神的‘美誉’。

据说他那时屁股还中了一箭。】

赵匡胤听罢,气得浑身发抖,他怒喝一声:“叫他来见朕!等等,直接把他扔进军营,叫几位老将军好好练他,练不死就往死里练!”

好大喜功,毛燥冒进,他的弟弟怎么成了这副模样?

赵普在旁边讷讷不敢言,连杜太后苍白的面容上都有了几分血色。

【赵光义打幽州的核心词就一个字,快!

其实也能理解他为什么如此急功冒进,因为他的皇位并不牢固。

虽然赵光义处理政务十几年,与哥哥是哥主外弟主内的良好合作关系,但他登上皇位,难免引起拥护赵匡胤儿子的人的不满。

我们前面说到,赵匡胤死时,他的儿子赵德昭已经二十多岁了,不存在主少国疑的潜在危机。

但赵匡胤出于金匮之盟,或者出于弟弟已经做了许久的皇储,不让他当皇帝不太好的心理,还是将皇位传给弟弟。

赵光义此时的心理活动很好理解——朕要干出一番大事业,让你们看看,朕的能力不输兄长,朕才是大宋最好的选择。

所以他才会着急攻下幽州,但没有点亮军事才能的他,输得一败涂地,导致燕云十六州直到四百年后才被明朝统一。

在赵光义驾车漂移跑走后,宋军还在与辽军对战,但他们找不到皇帝,以为皇帝被辽俘虏或杀死了,于是据守涿州,打算拥立赵匡胤的儿子赵德昭为帝。

此时,赵光义已经跑到距离涿州八十多公里的金台屯了。

赵光义一看,这不得行啊,侄子要是真上位了,他还哪有戏唱?马上下令班师回朝。

回朝后,因为这场大败,之前说要给将士们打下晋阳的犒赏也没了。】

赵匡胤越听越上火,大骂道:“荒谬!无能!愚蠢!”

他越发感觉到让储君窝在京城,只处理政务却不了解军事民生,这种培养方式有弊端。

想到天幕说弟弟武功不行,但文治还可以,他怀揣着希望道:“光义的文治之功如何?”

蒲安扒了扒历史储备,道:“他主持修撰了《太平御览》等书籍,大兴文治,宋朝的文化确实在我国历史上熠熠生辉,但他大兴文治的目的在于重文抑武,这也导致了宋朝越来越羸弱。”

宋朝不是个大一统王朝,却因为璀璨的文化经济,引来了大批喜欢和研究宋朝的人。

观众们听这位宋太祖还关心宋朝后来的文治,好心提醒道——

“别想你的大怂了,先关心关心你儿子吧,高粱河战役后不久,赵德昭就自杀了,赵德芳也病死了。”

赵匡胤看到这话,心凉了大半。

自杀?病死?鬼才信这种说辞。

【按照金匮之盟,皇位的继承顺序是这样的,赵匡胤传给赵光义,赵光义传给三弟赵廷美,赵廷美再传回大哥儿子赵德昭手里,赵德昭传给堂弟。

以此保证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但赵光义登基后没这么做。

侄子们在高粱河战役后自杀病死,弟弟又因意图篡位徙往房州,忧愤而死。

第一顺位和第二顺位的继承人都死了,赵光义‘无可奈何’地把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赵恒。

或许宋朝后来的皇帝都受到了赵光义的血脉影响,没一个挺直脊梁的。

全都是文艺皇帝,在军事上却对金辽夏一退再退。

宋真宗赵恒签订澶渊之盟,宋仁宗赵祯增加给辽的岁币,宋英宗在位时间太短,宋神宗搞变法不了了之。

好不容易来了个有能力的宋哲宗,八岁登基,十六岁亲政,二十五岁就死了,紧接着,大名鼎鼎的宋徽宗就来了……】

赵匡胤听不下去了,他绝望道:“朕就没有一个优秀的后人吗?大宋就没有一个明君吗?”

蒲安为难道:“宋朝能称得上好皇帝的,基本只在合格线上浮动,优秀的皇帝则全都早逝……”

她看了眼一直没说话的宋孝宗赵眘。

“宋孝宗赵眘虽然活了六十多岁,但他见北伐无望后,心灰意冷,禅位了。”

赵眘大吃一惊,很快就调整好情绪:“还请天人指点迷津,襄助一二。”

天人上次说的火器火药改良法十分有效,他迫切地希望多来点。

蒲安看着赵眘闪闪发光的眼睛,从中只看出一句话——“上天啊,请赐给美丽的大宋酱一波发展攻略吧。”

算算时间,赵眘所在的时期,张择端、王希孟等大画家可能还活着,就是他们去世了,画总还在吧?

蒲安连忙道:“纵观宋朝历史,我们不难看到,宋朝老赵家生孩子的能力不行,我这有几个秘方,可以治疗男性不育症,只要你们拿画作词作来换。”

赵眘和赵匡胤两张脸都红了,赵眘吭哧道:“只需词画吗?朕可以召教坊司的人唱词,召。”

蒲安了然,所谓词,就是宋朝的歌词,自然是要唱出来的,只是到现代,只留下词,失了曲,倒也是一件憾事。

见天幕中的女子点头,赵眘连忙传人来,不久后,直播间里响起琵琶弹板,余音绕梁。

蒲安沉浸在漂亮小姐姐和小哥哥的音乐中,心想,她现在算是明白古代有钱为什么喜欢听小曲了。

在宫廷音乐的bgm中,赵眘命人拿上来一摞摞画卷。

清明上河图就这样出现在猝不及防的众人眼中。

直播间一片寂静,半晌,有人留言道:“这副清明上河图为什么不发黄呀?”

另一人回答他:“可能用科技手段还原了色彩,我们现在看到的上河图因为时间流逝,所以底色发黄。”

翠绿的树枝,黑色的瓦片,一幅鲜明的市井百姓生活景展现在大家面前,市集喧闹的声音似乎破纸而出。

赵眘道:“这副画是供职于翰林画院的张择端画的,他还画了其他的。”

只见除了流传至今的金明池争标图和清明上河图之外,还有一幅宫廷画卷,画的是西湖游人景。

人物形态各异,西湖堤柳依依,是不同于传世的两幅名画的市井图。

所有人都惊呼出声,因为现在直播地点放到博物馆里,没有录音室,所以专家和工作人员的惊呼成功地让所有人听到了。

蒲安瞄了眼评论区,大伙打了一连串问号。

“up还好吗?我怎么听见一阵打雷声?”

“这声音应该是同行的工作人员吧。”

“什么工作人员的感叹声音跟打雷一样?”

“我就说这个up背后有人!”

蒲安:字面意思的背后有人。

按照约定,蒲安迅速向宋朝发去药方和一些用纸包装的成药,在直播间卖不孕不育药,她也是有史以来第一人。

赵眘那边,还在源源不断地向直播间发去各种失传的名人画作,蒲安继续直播。宏露书远

【聊完赵匡胤和赵光义兄弟俩的权力继承波澜,我们再聊一聊他们的爱情故事。

赵家兄弟的爱情故事中有一个共用的男主角——南唐后主李煜。

现在有传言,说南唐后主李煜的大周后与小周后,在南唐亡国后,被赵家兄弟瓜分了。】

赵匡胤一口茶喷了出去。

赵光义前往军营的脚步一顿。

杜太后的脸色由白转青,赵普悄悄打量官家神情,没想到这位征战沙场的天子还有曹操的爱好。

【当然,赵匡胤和大周后的传言都是瞎说的。

大周后的名字据说叫周娥皇,十九岁时与李煜结为夫妻,二人琴瑟和鸣,但大周后在公元964年就因病去世了,而南唐是在公元975年被宋军攻破首都金陵,宣告亡国的。

所以赵匡胤和大周后根本没有交集,不可能发生任何旖旎事件。

和周后传绯闻的,是太宗中的地板,赵光义,绯闻女主角是小周后。

大周后生病期间,小周后常去探望,一来二去,李煜对这个年轻的女子产生了恋慕之心,在大周后去世后,他将小周后迎进宫了,封为皇后。

小周后没做多久皇后,南唐就亡了,公元976年,他们被送至汴京,李煜被封违命侯,小周后被封郑国夫人。

这一年赵匡胤去世,赵光义上台,据说小周后每次随命妇进宫,都要在宫里待上好几天,回去之后就大骂李煜。

也因此,大家纷纷猜测,小周后是不是在宫中被赵光义强迫,回家后看到丈夫无能,不能保护妻子,于是生气骂李煜。

这件事最早记载于宋朝王铚的《默记》,后来还有无名氏根据这段轶闻画了《熙陵幸小周后图》。

但这段传言于正史中并无记载,当然,即便这种事属实,不见于正史也非常正常,只留给当事女子苦痛,留给后人遐想空间。】

这种涉及祖宗风流逸事的话,赵眘假装没听到,他默默地将王希孟的各种画作贴到面前的白板上,僵硬得好似一个木偶。

赵匡胤捏了捏眉心:“召他进宫,朕要和他谈谈。”

弟弟的问题不在于不善军事,而在于他的治国思想和手段上。

他抱着最后一点儿希望,问蒲安:“你所说的北宋,有能之君寥寥无几,那……南宋呢?”

他的血脉之后总不会这么无能吧。

蒲安想了想,一句话总结南宋的皇帝——

【不咋样,有几位想收回中原大地,但是朝无可托之将,后来的皇帝一个比一个摆烂。

宋朝皇帝的平均水平,大大低于其他朝代的皇帝,最后七岁的赵昺被丞相抱着跳海殉国。】

观众们留言道——

“宋朝是个很神奇的朝代,文化璀璨夺目,商业贸易发达,但军事上一直被人按地摩擦。”

“宋朝不是大一统王朝,如果要研究那段历史的话,宋和周边的辽金夏联系非常紧密,无法单独研究。”

“开局欺负人家孤儿寡母结局自家孤儿寡母被欺负,且南北宋的皇帝数量一模一样,宋朝是有点子玄学在身上的。”

赵匡胤觉得脑瓜子嗡嗡的,不行,他得做点什么,杜绝宋走上那样一条道路。

天幕刚刚说啥?可以用宋时的诗词画作来换东西?

赵匡胤突然道:“唐国的李国主写词一绝,若天人愿予朕资助,朕把他绑来现写词给你!”

唐国的李国主?这不就是千古词帝李煜吗?

蒲安看到所有专家们又沸腾了,她淡定地点点头:“也好,我这就把武器、民生等发展方案送过去。”

她的语气很冷静,不就是李煜现场写词嘛,有什么了不起,她可是有李白赠诗,催曹雪芹写稿的人,什么大场面没见过?

等宋朝改变既定历史后,赵匡胤再联系她,到时候她倒要看看李煜长什么模样。

今天的直播结束后,专家们那边几乎被各种画淹没了。

宋徽宗当皇帝不怎么样,但审美真的好,赵眘送过来的画全是翰林画院出品,除了张择端和王希孟这样的著名画家,还有许多从未现世的画,估计在战乱中被烧毁了。

如今这些画问世,其画作为研究宋朝历史提供了不少支持,文史专家们激动不已。

回到基地后没多久,蒲安就收到了来自清朝的回信,开了一个简短的直播后,她收到了来自曹雪芹的《红楼梦》番外,并且又和乾隆进行了一番友好交流。

清末大臣刚毅曾说,我家天下,宁与友邦,不与家奴。

蒲安不知道乾隆怎么想的,可能是清末时期的社会惨状太过惨烈,他将得到的知识命人刻板,印成书籍发往各地。

清朝的结局不知会走向何方,但与既定历史已经发生了偏移。

趁此机会,蒲安立刻提出要乾隆帮忙传送敦煌壁画的要求,没过多久,一大堆完好无损的壁画、经书、雕塑来到了基地。

曾被无知的人毁坏、被奸诈的人盗窃的敦煌壁画,完完整整地回来了。

经过和莫高窟现存壁画对比修复后,敦煌学研究中心的学者们都疯了

有研究敦煌学朋友的基地专家,这几天手机都被打爆了。

蒲安听到一位老奶奶的手机那头传来声音——“虽然我是坚定的共产主义者,坚定的无神论者,但是咱们真的没有和什么亡灵法师做交易吗?你们是不是联系了那个发现敦煌壁画的王圆箓?”

实不相瞒,其实是让乾隆帮的忙。

“这一年以来,简直是咱们史学界、文学界的狂欢之年,太不思议了,上午我还和学生一起修壁画,下午就通知我不用修了……”

谭局就在这时走过来,他拉了拉蒲安的,低声道:“有人想见你。”

蒲安有些惊讶,什么人能让谭局来传话?

她走进初次来到基地时与工作人员见面的会议室,里面坐着一位老爷爷,旁边还有几位爷爷奶奶,叔伯阿姨。

蒲安的脸慢慢变成一个惊讶的表情包。

老爷爷和蔼地对她笑:“你就是小蒲同志吧?小谭汇报工作时常常提到你,说你为咱们国家的历史科技发展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蒲安已经激动到说不出话来了,这位是以前常出现在新闻里的大人物,是一位老革命,早些年就退下来了,如今已经百岁老人。

老爷爷笑得慈祥:“我开门见山,今天来这里呢,是有个请求,得麻烦小蒲同志你了。”

蒲安回过神来,连连摆手:“不麻烦,您有什么要求尽管说!”

老爷爷道:“我像见见我的老班长。”

他的声音低沉又严肃,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我想见见我的老班长。”

他又说了一遍。

作者有话说:

对不起大家,再次滑跪。

下一章就要完结啦,番外想看直播间通哪些世界呢?暂时有修真界、末世、星际。

感谢在2023-07-06 03:54:46~2023-07-11 02:00:29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石榴莲 1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阅读始皇啊,你不是你爹亲儿子![直播]最新章节 请关注米妮小说网(www.qixinyuan.com.cn)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