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归不归

《将军归不归》

第三章 想人生最苦别离

上一页 封面 下一页

“天和十年,外贼犯边,扰我太平,乱我河山!好生屈辱,不可坐而受之!”

“遂,皇帝有旨。凡,国内年满十六,不及五十之健全男子,皆受征入伍,随大军一同,发往边关,抵御外敌。”

“国之子民,世享太平。然今,国家危难,正是用人之际,愿本国热血男儿,不畏艰险,奔赴沙场,奋勇杀敌,建功立业,保我河山!”

“一日时间,供尔告离,不得有误!”

板桥村,某位中年官兵骑一匹高头大马,奔走不息。

这一年,阿归十七岁,安娘十八。

“什么,又有敌人?这才享了多少年的太平啊?”

“当家的,你说,你和孩子都走了,我一个人可怎么活呀!呜呜呜呜……”

“孩子,为娘就你这么个独苗,但国之兴亡,匹夫有责,记得上了战场,保护好自己,奋勇杀敌,别丢咱老袁家的脸!”

“孩儿他娘,刚才那官兵说的是要健全的男子,你看……总比上了战场,丢了性命强吧……”

各家各户,各自心思。

私塾处。

讲台上教书的老先生,面色有些严峻。

“今儿就讲到这里,各自回家去吧。”

“先生再见。”

“先生再见。”

讲堂大多都是十五六七岁的孩子了,早已知事,虽面色凝重,仍不忘与自家先生告别。

阿归也不例外。www.tcknh.com 侠客小说网

回到家中,安娘不在院里,但小瓦房的门是开着的。

阿归慢慢朝半开的木门走去,有些失落,有些难受,有些心虚。

刚一只脚踏进门,便是这样的一幕映入阿归眼里。

安娘坐在屋里那张挺大的老木头桌子一方,两条手臂枕在桌上,整张脸都埋进了手臂里。

听见有人进门,安娘下意识把头抬起来。

只见她两眼微红,眼角噙泪,甚是怜人。

“安娘……”

阿归一句,安娘便瞬间扑进了阿归怀里。

“一定要去吗?”安娘问。

“嗯!”

“读了这么多书,识了那么多理,要去的!”

阿归虽同样不舍,依旧斩钉截铁道。

“知道了。”安娘淡淡回道。

这一日,安娘同阿归没有说太多的话。

夜里,两人也皆是一夜无眠。

阿归躺在木床上,辗转反侧。

而安娘,则是在自己房里,挑起灯火,不知作何。

翌日。

“安娘,我要走了。”

阿归身负行囊,站在大门外,仔仔细细,看了安娘一遍又一遍,每一次,该是都能算得上是含情脉脉了。

安娘站在门内,任由阿归打量自己。

“东西都给你收好了,放在包袱里了,一路平安。”

“安娘,就没有别的话想对我说了吗?”

听到这里,原本就有些抑制不住情绪的安娘,此刻终是爆发了。

她努力不让流出来的眼泪,终于是忍不住,夺眶而出。

安娘跨过门槛,同昨日一样,一下子扑入胸襟已然算得上挺宽广的阿归的怀里。

只不过这一次,来得更猛烈,更为伤感。

“阿归,此一别,不知何年何月,我们才能再见。”

“将来上了战场,你一定要小心,保护好自己,不要死脑筋,不要轻易放弃,努力活下来比什么都重要。”

……

“月有盈亏,花有开谢,想人生最苦别离。”

“昨夜,我为你赶了身衣裳,塞外风寒,记得穿,也已经放入了你的包袱里了。”

“阿归,衣不如新,人不如故。千万莫要忘记,你的家乡,板桥村,还有一个安娘在等你归来。”

说到这里,安娘抱得愈紧。

“安娘,我一定活着回来见你!骗谁都不会骗你!”

“你也要保重!”

“对了,我跟村里的小猴子关系最好,你别看这娃子年纪小,可是老有劲儿了,你若是平日里遇上什么难事儿,就去找他,我昨日都跟他打好招呼了。”

阿归将紧紧抱住自己的安娘小心推开,转身离去。

“安娘,我肯定会回来的!”

阿归背对安娘,脚步不歇,招手告别。

等到阿归走远一些,安娘已是泪流满面,她追出去,一手倚于院门,一手捂面,两眼又开始有晶莹泪珠滚落,如雨下,直到最后她再也撑不住,腿一软,瘫坐在了院门旁的地上。

然是如此,她依旧目送着初出家门的阿归渐行渐远。

她只是想再多看一眼阿归,把他给烙印下来。

真是怪了,平日里天天看,不觉得如何,可今日却……

莫不是这人间世人,当真要失去后才懂得珍惜?

再想她安娘,从小到大,这么多年以来,何曾在阿归面前落泪过一次,如今短短两日,却是为他两次落泪,如此模样,算得上是叫人怜爱。

至于毅然远去的阿归嘛,他胸前衣襟,则已然是被点点泪珠浸透。只是安娘,不可能看得见罢了。

至此之后,两人分别。

然而,两人殊不知,此一别,便是十个春秋。

更不知,两人再见之时,又会是怎样一副场景。

这一日,整个板桥村,离别之音,依依情谊,令人动容。

唯叹:

古来征战几人回!

阅读将军归不归最新章节 请关注米妮小说网(www.qixinyuan.com.cn)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