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家子的青云路(科举)

《败家子的青云路(科举)》

89. 第 89 章

上一页 封面 下一页

《败家子的青云路(科举)》全本免费阅读

这个问题朱大昌从没想过,但他是做熟切的,跟屠户很熟悉,稍微一想就明白了。

“劁过的猪是比没有劁过的好吃,可是,很多养猪的人是不会劁猪这门本事的,他们也都是小老百姓,就算劁猪只要花十几个钱,也不舍得。反正,不劁,猪也有屠户会买,何必花那个银子呢?再说了,劁猪是有风险的,若是劁得不好,猪就死了,一家子都指望着把猪养大了换冬天的棉袄,死了多不划算?”

他说的每一点,都与江重涵查到的资料对上了。

其实猪的阉割技术,从很早的时候就有了,至少晋代葛洪所著《肘后备急方》里,就有骗、官牛、阉猪、羯羊等名词。两宋时期和游牧民族的战争遍布了大江南北,北方有很长一段时间都在打蒙古人的统治之下,游牧民族对家畜的阉割技术也逐渐传播开来。总而言之,在齐朝,家畜的阉割技术已经不是什么神仙术,而是百姓都习以为常的技术。

只是在劁猪的时间上,各处都没有统一,普遍都认为应该在两个月到半年时进行阉割。可实际上,劁猪的最佳时间应该在幼猪出生40-45天时是最合适的。再长大些,阉割了也没用,猪肉还是骚的。太小了就阉割,很容易猪就死了。

毕竟古代这个手术环境,感染率太高了,就是对猪来说,也危险得很。

接着,朱大昌说出了另一个原因:“此外,很多屠户是不愿意买劁过的猪的。”

这下反而是徐常念更不解了:“难道不是劁过的猪,肉更好吃,能卖得更贵么?”

江重涵没回答,含笑看向林轻筠。林轻筠略一思索,便明白了:“肉是不是骚的,总要杀了才知道,屠户买时可看不出来。人人都知道劁过的猪,肉更好吃,可以卖得更贵,那么卖猪的百姓也可以跟屠户说,我家的猪是劁过的,要卖得贵些。可劁没劁过,劁没劁好,肉质如何,都要宰了之后才知道。若是屠户真相信了,这么付了银子,等把猪宰了,若果真是劁得好的猪,自然是皆大欢喜,若猪肉还是骚的呢?难保不与养猪的一顿扯皮。若是老实百姓,能退银子自然好,若是遇到专门骗屠户的,只怕银子拿不回来不说,还要挨一顿打,这多不划算。思来想去,不如不挣这些许银子,直接买没劁过的猪,少些风险。”

“对对!”朱大昌连连点头,“就是林姑娘说的这个道理!”

“所以,大家都已知道劁过的猪肉更好吃,只是不知谁家的猪劁过、劁得好而已。”江重涵总结,并且放出结论。“若是有一商户,他家的猪能保证劁过而且劁得好……”

这还用说?肯定有钱人哭着抢着要买他家的猪肉!

朱大昌的双眼嗖的一下就亮了:“涵哥儿,你就是要教我这手把猪劁得好的技术么?若是能打出我朱大昌劁猪的招牌,那我可就能靠本事过活啦!”

林轻筠抿嘴笑道:“朱大叔,你没听明白,郎君的意思,是你做个养猪户,卖自己劁过的猪,把朱家肉猪的招牌打出来。”

对,江重涵想把系统兑换里的肉猪阉割技术传给朱大昌,不是想他做一个劁猪匠,而是希望他能开启他在农业和商业上的第一个设想:肉猪养殖大户。

不仅仅是卖猪肉而已,江重涵希望朱大昌能成功进行肉猪的阉割技术,卖猪肉、卖肉猪,同时,还能卖阉割过的优质肉猪仔,把阉割过的优质肉猪推广出去。感谢这个朝代的皇帝的姓氏没有跟食物同音的,猪肉这种大众肉类就该进入千家万户啊!

想想看,从养猪到杀猪再到猪肉的买卖、菜肴的制作,能带动多少产业!颖安这个小县城人口不多,但是百姓勤劳善良,只是一直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本事。看看临近的湖州,丝绸、湖笔,都是闻名全国的商品。更远一些,松江为什么忽然就繁华了起来?最初也是因为松江的棉布技术得到了革新,将松江棉布的招牌打出来了。

江重涵知道自己很快就会离开颖安,也知道自己以后不会有太多机会回到颖安了,他很希望这个养育了原身,也给了他重生机会的小县城,能百姓丰衣足食。

朱大昌也激动得连连搓手:“啊?这、这更好了!卖手艺哪有卖生猪挣钱!”

“只是这么一来……”林轻筠则提出另一个问题:“郎君,且不说朱大叔要把劁猪的手艺无私地传出去,就是朱家肉猪的招牌打出之后,如何避免有人冒充呢?按照郎君的说法,朱大叔不仅会卖长大的肉猪,也会卖劁过的幼猪,买了朱大叔家幼猪的百姓,如何对外证明这猪果真是朱家肉猪,而不是随便找来的肉猪冒充的?”

论细心和揣测人心,还真是没人比得过她,别人还在想这能挣钱,她已经开始考虑商业竞争了。江重涵忽然觉得,如果她不走武将道路,改走商路,只怕也有一番大作为,成为名留青史的大商贾。

林轻筠的一番话说出来,有如一盆水淋在头上,朱大昌发热的脑子都清醒了,急忙问:“是啊,这、这可怎么办?”

“朱大叔,你别急。”林轻筠安慰着,笑看了身边一眼。“郎君是个万全之人,他既然提出就一定想好了办法。”

江重涵被她暗中戳破,差点也绷不住笑了,点头说:“是,朱大叔,你别急,你可以设计一个图案,做一个印章。颖安离湖州、松江都不算远,许多人都会做染布的靛蓝。你只要买些靛蓝粉,要用时加水做成印泥,将来卖猪时,印在猪身上,别人看那个印章,自然就知道是你朱家肉猪,绝无假冒。你若是担心印章被人冒充,就在印泥的颜色上做文章。反正是印在猪身上的,不是拿来做衣服,越是怪异的颜色,越是容易被人记住。只是要记住一点,用的颜色一定得是无毒的,否则,猪肉的招牌打出来了,人却吃出了毛病,招牌不就砸了吗?”

对,虽然这个时代没有肉类检疫,但是,可以借鉴肉类检疫章的做法,换成防伪标准。现代的猪肉检疫章所用的色素基本都是食用靛蓝,溶于油脂,但是不太溶于水,所以哪怕用水刷洗也很难洗掉。食用靛蓝需要用浓硫酸磺化后,再提取的人工色素,暂时江重涵还没有找到合适方法制作。但是降低已一些标准,只要在商品上盖染色|图章,保证一段时间内洗不掉,就行了。

而植物色素,不仅历史上一向很多,而且江南靛蓝的提取技术已经非常成熟。靛蓝廉价、常见,提取自蓼蓝,不仅无毒,还可以入药,用来做防伪标志再好不过。只是因为蓼蓝太容易得到了,所以需要在颜色上做文章。染布、作画需要靛蓝的颜色纯正,做防伪标志,颜色却越怪异越好,而且要固定一种怪异颜色。

这样,有了颜色特别的防伪标志,不仅其他商户想造假的难度大大增加,也容易打响品牌的知名度,具有唯一标志性。别人一看到这个标致,就能想到这是朱家肉猪。

商标,是很重要的。

“对,你说得对!”朱大昌一边说,一边点头,把脑袋都摇晕了,他才猛地想起:“涵哥儿,说这么多,还得是我得到那阴间的神仙的传术,可……可这能行吗?”

托梦传术?这多玄乎啊!

江重涵自然不会把话说满,只是道:“能不能行,其实我也没有把握,但我爹是这么在梦里跟我说的。总而言之,今晚就知道了,朱大叔,你还要回去卖水晶冷淘脍吧?天看看就大亮了,你快回去吧。”

朱大昌闻言也不多话了。

涵哥儿不是说了吗?能不能行,还得看梦里,又不是江重涵给他传术,现在催他又有什么用?

“行,涵哥儿,那我回去了。若是能行啊,我真的要拜牌位了!”

“郎君说啦,您呀,也别拜什么牌位,多做善事,为那位先人积功德,让他下辈子能投个好胎,就是最好的报恩了。”林轻筠一边说,一边将那篾丝圆盒递捧到他手里。

习俗如此,人家来拜访,送礼,不能叫人空着礼盒回去,多少都要装些的,除非人家是来求助的。前两次朱大昌来送礼,一次是因为两人平分报酬,一次是他名牌求助,都可以不回赠。今次却不行了,林轻筠就在里面装了两盒点心、半匹青布。

怕青布会被弄脏,还用纸包好了。

朱大昌果然忧忧愁愁地来,欢欢喜喜地回去了。

林轻筠这才轻轻瞥了江重涵一眼。

这学劁猪的本事却做卖猪商户的法子,郎君一定早就想好了,绝不是什么托梦才临时得到的,否则,昨天他不会一看到朱大昌就知道会一早拜访,让她早早等着。只是……林轻筠可以肯定,劁猪这本事,江重涵决计不会,那么他怎么传给朱大昌?他又是怎么确定,那么多劁猪匠的法子都不够

阅读败家子的青云路(科举)最新章节 请关注米妮小说网(www.qixinyuan.com.cn)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