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师的自我修养

《音乐教师的自我修养》

13. 成长即放下

上一页 封面 下一页

终于,孩子们在最后一遍录制时完整地将两首曲目唱了下来,留下了当日表现最好的一版录像。

但何田田没有着急放孩子们走,她心中另有打算。

参赛的视频要求固定机位一镜到底不能剪辑,这导致一部分孩子始终被做指挥的何田田挡住,再加上镜头距离远,大家的脸在视频里都模糊到看不清五官。

日后可以作为回忆的视频却连脸都看不清,那多对不起孩子?

“同学们,我知道大家都唱累了,所以这一遍我们不用唱,拍个MV放着刚刚的录音,只对口型、做动作,明白吗?弄完我们就回班!”

她把视频隔空投送到iPad上,小蜜蜂的扩音音量开到最大,麦克风头贴着放在平板的扬声器旁边。

“不要吧!”

“救命,怎么这么尴尬!”

明明唱的时候很陶醉,可轮到听自己的录音,孩子们浑身难受,都是如坐针毡、如鲠在喉、如芒刺背,尴尬到黑皮鞋里的脚趾都缩得紧紧的。

“来,都进入状态啊!注意形象!”

何田田拿出云台稳定器,以各种奇怪的走位移动镜头,围着正在对口型的孩子们转,时而跑到舞台边缘绕场,时而突然拉近距离镜头怼在某个孩子的脸上拍特写。

好在孩子们足够戏精,顶着发麻的头皮还能露出笑容对口型。

除了演唱的孩子们,弹得比唱得好听的钢伴也要有手部和脸部特写。

本来已经在三角钢琴旁摸鱼写作业的聂雨桐被何田田抓了个正着。

“要露脸,补口红,把口罩摘了!”何田田从镜头后探出脑袋。

性格有些羞涩的聂雨桐没能逃过这一劫,只能摘口罩、补口红、整理好自己的头发,合着录音的速度拍了前奏和间奏的镜头。

“很好,特写都拍完了。现在所有人都到舞台下方!待会儿听我口令,十秒钟之内,迅速回到舞台上在自己的位置站好,我看是谁拖拖拉拉的赶不上哈!”

“来!十、九、八、七……”

孩子们像是广场上的鸽子一样“噼里啪啦”地扑棱着跑到台上,那些尖叫、笑闹着的脸也都被镜头记录。

所有的拍摄任务完成,正好也到了课间休息,没有超时、没有耽误接下来的课,从结果上看,这次一波三折的拍摄甚至可以说是“超级顺利”了。

何田田把补口红的学生从化妆室赶回班级教室,总算是能坐下来歇口气了。

“诶?你们几个怎么还不回班?”何田田刚刚坐在工位上拿起水杯,却看到门外有几个学生往办公室里探头探脑地看,就连一向乖巧的聂雨桐也在其中。

聂雨桐提醒道:“何老师,下一节是我们班的音乐课。”

“唉呀我都忘了,幸亏你们来提醒我。”可怜何田田屁股刚沾着垫子,椅子都没坐热乎、水都没喝上了,又得站一堂课了,“这是音乐教室门禁卡,你们帮何老师开个门哈!谢谢!”

被“委以重任”的孩子们很是开心,拿着门禁卡欢欢喜喜地跑上楼了。

有学生帮忙开门何田田抢着上了个厕所,赶在上课铃响之前冲进教室,趁着孩子们课前表演的时间调试课件和音响。

表扬过几位课前表演的学生后,何田田与同学们鞠躬问了好,开始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上周,我们讲过了西洋管乐队当中的木管乐器,接下来请同学们观看接下来播放的动画并聆听音色,并告诉我动画中演奏的是什么乐器。”

课前复习中用到的素材是动画《吹响吧!上低音号》的过场动画,每一集的过场都是动画中的角色演奏不同乐器的“Concert B flat”,很适合做乐器外观辨识与音色听辨的素材。

“这是什么乐器?”

学生们齐齐秒答:“长笛!”

“那这个呢?”何田田又问。

“双簧管!”

“不对不对,是单簧管!”

“绝对是双簧管!”

学生们七嘴八舌也确定不了,纷纷扭头看向班里那个吹黑管的同学,等她公布答案。

“陈艺洋,到底是哪个啊?”

“对啊,是单簧管吧?”

这个叫陈艺洋的姑娘既参加了口风琴社团,又加入了合唱团,是个在音乐特长上相当突出的学生。

何田田抬手比了一个“暂停”的手势,“哎,陈艺洋你先别‘剧透’哈!我倒要看看,有谁记得牢,不仅能分出来是哪个,还能告诉我为什么、她是怎么分辨的。”

“聂雨桐,你来说说。”她点了自己优秀的得力钢琴伴奏。

然而,小姑娘站起来,眼神不安且愧疚地飘走了。

“哎呀,你也没记住啊?请坐吧,来,陈艺洋,你来告诉大家,把这一屋子的人教明白了。”

黑管姑娘也是很无奈,起身走到前面,把PPT翻到前面单簧管、双簧管对比的那一页,讲的时候直拍手,“家人们,看哨片啊!不是都讲过吗,有吹嘴的是单簧管!双簧管的哨片是插在乐器上的。”

何田田也是没想到,就连班里最好的那几个孩子也没能记住上节课所讲的内容。

如此看来,这节课的铜管乐器也不指望讲完之后他们能记得多少了。

果然,等到了下课前小组抢答比拼环节,当堂课讲的乐器就有孩子认不出来了。

全班同学看着屏幕上的上低音号陷入了名字在嘴边却吐不出来的焦灼当中。

一个男生都不敢举手,只敢在座位上答:“小、小大号!”

这么说倒也不完全错,上低音号跟大号长得确实很像,几乎是小一圈的大号。

同样记不住名字,只记得特征的同学们一起笑得停不下来。

“刚刚课上是不是还有人问我‘上低音号为什么是冷门乐器’,看看,你说咱们班同学一个能答出来它名字的人都没有,连名字都记不住,可不就冷门么!”

孩子们都“嘿嘿”笑了。

一节课下来,孩子们倒是很开心,但何田田的心情却有些提不起来。

快乐倒是很快乐,但知识怎么就没能跟着一起往脑子里进啊?

收拾完孩子们搞乱的音乐教室,何田田回到办公室里稍作休息。她见海波老师也上完课回来,便拿着零食筐凑到师傅工位旁,打算取取经。

“波波老师,有没有什么可以提高课堂知识转化率的方法啊?”何田田撕开了一包烘焙薯片。

海波老师先喝了一口润喉茶,伸手拿了一片,“发生什么了,你具体说说。”

于是,何田田便简要描述了一下这两节课上发生的事情。

“……我就觉得,孩子们注意力很集中、互动也积极、上完课都可开心了,那说明他们没有不认真听讲,可这样他们还是记不住课上的知识点,是不是我的教学设计哪里出了问题?”

不料,海波老师竟然说:“嗨呀,正常的事儿!”

她摇晃着水杯,“人家数语英主学科的东西,天天讲、天天说,那帮死孩子一个个都记不住。我们副学科一周才上一次正课,他们上哪儿记得去?”

“对啊,波波老师说的对啊!”

经过海波老师提醒,何田田才发现,除了那些参加社团课程排练的孩子,大部分的学生一个星期跟她就见一次面。

何田田是每周全身心都扑在教他们的这一节课上,但孩子们每天都有七节不同的课程,每天脑子里都要塞满不同的新知识,怎么可能指望他们隔了整整七天还记得上周讲过的某个细节呢?

“我教了这几年,也都看开了。”海波老师道,“咱们教的是普通中小学生又不是音乐学院的附中,学生们课后隔了那么久记不下来这个知识点,也不影响他们升学。”

何田田醍醐灌顶,“对啊!对于大多数孩子而言,不记得什么也不影响啊!而记得的孩子,其实都是私下学乐器的,她们用得到才会记下来。”

“是啊,崽崽们在课上很开心,这就够了。”

听劝,是何田田很大的优点。

想通了在这件事之后,她的心情也豁然开朗。

或许,以后讲课的内容要做很多调整了。那些过于专业化的、深入的内容或许不应该在课上塞得那么满,有趣的、好玩的东西才应该是音乐课的主角。

今天是难得的没有课后服务的一天,心情良好的何田田打算把艺术节音乐学科的各项活动策划写一写整理一下,等会可以按时打卡下班,回家吃了晚饭再处理这些工作。

想到过一会儿打完卡就能从学校里走人,不加班的快乐让何田田都忍不住哼起了小歌。

然而,就在这时……

“报告,找一下何老师!”

办公室的门被敲响。

何田田抬头,看到了门口探出来的一堆小脑袋,全都是合唱团的学生。

“怎么了?今天录制完之后是没有排练的,你们不知道吗?”

课后服务并不是每个学生都参加的,有些学生会有父母安排的课外班,每次在课后服务的排练都得缺五六个人。因此,何田田才把录制放在中午。

“你看,我就说今天课后服务不排练吧!你非说有排练!”张增宇一巴掌拍在杨善淳胳膊上。

杨善淳讪讪道:“我这不习惯性晚上排练,记错了么!”

录制时看他们打打闹闹的,没想到私下关系还挺好。

“行了,赶紧回班级自习吧!”何田田挥挥手赶人。

他们却异口同声地“啊”了声。

“可是老师,我们人都来了。”杨善淳摆明了不想回班级上自习。

何田田问:“来了多少糊涂蛋,让我看看都回班里去!”

“可是老师,她们都来了啊!”杨善淳一脸无辜。

何田田挑眉疑惑,“来了多少?”

不用推门,走出去支起耳朵听一听,就能通过音量判断来了多少学生。

看样子,她们还真是“都”来了。

一个两个学生赶回教室跟班主任沟通一下就行,那么多小孩来自那么多不同的班级,她怎么弄得过来?没有老师看管,谁知道这帮小崽子能不能把房顶给掀了。

看来,按时下班的美好愿望又落空了。

何田田无奈道:“行吧行吧,那我还能怎么办?下周就线下比赛了,多排一次也好。”

“耶!”

杨善淳和张增宇撒丫子连蹦带跳地跑向音乐教室,“太好了,不用上自习了!”

因为录制的原因,孩子们今天已经唱过很多次了,嗓子早就疲了。何田田也没打算让她们多唱,几条趣味练声曲过去后就让孩子们坐下来喝水休息。

孩子们跟她混熟了,纷

阅读音乐教师的自我修养最新章节 请关注米妮小说网(www.qixinyuan.com.cn)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