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经

《《孝经》

第145章 正己化人 孝治圣治

上一页 封面 下一页

《礼记》的《大学》篇,是《四书》之一。

《大学》有段话讲得好:“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这与“爱敬尽于事亲,德教加于百姓”相应,即爱敬之道,一个君子他首先要求自己。这个“有”和“无”是讲道德,我们自己要先有道德,然后才可以要求别人来学着做。

假如我们自己对父母不能尽孝,有什么资格要求别人尽孝?假如我们自己不能行仁行义,不能够遵守礼法,又怎么要求民众做到道德仁义、知礼守法?所以我们学君子,先要求自己。特别是从事圣贤教育工作的人,要教导大众,首先自己做到。

“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是讲缺点。自己没有这个缺点了,才能够去评论,要求别人改正缺点。这个道理我们很容易明白,要想别人改过,自己先得改过。就像很多父母抱怨儿女不听话,晚上看电视不能够及时完成学校的作业。问一问,家长有没有自己首先不看电视?如果家长能够做到,“无诸己而后非诸人”,自己不看电视,然后要求儿女不看电视,就顺理成章,也就能够服人。譬如,恩师教导大家要和谐,要“温、良、恭、俭、让”,内心不能够有嗔恨不平的念头,学着处处忍让、礼让,这些都是圣贤的品德,先要问一问自己有没有做到,做到了,才能服众。学生的眼睛是雪亮的,懂得“听其言,观其行”。说得很好,自己没有先做到,学生也就不服你。乃至现在民主时代,选举国家领导人,国家领导人也是要自己有德行,才会有威望。向民众承诺的,自己必须要先做到,要不然必定会威信扫地。孝治章和圣治章这两章,都为治理天下国家者,提供了很好的参考意见。

阅读《孝经最新章节 请关注米妮小说网(www.qixinyuan.com.cn)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