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经

《《孝经》

第203章 敬事爱物 行成名立

上一页 封面 下一页

又譬如说“居家理”,能够在家里整理好内务,把自己的仪表也打理得很整洁、得体,整个人从内到外都井然有序,说明他的思维也是井然有序,所以办大事他也能够办得井然有序。

《弟子规》讲“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就从这些地方开始学起。帽子戴正了,衣服穿正了,纽扣结好了,袜子、鞋子都能穿得整整齐齐,说明他就有一颗整齐的心,所以办事也能够井然有序。他能够对自己的冠服放置的有定位,不会丢三落四,说明他养成了周密的思维,周密的思维养成以后,做大事就能谨慎。诸葛亮一生功业,唯恭谨,恭敬、谨慎,这都是从小养成的好习惯。所以“治可移于官”,做官做得再大,处理公务也是井井有条,不会乱。如果连自己都整理不好,都乱糟糟一团,怎么能够治理一个国家呢?这都是显而易见的道理,所以古人从小就教这种德行。

“修三德于内”,这是一个人成就圣贤的根基。将来成就圣贤道业,“名自传于后代”,他的美名就传于万世,永垂青史,这都会给父母带来很大的荣耀,也为祖先增光,所谓“光耀门楣”。后人会世代铭记,这家曾经出过圣贤,即“是以行成于内,名立于后世矣”。

本章的学习就到此地,若有不妥之处,请各位朋友多多指教。谢谢大家。

阅读《孝经最新章节 请关注米妮小说网(www.qixinyuan.com.cn)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