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江山

《太平江山》

第67章 太平天国形势

上一页 封面 下一页

第六十七章 太平天国形势

彭玉麟和杨岳斌两人加入太平军,帮助整编投降湘军后,整编工作马上变得顺利起来,而且大批的湘军将领,特备是湘军水师将领,投降到太平军麾下,太平军和湘军快速整合起来。

如此一来,原本因为损失惨重,而死气沉沉的天京城,变得热火朝天起来,军队大量整编,精壮汉子开始修缮城墙,房屋等。

而洪天自然也没有闲着,命令部分太平军乔装改扮,带着彭玉麟、杨岳斌等投降的湘军将领的书信前往各地,将他们的家眷接过来,毕竟像赵烈文这样孑然一身的家伙可不多,大部分降将都是有亲人的。

尽管洪天将他们投降一事列为机密,但是泄漏出去恐怕也是迟早的事情,所以洪天必须尽快帮他们解决此事,否则到时他们投降一事被清廷知晓,恐怕他们的家人就有危险了。

值得一提的是,这项工作是由王良主持,而且是他自告奋勇承担的,这让洪天对这个平时沉默寡言的家伙越发看不透。

除了这些外,洪天还不断派出探马,向四周打探消息,除了留意江浦鲍超部,江都都兴阿部,镇江冯子材部外,他还特意派了一些探马南下,前往湖州一带探听消息。

洪天可是记得,历史上湖州黄文金,可是在天京沦陷后,依旧在湖州大战清军,并且在初期还是占优势的一方。

现在的洪天,仅是管辖着一座孤城而已,虽然附近并没有太过强大的清军,但是形势依旧不容客观的,一旦诸如李鸿章的淮军,左宗棠的楚军,僧格林沁的精锐旗兵马队杀过来,到时依旧岌岌可危。

洪天现在急需支持,但是历史上虽然直至天京陷落,各地的太平军依旧有数十万之多,但是大多零散分布,大规模集结的并不多。

他主要记得的就是浙江湖州的黄文金,江西的李世贤、汪海洋,和西北的陈德才和赖文光。

其中离天京最近的就是黄文金部了,浙江湖州府紧靠江苏常州府,离天京所在的江宁府,隔着镇江和常州两个府,天京太平军只要解决江宁府的清军,东进拿下镇江和常州两地,就能和湖州连接在一起,到时整个东南战局,都将会为之改变。

关于湖州的局势,赵烈文给他讲过一些,天京被围消息不通,对最近外界发生的事情一无所知,但是湘军自然不一样了。

据赵烈文说,湖州的黄文金十分凶悍,盘踞湖州三年之久,数月前左宗棠的楚军由浙江布政使蒋益灃率领,已经开始围攻湖州,但是却一直无法攻下湖州,反而损兵折将。

据最后得到的消息,李鸿章因为不愿意西进和曾国荃抢功,命淮军的郭松林部和潘鼎新部加入湖州战场,估计黄文金仅凭一支孤军,就算能顶住也够呛了。

关于湖州方面的事情,洪天也和李秀成、洪仁玕、王氏兄弟、以及赵烈文等商量过,最后一致都认为暂时和天京这边无关。

天京这边最主要的是要解决江宁府的清军,虽然太平军兵力占优,但是如果江浦的鲍超部据江浦城死守,恐怕天京的太平军会被牵制住不能动弹。

到时其他各方的清军合围过来,估计又是一场天京保卫战,那是就不知道会不会有这次这么幸运了。

就算解决江宁府的清军,要拿下镇江和常州也不是轻易的,镇江冯子材部还好对付,虽然战力不弱,但是兵力有限,可常州却是淮军的地盘,听赵烈文说是淮军刘铭传部在镇守。

洪天对刘铭传不太了解,只是知道他曾做过台湾巡抚,政绩不错,军事才能就不晓得了,不过赵烈文对刘铭传评价很高,称他为淮军有数的悍将,这让洪天对于能否夺取常州感到无太大把握。

所以,打通和湖州的联系,这个规划他并没有和其他人商量,只是在心中暗暗有个底子而已。

并不是洪天不切实际,而是他比起李秀成等人知道更多关于未来的事情,虽然按照赵烈文的话,湖州黄文金似乎岌岌可危,形势比起天京这边还要糟糕,说不定很快就会败亡,但是洪天依旧对他有信心。

历史上黄文金既然可以在天京陷落后,已经坚守湖州数月,并且屡次击退清军,这个时代为何就不可以呢?

如果自己能插手期间,定然会让湖州太平军的局势更为转好。

所以洪天当时就不顾李秀成等人的反对,依旧派出探马去湖州方向探听消息,只是不知道是路途太远,还是探马在途中遇到意外,时至今日都没有消息传回来。

所以,对于湖州的局势,洪天虽然很在意,但是也不能做什么布置。

至于江西李世贤等部,洪天就更加没法子了,距离太远了,天京一方鞭长莫及,赵烈文对那边的消息,所知有限,只是知道李世贤等太平军将领,在江西一带流窜,数量虽然不少,足有二、三十万人,但是兵力较为分散,占据的也只是小城,一直被清军压着打。

至于更远的西北太平军,赵烈文所知就更加有限了,只是知道他们正在赶来解救天京,据说分兵几路,从陕西出发,现在在河南和湖北厮杀,是否能杀过来真是未知之数,而且就算能过来估计也是数月之后的事情了。

想起这些,洪天就深感无奈,身为太平天国的天王,呃,此时应该是天侯才对,名义上统治着一个国家,结果实质上真正掌控的地区,仅是一座孤城,部曲加上收编的降卒,也就五万上下。

其他名义上归他管的领土和军队,连音信都没有,这岂能不让洪天这位天侯深感郁闷。

在外援不可期的情况下,洪天也只能壮大自身了。

天京太平军实力也算雄厚的,不然李秀成等人也不会在鲍超部欺近天京后,依旧淡然自若。

天京城旧军加降卒,以及招收的部分新兵,裁汰老弱病残后,拢共有五万兵力,除了那部分新兵外,基本都算是精锐了,毕竟都是尸山血海中幸存下来的,就连那些新兵也是天京城百姓,估计没有几个没有和湘军厮杀过,虽然是新兵也算见过战场的残酷了。

粮草方面并不缺,湘军在城外的粮草十分充足,新一批的粮草才送来不久,湘军还未来得及享用,就成了太平军的战利品。

武器方面,火枪加起来过万,就是质量差一点,绝大部分都是旧式的,其中只有千支英制火枪,是原本湘军火器营使用的,不过威力虽然比起国产的火枪胜上一筹,但是也强不了太多。

洪天弄不清楚是什么制式,估计那些英国军火商买的是劣质产品,淘汰货,也就在中国这些落后地方才有市场。

而火炮,主要集中在天堡城和地堡城两地,天京城城门,湘军主营中也有一些,加起来过百门。

当然,大部分依旧是土炮,但威力真的不怎么样,其中缴获的湘军火炮中,有十门是从法国商人那里购买的开花炮,无论口径和威力,比起国产的土炮来都强大得多,这也是湘军火力压制太平军的原因。

这些火炮如此厉害,倒不是法国军火商不黑心,只因这些火炮都是二手货,用得了多久谁都不敢打包票,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报废了,而且价格也腻贵,湘军购买了十门就感到难以承受,不再购买了。

当时赵烈文跟洪天介绍时,就表明湘军原本打算结束天京战事,就让这十门二手炮退役,拿去安庆内军械所研究的,不过既然落入洪天的手中,估计服役的年限会无限期延长,直至它们自己支撑不住。

兵力和武备都算强大,当然这是相对于鲍超部而言的,这样的实力如果还守不住天京,太平天国被灭了也不能怨人。

更可况,太平军最强大的并不是这些,而是军心,以洪天的凝聚力,太平军的战斗意志,绝对不会比当年刚出广西的时候差。

悍不畏死的太平军重现世间,这才是李秀成等人自信的缘故,如果向这两年太平军的战斗意志,鲍超部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攻破天京绝对不是奇怪的事情。

天京城太平军在整编的训练中,每一日都在蒸蒸日上,城墙和房屋也在快速的修缮着,犹如一头蛰伏中的洪荒巨兽,随时准备张开獠牙,吞噬四方。

阅读太平江山最新章节 请关注米妮小说网(www.qixinyuan.com.cn)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