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江山

《太平江山》

第78章 中国近代工业的开端

上一页 封面 下一页

第七十八章 中国近代工业的开端

曾国藩看着旁边之人,并没有丝毫厌恶之色,因为他知道这个人就是如此,在工地上忘乎所以,根本不在乎他人看法,反而因为此人的才能对其极其看重,他相信假以时日,这个人名字将会名传中华,因为这个人是徐寿。

“雪邨,此次多亏了你,抢修了那么多战船,否则此次出征恐怕还要延搁一段时日。”曾国藩道。

雪邨是徐寿的字,现在的徐寿其实已经很有名气了,虽然现在西学东进才开始不久,但是从泰西列强,借助坚船利炮杀到北京城,就可以知道未来西学定然会极大的影响中国,很多有识之士都有这样的认知,而徐寿作为西学专家,被曾国藩视为座上宾,已经为很多人所认知。

“可惜了,蒸汽船尚未研制成功,不然的话定可给总督大人很大帮助。”徐寿叹息道。

曾国藩闻言,道:“的确可惜!原本曾某打算等九弟攻破金陵后,将安庆内军械所迁往那里,到时再制造的,结果却出了这趟子事,恐怕此事要拖延一段时间了。”

徐寿闻言也十分郁闷,因为两年前蒸汽机就已经被仿制出来了,后来还安装在一条小船上,勉强算是一条小火轮,水上行走十分迅速,不过这样的组合品,自然不可能用来征战沙场,连长途运行都成问题,原本以为收复天京在即,所以打算等安庆内军械所搬迁后,再制造正式的蒸汽船。

结果遇到天京之战惨败一事,计划自然只能推迟到了,这段时间徐寿主要是负责修复以前湘军水师受损的战船,以做这次征战之用。

天京之战败得很惨,其中陆军损失了还能轻易补充,虽然实力上不及以往,但是人数上绝对不是问题,中国什么都不多,就是人多,晚清时期遍地饥民,只要有饭开,就不缺当兵的。

但是水师却不行了,就算勉强能在长江边凑足船夫,但是也要有战船才可以,曾国藩为此可是花了一番心思,将以前损毁和淘汰掉的战船全部集中在安庆,让徐寿等人进行修复,改装。

这不,加上天京逃出来的一些战船,新的湘军水师就建立了。

战力如何不好说,但是勉强是有个样子,能将湘军士兵运到下游去。

“安庆内军械所的事情就暂且交给你了。”曾国藩对徐寿道。

“放心,这是我们的心血,我绝对不会让它有任何闪失的。”徐寿道。

说起安庆内军械所,虽然很多人已经忘记了,但是在这个时代相当有名,因为它是大清朝第一个新式兵工厂,代表着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它的规模虽然小,但是也能以手工仿制开花炮、弹药及轮船,为湘军提供部分武器装备,而且其内所内“全用汉人,未雇洋匠”,集合了一批当时中国著名科学技术专家,如徐寿、华蘅芳、龚芸棠、徐建寅、张斯桂、李善兰、吴嘉廉等,还有上百名工人。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而且是中华智慧的结晶,如果大力发展,未来前途不可限量,只是后世虽然清廷也较为重视,但是将它迁往金陵之后,又是派遣官员,又是引进洋人,结果弄得乌烟瘴气,从此发展缓慢。

曾国藩和徐寿辞行,率领着大军向着东部而去。

为了这次远征天京,曾国藩可是煞费苦心,在等待战船修复和改造的同时,也从各地调集部队前来,并且临时招收新兵,加上安庆原本的五千守军,兵力达两万余人,虽然大多不是精锐,但是也十分客观了。

他自认汇合已经前往江浦的鲍超部,再以两江总督命令扬州的都兴阿部,以及镇江的冯子材部配合作战,已经可以和天京太平军一决雌雄了。

如果到时情形危机,也可以向苏南的李鸿章求援,这位世侄虽然心机深沉,但是自己的面子肯定会给的。

因为那些逃亡安庆的湘军水师是在江浦失守前就退却的,所以现在江浦失守的消息,还未传到曾国藩这里,甚至连天京之战的消息,他所知也有限,因为那是鲍超最初送过来的消息,他只知道曾国荃败了,只有败得有多惨就不得而知了。

消息的不及时在这个时候,坑了曾国藩一把,他依旧无知无畏的沿江而下,心中对于剿灭太平天国依旧信心十足。

……

江宁府最南部的高淳县,连日的大雨让道路变得泥泞之极,别说人生地不熟的外地人,就连本地之人也感到十分麻烦。

而冯子材部却刚好面对这样的困难,让这支刚刚撤出高淳县的广勇,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因为在泥泞的道路上,他们的行进速度被大大拖慢,结果被后面的刘官芳大军追上,陷入了包围当中。

看着团团围困着自己的敌人,冯子材丝毫退缩的意思都没有,和这些老乡厮杀这么多年,互相仇恨敌视已久,见面也不用废话,直接杀上去,准备杀出一条血路来。

冯子材十分勇猛,一支长矛挥舞之下,连连将数名敌人刺倒于地,但是后来来了一名太平军将领,他就杀不动了。

李臣典!

冯子材心中暗娘的心都有了,竟然遇到了这么一个家伙,湘军第一悍将啊!

不过,冯子材也不弱,他可不是湘军,他是广勇悍将,当年张国粱曾抚起背,赞曰:“子勇,余愧弗如。”

冯子材当年年老体衰,依旧在镇南关大杀法国鬼子,现在身富力强,实力自然更不必言了。

场中两员悍将策马而战,真是棋逢敌手,将遇良才,四周观看到此景的将士都不禁神驰目眩。

不过,这可不是斗将,四周的将士也在激战,不过和冯子材和李臣典两人僵持不下不同,广勇兵力上远弱于太平军,很快就败下阵来,除了少部分被杀和冲杀出去之外,大部都投降了。

到了后来,就只剩下冯子材百余亲卫,和坚持守在冯子材身边的李扬才等将领,不过也岌岌可危。

当冯子材一个失手,长矛被砍断,抽取身上佩刀准备再战时,却发现李臣典并没有再反动攻击。

他四目一看,所有亲卫都已经投降,而李扬才也被制住,场中继续抵抗的只有他一人了。

冯子材心中怅然,弃刀被擒。

阅读太平江山最新章节 请关注米妮小说网(www.qixinyuan.com.cn)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