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流大玩家

《信息流大玩家》

第231章下蛋计划

上一页 封面 下一页

“宇阳,跟官媒的沟通有进展吗?”

袁晓跟拓展部的主管车宇阳正在沟通关于媒体引入的事情。

考虑到去看头条还有后面开发的app对于权威内容的需要,袁晓决定签约一批官媒来入驻快客的内容平台。

现在去看头条app对于新闻内容还是很需要的,尽管由于上次跟媒体有版权纠纷,但是现在这个问题也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按照跟媒体的合作合同,去看头条去转载他们的版权作品也不会构成侵权。

但是因为签约的媒体有限,而去看头条对内容的需求又比较大,所以前面签约的那些媒体还是不够的。

“已经沟通了几家,现在在跟他们谈价格,估计谈下来不是问题。”车宇阳回复道。

袁晓回复:“这个事情尽管去落实。”

“好的,保证完成任务。”车宇阳很有信心的回复。

“嗯嗯。”

“关于上次提到的鼓励公司员工去创作内容的事情,上周统计了下数据,要特别奖励一下武志强同学,上周他一个人写了14篇内容,而且都通过了审核”

内容运营部的负责人在公司群里发了一条消息。

去看头条现在正是需要大量内容的时候,也正是处在一个对各种内容都很需要的时期。

虽说有引入创作者,但是内容总归是多多益善。

公司员工去写内容,这对于公司和员工而言都是好事的。

员工每写一篇,公司都是会算绩效的。

而员工多写,那么去看头条的内容也会更加丰富。

自从公司同步了这个事情后,公司员工是很积极的去参与。

此刻,武志强看到了公司群里的消息,脸上也掩饰不住的喜悦。

看来,上周写作内容绩效他是最高了。

公司的其他人都是没有他写得多。

“志强,你厉害啊,你不会把空闲时间都拿来写了?”坐在武志强旁边的人问道他。

武志强笑道:“那是,我还熬夜写了呢。”

“你可真够拼的。”

“这要是换我可招架不住。”

“你呢,你上周写了多少篇?”

“我才写了5篇,主要是下了班回家,懒得动了。”

“”

袁晓看着公司群里发的消息,陷入了一副若有所思的状态。

“这些家伙,倒是也比较积极,听到有绩效可以拿,总还是行动起来了。”

虽然公司的人员写的内容,现在每天的数量不是很多,但是对于营造去看头条app的内容生态还是很有意义的。

后面,根据他的想法,头条号将主要作为去看头条app的内容来源,也是为去看头条提供主要的内容。

现阶段,包括引入作者的内容,还有员工写的内容,大概有个2000篇左右。

这对于现在的去看头条来说,只能算是一个比价基础的数量。

后面要想把去看头条的内容生态建立起来,至少也是日均几十万篇内容的级别,不然可是不够用户看的。

不过,想要达到这个数量,可不是短时间能够达到的。

起码得让去头条的头条号创作者数量达到百万级才行。

而要实现这个目前,前期去看头条对于内容作者还是需要足够的重视的。

如果在一个平台上面写内容赚不到什么钱,那么也没有作者会争先恐后的来。

所以关键问题还是怎么去营造一个良好的创作氛围。

这就要在前期宣传在去看头条上面创作内容,确实可以获得很高的收益了。

要是宣传有创作者在头条上面写作,可以实现月入过万,甚至是月入过十万,那还怕没有人来写作!

但是关于怎么去给内容创作者收益,他觉得还是要出一套方案出来。

他会大力去发展去看头条,也是因为它是快客所要构建的内容系列产品中的重要一员。

前面他是想将去看头条打造成一个综合的内容平台。

现在它上面有多个生活、家居、历史、时尚、搞笑、汽车等分类,后期袁晓是想将这些领域都孵化成一个个单独的app。

这就相当于是让去看头条孵化一个个的细分领域的app。

而在这些细分领域里,袁晓最想做成的就是汽车领域。

像现在去看头条跟段子有内涵和爆笑囧图之间都有着联系。

通过去看头条是可以看到这两款app上面的内容的。

这就是他想打造的流量闭环的构想。

通过打造一款款的内容app,再通过内容去吸引用户,进而去获得流量,来整合成一个流量池。

有了流量就不怕变不了现。

这就是他的一个很宏大的构想。

现在去看头条的流量和日活跃用户就已经很高了。

这也让得一些广告商也开始投放广告了。

从年后到现在,公司的广告合作就已经有三千万的营收了。

这算是完成了去年他制定的今年营收一个亿的计划是三分之一。

至于后面的部分怎么去完成,那就要看公司的计划能不能如期完成了。

而想要实现这个营收,去看头条这一环就显得尤为重要。

“就是按照这个计划去执行了。”

袁晓将系列的方案写进了ppt里面去了。

这段时间,由于上线的项目多,而且还有些新的规划,大小会议的经常开的。

不光是袁晓自己去开会,还有公司的小部门会议也是时常有的。

有时候会议室都腾不出空闲来。

出于这种情况考虑,袁晓是觉得关于公司会议的事情,也是需要有个规划的。

江北的办公室有两处。

会议室也只有两个地方。

一旦忙起来了,会议室还真是不够用了。

那么如果不是很有必要去会议室说的,可以各部门协调解决。

比如,在中午吃饭的时候,几个人围在一起也可以开会的。

不是需要开很长时间的会议,可以不用去会议室开的。

这样效率也高点。

江北办公室如此,京城办公室也是可以这样去解决的。

不过,京城办公室是技术和产品,大家就算是有什么工作上的问题,那也是平时就沟通解决了。

在办公室内就开完了会议。

也就不用去会议室了。

阅读信息流大玩家最新章节 请关注米妮小说网(www.qixinyuan.com.cn)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