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像

《官像》

第一百零四章 政治高度(4)

上一页 封面 下一页

导读:

赵未平惊喜地说:“这太好了,谢谢钱书记,谢谢县委。”

钱似海说:“到时候,你要好好讲一讲三过家门而不入,好好讲一讲你们开展的‘手拉手’活动。”

赵未平迟疑地说:“钱书记,这个我不能讲,这样不合适。整个抗洪工作是在乡党委统一领导下开展的,我只是负责一块儿的工作。要讲应该由宝昌书记全面讲。”

正文:

看电视是钱似海另外一个习惯。但他看电视很少关注除时事之外的其它节目,每天坚持必看的就是县、市、省、中央四级电视台的新闻节目,并把这个作为自己日常功课的一部分,作为了解外部世界,掌握信息的重要途径。

钱似海认为,不把信息的掌握放在重要议事日程的领导干部不是一个合格的领导干部;一个不把信息的掌握放在重要议事日程的领导干部不配当一名领导干部。

在全县党政领导干部大会上,钱似海就多次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少喝一顿酒,少搓一圈麻将,多看看新闻,多了解一些动态,多思考一些问题,这样做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钱似海自己更是言必行,行必果,只要没有特殊情况,他在新闻播出的时间,一定会准时出现在电视机前,而且身旁一定有一个记事本和一支笔,就像听课一样,虽然不一定记什么。在家里的时候,每到这个时间,老伴就会自动地离开电视机到别的房间去,让钱似海全身心地做自己的功课。

他确实尝到了功课带给他的种种好处。

钱似海调任成田县后,他在中央的新闻节目中看到有的省搞送戏下乡活动,启发了他的思维。第二天就把宣传部长找来,责成宣传部马上组建一个剧团,要开展“文化大蓬车”活动,到县辖的边远地区去演出。

宣传部长惊得目瞪口呆,张大的嘴许久许久合不拢。

钱似海对大惑不解的宣传部长说:“我知道,县里的几个文艺团体都因为亏损而不得不解散了。解散剧团是对的,因为它亏损。现在我们要组建剧团也没错,因为我们需要。对这个问题,我们要从政治的高度来认识。不能单考虑经济效益。”

宣传部长问:“可演员不太好找了,据我所知,不少人都改了行。没改行的也都去了外地,现在要组建剧团比较困难。”

钱似海一挥手道:“那是你的事儿。不过我可以给你出个思路。我们不要再搞那种纯的‘京、评、话’,不能搞成阳春白雪,搞得太雅。而是搞一个综合的演出团体,把这些个行当集中起来,要雅俗共赏。我们这个地方的老百姓特别是农村的老百姓都喜欢二人转,多找些二人转演员,不就行了嘛?”

宣传部长好像明白似的点点头,转眼又请示到:“钱书记,您的意思我明白了。但剧团重新成立后,以后是不是就不再解散了呢?”

钱似海笑了笑说:“剧团肯定还要解散,因为天天看戏不能解决温饱问题,时间长了老百姓要骂娘。”

成田县开展“文化大蓬车”送戏下乡的活动很成功,也成了当年全市的一大新闻,不仅省电视台搞了专访,还上了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

钱似海那张大方脸也一夜走红。

另一个事例是他从电视里看到有的地方为农村捐书。这再一次启发了他。他立刻组织全县的党政机关干部为农村活动室捐书,在全县搞“智力扶贫”。尽管捐赠的图书里因夹杂着许多“林副统帅”和“**同志”讲话而让人感到哭笑不得,但效果却很不错,这一活动又成为全市第一,在全市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

今晚,电视一开始,钱似海就看到了采访赵未平的节目。在随后市台节目中也播出了这条新闻。

钱似海若有所思,这个事儿他并不知道,但他感到这个做法有亮点,有普遍意义。

钱似海操起电话,打给了宣传部长曾英。

曾英一听是钱似海吓了一跳,忙问:“钱书记,您有什么指示?”

钱似海说:“你转告电视台,我对他们能够主动深入抗洪第一线,及时报道和反映基层在抗洪斗争中的先进事迹表示谢谢www。。Com。希望他们再接再厉,继续把注意力把摄像机的镜头对准一线,对准基层,对准群众,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独特作用,组织好报道好宣传好我们抗洪斗争所取得的成绩,同时你们要很好地总结西村的经验,可能的话要在灾区推广,为我们最后夺取抗洪斗争的全面胜利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曾英忙不迭地说:“我马上就给他们打电话,向他们传达您的指示,让他们深刻理解您的重要指示精神,拿出具体贯彻落实方案,做好下一步的工作。我们也立刻派专人到西村去进一步了解情况,总结经验。您还有什么指示?”

钱似海说:“好,你们安排吧。就这样。”说完挂电话。

刚放下电话,马上有电话打了进来。

钱似海烦躁地一皱眉头。

老伴一见,就赶紧走过来接起电话,说了声“好,在在”,就把电话递给钱似海。

钱似海不耐烦地说:“是谁呀?这个时候不看电视……”

老伴手捂住话筒,说:“叫你接你就接,找你肯定是有急事儿。是临江乡的赵未平。”

钱似海挥了一下手,然后便接过电话,说:“喂,是小赵吗?我在这个时间是从不接电话的,对你小赵就破个例吧。”

电话里,赵未平不安地说:“对不起钱书记,我知道您的习惯,打扰您了。这段时间太忙,没有及时向您汇报工作。您身体还好吧?”

钱似海说:“我还好。你们在一线辛苦了,战胜了两次洪峰,不容易呀。我刚刚才看了电视,也听了你的讲话。你们搞的这个‘手拉手’活动很有创意,不错。”

赵未平说:“钱书记,您要说这个我就更不安了。这是电视台非要搞的。我本人是反对的。一来我们这个活动刚刚开始,还没有完全成型。二来这仅仅是我们从西村的情况出发搞的,并不一定有普遍意义。三是我们这里不能同东村相比,他们那里比我们这儿情况要困难得多,复杂得多,应该多宣传他们。我给电视台打过电话,希望他们不要播。如果一定要播的话,也要把我的画面删掉,少报道我,多报道报道西村的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

钱似海颇为感慨地说:“这就是境界啊!本来是做了很多工作的,却不主张宣传自己。而有些人明明没做什么,却偏偏要抢镜头。这个事情你不要谦虚,该是怎么回事儿就是怎么回事儿。”

赵未平诚恳地说:“钱书记,不是我谦虚,我本人并没有做什么太多的工作。工作主要是基层的党员干部和群众做的。如果要说取得了一些成绩的话,也是大家共同努力特别是基层党员干部同志们共同努力的结果。我只不过是其中的一员罢了,应该多宣传阮思明、尤锋和何长顺他们。”

“咦?”钱似海有些疑惑,“你说的这几个人是谁?”

赵未平连忙解释说:“噢,钱书记,我说的这几个人是村里的书记,民兵连长和老党员。”

钱似海深有感触地说:“说过,人民是推动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你的认识是对的,我们的眼睛里应该首先有群众,其次才是我们自己。看来你和他们是有感情的,你是真正了解群众的。”

赵未平嗫嚅着说:“我讲的是心里话。”

“我知道,”钱似海说,“你们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我由于时间的原因,深入下去的时候不多,我官僚主义严重啊!我是要做一点自我批评的。其实许多情况你虽然没有汇报,但我已经都知道了。你们在平凡的工作中取得了不平凡的业绩,在传统的习惯中开创了新的思维。我已经通知宣传部门继续组织媒体宣传你们的事迹,同时要求他们全面总结你们的做法,以便在全灾区推广。我正在考虑在你那儿召开一次县委常委扩大会议,总结你们的经验,帮助你们一块研究下一步重建工作。”

赵未平惊喜地说:“这太好了,谢谢钱书记,谢谢县委。”

钱似海说:“到时候,你要好好讲一讲三过家门而不入,好好讲一讲你们开展的‘手拉手’活动。”

赵未平迟疑地说:“钱书记,这个我不能讲,这样不合适。整个抗洪工作是在乡党委统一领导下开展的,我只是负责一块儿的工作。要讲应该由宝昌书记全面讲。”

钱似海打断赵未平的话,说:“你不要有什么顾虑,工作该是谁做的就是谁做的,***连这点自知之明和实事求是的精神都没有了吗?这事就这么定了,由你讲。”

赵未平说:“钱书记,时候不早了,您看还有什么指示?要没有的话您也早点儿休息吧!您一定要注意休息。”

钱似海说:“我要说的等到常委扩大会上去说。你要多注意身体,也要抽空照顾一下家里。好吧,祝你工作顺利,代我问基层的同志们好。”

赵未平铿锵有力地保证:“我代表基层的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谢谢钱书记的关怀,我们一定完成任务,决不辜负钱书记和县委的希望和信任,用抗洪的胜利向钱书记,向县委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钱似海铿锵有力的大声补充道:“不光是我和县委,还有全县人民。”(本章完)

阅读官像最新章节 请关注米妮小说网(www.qixinyuan.com.cn)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