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抗日战场第二部

《正面抗日战场第二部》

第9章 国联会场上的奇迹 1

上一页 封面 下一页

海军可以随便找点事情表扬一下自己,放松放松心情,陆军却不可以。

上海战报天天传往国内的参谋本部,上面披露的情况一天比一天让人寒心。

毕竟战报这东西不是写通讯报道,玩不得花活儿,更吹不得牛。

作为参谋总长的载仁亲王照例是不管这些杂活的,操心的事都落在了次长真崎甚三郎中将(陆大19期)身上。

以前仗打不好,还可以把责任推在海军身上,骂他们是笨蛋,可现在陆军唱主角了,你还能再怪谁?

眼下日军的处境比较尴尬,进又进不去,退也退不得。

股票如果不幸被套住,解套的办法无外乎两种,一种是咬牙割肉,另一种是继续买进。

日本人的脾气,打死也不愿割肉。

那就只好继续买进。

真崎次长决定把砝码加上去,无论如何再赌上一把。

报告打到陆军省,提交内阁进行讨论。

一般来说,参谋本部肯如此尊重政府内阁,把这个橡皮橡章真当回事,都只出自于一个原因,那就是连他们自己都有点搞不定了,得拉一个人进来陪绑。

没想到内阁也快被上海这码子事给逼疯了。

现在的外相换成了我们熟悉的老朋友芳泽谦吉。

犬养组阁的时候,什么官位都安排了,就是外相空缺,由他一个人兼着。大家开始还以为老头子风格高尚,这么大年纪还要身兼两职,为国家省钱。可没过多长时间,事情就水落石出了,原来这个位置是他专门给自己女婿留着的!

的确,芳泽的业务水平够烂,在国联的工作表现也只能用“差强人意”四个字来形容,但这些都架不住他有一个好丈人。

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看来,有水平不如有背景,这句话到哪里都适用——日本人把这段时期的日本外交,形象地称之为父子外交。

不过芳泽的高升倒也不全是一件坏事,至少国联代表可以换一个稍为像样点的人物了。

原驻比利时代表佐藤尚武披挂上阵。

跟芳泽比起来,佐藤无论是外语还是应对能力都要强上一些。

自从中国代表颜惠庆提出要援引国联盟约第15条,将上海问题提交大会后,这位新任日本代表就紧张起来。

他并非蠢人,也发现了这个提议的要害所在。

可是不管从哪个方面来看,颜惠庆的要求都很正当,很难辩驳。

想啊想,终于想出了一个理由。

在理事会讨论中国代表提议时,代表日本一方的佐藤表示坚决反对。

理由竟然是:中国太乱(“无组织国家”)。

这也能成为理由?

回答是能。

因为下面还有一系列推理——既然乱,所以就无组织无纪律;无组织无纪律,所以不能保护日侨;不能保护日侨,所以我们才打了起来。

最后引出结论:这事都是中国自己造成的,解铃还需系铃人,跟国联大会无关。

为了这个理由,佐藤先生是很费了点劲的,绕完这段口令后,再看与会者的表情,他放心了。

事实上,佐藤的话确实点中了西方国家的一个要穴。

那就是害怕中国乱。

如果佐藤说的是实话,日本遇到的麻烦,他们也可能遇到,毕竟在中国谁都有侨民。

那么,上海争端还是在理事会里面议论一下算了。

会议风向突变,中国的提议一下子面临着搁浅的可能。

现在摆在即将发言的颜惠庆面前的,还有一次机会,有且仅有一次。

这位前北洋政府国务总理能完成此重任吗?

除非奇迹发生。

颜惠庆一直在静静地聆听佐藤的发言。

佐藤使用的是法语,这对颜惠庆来说没有任何障碍。他完全是用法语的思维在判断和分析着对方的每一字、每一句。

颜惠庆走上讲台,他用的是英语。

他承认中国的确还很乱。

佐藤笑了,这不是在不打自招吗?

可惜他笑得太早了,因为中国外交官的精彩演说才刚刚开始。

颜惠庆说:其实我们的国家和人民都不希望乱,我们要统一,要和平,要建立一个现代国家。我们一直在为此不断努力。

但是有一个国家却希望中国越乱越好,以便浑水摸鱼。

这个国家就是日本。

颜惠庆可以拿来佐证这一观点的例子太多了,几乎信手拈来。

坐在席位上的佐藤渐渐不安起来,因为他知道,这些例子都是铁的事实。

各国外交官们已经在交头接耳、窃窃私语。

佐藤君,后脊背已经在出汗了吧,不要紧张,因为接下来,你还将大开眼界,被对手更厉害的杀手锏所击倒。

颜惠庆忽然话锋一转,说到了“无组织无纪律国家”,这正是此次佐藤拿来攻击中国的一颗大炮弹。

现在,这颗炮弹被颜惠庆捡起来,塞到炮膛里,又打了回来。

谁是无组织无纪律的国家?

我告诉大家,日本才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典型!

请问日本代表,你们在国联理事会上究竟表了多少无用的态,做了多少虚假的承诺?

你们一会儿说不扩大事态,一会儿说要撤兵,可什么时候真正实行过?

在座各位是不是还记得,“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日本政府代表曾在这里亲口承诺,他们会从东北撤兵,并恢复到事变以前的状态。可结果如何呢?

结果不仅没撤兵,就连东北的其他地方也被日军完全占领!

现在日本又在上海挑起了事端,请问:你们究竟想干什么?!

颜惠庆打回去的这发重磅炮弹顿时就把佐藤掀翻在地。他张口结舌,无言以对。

会议大厅里回荡着颜惠庆那激越的声音:

你们究竟想干什么?!

正是这句愤怒的诘问引起了在场几乎所有外交官(除日本)的共鸣。

是啊,这日本人究竟想干什么?

所有日本代表在国联出尔反尔、耍赖放刁的表现此刻都被翻了出来。

第一次大家认为你顽皮,第二次大家认为你不小心,第三次大家认为你可能会痛改前非,第四次……

吃饱了没事干撑的吧你!有这么玩人的吗?

日本“无赖国家”的形象就在这一刻定了格。

各国代表们这回再不能允许有第四次了。因为这是在上海。

就捡两个大点的说吧。英国,在华投资的77%,在这里;美国,在华投资的65%,也在这里。

你自己不想在上海滩好好做生意,就滚一边去,别在这里瞎捣乱,搅了大家的好事。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2月18日,国联理事会做出决定,中日上海案移送大会,并于3月3日(因时差关系,上海时间应为3月4日)举行特别大会进行讨论。

奇迹果然发生了。

理事会决议通过后,一家英国报纸的记者当场说了这样一句话:

颜惠庆可以胜过我们大英帝国最好的外交官!

走马换将

外相芳泽不是没在国联待过,国联理事会的这条决定意味着什么,他比谁都清楚。

一定要在3月4日前解决问题!

只要能够在这一天以前彻底打败中队,上海的事由我们说了算,国联就是开大会也白搭。

内阁马上通过了参谋本部的增兵报告。

真崎次长开始考虑新的指挥官人选。

比较难。

比植田谦吉中将的资格还要老,能力还要高,上阵了还要确保能赢,一时半刻到哪里去找这样的神人?

况且到了这一步,上海战事已真正成了一块烫手的山芋,一般功成名就的将领就是达到条件,也没几个肯冒着风险去上海。

这打仗可不是闹着玩的,万一有个什么闪失,弄到身败名裂的下场,到时候后悔药都没地方买去。

上穷碧落下黄泉,总算让真崎找着一个符合条件,而且不怕的。

他就是白川义则大将(陆大12期),曾担任过关东军司令官,又在田中内阁里做过陆相,无论是带兵经验还是资历声望都够格。

此人堪称是老鬼子里的老鬼子。到他这个年龄,还在军队高层里服役的陆大毕业生已经寥寥无几,能做到大将的更是凤毛麟角,同期生中,除了他,就只有一个铃木庄六。

让白川出马也是没办法的事。老的不愿上,小的不能上,就只有他了。

这么大年纪还惦记着为国效力,而且不计较名利得失,从真崎次长的角度来看,这人可真够意思。

当然,那时候的他和白川本人恐怕都没想到,上海确实是块邪地方,白川虽然不至于搞到“名裂”,“身”最后还是“败”在那里了。

2月23日,日军抽调第11师团(善通寺师团)、第14师团(宇都宫师团)组成“上海派遣军”,任命白川义则为“上海派遣军”司令官,前往上海参加作战。

加上原先的部队,到时日军总数将达到7万(号称10万),而19路军和第5军加一块儿6万还不到,不光是武器装备,连人数都处于劣势。

为了避免把白川的牌子也砸掉,真崎还通情达理地另外拉了一个老家伙菱刈隆大将(陆大16期)出来,由他担任名义上的上海战事总指挥。

这个菱刈隆在打仗方面虽然看不出来有过人之处,但额头高,运气好,属于“福将”类型的。他是日本历史上唯一一个先后两次担任关东军司令官的人,就是因为“碰上了”。

早先菱刈隆在台湾做司令官,那地方悠哉是悠哉,但出不了什么成绩。偏巧时任关东军司令的畑英太郎(陆大17期)招呼也不打一下,突然就生病“隔屁”了,没人补,然后就把他喊去了。

没多长时间,轮到“九?一八”事变要爆发了。然而在事变发生的前一个月,他却又被鬼使神差地调回国去当了军事参议官,关东军司令换成了本庄繁(陆大19期)。当时看看好像很遗憾,菱刈隆失去了一个立功的机会,但实际上是救了他一命。日后东京大审判时,本庄繁就因立的这个“功”而被指定为甲级战犯,最后自杀了才算没被押到法庭上去丢人现眼。

阅读正面抗日战场第二部最新章节 请关注米妮小说网(www.qixinyuan.com.cn)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