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荡杀

《国荡杀》

第十二章

上一页 封面 下一页

第十二章 严奉迹的事

在梁中国身边的一行人都是嗯了一声,*道:“梁中国,自从你们在上海的良好表现很突出之后,其实,就有不少中国和国外的记者或明或暗的想采访你们,且已经透过各种渠道是联系我和戚九赢军长了,我这几天就给你们安排好!”

梁中国道:“*,我看还是等到我们和日本人堂治须彦执行军演那天之前是接受采访如何!?”

*点头道:“没问题!梁中国,这个我安排一下,绝对不是问题!”

梁中国嗯了一声,道:“那好,各位,现在,我梁中国特地来安排一下,你们每一个人具体应该做的事情,当然了,你们当中有些人并非我吞军中人,我无权调动你们,我只负责安排我的人员!”

*和等**中人根本不是吞军中人,他们只是因为志同道合在和梁中国的吞军中人合作,一起并肩作战,才走到一起,虽然,梁中国说的话**中人不仅仅会听,而且,还会不折不扣的执行者,但是,出于人情世故,越俎代庖的事情梁中国是觉得少做为妙!

当然了,沙俄白军也不是吞军的一份子,他们的情况跟**中人是雷同一样的!

梁中国道:“这次出征外蒙古我并不打算把全部兵力都带上去,我决定最多只能用一个兵团的兵力出征外蒙古,剩下的人员是留在中国,完成其他的任务!”

吞军中人当中属郭克耀的性子最急躁,梁中国这句话才刚刚说完,郭克耀就忍不住想插口说话,结果,梁中国是看见了郭克耀的表情,后者忙道“郭克耀,我知道你想说什么,放心,这次出征外蒙古,你必去无疑!”

郭克耀此人认为既然要收复外蒙古,那么,就必须亲自和苏联人硬碰硬方是最好选择,方才过瘾,方才能属于真正收复外蒙古,虽然,郭克耀的看法有失偏颇,可是,梁中国却是仍然要带郭克耀去,其最重要的原因乃是郭克耀那是地道专家,对交通类学问是极为精通,梁中国认为要在外蒙古和中国修一条铁路的话,不带郭克耀去外蒙古好好观察一番是不可能的!

梁中国是这样认为的,收复了外蒙古必须依靠强大的武力才能成功奏效,可是,治理外蒙古就必须要用“文”的手段方能让外蒙古永不再反,彻底归心,降服于中国,如此,用“发展经济”这招是势在必行,绝对不能不用,绝对不能丢失的招数,在这种情况,梁中国是必须用上严奉迹这位商人了。

当梁中国一行人是和严奉迹经过一阵交流接触之后,他们是对严奉迹的身世背景有着更多的了解,中国这块神州大地之上,虽然,版图面积是日益消瘦,一日不如一日,但是,随着工业革命的冲击,可做的生意行业却是日益增多,在中国因为列强的侵略,和社会必然结果,可谓是四处开花,行业是多如牛毛一样,严奉迹既然敢投奔梁中国一行人,加入收复外蒙古的行列之中,如此,严奉迹自然是有过人之处了。

严奉迹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正经商人,从爷爷开始,严奉迹就是一个经商之人,严奉迹自幼跟随祖父和父亲两个人是学习经商之道,学做生意,养家糊口,而且,严奉迹一家子最高明的是地方与张謇一样都不是一个纯粹的商人,他们皆是有背景有身份之人,知道要选择一个大靠山方能够把自己家的生意给做的红红火火,保证家业不倒,不会出现“十年河东,十年河西”的局面。

众人所知,张謇是晚清时期立宪运动的领袖,曾主持发动了三次国会请愿运动,这样,就单单凭这些资料,我们就足以说张謇不单单是一个简单的商人这么简单,他还是一个参政人物之一。

张謇乃是清末状元,中国近代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中国棉纺织领域早期的开拓者。他创办我国第一所纺织专业学校,开中国纺织高等教育之先河;首次建立棉纺织原料供应基地,进行棉花改良和推广种植的工作;以家乡为基地,努力进行发展近代纺织工业的实践,为中国民族纺织工业的发展壮大作出了重要贡献,在社会威望和民望都是极高,为此,虽然,张謇是一个失败的英雄,可是,在张謇“倒台”之前,还是不少人是投奔张謇,或者说是依靠张謇生存生活,严奉迹一家子就是其中之一了。

不过,和其他人不一样的是,世俗之人都是一些些见利忘义,背信弃义,树倒猢狲散之徒,他们是发现张謇有难,生意是由盛转衰之后,纷纷是不理张謇,四处离去,或者说是落井下石,让张謇的生意是雪上加霜,导致张謇在临死之前还是没有看见他的生意可以扭转乾坤,转亏为盈的局面,甚至,连希望也没有!

但是,严奉迹此人却是有独到的一面,他们在张謇的手下“混过”,做过张謇的马前卒,为张謇效力,当张謇的生意一去不复返之后,严奉迹一家人都是没有做出任何有影响他们形象的事情出来,当然了,他们也是没有帮助过张謇,其原因,严奉迹一家子绝对不是忘恩负义之徒,只是,他们和张謇只是单纯有生意上的来往,并无任何深交,谈不上什么交情,再说了,最重要的是,他们严奉迹一家子和张謇在政治思想上有着明显的分歧,以至于走上了“道不同不相为谋”的道路了。

严奉迹干的行业是无需要货物做买卖的行业,即是炒股票的,在张謇“落难”之后,中国商界是一阵有混乱的迹象,以防止张謇是有起死回生的局面,严奉迹是看准了这个时机,在股市上趁机进行倒卖活动,增加财产!

严奉迹虽然不是一个参政高手,在政坛上也没有明显的建树,亦没有在政坛上明显支持的人物,可是,他也绝对对清朝人物不支持,包括自称是“革命党”的国共两党有任何联系,包括目前中国政府北洋军阀,他严奉迹一律只有恶感,没有好感,没有公开反对他们乃是严奉迹自知实力弱小,不是这些狗东西的对手,故此,他才没有乱来。

严奉迹是从小到大就是一个爱国商人,此时的他虽然已经成家立业,可是,他的爱国之心却是仍然一点也没有逝去,相反的,在他的心中也有一套关于收复外蒙古的计划。

的的确确,条条大路通罗马,严奉迹是认为经商用经商之道收复外蒙古这条道路确实可行,只是,没有强大的武力支撑着他,定然会造成许许多多无数的麻烦,为此,严奉迹是一直在找一个明主“侍奉”他,让自己有机会是收复外蒙古也出一份力!

关于徐树铮收复外蒙古的方法,爱国的严奉迹是不知道是看了多少遍,如此,他更加坚定了自己收复外蒙古的想法是正确的,虽然,严奉迹是没有身兼多职,开好几种公司,他单单就是一个炒股为生的人员,可是,严奉迹手头上是因为张謇的不济是暴赚了一笔,这使得在如今有钱就有人的社会中是能够做许多事情了。

要想做到真正收复外蒙古,就要在电讯、交通、交通、垦牧、采矿、教化、兵备等方方面面做出成绩出来,而非严奉迹自夸,他绝对能够在这些方面都做出巨大贡献!

“衣食父母!”

这四个字就是严奉迹能够如此狂妄的有这个大能耐,无论是在电讯、交通、交通、垦牧、采矿、教化、兵备等方面,严奉迹都是认识这些人,做这些行业的人们都是需要大笔的资金,强大的财力来支撑他们做这些行业,而严奉迹却是能够在这点毫无疑问的帮助他们,使其严奉迹与他们有着保持密切的往来,严奉迹是有自信,他自信自己一定能够让他们听自己为收复外蒙古出力!

严奉迹虽然在中国的商界上可以说是名不经传,默默无闻的人物,没有成为新闻人物,没有上过报纸,但是,他的经商手段绝对没有因此受到一点点的影响,相反的,严奉迹是奉行“韬光养晦”的政治策略,由此,是让严奉迹一家子生意做大,成为家财万贯之人,在张謇在方方面面彻彻底底都不行的时候,严奉迹是在股市上面做出了不少正确的路数,投资暴赚无数笔,让他的家产是更加殷实。

在中国封建时期,中国是没有股市的,可是,股票制度,起源于1602年的荷兰东印度公司,如此,股票是隆重的登上了历史的舞台,虽然,中国人炒股票已经是到了无论到什么情况都不是外国人对手的地步,但是,严奉迹的爷爷却是有着精确的投资目光,他毅然是把自己家的生意瞄准到了股市上面去了。

当年,张謇很重要一点会失败,或者说无法东山再起,有一点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张謇这种大公司也遭受到了股市的冲击,产生了一系列对张謇公司不利的局面,以至于张謇会遗憾过世!

严奉迹他是一个炒股高手,自小就是对着股票过日子,对股票有着很深的认为,他认为股票对国家虽然有许多不良的影响,可是,一些实力弱小的国家却是必须依靠“股票”和强大的外国作对才能有实力说话,这点,随着时间的推逝,已经逐渐成为了铁一般的事实。

严奉迹是深深坚信不管是多么厉害的商人,只要出来做生意没有靠山的话,迟早会被他人给吞并,故此,严奉迹是打第一天做生意开始,他就在找靠山,自从张謇死了以后,严奉迹就一直在找新的靠山,起初,他是打算依附张作霖的,可是,张作霖在外蒙古迟迟不肯出兵,以至于严奉迹是没有去投奔张作霖最后,他方才“瞄”上了梁中国了。

未完待续,欲知后事如何,请登录新浪原创订阅更多章节。支持作者,支持正版。

阅读国荡杀最新章节 请关注米妮小说网(www.qixinyuan.com.cn)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