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手

《对手》

正文 第十二卷 双雄对决之谁与争锋_第两千三百八十三章 持续较量(9)

上一页 封面 下一页

对于目前世界上的普通人来讲,当然也包括两个正面碰撞的军事集团的内部来讲,此时他们认为南美大陆上的战况是半斤八两的,因为如果你不知道这里面的情况,仅仅是看战报或者是结果的话,你怎么可能分析出这是粟裕一个人导演的独角戏呢!

整个南美大陆上的两支军队,数百万人包括后勤甚至可以达到接近千万人,都在为粟裕的这个大导演进行着服务,不过他们却没有人可以看破这一点,双方表面上的这种厮杀的确是势均力敌的,今天我攻占你一个地盘,明天你又抢回去了等等,所以何东奇被德国高层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因为他们需要前线可以有人能够代替前面的这些老家伙,并且还可以超越盟军的指挥官,给众人足够的惊喜,而对于他们的出身,毕竟没有人会怀疑中日之间的仇恨是可以用简单的一纸合约来化解的,所以他们把指挥权交给一个日本人,当然此时他们已经加入了德国国籍,对于这样的人他们是放心的,并且有一些时候他们都在想这样一个问题,为何陆云龙跟何东奇能够在战场上战胜对手,而有人也会给出一定的答案,毕竟东方人的思维模式是一个原因,而中日两国的军人都具备这样的特质,所以他们每每愿意去拿自己的生命去拼,而机会往往不是在指挥部或者是地图上看出来的,而是到了战场上敢于冒险拼杀出来的,而东方人跟西方人的思维不同也许就在这里,当然第二个原因也是非常重要的,就是陆云龙跟何东奇对中国的仇恨,如果他们是真正的日本人的话,很显然此时东北军都打到了日本本土了不说,还夺取了九州岛,同时四国岛跟北海道也备受危险,而作为一个稍微有点能力的日本人,一定会玩命的给眼前的对手找麻烦的,而在这个问题上,我们都明白,没有太多切肤之痛的欧美官兵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像日本人那样跟对手玩命的,所以他是他们给出的一个非常切合实际的答案,就是因为前线的指挥官玩命程度不够,有一些可能是机会的机会,是必须要付出才可以得到的,而纵观陆云龙或者是何东奇,他们在前线指挥打仗的时候,很多次都是自己主动上前线的,这跟在后面指挥的欧美国家的指挥官有着本质上的差距,这也是德国统帅部敢于扩大何东奇手头的权利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并且他们从进入非洲之后就跟着隆美尔打敌人,现在也有几年了,这支部队剩余到现在的可以说都是精锐,而他们能带着部队奔袭众人也不足为奇,而这一切完全掩盖了杜晖多年前的这种疯狂的布局,的确没有人能够明白,当年杜晖的这一步棋将给世界的格局乃至最终走向带来什么,但我们却能够清晰的看到,此时的杜晖已经非常的清闲了,完全领略了杜晖用兵精髓的粟裕,可以在南美大陆彻底的耗死对手了。

接下来的两天,玛瑙斯城方面的硝烟完全散尽,取而代之的就是阿尔梅林城方面将再起波澜,艾森豪威尔给潘兴的援兵需要时间,而杨靖宇带着50000精锐一边练兵,一边攻击对手,同时粟裕给他征集的一支接近10万人的部队再次抵达,毕竟他们可以比美军援兵早一天多出现,随后杨靖宇命令部队加强对阿尔梅林城内守军的攻势,当然攻击中也加入了大量的装甲部队,因为守军各种武器明显不足,所以多国部队在坦克跟武器的支援下,从阿尔梅林城南门撕开了一个口子,步兵在坦克的配合下开始进入阿尔梅林城跟对手展开巷战,而巷战中杨靖宇使用盟军作为炮灰,东北军各路狙机手前突的战术,尽量的消灭对手的有生力量,并且他还给美国援兵准备了一支接近120辆三五式坦克组成的反击阵容,就等着美军的援兵抵达呢!

而来援的美国援兵没有太多的重型武器,不过兵力还是非常多的,也是一支接近10万人的部队,这一次很显然双方至少表面上要来一场硬碰硬的对决,不过实际上,杨靖宇还是得到了粟裕的命令,不能真正的夺取阿尔梅林城,粟裕以阿尔梅林城为点的绞杀战其实已经完全的占尽了优势了,而美军援兵没有足够的重型武器不是他们没有携带,前面我们说过了,多国部队的空军没有去攻击占领了玛瑙斯城的德军,以及他们的援兵,却在不停的跟这一路美军较劲,这种情况下什么重型武器能够逃过多国部队空军的打击啊!

所以中途的损失过后,支援部队不会有太多的重型武器抵达的,这样杨靖宇就可以完全的派遣盟军的技术兵种上阵进行厮杀了,而艾森豪威尔告诉支援的美军,德军已经屡屡在战场上出奇制胜了,所以我们无论从哪一方面讲,都不能落在后面,而杨靖宇对阿尔梅林城的攻击架势上,也让哈德伦跟潘兴认为这一次对手是为了报玛瑙斯城的一箭之仇,所以是铁了心的要拿下阿尔梅林城了,毕竟对手的坦克、重炮火箭炮等等都开足了马力进行攻击,而东北军非常明白自己动用重型装备的巷战要如何打的,杨靖宇把重型装备比如坦克都集结在了阿尔梅林城的南门方面,而用重炮等等突击阿尔梅林城的北边,如果对手扛不住了,想往南边撤退或者是支援,那么迎击他们的就是自己的装甲部队,当然这也是对盟军炮兵的一次实战洗礼,将来这样的战况下,不至于误伤自己的战友……杨靖宇这边的多国部队疯狂的展开攻击之后,潘兴马上给援兵发电,让他们就是轻装来支援也可以,因为他认为何东奇都可以用轻装步兵夺取玛瑙斯城,那么自己的美军为何不能呢!

结果长途奔袭过来的美军遭遇了杨靖宇给他准备的机械化部队的阻击,当然这一次他却没有命令任何的东北军出手,他跟盟军的指挥官们说,来支援的美军是人困马乏并且还没有重型装备,你们此时已经武装到了牙齿了,这一战你们自己看着办吧!

其实事情很简单,如果东北军出手,那么这支部队也会被打残,那么阿尔梅林城的战况可能就要盖棺定论了,因为不能夺取阿尔梅林城,所以杨靖宇假意给盟军指挥官跟部队一个机会,结果这些家伙出去之后,一支30000人的步兵部队,在大量三五式的配合下,居然把战况打成了一锅粥,当然美军要想突破也是不容易的,而他们跟东北军的差距也完全的让杨靖宇看清楚了,双方的战斗拉锯了一天之后,随着大量的三五式被美军以各种方式摧毁后,一旦没有了坦克的支援,多国部队很难跟美军抗衡,而这个时候城内的潘兴跟哈德伦也开始进行全面反击了,毕竟坐困愁城已经不行了,外面来了援兵自己只能是放手一搏了,随后他们把主要的兵力集结在南部进行反击,当然双方兵力上对比,杨靖宇的总兵力还是不如对手,刚刚的阿尔梅林城战斗他只是欺负对手弹药不足,现在双方在城内展开了大约一天多的厮杀之后,自己的士兵进入阿尔梅林城阵亡之后的武器也被对手给夺取了,同时敌人的反击也是非常犀利的,而杨靖宇也没有用太多的东北军的步兵进入阿尔梅林城,所以在对手反击之后,他开始顺势命令部队从阿尔梅林城撤退,然后也让阻击美军援兵的部队开始撤退,是的表面上杨靖宇在阿尔梅林城方面又一次的无功而返了,不过也只有他知道,美军这支部队进入阿尔梅林城之后,城内的敌人不会低于15万人,而他们还是以轻型武器为主,不过他却有一个很好的理由就是装甲部队损失惨重,所以暂时的进行了全面的撤兵,阿尔梅林城再次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了。

玛瑙斯城被德军攻克,潘兴又在阿尔梅林城的防御战中最终瓦解了对手的攻势,这让欧美盟军的指挥官们感觉南美大陆上的战役胜利的一面还是很大的了,尤其是艾森豪威尔,当潘兴的部队在阿尔梅林城获取了成功之后,他也终于送了一口气了,同时也在古德里安面前硬气了许多,毕竟战场上就是这样,跟敌人是竞争,跟战友之间也是存在竞争的,况且还是盟军不是真正的战友对吧!

而这两个城市攻坚战跟防御战的成功,再次误导了一下朱可夫他们接下来的战略,因为轻型武器可以夺取敌人的城市,只要战术部署得当的话,而轻型武器居然还可以守住城市,并且还是可以守住对手大量重型武器投入了攻坚战的城市,而欧美国家开战我们都明白,他们是以火力论来强调输赢的,只是现在摆在他们面前的情况就是轻型武器也是非常有用途的,既然轻型武器都可以用来攻坚跟防御了,那么接下来只要自己方面把大量的后勤补给物资运输到位的话,全面的反击战估计又可以展开了对吧!

当然这里面还有一个他们分析出来的问题,就是东北军的确是以联军为主的,虽然潘兴方面对手的东北军给他造成了大量的杀伤,不过比如玛瑙斯城跟阿尔梅林城的两次战役,如果对手投入了大量的东北军,又或者阻击美军援兵的部队,在那么多坦克的配合下都没有最终击溃美军,难道是美军突然间变得强大了吗!

显然不是,而唯一的解释就是这一次来支援的东北军真的就是情报上所说的那样,是以他们的盟军混合编组而成的,也就是这两方面的看法,才最终坚定了古德里安他们要在补给物资完全抵达了之后,对眼前的守军进行一场全面的大反击的战术了,毕竟他们不想给对手太多的机会了,同时他们还得到消息称,大约半个月之后,还会有一批东北军的援兵抵达,所以他们此时需要争分夺秒的进行运输,争取在敌人的援兵再次抵达南美大陆之际展开全面反击……

阅读对手最新章节 请关注米妮小说网(www.qixinyuan.com.cn)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