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手

《对手》

正文 第十五卷 双雄对决之铁血狂沙_第两千九百一十八章 总攻开启(1)

上一页 封面 下一页

对于杜聿明或者是其第六军来说,建功立业的机会终于来了,法兰克这边的欧美主力刚刚撤退,是的空中正在激战中的多国部队的飞行员会反馈消息的,而孙立人他们既然早就判断出对手会这样做了,他们就会早做准备的,结果当敌人主力撤退之际,他们这边派遣了300辆四五式坦克组成的攻坚部队,配合着后面200辆火箭炮炮车,对敌人的阻击部队防线进行了全面的突击作战,前面的战斗中杜聿明他们采取的是以步兵为主的全面绞杀作战,虽然不是说要麻痹对手,但是的确可以起到牵制对手想法的作用,而现在呢!

这些机械化部队为主的攻势中,仅仅有3000人的盟军地面部队跟进攻击,并且这仅仅是攻击中的第一波,像这样的攻击波杜聿明给雷蒙西顿准备了5次,并且每支部队攻击不会超过20分钟,攻击过后如果没有攻克对手的防线,后面的攻击波开始跟进,前面的部队撤退下去准备,是的杜聿明需要在3个小时之内吃掉对手断后的部队,然后全面的追击对手撤退中的主力部队,法兰克他们撤退的部队中,坦克数量跟汽车数量很少,其撤退下去的20多万部队,都是以两条腿跑路的,很显然如果不把精锐的机械化部队留下断后的话,他们自己也清楚,对手一波流的全面攻击,估计就可以突破雷蒙西顿的防线,要是那样的话自己都跑不了了,而雷蒙西顿手里超过500辆的坦克跟几十门重炮还是稍微有效的阻击了杜聿明的攻势,其实问题出现在前面的4次攻击波中,杜聿明使用的都是盟军部队,仗打到了现在的情况之下了,如果说东北军还没有训练出来盟军的坦克兵或者是火箭炮射手的话,这个的确不太可能对吧!

要知道此时双方进行空战的飞行员主力还是其盟军呢!在这个问题上杜晖的态度是开放性的,因为盟军的部队如果都是步兵,那么将来登陆了欧洲本土之后呢!

美国本土之后呢!那里因为地形或者是交通的便利,盟军要是连汽车都不会开的话,凭借两条腿跟敌人比拼速度,还不得被累死啊!

这些都是既定计划,当然了唯一盟军没有涉猎的兵种就是东北军的海军了,因为杜晖非常清楚,自己是盟军的师傅,而自己唯一需要留下的一招就是不让他们的部队真正的进入海军,只要自己的部队将来可以掌控整个地球上的海军部队,那么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挑战中华帝国的能力了……一个小时20分钟的惨烈厮杀中,多国部队的机械化部队包括步兵损失很大,超过了半数,但雷蒙西顿方面也好不了多少,尤其是后面给前线支持的美军炮火,也在不断的被多国部队的炮兵压制的情况之下损失殆尽了,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从开战到现在双方的炮击天天都在持续着,而雷蒙西顿因为后方被对手的空降兵占领了,所以他无法从自己的后方得到机械化部队的补充,他们只能从两翼跟自己相连的盟军那里得到补给,以及到了战斗的后期法兰克他们都是从那里得到的援兵的,但是重型部队的支援就算有,也一定比不过杜聿明对吧!

前面我们早就说过了,他们支援过来的步兵都是一边学习骑术一边支援前线的,这种情况之下杜聿明的战术还是一个比拼消耗的磁铁战术,到了最后的时候雷蒙西顿能够拿出手的火炮数量,自然无法跟眼前的杜聿明相比了,而杜聿明投入的这种突击部队后方,是一支超过了800门150毫米榴弹炮组成的火力支援部队,当然不是摆放在一起的,这个就不用多说了,所以双方在这种规模的投入中雷蒙西顿的炮兵还想存活下去基本上不可能,但是他们还是挡住了对手前面的四处全面攻势,一方面也是战斗开始之后他们能够有效的集结火力进行反击,另外一方面是杜聿明需要这样的攻势,以此来将对手的隐藏火力都给吸引出来,而到了第五次攻击的时候,杜聿明使用的部队中包括步兵,都没有一个人是盟军了,他动用是是其精锐的戴安澜师,从坦克到火箭炮部队到步兵,是的盟军的训练中你不可能期待他们有着步兵跟坦克的协同作战训练跟经验,因为那需要大量的消耗对吧!

所以刚刚的各种冲锋中,多国部队的攻势内自己也是混乱的,不过他们还是给对手造成了不小的杀伤,尤其是双方的坦克对射中,四五式坦克是不吃亏的,坦克兵是盟军又能如何呢!

难道空中的飞行员就没有盟军吗!双方对射的结果开局的时候多国部队吃亏,但是随着对手的损失开始增加,多国部队每一次投入攻击的坦克数量一定的情况之下,雷蒙西顿开始吃亏,到了最后这一次戴安澜的部队展开全面攻击的时候,雷蒙西顿手里的坦克就剩下不到100辆了,还有他的重型火炮已经损失殆尽了,这种情况之下戴安澜是一波火箭炮配合着自己后面的重炮部队,当然了此时的戴安澜是在空中直接指挥的。

这还用说说吗!不再空中指挥再哪里指挥呢!所以他可以非常清楚的看到地面上敌人的各种部署,从而可以进行正确的命令输出,敌人坦克集结的地方戴安澜会命令炮兵解决,而自己的坦克部队戴安澜用在了正面突破对手防线的作用上了,哪怕就是在碰到敌人单一的坦克阻击之时,戴安澜都可以把命令差不多准确的下达到自己的坦克身上,当然了大家不要认为这是戴安澜一个人在空中指挥,他的几个团长也都在空中呢!

他们是有分工的,每一个区域内的部队由一个指挥官进行指挥,这样可以非常有效的根据战场上的态势来指挥部队,无论是遭遇了对手强烈的阻击还是可以轻松突破对手防线之后,敌人从哪一个方向上抽调重兵来堵缺口等等,空中的指挥官们可以看的一清二楚,而看明白了就可以找到最最合适的反击方式,或就地布防,或命令部队拼死加把劲突击等等,这种指挥因为可以领先雷蒙西顿几条街,就算雷蒙西顿足够精明睿智,他也不可能把整个战局都了然于胸对吧!

并且在抽调兵力或者是堵缺口或者是迎头痛击对手攻击部队的时候,哪怕一个环节上慢就算一拍吧!

我们都明白战场上的情况是分秒必争的,比如雷蒙西顿判断的非常正确,敌人在4号区域进行的是强攻,而当他们判断出来的时候,其实是双方已经打了几个回合了之后对吧!

毕竟雷蒙西顿不可能做到敌人杀上来还没有跟自己的部队绞杀呢!他就可以知道对手是要强攻还是要佯攻了对吧!

结果他命令部队救援的时候,还是慢了半拍,是的空中的戴安澜他们之所以选择强攻,就是看到了哪里是对手防御的薄弱地点,而自己这边一旦对部队完成了集结展开攻击,就是雷蒙西顿他们无法提前预测的了,结果出现的情况就是多国部队强攻突破了对手的4号防线,而支援的部队由于慢了半拍,所以在敌人杀过去之后欧美支援部队到了之时,他们不但没有起到任何的效果,还会遭遇对手前后的夹击,是的因为他们的援兵会被敌人空中的指挥官看到,结果就是戴安澜他们会再次往刚刚突破过去的阵地方面集结兵力,当敌人的援兵到了之后,他们集结的部队也会抵达,随后他们会对敌人发动攻击,而在攻击的同时突破敌人防线的部队开始回头,也就是整体战略上慢了半拍的结果,但导致的情况是什么呢!

就是雷蒙西顿派遣出去的援兵会再次被对手前后夹击,最好的结果就是这支援兵部队马上全面从两翼撤退,而最坏的结果是什么呢!

雷蒙西顿这边判断不准确,没有命令他们马上放弃阵地选择撤退,而是在防线上跟对手二次厮杀,结果就是被全歼了对吧!

双方指挥官先不说是否有着一定的能力差距,就说这种指挥方式吧!雷蒙西顿要每一个战场上的部队跟对手开战了之后,凭借部队反馈回来的情况,有些时候你或许可以看到对手攻击中投入的兵力,比如你一个防线上就100人,那么对手投入了1000人攻击还有坦克大炮,这种情况之下雷蒙西顿是可以提前做出判断,并且派遣援兵的,但问题是如果你是一个200人防御的区域,而对手是一个50人配合两辆坦克进行攻击的部队呢!

难道这也要提前派遣兵力支援吗!只要雷蒙西顿稍微的反应慢了半拍,要知道此次投入攻击的可都是东北军啊!

前面的四次攻击波中,雷蒙西顿自认为可以掌握对手攻击部队的大致战斗力了,所以这种情况出现的时候他是不会继续派遣援兵的,但是这一次呢!

东北军步兵跟坦克之间的配合,能是其盟军那样的程度吗!同时东北军的战斗力又要跟其盟军有多少差距呢!

以及经过了前面四次攻击之后,欧美守军方面损失了多少兵力跟重型火力呢!

这就是一种此消彼长的消耗战术,结果就是在东北军全面攻击之时,对手还是在空中进行的全线无死角的之后战术,不要说是雷蒙西顿了,就是现在换成了佐佐木一郎跟杜晖又能如何呢!

因为他们需要部队跟敌人开战之后通过判断才能进行有效的战术应对,这个跟敌人看着战况直接进行的指挥,刚刚说过了哪怕就是慢了半拍,导致的最终结果就是可怕的对吧!

废话东北军老大到今天为止,发明的哪一个战略战术是那么容易就可以轻易被破解的呢!

这不是雷蒙西顿一个人的能力就可以解决掉的问题,所以这不是他的错,但在面对强敌的时候,这种战略战术配合上绝对实力的时候,不打胜仗也基本上不可能了对吧!

阅读对手最新章节 请关注米妮小说网(www.qixinyuan.com.cn)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