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手

《对手》

正文 第十七卷 双雄对决之收复非洲_第三千二百四十四章 不论成败(1)

上一页 封面 下一页

非洲当地时间4月15日夜、晚上10时,哈克顿的全面反击支援战术开启了,只不过在开启之前我们说几个细节问题,一方面是他们没有在夜间动用轰炸机编队来支援,此时如果有一支轰炸机编队来支援的话,正常情况之下可以在对手的防线上打开一个缺口,而不支援也不是他们自己的愿望跟想法,要知道双方的空军为了争夺制空权,拼杀的可不是一天两天了,白天的时候双方的确都在玩命厮杀,同时彼此也都付出了巨大的损失,而到了夜间呢!虽然东北军飞行员驾驶的歼-6可以进行夜间识别,但是粟裕他们却没有动用太多的东北军,主要是因为东北军的飞行员白天还是主力,夜间投入的数量就不是很多了,毕竟这么大的“盘子”能不让盟军多出点血吗!否则把他们训练培养起来难道就是在旁边给自己摇旗呐喊吗!如果是那样耗费距离的财力训练他们不就白忙乎了吗!所以粟裕他们的策略是明确的,炮灰就是炮灰给他们什么武器装备都一样,只要可以在数量上不被对手压制就可以了,白天双方是正八景的玩命厮杀,到了晚上呢!双方虽然也投入了大量的空军,但是厮杀的规模却不会太大,主要问题就是能见度所导致的,当然了为了可以保证空中格斗的持续,双方的地面部队还有空军,都会没完没了的往空中发射大量的照明弹,不过在怎么发射其效果跟白天的光亮还是有差距的对吧!而双方这样做的真正目的其实不是让两个阵营的空军在夜间真正的厮杀,而是希望在夜间通过释放大量的照明弹,来判断出对手什么时候投入了轰炸机或者是运输机,尤其是轰炸机,双方都有大规模的杀伤性武器,此时他们想的不是自己如何运用这些武器杀伤对手,而是要防住对手进来的不要给自己造成太多的麻烦,这种情况之下双方在前面几个夜晚,也都派遣了一定数量的轰炸机,但是从他们进入双方交战的区域之后,就会被彼此的歼击机编队发现,也正是这个因素,最近两天的晚上,两军都没有再次派遣任何的轰炸机了,因为的确无法派遣过去,双方庞大的歼击机机群,还在空中没完没了的进行纠缠,并且彼此也都有机群出现在对手的空域之内,所以彼此的轰炸机根本就无法真正的起到任何的效果,出击的结果基本上就是死路一条了,另外一方面呢!如果玩命的使用轰炸机也许可以得到一定的效果,但是也会激发对手玩命的使用轰炸机,到最后包围圈内本来就集结起来的部队,可以说遭受的损失一定会被对手大,毕竟对手虽然是防线,但是其分散性还是比较强大的,所以哈克顿也不想非要逼着对手使用轰炸机,干脆就都不用了才最好是吧!

这是哈克顿方面没有派遣轰炸机编队支援的原因,而他在正面突击之时,新格列夫就得到了命令,让他做好全面反击的准备,此时哈克顿真正的突击位置是哪里呢!新格列夫目前把部队集结在了戴安澜他们整体防线的中间部位进行布防,毕竟敌人的防线光宽就超过了10公里,而表面上看新格列夫把部队集结在什么地方,那里就该是哈克顿他们前后夹击要攻击的地方对吧!所以哈克顿真正攻击的地方却不是那里,而是对手两翼跟其侧翼的结合部,要知道欧美方面已经在对手包围圈的两个侧翼也集结了部队了,哈克顿他们的战术已经从要把新格列夫等人给救援出来,变成了把杜聿明跟戴安澜所部给包围并且吃掉了,因为从目前双方的布局上看,新格列夫后面是孙立人的部队,也只有后方的对手可以跟外围相连,此时把新格列夫他们当成是被包围的部队也可以,如果把他们看成是一支部队,然后自己在对手两翼展开攻击,在对手两翼的防线上撕开了一个口子的话,那么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是不是就可以跟包围圈内的新格列夫所部汇合了,而汇合了之后的情况是什么呢!是戴安澜的部队被欧美联军包围了对吧!并且为了击穿对手两翼的防线,哈克顿把得到的装甲支援部队,按照原来分开的那样,每一个方面投入50000人,这样如果敌人把其装甲部队集结在了新格列夫外围,他们认为自己的主攻地点是那里的话,那么哈克顿完全有把握在对手措手不及之下,从对手的防线上撕开两个缺口,而他集结起来的接近10万人的部队呢!他留下了20000人跟自己在后方指挥战斗,其他的80000人他命令其在两翼坦克部队开出前的一个小时,从正面缓慢的往对手的防线上移动过去了,他的目的是明确的,一旦自己的战术成功了,戴安澜所部被包围了,那么自己如果没有一支部队可以挡住他们的话,戴安澜等人很可能继续往自己这边突击的,所以他需要一支部队哪怕就是布防也好,也必须构建其一道所谓的屏障,哪怕是态势上的也可以,毕竟他需要提振士兵的士气,同时打击对手的士气。

这是哈克顿的整体战略格局,同时为了让对手相信自己主力装甲部队的打击目标就是新格列夫他们扎营的地方,这家伙把大量的汽车集结了起来,然后在10点钟的时候,开着各种灯光带着少量的步兵,开始从30公里之外往对手的防线开了过去,他这样做的目的非常的明确,就是希望把对手的注意力都吸引过去,并且他还命令自己后面的炮兵部队往前推进了几公里,然后开始炮击对手的防线,而他两翼的装甲跟步兵部队呢!都是偃旗息鼓的迅速前进着,但是却尽量的不要搞出太大的动静了,同时他炮击的目的也是明确的,一方面攻击对手,吸引对手的注意力,另外一方面他希望用这种隆隆的炮声,来掩盖自己两翼装甲部队前进之时发动机所发出的巨大轰鸣声,当然了真正可以掩盖他们前进的是一路上,哪怕就是其中军,开始各种灯光的汽车,也都是会一路前进一路扔烟雾弹的……

这种攻击一方常用的战术到什么时候都是两军攻击部队的最爱,对手的攻势展开了之后,首先反馈会消息的是空军,空军方面可以看到对手中路部队的突击,并且由于有灯光,哪怕是被烟雾跟遮挡住了,也还是可以看到一些的,不过粟裕却敏锐的意识到了问题的关键了,正常情况之下没有人会这样干的,对手这样干还不是希望自己进行错误的判断吗!况且从新格列夫扎营的地方粟裕也看出来了,敌人的装甲部队一定会在两翼进行突破的,随后他命令孙立人到新格列夫右翼指挥,然后自己到其左翼防线指挥,戴安澜统领他的装甲部队指挥分散到杜聿明防线的两翼待命,而杜聿明呢指挥新格列夫正面的部队,也就是说新格列夫后面,当然了这个后面是粟裕他们过来夺取的意大利人的防线,这里的部队跟外围的多国部队各支援兵是相连的,所以粟裕根本就不需要留下能力彪悍的指挥官,并且他也明白就算新格列夫再有想法,他也是无论如何不敢杀回马枪的,所以根本就不用有任何的担心。

哈克顿的装甲部队速度再快,也没有粟裕还有孙立人他们的动作快,并且在哈克顿两翼的装甲部队没有出现在战场之前,孙立人跟粟裕外围的欧美部队,没有任何要展开攻击跟调兵遣将的迹象,其实这主要就是晚上的好处,你如果没有部队或者是侦察兵渗透过去,你还真就无法看到对手在其防线内到底在搞什么呢!不过他们的动作也不会太大,原因前面说过了,多国部队此时是全线兵锋压境啊!几百上千公里的对峙线上,多国部队已经抽调出来接近300万人,完全的压在了对手整体防线的30公里处了,而他们的重炮也大约可以拉出来给防线内的欧美部队施压了,这种情况之下哈克顿勉强的,并且是快速的在孙立人跟粟裕的防线前面各集结了一支10万人的部队,也是其最大的限度了,人力的比拼上,欧美部队完全被对手压制的没有任何胜算了。

虽然德国日本等国家也在进行人口计划,但是比杜晖的人口计划慢了接近半个代差,所以要想弥补绝对不是三年两年可以弥补的了的对吧!而其两翼的部队得到的命令就是什么时候,自己的坦克部队抵达前线然后进行攻击了,你们在配合坦克部队进行全面出击,这是一定的,暴露的过早对手可能有所防备的,但问题是这30多公里的距离也是不太好走的啊,你哈克顿会动用重炮攻击,难道戴安澜他们就不会吗!随后东北军的重炮部队不但凯斯压制对手的重炮阵地,也在炮击正面来袭的对手的汽车部队,对于多国部队来说,管他们是什么呢!真的假的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这波攻击能够消灭多少敌人,战争的大幕随着哈克顿攻击命令的下达而再次拉起,只不过哈克顿认为自己这一次的计划是非常完美的,而他却不知道,迎击他攻击部队的,不但有其部署的大量的用来对付其坦克的雷区,还有其两翼的各20000人的骑兵部队,雷区只能起到防御效果,而骑兵部队呢!让这些家伙冲杀起来的话,尤其是双方的炮兵开火了之后,哪怕都是用烟雾隐藏了自己的位置,但是大致的区域还是可以被猜测到的,随后戴安澜就把一个小命令下达给了一支骑兵部队,当然了奔袭对手的炮兵阵地用不了几万人,有2000人足以,并且他们还是分散行军的,是的集结在一起目标还是太大,分成4支500人的骑兵部队,攻击力没有降低太多的同时,目标还变得不太容易被人发现了,而在骑兵部队身边是东北军训练有素的狼犬部队配合……

阅读对手最新章节 请关注米妮小说网(www.qixinyuan.com.cn)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