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穿衣

《吃饭穿衣》

第 614 章 受控的民主

上一页 封面 下一页

虽然自己几年来口口声声在吆喝平等,但是世上没有绝对的平等。

在绝对的平等条件下,社会不但不会良性发展,而且还会出现难以收拾的乱子。

这就像世间万事万物一样,必须有个主次之分。

不然,都想当家作主,都想自己说了算,社会还不乱了套?

就算是民主选举,被推选出的管理者也必须有一定的地位、权力和话语权。其他人必须遵从这个被推选出来的管理者,这就是社会、是国家、是天下。

当前这个时代,推行平等、自由和民主是必须的、势在必行的。

但是,平等、自由和民主还必须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毕竟国人已经习惯并适应了受人领导和管理。

一旦让他们彻底解放,自己来领导和管理自己,这世界不知道会乱成什么样子。

随着对这个时代的不断了解,姬国卿当初提出的“平等、自由、民主”必须及时作出修正,开始逐步把“法制和专政”推向前台。

如果不加以修正,任由平等、自由和民主恣意发展,等到未来崖城里集团、顺营集团、朱家皇室集团、儒教士人集团发现民主的好处后,他们会将自己辛辛苦苦创造出的革命秩序弄得一塌糊涂,甚至会窃取自己的革命成果,让这个世界重新回归到封建统治之下。

尤其是最后一个集团,他们血液里、骨髓中就流淌着和根植着“君臣父子夫妇”的等级礼教制度,他们的社会必须是等级森严的,他们必须是这个社会上高高在上的一群人,是唯一可以“治国平天下”手握权柄的人。

他们向帝王磕头作揖,目的是让更多的人向自己磕头作揖。

革命之所以能有今天,主要原因是最初跟着自己一起革命的都是穷山僻壤饿得两眼发绿的穷苦人。他们绝大多数人目不识丁,对儒学礼教没有过多了解,思想比较单纯,便于姬国卿操控并管理?

等到这些人逐步被姬国卿洗脑后,他们血脉中便开始流淌“平等、公平、自由、民主”的血液了。什么封建等级制度、礼教大防,在他们哪里都是狗屁。

当这样的一群人逐步掌控了一定的地盘,具备了一定的实力后,崖城里集团开始融入。

崖城里之前介于地主商人和贫民土匪之间,思想中的封建思想没有那么浓厚,很快就被早期的革命集团所同化。

但是,早期革命集团结识了崖城里集团这个比自己“文化水平”略高的一群人之后,难免会让自己的革命意识有所淡化,稍稍趋于了封建“正统思想”。

解决了西秦岭山老朱家的几个兄弟后,革命队伍中融入了更多的封建思想深厚的“皇家人”(包括他们的家丁拥趸),这让早期革命集团的封建思想进一步加深,革命思想进一步淡化。m

由于革命军是胜利者,而且蜗居于大山中跟土匪一样不出去,外面的实力很难进入大山对付革命军。

朱家皇室集团固然人数不少,毕竟他们集团中穷苦人更多,很快地被革命军所同化,成为了比较合格的革命者。

朱葵、朱节两兄弟,就是这样一个背景下产生的新型革命者。

由于西秦岭山老朱家的这一系子孙并没有在当代占据什么重要的地位,他们可以说是皇家宗亲中有身份地位中的最下等一类人,最高的爵位不过是侯爵,大部分都是子爵。

更由于姬国卿别有用心地对他们的宽大处理,让他们觉得在姬国卿“领导”下虽然没有了之前显赫的地位,但是日子过得比以前轻松了,最起码不用整天提心吊胆地防贼、防匪、防叛乱。

因此,西秦岭山的这一系皇室宗亲算是彻底融入到了革命体系中。

韩光轩、李过、袁宗第、李来亨等人的加入,让革命队伍实力倍增的同时,也让革命队伍的成分更加复杂。

好在这些人都是敢于跟封建礼教做斗争的“义军”,他们思想中的“自由和民主”意识是高于“封建等级礼教制度”思想的。

这些人的加入,让早期革命集团的革命意识得到了巩固和加强。

再后来,儒教士人集团贺珍、杨展、詹天颜等人的加入,回人马虎臣的加入、羌人邝世雄的加入,让革命队伍成分进一步变得复杂,早期革命集团越来越显得渺小和微不足道。

开始时,姬国卿为了迅速壮大自己的实力,让外部敌人不敢轻视自己,不得已下大小通吃。

此时,姬国卿必须将吃下去的东西好好消化消化,注重革命早期提出的“平等、公平、自由、民主”的同时,逐步把“法制和专政”体现出来。

早期,不怎么讲究“法制和专政”,或者说只讲“法制”不提“专政”,是因为革命军实力太弱小,姬国卿必须尽快地成长起来。

也可以说,李过等顺营集团的人加入后,极大冲淡了革命军的纯洁性和革命性,姬国卿只能再吃下一些其他的什么来冲淡顺营集团。

此时,早期革命集团(穷苦人)、崖城里集团、皇室宗亲集团、顺营集团、儒教士人集团甚至还有少数族裔集团等五六个集团并立于革命军当中,各个集团都具备一定的优势和劣势,各个集团都相互依存和制约,达到了一个新的平衡。

由于早期革命集团的人最少,按理说在当前的革命军队伍中最不占优势。

相反,因为早期革命集团的人最差都成为了当前的旅长,他们被姬国卿重用并提拔成为主要将领后,又基本上都对穷苦人进行倾斜,因此早期革命集团实际上是当前革命队伍中实力最强的一支。

实力第二的,自然属于崖城里集团,由于占据了先机优势,崖城里融入革命军后迅速成长,此时他们集团中最差的人也是旅参谋,地位仅次于早期革命集团。

排在第三的就是顺营集团,毕竟这些人加入革命军后,让革命军的战斗力陡然之间上升了一个台阶,从而在革命军队伍中表现了出来。

另外,由于姬国卿有意地“引进”顺营集团来制衡崖城里集团,顺营集团虽然没有人进入革命司令部,但是六大军长中人家占了三席。

最需要打压的,其实是皇室宗亲集团和儒教士人集团。

这两个集团有着一定的“血缘关系”,他们骨子里的理念和意识完美地趋于统一,很容易打成一片。

如果过分追求民主,他们会很快盖过顺营集团风头和崖城里集团风头,甚至是盖过早期革命集团风头而成为革命队伍中最强最具威势的集团。

到那时,他们可不会表现得跟当前的谢椿一样这么“谦虚”了,他们会比谢椿更加嚣张、更加咄咄逼人。

崇祯任期内接连杀死大臣、更换大臣等,可以说也是被儒教士人集团给逼的。

这些儒教士人集团,嘴巴上说得比唱的都好听,让人无可辩驳、理屈词穷,只能听他们的摆布。“雷厉风行”的崇祯不停杀人、换人,很多时候并不是自己的意思,都是被那些儒教士人集团给唆使和逼迫的。

姬国卿自从创建革命之初,就不以“才”取士,而是以“武功”取士,就是从根本上杜绝那些儒教士人集团的人进入到革命队伍中。

姬国卿不是不想让这些人进入,而是在革命没有取得一些成果之前,不能让这些人过早地介入到革命当中。

革命体系还根基未稳,让这些人进入,他们会像蛀虫一样很快啃食掉革命的根基。

从另外一个角度去看,姬国卿创建革命,对付的主要敌人其实就是这些儒教士人集团。

皇室宗亲集团,只不过是儒教士人集团打的一面旗帜。

清除敌人不单是拔掉他们的旗帜,更要杀死他们的棋手!

阅读吃饭穿衣最新章节 请关注米妮小说网(www.qixinyuan.com.cn)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