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92

《重生1992》

第415章 团队框架

上一页 封面 下一页

到了晚上,张玉琴跟蒋和生都回来了。

蒋和生这几天倒是意气风发,因为他给未来老丈人介绍工作,他和柴娇娇的事情发展的非常顺利。

杨晨轩把统计出来的数据给两人看了:“这是统计出来的数据,一个站点的数据有点少了。”

张玉琴大概看了一眼,他对数据并没有那么敏感,说道:“花城和鹏城的货运量也不少啊!”

杨晨轩说道:“那是从花城、鹏城运过来的不少,运过去的并不多的,要来回都有货才好。”

张玉琴仔细看了一下,说道:“这么说的话,那就只有芙蓉市比较合适啊!”

杨晨轩摇头:“也不是,这要看具体怎么运营。”

“我琢磨了很久,感觉就单纯我们自己做,不跟火车站合作的话,有些头痛,跟火车站合作的话,又不是我们说了算的,铁道部十有八九不会同意的。”

“能赚钱的事,他没有道理低价让给我们去做,不能赚钱的,我们租过来,那就是亏钱。”

“我们在衡州能租货运火车,很大程度上依赖我们物流园做货物聚集地,量大量小的货物可以聚集过来。”

“但去了其他城市,我们没有物流园,就没有办法聚集小批量的货物一起运输。”

蒋和生说道:“老板,我们在其他地方也建个小物流园不就好了?”

杨晨轩摇头:“不行,货流量太小了,肯定亏,衡州是我们省的周转站,我们省目前的周转站就是芙蓉市和衡州市,所以衡州市的货运量大。”

“就好像我们宝阳市,货运量就特别少。”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物流园建多了,管理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管理一个物流园要投入这么多的人力、物力,当我们发展了十个八个物流园,勉强也能维持高速运转,要是我们有几十上百个物流园,那就是相当于一个庞大的机器,管理和效率会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

“我们要是只开十个八个大型物流园,那我们不可能随便开,一定要开在几个比较重要的城市。”

后世的物流,很多都是依赖电脑来做相应处理的,效率比人要高了很多。

他们的物流,a城市的物流要发往多少个集散中心,a城市不用打电话招呼,其他几个集散中心,可以实时在电脑上看到有多少货来。

现在有多少货发出去,只能依靠电话沟通。

而且,物流园有很多货物,分批进来,但要统一安排走,怎么走,能走多少,谁先,谁后,这是什么东西,能不能和普通货物放一起。

要是有电脑和网络的话,所有的数据输入,就算种类和数量再多,也能很快就能归类整理出来,一秒钟的事情,然后就能按照清单运输走。

但现在,必须依靠人工去核对,去归类,工作量非常大。

说到底,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小城市需要运输的货物,没有办法支撑这么大的开销,只要能赚钱,工作量再大,多招人就是了。

张玉琴说道:“现在我们还是商量一下,我们这火车要怎么租,开通哪一条线路。”

杨晨轩说道:“我们目前可以考虑两种办法,第一种就是租直达的,我们就只做这两个城市之间的物流。”

“如果要租那种中间会停靠的,我们就和沿途这些城市的运输队合作,让他们去找客户,上货,我们有货到当地,他们帮忙送,按照比例分钱。”

张玉琴说道:“这第二种就挺好的啊!”

张玉琴明显是倾向于第二种的,因为这样可以利益最大化。

杨晨轩说道:“张姐,这样的好处就是,我们只要在重要城市成立站点,最后把这些站点之间联合起来就行。”

“沿途的城市我们都可以发展。”

“但是,我们没有办法保证,每一个运输队都是负责的,有一些乱来,可能运输的货物出问题了,还要我们去擦屁股。”

张玉琴想了一下,说道:“我还是觉得可以试试,大不了到时候我们再缩减业务范围。”

杨晨轩说道:“这么看来的话,我们的业务又要增加了。”

“现在的部门可能也不够用了,我们要在运输部里面单独成立一个小组出来,专门对接外地的运输队。”

“还有就是回款的问题,有一些货物肯定是他们找到的,他们收的钱,我们要掌控主动权,货款要在我们手上才好。”

“我们有自主权,到时候要遇上几个拖欠款项的,回款又是一个大麻烦。”

杨晨轩现在其实也烦,要是有人的话,这些事情就不用自己去操心了,只要做一个大方向的决定,具体的执行,让下面的人去操心就可以。

但现在明显是不行的,现在物流公司的人员架构还没有全部搭建起来。

所以这些事情只能亲自去管,亲自去安排。

三个人商议了大半天,实际上都是杨晨轩和张玉琴在说话,蒋和生只是听着。

对此,蒋和生还是挺满足,因为他是这个物流公司真正的元老,以后要是说起来,他从一开始就参与了物流园的各种“建设”。

最终,杨晨轩和张玉琴还是决定了,想办法租鹏城到芙蓉市货运列车。

从路线上来说,这一条路线可以从鹏城开始,经过东门市、花城、韶州市、衡州、建宁市,最终到芙蓉市。

后来,东门市也是一个工厂聚集的地方,但现在发展得只能算一般,货物的吞吐量并不算大,大部分都是流出,流入的基本都是原材料。

建宁市在萧江省也是一个大市,发展的潜力也是非常巨大的,它主要也是重工业,后来的汽车配件、轨道交通装备业、航空装备都是不错的。

选出的这一条路线,有一个好处就是经过的城市,除了韶州市,其他的城市发展势头都不错。

但现在问题就是,如果要在这些城市上下货,那肯定要和当地的火车站打招呼。

要是直接和铁道部商量倒是好办了,铁道部就会跟沿途的所有火车站招呼好,但杨晨轩他们现在只是租了几节车厢而已。

确定好路线,杨晨轩说道:“张姐,这些天,你辛苦一下,跑一下这几个城市,把这几个城市的火车站都给谈下来。”

“物流园这边,我尽量在你回来之前,把基本的人事架构给搭建起来。”

其实,最好的办法是杨晨轩去谈火车站,张玉琴留下来组建公司团队的,因为接下来是张玉琴主管物流公司。

但杨晨轩必须要留在衡州,因为他要收泰华鞋厂,估计这些日子就要签合同,不能离开衡州,只能让张玉琴去。

张玉琴也知道杨晨轩要收购鞋厂的事,倒是没有二话:“那行,我明天就动身,我先把鹏城的谈下来,只要鹏城、衡州、芙蓉市三个地方谈下来,这一条线就可以开了,其他的几个市,就算暂时不做也没有关系。”

杨晨轩点头:“行!在物流园区正式开工的时候,交通一定要谈下来,这对我们有好处,衡州市的官方一直在关注我们。”

“没问题!”张玉琴开玩笑说道:“要是谈不下来,我就不回来了。”

…………

张玉琴第二天就动身去了鹏城,她安排来管运输的人也刚好来了,叫吕康裕,是川蜀省人,去鹏城打工加入的张玉琴物流队,刚开始做的是司机,虽然没有什么高学历,但人很聪明,做人做事都让人无话可说,深得张玉琴的欣赏。

目前,速达物流园这边,基本的架构已经快要搭建完成了,财务部是卢正做经理,钟新超辅佐,卢正以前在其他的工厂就是主管财务的,财务那一套完全没有问题,钟新超虽然是一个大学生,但经验不够,在下面学学,以后还会招一名出纳,剩下就看物流园的发展,要是发展得快,就继续招人。

业务部一直在招人,已经找到几个,但没有经理,暂时让蒋和生担任。

运输部就是吕康裕做经理,但现在一个司机没有,更没有车辆,光杆司令一个。

仓库还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人选,但仓库的搬运工已经招了一些。

采购部,定了刘洪玉,这个张玉琴已经和刘洪玉通过气,正式开业前就能过来。

行政部暂时只有柴娇娇,但招了两个电工和一个机械维修工,到时候还要招人。

人事部暂时没有人,柴宏阔倒能管人事,但杨晨轩不放心,把柴宏阔放进来,他是柴娇娇的父亲,蒋和生未来老丈人,和卢正也认识,到时候业务部、财务部、人事部、行政部,都是他们一窝的,这可不好。

加上柴宏阔自己也想去泰华鞋厂,就不调过来了。

招聘广告早就贴出去了,面试的人很多,基本都是来面试一些基层工作的,面试搬运工的最多,其次就是业务员,因为业务员基本没有什么实际要求,各种条件都比较虚,比如善于沟通,会处理人际关系,能吃苦耐劳,只要胆子大一点的人,都能来试试。

而搬运工和业务员的面试,基本都交给蒋和生和吕康裕来做了,杨晨轩不怎么管。

其他部门的面试者很少,来面试管理的就更少了,偶尔来一个,杨晨轩还不怎么看得上,都没要!

阅读重生1992最新章节 请关注米妮小说网(www.qixinyuan.com.cn)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