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92

《重生1992》

第491章 车上谈话

上一页 封面 下一页

杨晨轩把张荣峰送到后,说道:“峰哥,那我就先回去了,如果想找人聊天的话,随时都可以给我打电话。”

杨晨轩本想劝劝她的,但话到嘴边,还是没有说,他和柳依琴说的话,确实是他心里所想,对于张荣峰和周彤彤他们的事,旁人给他们说太多,那也只是旁人自己的想法,未必是他们自己想要的。

像张荣峰他们这样的事,怎么劝、怎么说似乎都没有绝对的对错,只有不同的立场。

张荣峰点头:“要是我想找人聊天的话,肯定会给你打电话。”

“你和依琴两个人,从来不跟我说该怎么办,聊着心里舒服。”

“知道我事的人,有人来劝我回去,安安心心跟黄玲过一辈子,这是一个人的基本道德。”

“有的人跟我说,黄玲虽然于我有恩,但婚姻应该给爱情,而不是用来报恩的,对于黄玲,完全可以用物质来报答,要是勉强跟黄玲过一辈子,委屈了自己,伤害了黄玲,也错过了周彤彤。”

“这些道理其实我都懂,我现在不想听任何的道理。”

杨晨轩也忍不住叹息:“不管怎么说,你父母那边,你还是要去看看,过年之前能回去看看,就回去看看;过完年了,你要是还坚持去鹏城,那也要回去看看,你这一走,至少要一年才能回来。”

张荣峰深吸一口气:“我明白。”

杨晨轩开玩笑的说道:“我知道你明白,我是怕我把你拐走了,你又不回去看一下,到时候你爸妈又恨上我了。”

张荣峰略有些尴尬:“这不关你的事,杨老弟,你也别往心里去。”

杨晨轩本来就是开玩笑的,怎么可能往心里去。

两人聊了一会,张荣峰开车去了老厂,杨晨轩带着吴光誉朝家里敢。

车上,吴光誉问道:“晨轩,我能不能问你个事?”

吴光誉平时在外面会叫杨晨轩“杨老板”,表示对杨晨轩的尊重;私下里会叫“晨轩”,表示两个人同村的辈分。

吴光誉这般,无非就是想要跟杨晨轩保持好关系,希望以后有需要的时候,杨晨轩能帮自己一把。

杨晨轩其实并不在意这些,一个称呼对他来说已经不重要,别人叫他名字或者“老板”、“杨总”,对他来说并没有影响。

人只要走到一定地步,根本就不需要去在意这些,因为别人看到你这一张脸,听到你这个名字就知道代表着什么,不需要更多称呼加成。

一个身家千万的人,穿一件路边摊买衣服,十五块钱,衣服一看就不怎么好,员工绝对会以为这衣服至少也要几百,多的话说不定上千;一个工厂流水线工人,某天穿一套阿玛尼的西装,价值几万,同事看到了,都会赞叹,这衣服看着挺好,几百啊?我也去买一套。

所以,表面的东西,对普通人确实有包装作用,尤其是在创业初期,或者以小博大的时候;但人只要到了一定的阶层,这些东西除了满足虚荣心,已经起不到太大的作用。

当你要去看一套每平米十万,面积五百平的房子,你开着奥迪a7,满身正品名牌,还有两个人在你屁股后面端茶倒水,这时候这些都是没用的,你要么拿出足够的资产证明,证明你有能力购买这一套房子;要么你的名字已经强大到不需要资产证明,比如马云、王石等,要不然你连看房子的机会都没有。

杨晨轩说道:“光誉叔,你有什么问题可以直接问,只要我知道的,一定跟你说。”

吴光誉问道:“杨老板,您说我这厨艺去开饭店行不行?”

杨晨轩回头看了吴光誉一眼,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问道:“光誉叔,在王老板那是不是有什么不顺心的地方?”

吴光誉赶紧说道:“不是,我只是在想,要是以后王老板那不用我了,我以后自己去做点什么。”

杨晨轩大概明白吴光誉的担心了,因为王自健跟他说过,厨房那边一直在培养厨师,主要是由吴光誉负责的。

而且菜品“标准化”这方面,也一直都是吴光誉在做。

吴光誉的厨艺要说有多好倒也没有,肯定说不上全国前一百或者全国前五百之类。

但吴光誉的厨艺,比大部分的厨师都要出色,口味能满足大部分人的要求,这就够了,没有一个厨师能满足所有人的口味。

王自健对吴光誉还是很满意的,还在说明年要给王自健涨工资。

吴光誉会有这样的担心,应该是王自健让他培养了很多厨师出来,王自健听了杨晨轩的话后,吴光誉再也没有上灶炒菜,开始全心全意教徒弟。

吴光誉心里就想着,是不是自己的工资太高了,王自健想让自己多培养一些厨师出来,就让自己走。

因为吴光誉的工资确实要比普通厨师高出一大截。

杨晨轩说道:“光誉叔,做生意这事,不能单纯这样的评价,依靠技术做生意,只能做小生意;用脑袋做生意,才能做大生意。”

“会做包子,没有生意头脑的去卖包子,他做不大,只能守着一个店;不会做包子,但有生意头脑的去卖包子,他有可能把包子卖到全国。”

“你看王老板会炒菜吗?”

“如果你只打算依靠自己的手艺做一点小生意,吃苦耐劳一点,问题不大的;如果要做大一点的话,技术和手艺,不是那么重要。”

吴光誉笑了笑说道:“说的也是,如果真去做生意的话,我也没想着要做多大,有个几十百来平,把我媳妇和爸妈叫去帮忙,一家辛苦一点,能赚一点就可以了。”

杨晨轩说道:“光誉叔,你现在在王老板那边,不是做的好好的吗?”

吴光誉犹豫了一下,说道:“晨轩,这些日子王老板招了很多学徒,我都教出来七八个人了,现在又招了十几个。”

“以后饭店那边还要不要我,也不好说。”

“我心里就琢磨着,自己做点小生意。”

吴光誉第一个想到的是做生意,其实还是受了杨晨轩他们的影响,他看到太多人做生意赚钱了,所以也想着做生意。

这就是人以群分,物以类聚。

当你周围的人都在做生意,你也会想着去做生意。当你身边的人都在打工,你就会怕做生意亏钱。

杨晨轩解释道:“光誉叔,你不用担心,王老板那边少不了你。”

“而且,王老板也不是那种不记情分的人。”

“现在让你教这么多人出来,是他准备扩张。”

“他以后应该是准备让你专门管厨师或者专门做菜单,研究新菜品,制定菜的标准和规格。”

“总而言之,就是不让你去炒菜,那是浪费人才。”

吴光誉听得很高兴,虽然听不太明白,但大概意思还是明白的,反正他跟别的厨师就不一样,比别的厨师要高一个等级呗。

吴光誉笑了笑,说道:“只要王老板不让我走,我就在他那干下去,其实王老板给我工资还是挺高的,我干的活又轻松。”

杨晨轩说道:“觉得满意就可以做下去,光誉叔,你要是真想做生意的话,你也别自己去做,你可以想办法存一点钱或者借一点钱,跟王老板商量一下入股的事。”

“入股以后,你也不用管饭店经营的事,你做好你现在的工作,拿着现在的工资就行。”

“不过你要做好赚了钱也拿不到钱的准备。”

吴光誉从来没有想过入股,在他看来,要是生意真的挣钱的话,为什么还要让别人入股?我自己做不好吗?要是不赚钱,我还投钱进去不是亏钱吗?

但杨晨轩说起来了,他还真想听听。

主要还是因为杨晨轩是他见过最厉害的、最会赚钱的人。

“晨轩,为什么入股分不到钱?”吴光誉问道。

杨晨轩说道:“这关系到饭店的发展,我们把饭店想成一个公司,公司如果不发展,赚钱了当然可以把赚来的钱分掉,所有股东按照自己持有的股份分钱。”

“但大部分要发展的公司,是很少分红的。”

“就好像你们饭店,比如现在有十家店面,你要入股,投了一万进去,占股百分之十,今年十家饭店一共赚了十万,如果这十万分掉了,那你们的规模就不会变,还是十家饭店。”

“如果不分红,这十万就可以拿去再开一家到两家饭店,你们明年就能有十一万的收益。”

“后年再开一家,一年就有十二万,当你们饭店越来越多,每一年赚的就越来越多。”

“有时候,规模达到一定的程度,就会产生质变,所有人都会知道你们这一家饭店的名字。”

“那时候你们可能开了一百家,也有可能开了五百家,原本一家饭店只赚一万,所有人都知道你们饭店好吃、卫生,甚至有人觉得去你们饭店吃饭是有面子的事情,质变就产生了,你们的饭店生意就会暴增,原本一家饭店一年赚一万的,一下子就能赚到三万、五万,甚至十万。”

“这个时候,你们饭店的名字也就会变得非常值钱。”

“总而言之,年年把利润全部由拿来分红,就赚一年算一年的,有一天撑不下去,大家就散火。”

“想要长期发展的,就一定不能把利润全部分了。”

“王老板就是要做长期发展的,你自己考虑考虑,如果要入股,明年你可以找他商量商量,他给你的股份应该不会多,估计也在百分之五以内。”

“拿到股份以后,不要把自己当老板对餐厅的事指手画脚,只要跟着王老板的角度走就行,要是你有什么问题和想法,就私下里和王老板讨论。”

“要是有一天,你觉得自己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和眼光,就可以跟王老板说,你想管一点事,不要上手就管重要的部门,从小部门开始。”

“到时候就算犯错了,王老板也会给你兜底,感觉吃力就自己退下来,要是觉得自己游刃有余,没事就跟王老板多请教,让他告诉你,你什么地方没做好。”

“直到有一天,王老板也觉得你做得不错,你就可以一步步往上走。”

“走到一定位置,你就可以加入餐厅的核心管理层,或者自己出去单独干事业,到那个时候,你的眼光会和现在完全不一样。”

“这个时间不会很长,大概两三年就可以,很多人觉得学一门技术或者学管理很难,其实很多东西在内行人看来,根本不难。”

阅读重生1992最新章节 请关注米妮小说网(www.qixinyuan.com.cn)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