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世嫡后名动天下

《惊世嫡后名动天下》

第482章 皇上算计人的心思深不可测

上一页 封面 下一页

半个时辰过去了。

萧允淳抬眸望向众人,似笑非笑地问道:“诸位心中可有良策?”

吏部尚书龚子健再次上前拱手道:“皇上,微臣认为应当从京都城内护送有一批医术高超的医者前往灾区查探瘟疫的轻重情况和解决之法,再由皇上任命钦差以及运送物资前往救助民众,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龚子健所言,萧允淳十分认可。

他很满意地点头道:“龚大人所言极是,但是龚大人认为朝中谁能胜任这钦差一职呢?”

龚子健拱手应声道:“禀皇上,微臣以为微臣能够胜任钦差一职,还请皇上下旨,微臣愿意押送物资前往付阳城,陪伴付阳民众渡过难关。”

萧允淳满眼赞赏,转眸望向旁人,淡声道:“可还有人对此有不同意见?亦或是还有什么需要补充之处,都可畅言,将你们的想法说出来,朕今日将你们叫来,是想要集思广益的,而不是看你们一个个做缩头乌龟的。”

众人闻言,脸上都有些无光。

他们在前面两位先帝的手底下任职时,很多时候都能蒙混过关。

但此时,却被萧允淳推着往前走,一个个真是恨不得自己能多生出几颗脑袋和几双手出来,这才能应付得了萧允淳。

顶着萧允淳充满了压迫感的视线,众人纷纷开口补充。

“禀皇上,解决瘟疫最主要的便是切除感染源,微臣认为在救济民众之余,也要对感染之人有一个相对妥当的处理方式。”

“对对对,为了避免瘟疫扩散,相邻城镇的百姓们也该转移到安全之所,让感染之人越少越好。”

“臣等认为瘟疫横行大多情况是出于水源,应当让人去查探周围的水源可有什么问题,将根源彻底拔除。”

一个个开始七嘴八舌地发表自己的观点。

跟菜市场一样热闹。

萧允淳眼底闪过一丝嘲弄,众人在意识到皇上许久未曾出声之后,纷纷将嘴巴闭上了,然后十分默契地都抬眸望向了萧允淳,想要看一看他的神色,来判断他究竟是何想法。

奈何皇上的心思永远都是他们猜不透的。

因为即便皇上脸上的表情淡淡的,即便皇上嘴角上扬,带着微笑的弧度,依旧让他们如芒在背,胆战心惊,他们很清楚地知道,他们对皇上的恐惧是与生俱来的。

只要皇上坐在那里,就算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说,都足以让他们不敢有丝毫的怠慢,且时时刻刻都得提高警惕。

萧允淳淡淡的眸光扫了众人一眼,眼眸闪了闪,嘴角带着微笑啪啪啪地鼓掌道:“诸位当真是高见,你们所言朕全都听进耳朵里了,集思广益的好处就在于能将一件事考虑得十分全面,各个方面都能顾及到。既是如此,有谁愿意自告奋勇站出来将诸位的观点整合起来作为解决此事的方法吗?”

只是将观点整合,这个事情并不是难事。

一时间有不少人蠢蠢欲动,然而就在众人犹豫着要不要站出来的时候,龚子健又率先上前一步,拱手道:“皇上,微臣斗胆,毛遂自荐,将今日诸位的观点整合出来。”

“龚尚书,你今日已经十分劳累了,且退下吧!不能什么事情都让你一个人往前冲!”

萧允淳满眼都是对龚子健的赞赏,询问道:“你做这个吏部尚书多久了?”

“禀皇上,不过两年而已。”

龚子健虽然在吏部任职多年,但是真正当上吏部尚书也不过是在两年前而已。

因为那个时候,主子需要他,所以他往上爬了。

萧允淳微微一笑,低声道:“朕对你十分满意,以后再接再厉为朕与大庆子民效力,你的官职也该往上升一升了,你自己可有中意的职位?”

吏部乃是六部之首。

虽然六部尚书的官级都是一样大的。

但是吏部尚书的职权最广。

可如今皇上不仅要给吏部尚书升官,还询问他自己中意的职位。

这简直是莫大的宠信了。

众人惊诧一处,也不免有些眼热。

都恨不得方才站出来说话之人是自己了。

龚子健却只是摇摇头,一脸认真地说道:“禀告皇上,微臣如今在吏部待着挺好的,微臣手上还有许多事情尚未处理,并无升官的打算。”

毫不犹豫地拒绝,让众人觉得他真是蠢笨,方才还有些眼热嫉妒的,现在只觉得此人无可救药,原本是升官的好事情,竟然还脑抽地拒绝了。

简直不知所谓。

然而,对于龚子健来说,什么样的职位并不是十分重要。

而是吏部尚书乃是掌管朝中文官的任免、考课、升降以及勋封调动等,相当于扼住了朝中文官的咽喉,乃是重中之重,是万万不能落到旁人手中的。

他很清楚皇上对自己的信任和重视,但是他如今还没在吏部尚书这个职位上发光发热,实在是不想就这般轻易转移到别的职位上去了。

毕竟,他在吏部扎根多年,为的就是有朝一日能在吏部尚书的这个位置上成为皇上的那把刺向文官咽喉的利刃。

萧允淳闻言,眼底弥漫出笑意,淡笑着说:“龚大人呐,这还是朕第一次见到有人在能够升官的时候毫不犹豫地拒绝的。”

龚子健一脸认真地拱手道:“职位高低并不是微臣所求,微臣只求能为皇上所用,替皇上做实事,造福于天下百姓。”

“好,不愧是朕十分看重之人,这等觉悟即便是寻遍朝堂,也寻不出几个来了。”

萧允淳心情大好地夸赞道。

龚子健眼底总算是露出了些许笑意,能被主子赏识和认可,对他来说是最让他欣慰的事情了,所有的付出和困苦瞬间化作蜜糖,紧紧地包裹着整颗心脏。

暖洋洋的,感觉很好。

以后,可得更加努力才行,他一定不能让主子失望。

最后,萧允淳将此事交给了苏岑去做。

这看似是一件小事,但其实并非一件小事。

而是将这件事的方案处理权交给了苏岑。

苏岑乃是百官之首,这些事交给他乃是顺理成章的。

众人从宫中退去之后,一个个都忍不住揶揄龚子健几句,有人恭维他被皇上看中,有人阴阳怪气地说他不知好歹,更有人假模假样地替他可惜。

说他没有答应升官,往后只怕是没有这么好的机会了。

但是,不管众人如何说,龚子健都只是不咸不淡的态度。

唯一一个能得他好脸色,便只有苏岑了。

这不仅是因为苏岑乃是国丈,而是龚子健确实十分认可苏岑在朝中的成就以及那一颗忠君爱国之心,这些年苏岑稳坐丞相之职。

经历过三位帝王,他所做的一切就没有让人挑出错误的。

而就算被先前的两位皇帝所忌惮的时候,他也是尽自己所能的为百姓们做了很多事情,也为百姓们争取到了许多权益,造福过不少人。

这一桩桩一件件都是让人极其敬佩的。

朝中什么样的人都有,但是大多数人内心深处都是十分敬重苏岑的。

这一切都是因为他本身值得。

“苏大人,下官还有些想法想要跟苏大人阐述,不知苏大人可有空闲时间?”

龚子健主动跟苏岑搭话,苏岑微微一笑,拱手道:“龚大人既然有想法,直说便是,只要是关于政务之事,本官随时都可以。”

毕竟关于政务之事,许多都是刻不容缓的。

并不需要他刻意留出空闲视线。

龚子健闻言,微微一笑,十分敬重地点头道:“苏大人,这边请。”

“好。”

苏岑轻轻点头,跟着龚子健走远了。

苏岑也是十分欣赏龚子健的。

他觉得这个人很有能力,而且很有想法,也很大胆,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是一个很有主意且聪颖之人。

最主要的是龚子健乃是一个真正为国为民之人,这让苏岑十分满意。

也生出了想要交好的心思。

所有人都能看得出来,皇上是有心想要培养龚子健的,若是不出意外,或许龚子健会成为继自己之后的下一任丞相,故而苏岑对龚子健也有提拔和传授之心。

丞相这个职位乃是重中之重,能上去之人不仅要能力出众,也需要心向百姓,对皇上忠心耿耿,否则就要跟皇上达成一个平衡,否则的话一旦出事,累及之人甚广。

故而,苏岑也想趁机看看龚子健此人是否表里如一。

毕竟,他乃是国丈,往后继任皇位之人乃是自己的亲外孙,可一点都容不得马虎。

众人瞧着龚子健跟苏岑一起远去,眼睛都快嫉妒地发红了。

有人酸溜溜地出声道:“龚大人还真是会揣摩皇上的心思,知道皇上喜欢什么便表现什么,如今不仅是皇上看重他,就连丞相大人都跟他如此亲近了。”

旁边有人闻言,微微叹气道:“说来说去,都是咱们胆子不够大,若是咱们再大胆一些,指不定现在被皇上看重之人便是咱们了。”

突然一声轻笑在众人中响起,众人转眸望去,就见秦望不知何事已经混入了众人之间,众人瞬间脸色一白,他们都很清楚,秦望乃是皇上的人。

他们现在在这里说这样的话,大概很快就会传到皇上的耳朵里面前了。

这可如何是好?

皇上会不会因此而给迁怒他们,亦或是对他们印象很差,从而……给他们穿小鞋?

“秦统领,不知您有何贵干?”

就在众人心惊胆战之时,有人打着胆子拱手道:“可是皇上有何吩咐吗?”

秦望眼底闪过一丝笑意,淡声道:“皇上有言,让在下前来看看,若是有谁对他的决定有异议,便让谁作为钦差前往付阳城,可是在在下方才看来,对皇上有异议之人还真是不少,这可如何是好呢?”

秦望一脸纠结地皱着眉头道:“不若,在下还是将诸位大人的名字记下,交给皇上,任由皇上任命了。”

众人心中都是一咯噔。

这叫怎么一回事?

不过是围在一起吐槽一下,就被皇上给抓住了,而且这还是在宫外。

皇上果真是耳目众多,没有任何人能逃脱皇上的法眼。

付阳城乃是边陲小城,穷困潦倒不说,如今还瘟疫横行,这让他们如何是好?

众人面面相觑之后,都不免心生警惕,又提心吊胆的,很害怕自己会被选中。

秦望一脸笑意地望着众人的神色,心中好笑得很,这些人迟早要被皇上给弄下去,一个个地占着茅坑不拉屎,遇到事情就往后退。

也不知道他们当初是如何升官到三品的。

“诸位大人莫要惊慌,皇上决定任命三位钦差大人一同前往,然后再派遣两千精兵押送物资护送三位大人前往,但是在下看对皇上决定有所异议之人并不止三位。”

秦望笑着说:“诸位的官职和名字在下都已经记下了,这便回宫上禀皇上,究竟谁能幸运成为钦差,这都要看运气如何了。”

方才凑在一起说话之人,总共有五个。

但是皇上要任命的钦差是三人,便是他们之间只有两个人是安全的。

他们心中担忧自己会成为钦差之余,心忍不住往下沉了又沉。

他们能官居三品,就绝对不是蠢笨之人。

皇上这样的举动,就是在清楚明白地告诉他们,皇上已经厌弃他们了。

以后大概是要寻着机会找他们的麻烦了。

降职事小,罢官事大啊!

众人战战兢兢的,秦望笑着说:“诸位大人且回去等圣旨吧!”

他们五人闻言,腿都快软了。

心中后悔不已叫苦不迭。

懊恼自己怎么会觉得离开皇宫就安全了,可以随便议论皇上和俗苏丞相对龚尚书的心思呢!

当真是草率了。

今时不同往日。

当今圣上不会再像前面两位皇帝一般好糊弄,也不会再任由他们有所议论了。

众人心惊胆战地回到府中,度日如年一般等待着,生怕一道圣旨突然出现在他们的面前,皇上心一狠便将他们送去了付阳城。

然而一个个等得心惊胆战的,从白日等到黑夜,从黑夜等到黎明,他们都没等到皇上的圣旨,众人不免心中松了一口气,整整一日都在焦灼中度过。

一放松下来,整个人浑身都发软。

又不由得庆幸,皇上所选之人并非自己。

不过,一个难关算是度过了。

只是接下来,他们一定会被皇上所厌弃,所以更需要谨小慎微了。

当他们走到宫门口,准备上朝的时候,发现昨日的五个人都在,都不免心口一紧,急忙询问是否有人接到圣旨,得到的答案都是未曾。

众人心中刚松下去的那口气又提上来了。

战战兢兢的。

上朝时,萧允淳第一时间便将昨日之事说给众人听了,那些官居三品以下的官员有一些虽然早就已经听到了风声,但是并没有得到确切的消息。

如今听闻消息之后,便也知道皇上昨日宣三品以上的大臣们进宫,大概是已经商议出对策了。

萧允淳淡声问道:“现在处理方法已经拿定了,不知有谁愿意代表朕和朝廷作为钦差前往付阳城主持大局,救助民众呢!”

萧允淳话音刚落没多久,苏元骁便从人群中走出来,拱手行礼道:“禀皇上,微臣愿意前往。”

“你可知去往付阳城会经历什么吗?”

萧允淳眯着眼,神色淡淡地打量着苏元骁。

对于这位大舅子,他是欣赏的,但是却并非全然欣赏,因为这位大舅子能力有余而魄力不足,许多时候优柔寡断,比起他的老丈人来还是欠缺一些火候。

若是有心苏元骁扶持自己的儿子,那么就还得好生磨练一番。

否则,难以担任重担。

苏元骁十分认真地点头道:“禀皇上,微臣知道需要经历什么,微臣也考虑清楚了,微臣早些年在外游历时见过类似的情况,或许能提供一些帮助。”

萧允淳眨眨眼,望向众人,认真询问道:“诸位爱卿觉得如何?”

萧允淳的话音刚落,众人左右看了几眼之后,便纷纷点头应和道:“若是小苏大人有所经验,又有信心的话,臣等并无异议。”

几乎是所有人都同意让苏元骁前往。

毕竟付阳城只是一个穷困潦倒的边陲小城,对于这些高高在上的京官来说,那样的地方是不配让他们踏足的,更何况如今付阳城还瘟疫横行。

这一去若是不小心,指不定就沾染上了瘟疫,小命都得交代在那儿。

如今有人自告奋勇,他们自然是恨不得立刻将此事给定下来。

尤其是昨日被点名的那几位,更是恨不得皇上尊口一开,直接任命苏元骁为钦差大臣。

但是,萧允淳扫了众人一眼之后,将胃口吊得十分足,他淡笑着说:“朕很佩服小苏大人为了付阳城百姓所做出的决定,不过朕的心中还有更合适的人选,此事就不用小苏大人前往了。”

苏元骁还想再说点什么,就听见自家父亲的声音在身侧响起:“皇上,老臣认为犬子对瘟疫之事有所了解,作为钦差前往付阳城再合适不过,还请皇上三思。”

萧允淳淡笑道:“朕已经考虑得十分清楚了,丞相大人莫要担忧,你已经将所有的解决之法写出来了,钦差前去之后也不过是按照你给的方法按部就班地落实便是了,不该有任何差池的。朕留在小苏大人在京都城内,还有别的用处。”

既然萧允淳都这样说了,苏岑和苏元骁也不好再多说什么了。

但是昨夜被秦望点名的那五人心都要提到嗓子眼了。

生怕皇上一张口,便让他们前往付阳。

然而就在他们提心吊胆,不敢有任何松懈地等到早朝结束,都没有等到皇上的任命。

皇上虽然没有任命他们,但也没有任命任何人,这让他们心中更是惊惧不已,头皮发麻。

由衷地觉得皇上真的是太会折磨人了。

是生是死,早点给个准话便是。

偏要将人折磨得提心吊胆夜不能寐。

然而就在他们回到府中没多大会儿收到圣旨的时候,竟也没有觉得难以接受,反而有种庆幸之感,好在这件事尘埃落定了。

皇上在早朝上都已经说过了,所有的一切方案苏丞相都已经写下来。

他们过去之后只需要按照方案执行就成,只要做好防护,那些危险之事让旁人去做便是了。

这般想着,能远离京都城,暂时离开皇上的视线,将事情处理好回来之后,或许会让皇上改观也说不定。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

然而,当众人在京都城外遇见彼此之后,才终于明白了,皇上并未想过放过他们任何一个人,他们五人都整整齐齐地出现在了随行的队伍中,且五人都是钦差,职权相同。

这让他们头都大了。

俗话说得好,一山不容二虎,何况他们都是职位相当,职权相同的钦差大臣,谁又能听命于谁呢?

阅读惊世嫡后名动天下最新章节 请关注米妮小说网(www.qixinyuan.com.cn)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