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书生乱武

《三国之书生乱武》

第一百二三章:万事俱备

上一页 封面 下一页

许靖,许文休!难道自己不但要随军谋划,处理政务,还要去做说客?

“公子,你头疼?”张秀儿盯着耷拉着脑袋,用右手抚着额头的张毅,柔声说道。

废话,能不头疼嘛,许靖可是提拔任用荀爽、韩融、陈纪等为公卿、郡守,任尚书韩馥为冀州牧,侍中刘岱为兖州刺史,张咨为南阳太守,孔伷为豫州刺史,张邈为陈留太守的天下名士,要不是后来担心专权乱政的董卓迫害,他也不会从帝都逃到豫州,投奔孔伷。

如此人物,自己该拿什么去游说?

“秀儿,此人平常可有什么喜好?”

“喜好?”张秀儿摇了摇头,皱眉轻声回道:“许靖此人既不好酒,也不沾花惹草,每日便是处理政务,探查民情,家中唯有一妻一子,夜归自是弄儿为乐。”

一妻一子,这在古代为官的人里面可算是异类,张毅忽然想到什么,沉声问道:“此人可重名?”

自古朝堂之上便有贪官、清官、言官、忠臣、奸臣、权臣,像许靖,许文休这般的名士基本视钱财如粪土,却甚是看重名声、气节。

张秀儿依旧是摇摇头,苦笑道:“此人仁义宽厚,常常抚恤亲族乡邻,重情却不重名,与袁涣、华歆、王朗等都有深交。”

我勒个去,这人难道就没什么欲望、喜好可以让我利用一下?

“公子,欲安许昌,此人怕是缺不得。”

这话玉清也强调过来,看来此番说客的任务还是得落在我头上,张毅心中暗叹一声,颇感郁闷,奉孝、志才如今不知在哪里喝酒快活,早知今日,行军之时就向孟德拉个壮丁,省的如此费心。

“公子,迟则生变,这事还是早作准备为好。”

“秀儿,你有什么想法但说无妨。”

张秀儿嘴角微微扬起,白玉凝脂般的右手托着下巴,左手翻转,细长光滑的食指对着他勾了勾。

哎!张毅颓然地起身,靠到她身边,只见她微红着小脸,整个脑袋恻附在他耳旁,低声喃喃,芬芳的热气,并着天鹅般玉颈下那一抹的雪白,张毅不觉有些心神恍惚。

“唔,好痛!”张毅猛人感觉到一只轻盈细致的小手在自己的腰间来了一个三百六十度扭转。

“公子可还想看?”张秀儿刚轻声了几句,便发现他半点反应也没有,只是直愣愣地看着,这才知道自己倾着身子,衣裳低漏不少,不由得又羞又恼。

“不了,正事要紧,正事要紧。”张毅连忙摆手道,才看了一会,就下这么重的手,再看岂不是连眼珠子都保不了,哎,女儿家的心思端是不好猜,刚才坐着说不是没事了嘛,何必勾勾手指让我过来,还俯下身子说话。

张秀儿缓了缓气,平静了一下心情,才轻声接着说道,听着、听着,张毅忍不住又是点头,又是摇头,似乎兴奋,又似是纠结。

不知过了多久,张毅匆匆忙忙地从楼上小跑下来,对着两名背嵬军兵士打了一个招呼,便拱手告辞而去。

那老掌柜看见随后款款下楼的张秀儿,挠了挠头不解道:“小姐,这位公子何事如此慌张,临近正午,怎么也不留下吃个饭?”

“李叔,以后有的是机会。”张秀儿嫣然一笑,红润的小嘴微微翘起,用只有自己才能听得到的生息,呢喃道:“今日姑且放过你,大事定下再让你好生赔偿人家。”

“对了,管大哥麻烦你召集城中各处领事的兄弟,令其天黑之前到达此店,秀儿有大事相告。”

管亥闻言,放下手中的酒坛,点头应了一声,毫不拖泥带水地走出店门。

那老掌柜看着那门前数个随意丢弃的空坛,以及一坛子尚未喝完的酒,苦笑道:“小姐,老夫辛辛苦苦珍藏的酒可是要被他牛饮光了。”

“李叔,这酒除了他怕也没几个兄弟愿意喝。”张秀儿苦笑着摇摇头。

一路小跑,横穿过数条街道的张毅终于气喘吁吁地来到昨晚商议的小屋,很有节奏地敲了几下门。

“先生。”留守的兵士看清来人,才放下戒备,将众人迎了进去。

“玉清、子明、兴平他们有谁回来了?”

“禀先生,三位将军尚未归来。”

计划赶不上变化,这探查、监视的事已经没多少意义了,张毅转过头,对着那名守卫说道:“你带几个兄弟,告诉玉清、子明、兴平他们,手头上的所有事情都给我放一放,回来有大事相商。”

“是,先生。”那侍卫抱拳应声道。

“你们两也去帮忙。”张毅还是有些心急,转身对着身后的两名护卫吩咐道。

“先生,这....这样不妥。”两名侍卫互相望了一眼,沉声说道:“我等奉命保护先生安危,怎可擅离职守!”

“我现在就在这里,能有什么事!”张毅甩了甩手,严肃道:“快,时间紧迫,赶紧把他们给我叫回来。”

两名护卫犹豫了片刻,抱拳道:“属下领命。”

张毅目送着两位侍卫出门,随即进入屋内,拿出昨晚玉清所画的许昌城防布置图,就着刚才秀儿所言,将一些格外需要注意、戒备的地方圈了出来。

周昂此人虽然不是世之猛将,但弓马娴熟,基本的军阵兵法也是通晓,许昌几处要地其都是派了不少兵士把守,若不是有秀儿这个潜伏隐藏在豫州数年的帮手,自己想要攻占四门,真没想象中的简单。

“笃笃,笃笃。”大门外传来急促的敲门声,以及厚重的呼吸声。

哪个速度这么快!都快赶上世界纪录了,张毅忍不住惊奇道,玉清体质弱,擅长军中文事,应该不会是他,子明、兴平两人倒是不分伯仲。

“吱呀”一声,一张热汗泠泠,通红无力的白脸映入张毅的眼帘。

“玉清!”第一个到达的居然会是费耀,张毅愣了愣急忙上前扶住,对着旁边的兵士吩咐道:“快,快拿水来。”

费耀双手撑着膝盖,整个人弯垂着,满头的汗顺着头发、脸颊倒低落在青石板上,像极了自己跑完一千米的样子,又累又热。

“咕嘟,咕嘟。”清凉的茶水从喉咙冲下,将一丝丝凉快散入四骸,费耀抹了一抹嘴,轻声说道:“先生,末将没来晚吧。”

“没,没。”张毅顿时有些不好意思,虽然如今时间是有些紧张,但让一个貌似身子骨比自己还差的跑千米跑一般累死累活地赶过来,总觉得坑了人家。

“先生,先生!”张毅还没反应过来,就感觉到两道人影飞奔而来,直直立在自己眼前。

我差,刚说完玉清,何曼、晏明也都到了,张毅扫了两人一眼,发觉这般燥热的天气,他们也没比费耀好多少,不足片刻,刚去唤人的兵士们也都陆陆续续地赶到。

“好,大家都进屋缓一缓。”张毅摆了摆手,守门的兵士会意的向对面二楼里的暗哨做了一手势,青天白日的,整条街道便突然晃出不少人影。

“这么急叫诸位回来,是因为有件大事需要告诉你们。”张毅顿了顿,沉声说道:“三日后的夜晚,便是我背嵬军奇袭破城的日子。”

“什么?”

“三天?”

底下的众将士立马满是震惊、疑惑,费耀、何曼、晏明也互相扫视着,似是被这重磅炸弹炸的不轻。

“诸位怕了?”

“先生这是哪里的话,我背嵬军兵将没一个贪生怕死。”何曼忍不住大嗓门,振奋道:“三日之后,若是拿不下许昌,末将愿意将头拧下来。”

“末将也愿立下军令状,三日之后杀敌破城。”晏明起身抱拳说道,

“我等亦愿立下军令状!”

“我等亦愿立下军令状!”

在座的兵将也不甘落后的奋生说道。

好,好!不愧是我一手训练出来的背嵬军,自己还未解释为什么如此匆忙地定在三日后,众兵将便能有誓死破城的决心、勇气,这便是一只强军所不可或缺的。

狭路相逢勇者胜,自古怯战的军队从来都不可能获得胜利,况且今日的许昌奇袭,赢在有秀儿的帮主,赢在刺史、太守的不重兵事,但日后呐?战场瞬息万变,不可能次次等你打探调查清楚了,在出兵杀敌,背嵬军要留名于史,就应当如此!

“先生,请恕末将斗胆。”费耀静默了片刻,沉声说道:“如今许昌城中我军器械不足,守城兵士中也无内应,其兵力部署,何时换班也不甚清楚,短短三日,怕是来不及细细准备,当然,末将不是怯战,只是希望先生能多给些时日。”

“玉清,你胡说什么,先生定在三日后自有其用意。”从归顺东郡以来,张毅可以说是牢牢印刻在了黄巾军兵将之中,料事如神,力阻天下无双的吕布吕奉先,善待百姓,组建背嵬,信仰可以建立、可以破灭,当然也可以转移。

先生可是大贤良师特意留下来拯救我们的,居然敢怀疑先生,端是大胆,何曼等数个在座的黄巾旧将忍不住愤声说道。

阅读三国之书生乱武最新章节 请关注米妮小说网(www.qixinyuan.com.cn)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