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界真主

《护界真主》

第一百章 冲锋与反冲锋

上一页 封面 下一页

尧熙园见到这样的情景无奈地笑了,心中感叹,这风梁有意思,敢情像胡玉这样啥都不懂的傻瓜,反而能抢占先机,不被绕进去。

正这么想着的时候,胡玉的公鸭嗓子就在耳边响了起来,大概进关后,负责看守的亲随没有尧熙园的进一步指示,没有拘束他。

“反了反了,尧熙园,你大胆……你看早点进军多好,哪里会被抄后路。”

尧熙园苦笑,然后看着胡玉冷冷道:“你还是多操心操心自己的项上人头吧,别有的没的瞎操心。”

这让善于察言观色的胡玉立即闭了口,不敢再轻易大呼小叫,因为他看得出来,眼前这个看起来儒雅的老将,看着自己的眼里充盈着杀意,这和先前两人打交道时的情形截然不同。

观察了关里的情况,尧熙园立马清楚,这关不能守,不管是粮草还是装备补充,都解决不了十几万大军所需,得马上离开,不然被围困了就是死路一条。

来不及集中各级将校讨论,他即刻就要对身旁亲随传令官下达全军撤出瓦口关,向帝国边塞一带撤退的命令。

他知道,此令一出,这一支孤军深入的帝国精锐,很可能会沦落为边塞游击军,远离京畿,在夹缝中寻找生存之机。

命令还未及出口,恰逢向各处派出的探马陆续赶了回来,带回了急需了解的军情。

首先,证实了尧熙园对来自身后的敌军的判断,那是打着“风”字大旗的风梁联军,神奇地在禁军眼皮下消失,又神奇地出现,估计与空间跃迁有关系。

真是舍得下血本啊,看样子,敌人在意的是消灭皇朝的有生力量,并不看重一城一地的得失。

尧熙园想明白了这一点,更加为自己带领的禁军担忧,因为以风梁叔侄的习惯来看,下那么大的血本,应该还有后手,不可能让自己舒舒服服地逃脱。

探马络绎不绝地继续回报,不久就传回了另一方向的军情动态。

“报,从东夷国边塞方向开来大军。”

尧熙园一听,心里咯噔一声,又是突然冒出来的军队,恰好堵在了打算撤退的路上。

“是雇佣军,对吧?”胡玉在旁满怀希望地问道。

“打的是东夷国的旗号。”回报的探子声音充满了惶惑和绝望。

“东夷国,来帮助我们的吗?”胡玉还在做梦。

不待尧熙园发话,他身边的亲随就有几人上前去,叉着胡玉和那个捧剑的跟随离去,免得再干扰主帅决策。

尧熙园见状也懒得干涉,早期这军中不断有人向中书令府输诚献媚,直到这个胡玉来了,还有一些中下级军官不断抛媚眼,助长了所谓监军的嚣张气焰,如今生死关头,所有人都醒了。

尧熙园陷入紧张的思考中,他知道,需要马上做出决定,再稍一迁延,就会被敌军前后包抄,那时,军心涣散,只有坐等被歼灭或举军投降。

他再次将几个探子都叫上前来,问道:“你们都是亲眼见到了敌军推进吗?”

几人都点头。

“有多大的规模?”他先指着渝州方向的探子问道。

“旌旗遮天,队伍浩大,首尾不能相见,比我军人数多……得多。”探子是老行伍,这样的回答就确切表明了,敌军规模远超禁军。

尧熙园听了不置可否,又指了指侦察边塞方向的探子。

“规模没有那么大,但好像是分批次行进,我们看到的是骑兵,都在衔枚疾走,好像赶着与其他叛军汇合,或者是想尽早地堵住我们。”

身旁亲随着急,正要出声呵斥那个说话不痛快的探子,尧熙园摆摆手,示意稍安勿躁。

“不过,在骑兵的后面,远远看见烟尘大起,像是有大部队跟进,只是我们急着回报军情,没有来得及去探查。”探子连忙补充道。

听了这话,尧熙园基本可以肯定,这是一个精心策划的局,就是要让自己率领的禁军掉进局里。

看起来,那所谓忠心护主的雇佣军,也是子虚乌有,甚至这部分雇佣军可能最先变节,才会早早开始布局。

天下板荡,皇朝与雇佣军基本失去联系,雇佣关系处于不确定状态,接住四大家抛来的橄榄枝不是理所当然吗?

尧熙园对此倒不觉得十分奇怪,他只是对设局之人钦佩不已,基于对皇朝、禁军现状及人事关系的精确判断,做了一个自己不得不钻的局。

这,大概就是风梁的手笔吧?

不知为什么,尧熙园隐隐对那位谋略大师兴起了一丝鄙视,那种以往惺惺相惜的敬重更是荡然无存。

就在他翻来覆去思谋着拿不定注意之时,前番架走胡玉的几个亲随前来禀报道:“报——监军胡玉连同其随从逃出关去了。”

“哦,逃向了哪里?”

“守关士卒报呈,监军称要亲自探查敌情,出关后径直向渝州方向而去。”

“这小子是要投靠叛军!”旁边有人愤愤道。

尧熙园听了,暗自摇头,暗道,作为中书令心腹,这么主动地叛变投敌的可能性不高,极大可能是见势不妙,想溜之大吉,最好能溜回京城,然后恶人先告状,把的脏水都泼向主将,把坏事的监军变成一个受害者。

就这么想着的时候,他灵光一闪,决定了行军的路线,果断地下达命令道:“传令,全军开拔,向着渝州急行军,轻骑兵在前,随本帅一起行动,重骑兵和步兵随后跟来,所有战车暂时弃于瓦口关,不得延误。”

胡玉的行动提醒了他,在前后堵截的情形下,如果还按原来的行军方向前进,一旦战事不利,军心动摇,士卒会凭本能向着京畿方向逃散,那样溃败起来更快。

兵法云:归师勿遏,向着京城,就是一支归心似箭的禁军,要拦下来,可得费些力,特别是合围还没有形成之时。

……

尧熙园带着数万轻骑兵一路狂奔,终于迎头碰上了风梁联军,此时,不要说是越境而入的东夷军,就是自家的重骑兵都被拉开了一段距离,步兵更是被甩在后面很远。

尧熙园已经很久没有干过这种事了,自从尧邦成长起来后,带头冲锋陷阵都交给了悍勇的侄儿,他大多数时间都坐镇中军,居中协调,不过现下一路疾驰,他觉得自己依然宝刀未老,战意高昂。

果然如探马所报,对面是不见首尾黑压压的一片,随着进军的鼓点非常整齐地向前推进的大军,大概是为了合围的方便,以步兵为主体的战阵摆出一字长蛇阵横向排开,骑兵在其间往来穿梭。

疾驰的禁军骑兵纷纷停顿下来。

对面也发现了尧熙园和他的骑兵,鼓点骤然变动,帅旗不断晃动,整个行进的队伍都停了下来,大概禁军突然出现,也惊住了对方。

尧熙园盯住对方的帅字旗,“仓啷”一声拔出军刀,豪气干云地喝道:“禁军兄弟,今日是有进无退,干掉风梁,冲垮叛军,到雄关会师!”

军刀高举,尧熙园一马当先冲向敌阵,正对着对方迎风招展的帅旗,边冲还边喊道:“砍到帅旗!”

身后传来雷鸣般的应和声。

“砍到帅旗!”

“砍到帅旗!”

“砍到帅旗!”

骑兵们被主帅的行为点燃了一腔斗志,策马跟在主帅后面,如闷雷滚过大地,向着十倍于己的敌人发起了冲锋。

敌军阵中往来穿梭的骑兵率先抢出阵来,与禁军展开了对冲,如同两支利箭碰在一起,迸射出铁血的光芒。

尧熙园虽然一身儒雅,但起于行伍,精于战阵,在他的带领下,往往能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及时发现敌军的弱点,抓住机遇就是一阵猛攻。

加之他自身修为更是达到常道,不弱于半山精舍九大堂主,这一带头冲锋,几乎没有几合之将,的确是挡者披靡,如楔子一样不断扎进敌阵的薄弱处。

敌军骑兵不断人仰马翻,纷纷辟易,再不做出调整,会在身后大军合围完成前被击溃。

一阵退兵的锣声响了起来,叛军骑兵纷纷回马,向着本阵撤退。

尧熙园身经百战,单就战阵指挥而言,造诣要高于风梁这样的谋略大师,此时他敏锐的发现,敌军犯了一个常识性错误。

为了更好地保存有生力量,不是推动步兵战阵上前支援骑兵,困死禁军,而是让骑兵回撤,摆脱与禁军恶拼的状态。

俗话说,兵败如山倒,只要利用得好,就可能冲散敌阵,纠合后面的重骑兵、步兵,一路杀回雄关。

因此敌骑一退,尧熙园策马急追,没有一丝犹豫和停留。

这是当前最好的选择,不能给敌人留下喘息和防备的时间。

连发号施令的时间也没有了,不过只要自己一开始冲锋,禁军骑士都会唯马首是瞻,跟着往上冲,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

叛军带队的骑兵校尉身处现场,更容易发现问题,立马下令暂停后撤,并且率先勒马回头,开始组织反冲锋。

可惜战机稍纵即逝,待他组织起队伍勉强回头,首先要对付的不是禁军,而是正被驱逐着溃退下来的己方骑兵,这样被裹挟着又退了一阵,终于立住阵脚,却又对上了悍勇追杀而至的禁军骑兵。

当先一骑,马上骑士须髯飘飘,白袍银盔,马身交错间,明晃晃的马刀如一股寒风吹向了众多拦路敌骑士的颈间。

阅读护界真主最新章节 请关注米妮小说网(www.qixinyuan.com.cn)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热门推荐